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房颤双极射频消融的围术期的护理效果和经验。方法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3月我科收治的90例心脏瓣膜病变合并房颤患者行瓣膜置换及房颤的双极射频消融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均完成相应手术,无一例患者死亡,术后为出现严重并发症,在术后住院期间患者的窦性心律转复率为92.0%。结论对于心脏病变合并房颤的患者,手术前后护理上要注意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必要的心理护理,术后通过对患者心功能的支持、术后人工瓣膜抗凝治疗的指导及肺部呼吸功能的护理是该手术术后护理的关键。

  • 标签: 瓣膜置换 心房纤颤 双极射频消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降低左心瓣膜术后三尖瓣重度返流的外科策略。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完成的137例左心瓣膜置换手术患者为对照组,在进行左心瓣膜手术的同时,对三尖瓣重度返流患者施行Devega成形术,对三尖瓣中度返流的患者用Kay法成形,对轻度三尖瓣返流的患者不作三尖瓣成形。试验组为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期间完成的96例左心瓣膜手术患者,在进行左心瓣膜手术的同时,对三尖瓣重度返流患者用EdwardsMC3环进行三尖瓣成形,对三尖瓣中度返流的患者用心包片作Devega成形术,对三尖瓣轻度返流伴有右心功能不全、右心房扩大、右心室扩大的患者作Kay法成形术,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手术资料及术后术后3个月、术后1年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利尿剂使用情况、超声心动图三尖瓣返流量、LVEF%。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及1年随访NYHA心功能分级无统计学差异,利尿剂依赖情况在术后1年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术后1年利尿剂依赖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及1年超声心动图评价LVEF%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个月及1年三尖瓣返流程度有显著差异,试验组三尖瓣返流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积极的三尖瓣成形策略可以降低左心瓣膜术后三尖瓣返流的发生。

  • 标签: 左心瓣膜手术 三尖瓣 返流 外科策略
  • 简介:目的探讨风湿性心瓣膜病(以下简称风心)在婚前检查(以下简称婚检)人群中的发病率、临床表现、诊断过程及对婚育影响。方法回瞻性地总结我院99年5月到02年4月间共三年的婚检资料,对其中2例风心病者进行临床表现和检出经过的分析。结果婚检人数共14803人,患风心病者2人,均为女性,发病率在婚检人群中占1.35‰,其中1人在婚检前曾经有过几次体检均为正常。结论风心病在婚检人群中发病率极低,病史不清楚,症状不典型,体征不明显,极易漏诊。婚检时闻及SM>Ⅱ°或DM杂音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作进一步的检查,提高风心病的检出率。对确诊风心者给于相应的治疗和详细的婚育指导,后者尤其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婚前检查 风湿性心瓣膜病 心脏听诊 婚育指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术中配合和护理要点。方法选择在2014年1月~2015年4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33例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术中配合和护理过程。结果33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均安返重症监护室,无死亡病例,术后一年房颤转复率为83.3%。结论认真做好术前常规物品及射频消融仪器的准备,对患者病情进行充分的评估,熟悉手术步骤,掌握特殊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时准确传递手术器械,协助体外循环转流医生及麻醉医生密切观察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及体温监测,安全用药,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 标签: 瓣膜置换 房颤 射频消融 术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儿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儿童心脏瓣膜病患者中,随机选取15例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患儿进行回顾性的研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针对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并对其术后死亡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15例患儿均未发生死亡,存活率为100%。手术后,共有3例患儿出现并发症。结论在儿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对患儿进行严密的监护,并施行有针对性的并发症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存活率。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并发症 护理 儿童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连续133例瓣膜置换同期行改良迷宫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合并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133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在瓣膜置换术同期采用双极射频消融系统,用改良迷宫手术路线治疗合并房颤。其中男40例,女93例,年龄21-68岁,二尖瓣置换92例,双瓣膜置换41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型56例,同期行血栓清除术47例。术后服用胺碘酮3-6个月。记录术前,术后当日,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常规心电图。结果全组手术无死亡,无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术后当日恢复窦性心律123例,房扑2例,房颤7例,交界性心律1例,转窦率为92.5%。术后3个月窦性心律112例,房扑6例,房颤15例,转窦率为84.2%。术后12个月窦性心律112例,3例基础心律为窦性有间断房扑发作,房颤18例,转窦率为86.5%。结论改良迷宫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合并房颤安全、简便,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房颤动 改良迷宫手术 双极射频消融术 瓣膜置换
  • 简介:目的分析二尖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施行二尖瓣膜置换术的1144例患者临床资料纳入研究。根据患者术后ICU停留时间是否延长(停留时间延长定义为ICU停留时间≥3d)分为ICU延长组和ICU未延长组。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ICU延长组94例,发生率为8.2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动脉高压≥60mmHg、左心室射血分数〈50%、自身瓣膜病变类型、呼吸机辅助时间≥48h、房性心律失常、住院期间再次气管插管、近期心衰、体表面积〈1.5m2、术前左心房直径≥5.0cm、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7.0cm、术前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5.0cm、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蛋白、血小板计数、血钾、血钠、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凝血功能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呼吸机辅助时间≥48h、房性心律失常、术前左心房直径≥5.0cm、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7.0cm、术前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5.0cm为术后ICU停留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医生对于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早期识别、尽早干预,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

  • 标签: 二尖瓣成形术 ICU停留时间延长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二次瓣膜置换患者的围术期呼吸道护理。方法通过对一例二次瓣膜置换患者术前术后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加强胸、膈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有效咳嗽指导,配合使用适当的锻炼、拍背及相应的健康宣教。结果通过指导肺功能训练、雾化吸入等治疗达到了预防肺部并发症及提高生活质量。结论系统全面的实行围术期会呼吸的管理是避免发生肺部感染的重要环节,积极的预防、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并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二次瓣膜置换 呼吸道 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55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经验。[方法]对55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术后病人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中良好保护心肌、术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病情观察和护理。[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l3例。发生率23.6%。术后早期死亡2例,死亡率3.6%。[结论]高质量的护理配合对有效预防重症心脏瓣膜病术后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重症心脏瓣膜病 瓣膜置换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方法对重症瓣膜病心脏直视手术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56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随机分为冠状静脉逆行灌注实验组(n=28)和单纯顺行灌注对照组(n=28)。实验组在阻断升主动脉后首次做升主动脉根部顺行或切开直视灌注冷心脏停搏液,首次剂量为15-20ml/kg;以后每间隔30分钟,于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冷心脏停搏液,每次剂量为10ml/kg。对照组只采用升主动脉根部顺行或切开直视灌注冷心脏停搏液,每30min重复灌注一次。结果实验组术中心脏自动复跳率为57%,对照组自动复跳率为36%,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低心排、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实验组呼吸机辅助时间、正性肌力药用量以及使用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的心肌保护方法适合于重症心脏瓣膜病直视下瓣膜手术患者,能显著提高体外循环质量,增强心肌保护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诊治的存在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体征的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将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并观察分析彩超图像瓣膜累及钙化情况。结果:本组100例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阳性者共计80例,阳性检出率为80.00%;经病理诊断为阳性者共计85例,临床确诊率为8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准确度为93.00%、灵敏度为92.94%、特异度为93.33%。本组80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者中彩超图像显示主动脉瓣钙化者有33例、二尖瓣钙化者有24例、联合瓣膜钙化者有23例,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96.97%、100.00%、82.61%。结论: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诊断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效果良好,可较清晰地观测到瓣膜累及钙化情况,以辅助评价患者的心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 诊断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知信行教育模式在心脏瓣膜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5月~2018年10月选取该院收治的心脏瓣膜手术患者30例,在护理中应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从2015年10月~2017年4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30例作为对照,比较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应用前后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生活质量。结果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应用后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为93.33%,相比应用前的76.67%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相较于应用前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心脏瓣膜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能够强化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知信行 心脏瓣膜手术 生活质量 健康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同期手术治疗。方法此次选择了2010年1月—2017年3月于我院诊治的老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为患者均行同期手术治疗,记录40例患者各项实验数据,并将所选相关数据作总结分析,探讨老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同期手术治疗有效性。结果同期手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治疗后LVEDD、LVEF、LVESD等情况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选择同期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老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

  • 标签: 老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冠心病 同期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妊娠患者的抗凝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抗凝治疗对胎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入住我院的12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妊娠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妊娠、分娩期抗凝治疗情况,胎儿发育情况。结果12例患者在整个孕期均采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瓣膜血栓和栓子栓塞并发症,其中足月正常妊娠8例,早产2例,产后大出血2例其中1例患者胎儿发育迟缓出生时体重偏低,无胎儿畸形发生。在妊娠过程中有2例患者发生阴道出血现象,经治疗后没有发生流产。结论对于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妊娠患者采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效果显著且对孕妇及胎儿不会产生影响,安全方便,不会引发胎儿畸形,能够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 妊娠 抗凝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