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直视下瓣膜成形术或者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再次行瓣膜手术的临床资料和经验。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1年10月的155例瓣膜直视手术后再次行瓣膜手术病人,包括各种瓣膜的再次单瓣置换术,双瓣置换术和三尖瓣成形术,和瓣周漏修补术等。再次手术间隔1~260(94.82±85.37)月。手术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应用灌注冷晶体或者含血停搏液下完成。结果再次瓣膜手术住院死亡率为5.81%,其中2006年至2011年的住院死亡率为2.75%。再次手术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房室内径明显缩小。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室性心律失常和低心排。结论掌握再次瓣膜手术特殊的临床特点,采取针对性的诊疗策略,能提高再次瓣膜手术的疗效。

  • 标签: 再次手术 心脏瓣膜 人工瓣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人工心脏瓣膜和置换技术研发后,患心脏瓣膜疾病人的存活率及生活质量获得了大幅度提升,当前人工心脏瓣膜置换逐步成为新时代较为常见的心脏外科手术,人工心脏瓣膜也成为一项新兴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此情况下,提升人工心脏瓣膜的使用年限及耐久性始终是该技术领域中密切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对人工心脏瓣膜研究现状加以分析,重点提出一系列瓣膜支架设计要点,以供参考。

  • 标签: 人工心脏瓣膜 支架 设计要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脏瓣膜术后患者康复护理措施。方法:以本医院80例心脏瓣膜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心脏瓣膜术后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康复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康复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很重要价值。

  • 标签: 心脏瓣膜术 康复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观察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在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强化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0人。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并发症低(P<0.05)。结论: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强化护理干预可以获得更为理想的护理效果。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观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康复运动对心脏机械瓣置换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在本院心血管外科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康复期的患者60例列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9例,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龄(63.80±4.80)岁;对照组31例,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龄(63.20±4.50)岁。两组患者在院期间均接受相应的临床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脏康复运动干预措施,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实施护理8 d后,试验组6 min步行距离为(395.30±27.10)m,对照组为(336.50±20.00)m;试验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为(57.48±3.46)%,对照组为(53.26±3.28)%;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护理8 d后,试验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36.42±5.12)分,对照组为(42.96±4.15)分,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心脏机械瓣置换后患者术后护理时,心脏康复运动的应用,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和运动机能状况,更加能提高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脏康复运动 心脏机械瓣置换术 6 min步行距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症心脏瓣膜病病人瓣膜置换术后实施ICU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40例(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均进行瓣膜置换术,随机分为ICU综合护理的观察组(20例)与ICU常规护理的对照组(20例),观察护理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给予瓣膜置换术治疗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ICU综合护理,能提高护理质量,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借鉴。

  • 标签: 重症心脏瓣膜病 瓣膜置换术 ICU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冠心病(CHD)合并心脏瓣膜病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6月至2021年7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CHD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90例,按照手术方案分为同期组与非同期组,每组45例。非同期组予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非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同期组予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优良率、术后情况、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水平、心功能分级、缺血持续时间、缺血发生次数及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结果同期组手术优良率(95.56%,43/45)高于非同期组(80.00%,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组呼吸机应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非同期组(t=19.73、14.75,P均<0.05)。术后3个月,同期组LVEF高于非同期组,LVED短于非同期组(t=6.19、4.02,P均<0.05)。同期组心功能分级优于非同期组(U=3.21,P=0.001)。术后3个月,同期组缺血持续时间短于非同期组,缺血发生次数少于非同期组(t=15.30、51.24,P均<0.05)。同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6.67%,3/45)低于非同期组(24.44%,1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CHD合并心脏瓣膜病有利于提高手术优良率,改善心功能水平、缺血状况,加快患者恢复,手术安全性良好。

  • 标签: 冠心病 心脏瓣膜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心脏瓣膜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中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病例数7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格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中患者接受冠脉支架植入联合非同期瓣膜置换术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呼吸及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桥血管通畅率。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呼吸机应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974,t=13.957,P<0.05),观察组桥血管通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采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效果良好,有利于患者预后。

  • 标签: 冠心病 心脏瓣膜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脏瓣膜置换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原发性心脏瓣膜黏液样变性超声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比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350例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中度以上瓣膜反流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与病理结果。将病理结果作为依据,对原发性心脏瓣膜黏液样变性例数进行分析。分析两者符合率与原发性心脏瓣膜黏液样变性发生率,对超声心动图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在350例患者中,经过病理检查确诊为原发性心脏瓣膜黏液样变性的患者有34例,发生率为9.71%;超声心动图对30处病变(85.71%)进行了形态学上的描述,病因提示性诊断有1例。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原发性心脏瓣膜黏液样变性具有特征性表现,可以作为诊断参考依据。

  • 标签: 原发性心脏瓣膜 黏液样变性 超声特点
  • 简介:华法林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长期预防血管栓塞发生的处方药物,因此,制定抗凝患者的系统教育计划,对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出血或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近几年来在临床开展抗凝管理工作的内容进行了总结,旨在帮助患者了解华法林的基本知识以及日常注意事项,掌握自我管理的技巧。

  • 标签: 华法林 临床药师 抗凝管理
  • 简介:摘要总结7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体会。从心理、饮食、服药、睡眠、运动等方面进行早期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认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能减少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2021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欧洲胸心外科协会(EACTS)心脏瓣膜病管理指南在2021年ESC年会期间发布,完成了对2017版指南的重要更新。该文结合我国瓣膜病发展现状,在策略评估、治疗方式、新技术和新器械研发及围术期管理等方面对新版指南进行了全面的解读,以期对我国现阶段心脏瓣膜病临床实践工作提供参考和帮助。

  • 标签: 心脏瓣膜病 经导管瓣膜介入治疗 指南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