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前瞻性干预对防治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赛症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0例同类病患者为对照组,对其只进行常规护理。选取我院同时期610例同类病患者为观察组,对其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并对其进行危险评估,根据评估进行适当的预防措施。对两组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对照组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的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两组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危险评估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能有效的减少对患者生命的威胁。

  • 标签: 前瞻性干预 静脉血栓栓塞症 危险评估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呼吸科医生对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的认知情况与诊治现状。方法根据CTEPH诊治中的相关问题设计问卷,针对774家全国肺栓塞与肺血管病防治协作组、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专科医联体单位的负责医生和联络医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 038份(1 038/1 211,85.7%),并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多数(769/1 038,74.1%)参与调查医生就职于三级及以上医院,中级及以上职称占88.5%(919/1 038)。绝大多数医院常规开展超声心动图(99.3%)和CTPA检查(94%),部分医院可进行肺通气灌注(V/Q)扫描(31.3%)和右心导管检查(38.5%),仅少数医院开展CTEPH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手术(8.0%)与球囊肺动脉成形术(10.4%),不同级别医院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6%的医生自我评价熟悉CTPA的影像学阅读方法,19.9%医生熟悉V/Q扫描的阅读。88.5%的医生赞同CTPA是CTEPH患者的首选筛查方法,指南符合率仅3.9%。53.9%医生的观点符合指南,认为CTPA阴性可以除外CTEPH。79%的医生支持CTEPH患者终生抗凝治疗,70.8%的医生认为CTEPH应首先评估是否适合手术治疗。结论目前在CTEPH诊治中存在以下问题:V/Q及右心导管开展不足,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手术及球囊肺动脉成形治疗尚不普及,呼吸科医生不熟悉CTEPH相关影像学解读方法与治疗指征等,有必要针对以上问题进一步推广CTEPH的规范化诊治方法。

  • 标签: 高血压,肺性 肺栓塞 血栓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结合实际病情基于对症治疗,其中单纯靶向药物治疗32例,血运重建联合靶向药物治疗者48例,收集所有患者完整临床资料并分析老年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特征,总结影响患者预后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低水平组与高水平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史、合并症、静脉血栓栓塞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BMI、心功能(NYHA)分级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两组患者治疗方式与预后结局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史、静脉血栓栓塞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贫血患病率、心功能(NYHA)分级、BMI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两组患者治疗方式与预后结局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LVEF、SaO2、SvO2、右心房压、肺血管阻力以及治疗方式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生存组NT-proBNP、肺动脉收缩压、肺毛细血管楔压略低于死亡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往往病情复杂、严重,临床应高度重视老年患者发病后的早期治疗,积极的血运重建对改善患者预后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老年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临床特征 血运重建 预后危险因素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IVCF)在预防深静脉血栓(DVT)-肺栓塞(PE)演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造影和(或)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为下肢深静脉广泛血栓30例,其中有肺部临床表现21例,胸部影像学证实19例,DSA显示下腔静脉内血栓6例.溶栓介入治疗前置放IVCF30例,下腔静脉内血栓形成未放IVCF1例.置放IVCF后经患肢足背静脉滴注尿激酶或经导管血栓内抽吸、局部溶栓、导丝搅拌增加溶栓接触面积;经非患肢静脉给予抗凝、抗生素治疗.结果本组30例放置5种构型滤器32枚,其中2枚为临时滤器,置入取出均顺利,滤器无移位,术中无并发症.痊愈9例,有效14例,改善6例,无效1例.因没有及时置入IVCF进行溶栓治疗,深静脉血栓导致下腔静脉血栓6例,后置入IVCF5例疗效良好,未放IVCF1例,12天后因肺栓塞死亡.结论下腔静脉滤器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向肺栓塞演变具有一定价值,其置放术安全可靠,便于临床及时溶栓抗凝治疗,但其应用价值需进行综合评价和进一步探讨.

  • 标签: 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腔静脉滤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超声联合下肢深静脉超声在肺血栓栓塞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收治于我院的PTE患者36做为研究病例,本组病例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PhilipsIE33、GE730)做为检测仪器。结果受检的36例患者均同时存在有单侧或者双侧的下深静脉血栓。结论本研究将心脏超声加下肢深静脉超声的联合检测方式用于对PTE患者的辅助检查中,在提供有效诊断依据的基础上,还可实施针对性的进一步检测,并同其它各类相关检查进行有机结合,有利于临床上对肺栓塞患者早期做出预防,早期明确诊断,早期实施治疗,并做出有价值的疗效评估以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心脏超声 下肢深静脉超声 肺血栓栓塞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知信行管理模式对内科护士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sm,VTE)行为的效果,提高护士预防患者VTE知识水平与自觉行为。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择本院内科护士103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知信行管理,分别从知识、信念、行为3个方面进行预防VTE评估、预防强化训练,第一阶段实施知信行管理,第二阶段为行为习惯强化期,第三阶段为行为习惯巩固期。训练前后比较3个阶段护士VTE知信行问卷评分、VTE风险评估和预防护理措施执行合格率情况。结果行为习惯强化期第1天与强化期第1个月护士知识、信念、行为评分及总分分别高于干预前,而且强化期第1个月护士行为评分及总分分别高于行为习惯强化期第1天(均P〈0.001);行为习惯强化期第1个月与行为习惯巩固期结束护士VTE风险评估和预防护理措施执行合格率明显高于行为习惯强化期第1天(均P〈0.001)。结论知信行管理模式可明显提高内科护士对预防患者VTE的知识和态度水平,并规范及强化了内科护士对VTE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护理行为。

  • 标签: 护士 内科 静脉血栓栓塞症 知信行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肺癌化疗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遵从“平衡序贯法”,将我院2019.1-2020.5收治的32例肺癌化疗并发VTE患者分为对照组(15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17例,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较短,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分值高,P<0.05。结论:对肺癌化疗并发VTE患者开展护理,建议采纳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肺癌 化疗 静脉血栓栓塞症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在骨科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建立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了100例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骨科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征求其意愿后,将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对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行预防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监测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过程指标,利用统计学SPSS21.0将研究数据处理、检验、对比,以此来判断护理措施的有效性。结果:通过实验数据比较得出,研究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过程指标均优于参照组,护理效果尤为突出,得到患者高度肯定。结论:在骨科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建立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可明显降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提高预防满意度。可在临床上广泛运用并推广。

  • 标签: 骨科 静脉血栓栓塞症 护理质量 敏感指标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盆底低频生物电刺激预防妇科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疗效。方法:从近两年于我院收治的妇科手术患者病例中,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60例,其中,行物理治疗方式为对照组,如采用间断空气泵加压以及关节活动等,行盆底低频生物电刺激治疗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下肢不适症状及下肢静脉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和对比,并且对术后两周血清D-2二聚体及雌激素水平予以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照组患者发生不适症状分别为4例、24例;而且在症状评分对比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和雌二醇水平均出现了明显的降低,而且观察组要比对照组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盆底低频生物电刺激的应用,对于预防和控制妇科手术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的出现具有显著的帮助,不断提高临床疗效,确保患者生活质量的稳步提升。

  • 标签: 盆底治疗 低频生物电刺激 静脉血栓栓塞 妇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行医养结合信息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8例老年VTE患者,“双盲法”分参照组(常规护理)、医养组(医养结合信息化护理干预)各9例,疗效比较。结果:较参照组,医养组CIVIQ-2评分更高;依从率更高,P<0.05。结论:医养结合信息化护理干预可提高老年VTE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崇。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症 医养结合信息化护理 生活质量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围绕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进行研究分析,并讨论其在骨科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本文笔者在本次研究中选取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对血栓栓塞预防效果的影响及价值。方法:选择1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观察的对象,选择起止时段即2021年6月-2021年11月,利用抽签形式实施分组,即常规组、综合组,每组93例,常规组落实常规护理干预,综合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组间护理效果。结果:综合组生活质量优于常规组,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值<0.05。结论:临床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时,落实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可有效预防血栓栓塞症,其干预价值较优异。

  • 标签: 价值 综合护理 血栓栓塞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如何在骨科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建立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所有研究对象均是来自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 50例骨科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并将两组患者按照数字划分方法细化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甲组(实施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常规护理)和乙组(实行自行研制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监测护理),将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方法前后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预防满意度及护士对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知识的合格率。同时辅以统计学相关工具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并以此判断检验是否有意义。结果:在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后,两组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预防满意度及护士对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知识的合格率均有明显差异,且(P<0.05),表明此次研究可行。结论:根据以上叙述表明,在骨科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建立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可明显降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提高预防满意度。可在临床上广泛运用并推广。

  • 标签: 骨科 静脉血栓栓塞症 护理质量 敏感指标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分析及临床护理应急处置。方法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肿瘤内科180例住院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预防性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VTE发生率。结果两组干预后血红蛋白(Hb)水平降低,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D-D)水平升高,观察组D-D、PL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发生率分别为1.11%、0,低于对照组(7.78%、6.67%,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可以较好反映肿瘤内科住院患者VTE危险度等级,可为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措施制订提供参考。

  • 标签: 肿瘤内科 住院患者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内科住院患者VTE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并对VTE临床护理的应急处置予以讨论,以期对VTE患者的识别与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使患者受益。方法院2017年3月—2019年8月收治的肿瘤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将发生VTE患者36例作为病例组(A组),未发生VTE患者36例为对照组对照组(B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检查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对两组患者可能有统计意义的因素进一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住院患者中PE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占比66.7%,DVT症状表现为肢体肿胀占比53.6%,为VTE的主要临床特征;A、B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示制动(>3d)、心功能不全史、甲状腺功能减退史为VTE的危险因素(P<0.05),BMI升高、D-二聚体水平、VTE(Padua)风险评分≥4分为VTE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近年来肿瘤患者VTE发生率逐年上升,对于此类人群,极易发生VTE,应注意VTE早期预警,采取必要的预防护理措施,规范抗凝药物的使用。

  • 标签: 肿瘤内科 住院患者 危险因素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监测管理在骨科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骨科患者80例,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观察组(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监测管理)与对照组(常规干预)。对比两组VTE发生率。结果:观察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讨论肿瘤内科住院的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分析以及对临床护理的应急处置方法。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2020年3月份-2021年3月份期间我院肿瘤内科收治的100例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这100例病人当中有50例病人确诊了静脉血栓栓塞症。这50例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另外50例病人则为同时期住院但未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通过对两组病人的各项资料以及检查指标等进行分析了解病人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因素。结果:通过对两组病人的各项资料进行比较后,病人出现深静脉血栓在性别、年龄以及吸烟史情况进行比较后,P>0.05,说明差异无意义。而对心功能不全史以及甲状腺功能减退情况进行比较显示P

  • 标签: 肿瘤内科 住院患者 静脉血栓栓塞症 危险因素 应急处置
  • 简介:摘要:目的:脊柱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对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作用探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90例患者,时间2020年7月-2021年8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循证护理,两组护理依从性、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对比。结果:实验组护理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且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脊柱外科围手术期中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有效降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且能增加其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值得借鉴。

  • 标签: 脊柱外科 静脉血栓栓塞症 循证护理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分析引起肿瘤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并讨论临床护理应急处置方法。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主要成员为我院在2020年2月到2021年2月收治的100例肿瘤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病例组纳入合并深静脉血栓患者50例,参照组纳入未合并深静脉血栓患者50例,后续收集两组的数据进一步对比分析并作为此次研究价值体现的判定标准。结果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参与者的临床资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 )。结论 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包含BMI、D-二聚体、甲状腺功能减退、制动(>3d)、心功能不全等,均通过制定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护理应急处置预案对其进行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促进其身心康复。

  • 标签: 肿瘤内科 住院患者 静脉血栓栓塞症 危险因素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肿瘤内科住院患者VTE的相关危险因素,结合实际情况对临床护理应急处置予以讨论,为疾病的科学诊断和治疗护理通过参考价值。方法:从我院病例系统中抽取35例VTE确诊患者,纳入B组(实验组),所有选中患者均为肿瘤内科住院患者,并选取同期住院的非VTE患者35例,纳入A组(对照组);收集整理A、B两组临床相关资料、检查指标等数据并进行综合评估判断和单因素分析,针对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一步实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A、B组之前的年龄、性别、吸烟史无明显差别(P>0.05),其他方面(包含BMI、D-二聚体等)存在明显差异(P<0.05);BMI升高、D-二聚体增高、Padua评分≥4分属于该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adua风险评分表可以清晰地反映出该病症患者的危险度等级,为后期制定临床护理方案提供现实依据。

  • 标签: 肿瘤内科 VTE 住院患者 危险因素 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