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护理不良事件带来的诸多社会危害已引起国内外各级医疗机构的广泛重视,其中护理安全发展成为医疗机构中护理管理最重要的研究课题,同时也是优质性护理服务开展的基石。本文总结护理工作中不良事件的原因,并制订相应防范对策,建立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规范操作流程,有助于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

  • 标签: 护理 不良事件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传统医疗安全观念经常将护理过程发生的不良事件归咎于医护人员本身,认为是医护人员的个人操作行为和防范意识不当导致事件发生,但是归根到底还是应该把事件发生的责任归咎于系统失误因素。本文对我院95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通过深入了解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的根本原因,从而探讨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 标签: 临床护理 不良事件 对策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119-02
  • 简介:日本自1999年3月至2004年11月共报告甲氨蝶呤(methotrexate,RHEUMATREX)严重不良事件831例,其中134份报道的内容是致命的不良事件,包括:间质性肺炎和骨髓抑制。日本约有10万人正在服用甲氨蝶呤。制造商惠氏制药公司告诫患者及公众:甲氨蝶呤与“危及生命”、“有时极为严重”的不良事件有关联,要求慎用。

  • 标签: 甲氨蝶呤 事件 致命 惠氏制药公司 2004年 1999年
  • 简介:目的:分析我院发生药品不良事件(ADE)使用的药品,寻找不合理用药的原因,提高药物使用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6年上报的915份ADE报告中的488例用药失误病例,按照溶媒选择不适宜、溶媒量不适宜、给药剂量不适宜、给药频次不适宜、滴速不适宜、是否冲管及过敏史等进行分析。结果:915例ADE中,药品不良反应(ADR)427例,用药失误488例。488例用药失误中溶媒选择不适宜54例次;溶媒量不适宜44例次;给药剂量不适宜46例次;给药频次不适宜36例次;滴速不适宜269例次;未冲管266例次;有过敏史50例。用药失误所占比例由上半年的55.90%下降到下半年50.77%。结论: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的监控,规范合理用药,可以减少用药失误的发生。

  • 标签: 药品不良事件 用药失误 合理用药 分析
  • 简介:摘要护理不良事件指的是在医疗机构护理过程中发生的,诸如窒息、烫伤、跌倒、用药错误等与病人的安全密切相关没有预计到或者不被希望发生的计划之外的事件。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各级医务人员越来越重视患者安全问题,并且在医疗卫生系统对医院等级进行评审中已将护理不良事件纳为评审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对当前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现状出发,分析如何积极应对护理不良事件

  • 标签: 护理 不良事件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的回顾分析,从而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频率,为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儿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奠定基础。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2017年到2022年发生的148件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结果: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管理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和患儿及家属的因素。结论:要完善医院儿科的管理制度,加强对护士的培训工作,完善工作流程等,以减少儿科不良事件发生的频率。

  • 标签: 儿科护理 不良事件 原因 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及持续改进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从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共纳入80例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护理不良事件的规范管理及持续改进措施,包括建立不良事件报告机制、召开定期讨论会议、加强护理人员培训等;对照组维持常规护理水平。收集并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处理及改进情况。结果:观察组实施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措施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下降,处理效率和改进速度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通过规范管理护理不良事件并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可以有效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水平,增加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上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护理 不良事件分析 管理及持续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CU常见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原因并给予相应对策改善护理质量。方法统计我院2013年3月-2016年2月ICU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及其类型,分析其各自发生的可能原因和潜在风险,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给予相应对策以改善护理质量。结果近一年各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回顾性统计分析各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及潜在风险并给予相应对策确实能降低ICU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这种总结、持续改进在临床工作中应积极推广。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护理不良事件 发生率
  • 简介:摘要: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是保障患者用器械安全的重要环节。本论文旨在研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并设计实施一个有效的监测管理系统。通过收集和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本文提出了一套系统的研究框架,包括定义和分类、国内外研究现状、系统设计与实现、效果评估等。

  • 标签: 医疗器械 不良事件 监测管理 研究现状
  • 简介:摘要:近些年,随着社会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带动了我国各行业领域的进步。目前,医疗器械是医院开展诊疗工作最基础的设备,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的特点。其中部分医疗器械直接或者间接作用于人体,一旦出现安全风险,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严重后果。因此,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管理在医疗器械的全生命周期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研究通过对近几年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管理情况进行分析,阐述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管理优化措施及其应用效果,为同行提供参考。

  • 标签: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监测 分析方法 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专业的不断发展,医疗器械被医学专业广泛使用,主要用于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医疗器械的使用频率不断增加,因此对医疗器械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频发,其风险不容忽视。因此,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提高医疗器械质量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现阶段一些医疗机构在开展医疗器械相关不良事件工作时可能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确保医务人员和患者在临床和临床咨询期间能够安全使用医疗器械。提高医疗器械使用单位的不良事件监测能力。

  • 标签: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监测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对我院ICU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发生的58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专业知识欠缺,人员资源不足等有关。结论加强ICU护理管理,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合理的人员配置,可有效预防ICU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护理 不良事件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儿科护理的不良事件产生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护理对策展开分析。方法 截取某院儿科65例不良事件出现的病例资料当成研究对象,对事件的种类、出现时间、造成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经研究可知,儿科不良事件出现的类型涵盖:用药失误、坠床、院内感染等,而事件频繁出现的时间段在8:00-12:00之间,出现的原因受到护理人员行为、工作量、家属的安全观念的影响。结论 增强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增强家属的安全观念、科学实施护理工作可以减少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得发生几率。

  • 标签: 儿科护理 不良事件 护理对策
  • 简介:中图分类号R1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73-01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不良事件以及法律风险。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发生的600例各科室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病例,根据护理不良事件的级别、类型、系统和法律风险之间的联系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并研究其法律风险。结果研究后发现,最易出现护理不良事件的为肿瘤科,最易出现不良事件的为错误用药;法律风险为Ⅱ级。结论为将护理中不良事件以及法律风险有效降低,医院相关部门要定期引进相应管理系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将护理流程有效完善。

  • 标签: 护理 不良事件分析 法律风险
  • 简介:摘要不良事件管理是医院安全管理的重要抓手,通过报告体系的建设,鼓励上报并积极有效地处理不良事件,有利于持续改进,提高医院病人安全,营造医院安全文化。本文就不良事件报告体系建设、管理流程优化、信息化手段规范以及通过考核促进改进实施和落实等进行了全面阐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及其解决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护理系统上报的94例护理不良事件,并对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结果94例护理不良事件中,输液问题10例、管路滑脱8例、用药错误(错用药、多用药、漏用药)11例、跌倒坠床8例、烫伤3例、其它54例。结论加强临床护理工作管理,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监控机制,健全后勤保障部门,确保患者安全。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原因 解决对策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