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临床护理实践经验,归纳有效护理手段与对策,提高病症针对护理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36例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患者治疗资料初步了解,针对不同病症特点制定初期治疗方案,通过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心理引导以及后期护理等多种方式。结果36例患者在住院期间能有拥有积极情绪参与配合治疗,而且疗效显著,后期复查情况顺利,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科学的护理方案和严格的实践护理对策是保证治疗效果的根本,也是患者能够最终痊愈,恢复正常生活的关键。

  • 标签: 肺结核 乙型肝炎 心理引导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疗方法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1年2月入我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青少年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对其采用拉米夫定治疗后,对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1年后检测,HBsAg仍呈阳性;HBeAg阴转者6例,阴转率30%;3例出现抗-HBe,血清转换率15%;HBV-DNA阴转者16例,阴转率80%;ALT复常17例;GGT异常9例,复常10例;TBiL异常3例,全部复常。在服药初期,有3例患者有上腹部隐痛、乏力加重现象发生,有1例出现血小板减少,继续用药一段时间后不适症状消失。治疗1年后,患者均表现为食欲正常、精神状况良好。结论青少年慢性乙型肝炎应用拉米夫定治疗时,如无耐药现象,可以取得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患者的肝功能可以得到有效改善,乙肝病毒复制受到抑制,增强乙肝血清转换,是控制病情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青少年 临床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陈凤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4期
  • 机构: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妇幼保健院陈凤乙型肝炎是一种传染性强、对身体危害性大的疾病。为了身体健康,必须要在平时做到“三注意,三观察,一化验”,就可以及时发现乙型肝炎,开展有效的治疗。所谓三注意,即:注意是否出现乏力以及耐力差现象;注意是否出现食欲差、厌油及经常性腹胀现象;注意是否出现头昏及眼睛干涩现象。三观察,即:认真观察脸部颜色是否出现发黄及色素斑;认真观察口唇是否出现发青现象;认真观察是否出现乳晕颜色变深的现象。当在进行自身检查时,发现存在上述几种现象时,必须要引起注意,及时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抽血化验乙肝,检测是否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乙型肝炎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对某地的乙型肝炎年发病率进行调查,并对该地实施相关的预防控制措施,将实施前后的乙型肝炎年发病率进行对比。结果该地在实施了乙型肝炎的预防控制措施后,年发病率为0.032%,而实施前的年发病率为0.057%,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乙型肝炎的防控过程中,通过实施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乙型肝炎的发病率,社会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世界范围内,慢性乙型肝炎(CHB)是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最主要的原因,在当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人类疾病死亡原因中居第9位。全世界约有

  • 标签: 诊断标准 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本文以患者购买行为为依据,对慢性乙型肝炎患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就目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药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供相关部门参考。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西药中成药问题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的治疗。方法根据患儿临床表现结合病史与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重组人类α干扰素每次300万U/m2,肌内注射,每周3次,4个月后改为每周2次,总疗程6个月至1年。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肾炎 治疗
  • 简介:急性乙型肝炎究竟会不会变成慢性肝炎甲为什么有些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表面抗原、e抗原会转阴,而有些却不会?无症状HBV携带者与慢性乙型肝炎到底有什么关系等等,不搞清楚HBV感染的来龙去脉,就无法正确回答这些复杂的临床状态。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HBV携带者 感染者 无症状 转阴 慢性乙型肝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检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76例患者作为本次探究对象,按照病情程度平均分为实照组和探究组,对实组患者为轻度组,探究组为重度组,每组38例,此外再选择3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群的相关标准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和探究组患者的IgA、IgG、IgM 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乙型肝炎 血清免疫球蛋白 临床检验 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乙型肝炎五项测定对乙型肝炎的诊断意义,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来我院就医的50例乙型肝炎患者(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50例患者均实施乙型肝炎五项测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研究对比50例乙型肝炎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经检测显示,50例乙型肝炎患者中HBsAg阳性率占比最高,为94.00%;HBeAg阳性患者HBV-DNA含量及阳性率显著高于阴性患者,P<0.05,但HBeAg阳性患者的ALT和阴性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HBV-DNA含量<103患者ALT显著高于其他三组患者,P<0.05,且随着HBV-DNA含量的降低,ALT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结论乙型肝炎五项测定对乙型肝炎的诊断具有较显著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乙型肝炎五项 乙型肝炎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检测中实施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检测的效果。方法时间段2017年02月-2018年02月,研究对象本院收治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检出率和ALT、AST水平。结果研究组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阳性组ALT(256.81±172.63vs76.26±52.66)、AST(216.29±180.59vs68.36±42.71)水平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检测中实施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检测的效果显著,既可以提高检出率,又可以很好的反应病毒复制情况,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检测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血清乙型肝炎病毒 大蛋白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 检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