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主要探究替格瑞洛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内收治的50例进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展开研究,利用数字表法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采用替格瑞洛治疗,观察两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介入治疗后6h、12h、24h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参照组,P

  • 标签: 替格瑞洛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行冠脉造影的患者220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n=150)和非冠心病组(n=70),根据冠脉造影情况评估冠脉病变程度,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和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检验血Hcy、MIF、Fg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和Gensini积分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Hcy、MIF、Fg水平对冠心病的影响。结果冠脉正常患者、单纯冠脉斑块患者、单支病变患者、双支病变患者、三支病变患者、冠脉闭塞患者血Hcy、MIF、Fg水平分别为(10.63±1.98)μmol/L、(13.91±2.33)μmol/L、(16.59±4.32)μmol/L、(19.65±4.65)μmol/L、(23.64±5.32)μmol/L、(26.98±5.63)μmol/L、(81.15±20.15)pg/mL、(100.62±20.35)pg/mL、(126.71±28.54)pg/mL、(149.25±29.63)pg/mL、(172.68±31.59)pg/mL、(200.31±41.36)pg/mL、(2.05±0.34)g/L、(3.28±1.14)g/L、(4.04±1.22)g/L、(4.56±1.68)g/L、(5.11±1.78)g/L、(5.34±1.98)g/L,呈逐渐升高趋势(与冠脉正常Hcy、MIF、Fg水平比较,t单纯-Hcy=5.719、t单支-Hcy=6.183、t双支-Hcy=8.678、t三支-Hcy=10.921、t闭塞-Hcy=12.890、t单纯-MIF=3.727、t单支-MIF=6.793、t双支-MIF=9.678、t三支-MIF=11.956、t闭塞-MIF=12.478、t单纯-Fg=4.943、t单支-Fg=7.501、t双支-Fg=6.910、t三支-Fg=7.940、t闭塞-Fg=7.684,P值均<0.05;与单纯冠脉粥样硬化比较,t单支-Hcy=3.815、t双支-Hcy=7.561、t三支-Hcy=15.151、t闭塞-Hcy=13.943、t单支-MIF=5.224、t双支-MIF=9.205、t三支-MIF=12.347、t闭塞-MIF=13.758、t单支-Fg=3.211、t双支-Fg=4.291、t三支-Fg=5.577、t闭塞-Fg=5.606,P值均<0.05;与单支病变比较,t双支-Hcy=3.320、t三支-Hcy=6.589、t闭塞-Hcy=8.834、t双支-MIF=3.766、t三支-MIF=6.820、t闭塞-MIF=9.021、t双支-Fg=2.244、t三支-Fg=3.246、t闭塞-Fg=3.943,P值均<0.05;与双支病变比较,t三支-Hcy=3.428、t闭塞-Hcy=5.732、t三支-MIF=3.264、t闭塞-MIF=5.852、t三支-Fg=2.931、t闭塞-Fg=2.351,P值均<0.05;与三支病变比较,t闭塞-Hcy=2.251、t闭塞-MIF=2.811、t闭塞-Fg=2.103,P值均<0.05),血Hcy、MIF、Fg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和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P值分别为0.003、0.003、0.002、0.004、0.003、0.002);总胆固醇、甘油三酯、Hcy、MIF、Fg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Hcy、MIF、Fg高水平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能很好的反映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病变程度,对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纤维蛋白原 冠状动脉粥样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远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及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本院于2020年5月至2021年3月间收治的30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50例,实验组采用远桡动脉途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桡动脉途径。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肿胀、水疱、压迫部位的皮肤坏死、出血)发生率、临床疗效、血管痉挛、穿刺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33%,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5.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远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及介入治疗,安全性较高,具有可行性,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和施术者的舒适度,降低患者心理压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 远端桡动脉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8年6月—2019年7月为研究时间节点,研究对象则选择在本院接受老年冠心病介入的98名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及家属对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介入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患者的恢复,并能明显减少护理风险事件。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老年冠心病 介入手术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全动脉化和单根动脉冠状动脉搭桥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研究的时间段为2019.6月~2020.6月,研究对象为该时间段我院收治的需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病患,选取的例数为7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采用单根动脉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全动脉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不同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手术时间的对比上,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相对较长;在治疗效果的对比上,两组的治疗效果都相对较好,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的对比上,观察组的发生概率相对较低(P<0.05)。结论:在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全动脉化搭桥手术虽然手术时间比较长,但是手术效果良好,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较低,更具安全性。

  • 标签: 全动脉化 单根动脉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疗法(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运动后1 min心率恢复(HRR1)与远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青岛思达心脏医院117例成功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于PCI术后30 d内行心肺运动试验,检测峰值心率(HRpeak)、静息心率、峰值摄氧量(VO2peak),并计算HRR1、心率储备和氧脉搏。分析HRR1与心肺运动相关指标的相关性,记录患者术后3年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117例患者中,HRR1非减低74例(非减低组),HRR1减低43例(减低组)。减低组Killip心功能Ⅱ~Ⅲ级比例、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比例、Gensini评分、静息心率和氧脉搏明显高于非减低组[90.7%(39/43)比70.3%(52/74)、53.5%(23/43)比17.6%(13/74)、(81.46 ± 21.55)分比(58.06 ± 17.52)分、(81.48 ± 11.17)次/min比(69.06 ± 10.10)次/min和(13.13 ± 2.93)次/min比(9.19 ± 3.06)次/min],VO2peak、HRpeak、HRR1和心率储备明显低于非减低组[(20.19 ± 9.39)ml/(kg·min)比(26.38 ± 9.40)ml/(kg·min)、(124.98 ± 22.79)次/min比(149.47 ± 22.88)次/min、(16.63 ± 5.92)次/min比(27.24 ± 10.21)次/min和(55.51 ± 10.29)次/min比(69.07 ± 12.27)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RR1与心率储备、HRpeak、VO2peak呈正相关(r = 0.793、0.835和0.800,P<0.01),与静息心率呈负相关(r = -0.748,P<0.01);而与氧脉搏无相关性(P>0.05)。21例患者未完成3年随访,减低组8例,非减低组13例。减低组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减低组[62.9%(22/35)比13.1%(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2.546,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HRR1是影响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 = 3.124和0.248,95% CI 1.044~9.342和0.080~0.771,P<0.05)。结论HRR1减低与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运动心肺指标有关,可作为患者远期预后的重要预测指标之一。

  • 标签: 心肌梗塞 预后 运动后1 min心率恢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患协同模式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远期自我管理能力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行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试验组采用医护患协同护理模式进行术后护理。通过慢性病系统管理软件、自我管理行为量表、明尼苏达生命质量表、科室自制的医护工作考评表及满意度问卷调查,评估2组患者PCI术后6个月、12个月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不良嗜好管理、症状管理、情绪认知、急救管理、疾病知识管理、一般生活管理分别为96.3%(77/80)、73.8%(59/80)、80.0%(64/80)、91.3%(73/80)、85.0%(68/80)、81.3%(65/80),对照组分别为85.0%(68/80)、56.3%(45/80)、62.5%(50/80)、75.0%(60/80)、75.0%(60/80)、65.0%(52/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5.375~7.530,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2个月不良嗜好管理、症状管理、情绪认知、急救管理、疾病知识管理、一般生活管理、治疗依从性管理分别为91.3%(73/80)、78.8%(63/80)、82.5%(66/80)、93.8%(75/80)、87.5%(70/80)、86.2%(69/80)、93.8%(75/80),对照组分别为77.5%(62/80)、52.5%(42/80)、66.3%(53/80)、78.8%(63/80)、66.3%(53/80)、65.0%(52/80)、75.0%(60/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5.542~12.218,P<0.05或0.01)。试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发生心血管事件分别为12、38例次,对照组分别为28、60例次;试验组术后12个月再入院为13例次,对照组为27例次,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8.533、12.745、6.533,P<0.01或0.05)。试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生命质量评分为(31.26 ± 8.39)、(26.39 ± 4.76)分,医护工作质量评分为(77.44 ± 8.21)、(71.50 ± 5.73)分;对照组分别为(40.51 ± 8.38)、(35.39 ± 4.89)、(65.90 ± 5.62)、(63.55 ± 5.62)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0.373~11.804,P<0.01)。试验组患者对医护患协同模式的总体满意度为96.3%(77/80),高于对照组的85.0%(6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5.959,P<0.05)。结论医护患协同模式使PCI术后患者远期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升,减少了PCI术后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及再住院次数,提升了医护工作质量,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及满意度。

  • 标签: 心肌梗死 医护患协同模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自我管理能力 心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疗法(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运动后1 min心率恢复(HRR1)与远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青岛思达心脏医院117例成功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于PCI术后30 d内行心肺运动试验,检测峰值心率(HRpeak)、静息心率、峰值摄氧量(VO2peak),并计算HRR1、心率储备和氧脉搏。分析HRR1与心肺运动相关指标的相关性,记录患者术后3年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117例患者中,HRR1非减低74例(非减低组),HRR1减低43例(减低组)。减低组Killip心功能Ⅱ~Ⅲ级比例、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比例、Gensini评分、静息心率和氧脉搏明显高于非减低组[90.7%(39/43)比70.3%(52/74)、53.5%(23/43)比17.6%(13/74)、(81.46 ± 21.55)分比(58.06 ± 17.52)分、(81.48 ± 11.17)次/min比(69.06 ± 10.10)次/min和(13.13 ± 2.93)次/min比(9.19 ± 3.06)次/min],VO2peak、HRpeak、HRR1和心率储备明显低于非减低组[(20.19 ± 9.39)ml/(kg·min)比(26.38 ± 9.40)ml/(kg·min)、(124.98 ± 22.79)次/min比(149.47 ± 22.88)次/min、(16.63 ± 5.92)次/min比(27.24 ± 10.21)次/min和(55.51 ± 10.29)次/min比(69.07 ± 12.27)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RR1与心率储备、HRpeak、VO2peak呈正相关(r = 0.793、0.835和0.800,P<0.01),与静息心率呈负相关(r = -0.748,P<0.01);而与氧脉搏无相关性(P>0.05)。21例患者未完成3年随访,减低组8例,非减低组13例。减低组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减低组[62.9%(22/35)比13.1%(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2.546,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HRR1是影响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 = 3.124和0.248,95% CI 1.044~9.342和0.080~0.771,P<0.05)。结论HRR1减低与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运动心肺指标有关,可作为患者远期预后的重要预测指标之一。

  • 标签: 心肌梗塞 预后 运动后1 min心率恢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患协同模式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远期自我管理能力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行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试验组采用医护患协同护理模式进行术后护理。通过慢性病系统管理软件、自我管理行为量表、明尼苏达生命质量表、科室自制的医护工作考评表及满意度问卷调查,评估2组患者PCI术后6个月、12个月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不良嗜好管理、症状管理、情绪认知、急救管理、疾病知识管理、一般生活管理分别为96.3%(77/80)、73.8%(59/80)、80.0%(64/80)、91.3%(73/80)、85.0%(68/80)、81.3%(65/80),对照组分别为85.0%(68/80)、56.3%(45/80)、62.5%(50/80)、75.0%(60/80)、75.0%(60/80)、65.0%(52/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5.375~7.530,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2个月不良嗜好管理、症状管理、情绪认知、急救管理、疾病知识管理、一般生活管理、治疗依从性管理分别为91.3%(73/80)、78.8%(63/80)、82.5%(66/80)、93.8%(75/80)、87.5%(70/80)、86.2%(69/80)、93.8%(75/80),对照组分别为77.5%(62/80)、52.5%(42/80)、66.3%(53/80)、78.8%(63/80)、66.3%(53/80)、65.0%(52/80)、75.0%(60/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5.542~12.218,P<0.05或0.01)。试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发生心血管事件分别为12、38例次,对照组分别为28、60例次;试验组术后12个月再入院为13例次,对照组为27例次,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8.533、12.745、6.533,P<0.01或0.05)。试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生命质量评分为(31.26 ± 8.39)、(26.39 ± 4.76)分,医护工作质量评分为(77.44 ± 8.21)、(71.50 ± 5.73)分;对照组分别为(40.51 ± 8.38)、(35.39 ± 4.89)、(65.90 ± 5.62)、(63.55 ± 5.62)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0.373~11.804,P<0.01)。试验组患者对医护患协同模式的总体满意度为96.3%(77/80),高于对照组的85.0%(6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5.959,P<0.05)。结论医护患协同模式使PCI术后患者远期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升,减少了PCI术后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及再住院次数,提升了医护工作质量,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及满意度。

  • 标签: 心肌梗死 医护患协同模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自我管理能力 心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组尿激酶原联合替格瑞洛对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实验开展时间:2017年1月-2021年1月,实验资料:本院治疗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患者使用盲选法分组-对照组(39例)、研究组(39例),对照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期间配合阿司匹林、替格瑞洛进行预防性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重组尿激酶原,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心肌损伤程度以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LVEDD、LVESD与对照组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心肌损伤标志物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cTnI、CKmb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2.56%较对照组15.38%显著降低,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联合使用重组尿激酶原、替格瑞洛治疗可更好的维持心功能各指标,减少心肌损伤程度,对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行控制,提升疾病治疗质量。

  • 标签: 重组尿激酶原 替格瑞洛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肌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检索并总结冠状动脉介入患者围手术期水化预防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IAKI)的相关证据,为临床护理人员制订个性化围手术期水化方案,预防CIAKI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检索UpToDate、美国指南网(NGC)、欧洲心脏病学会(ESC)、JBI证据总结数据库、Cochrane数据库、PubMed、万方数据库、CNKI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关于冠状动脉介入患者围手术期水化预防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证据,包括证据总结、临床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2月。由2名研究者对纳入的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结果共纳入证据9篇,包括1篇证据总结、3篇指南、3篇专家共识、2篇系统评价。最终总结出CIAKI风险评估、水化液类型、水化途径及时机、水化速率及尿量监测5个方面10条最佳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了冠状动脉介入患者围手术期水化预防CIAKI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了循证依据。

  • 标签: 围手术期护理 冠状动脉介入 水化 对比剂急性肾损伤 证据总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合并分叉病变临床特征、介入策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冠状动脉介入治疗(CTO-PCI)患者673例。根据CTO闭塞段前后5 mm范围内是否有分支(直径≥2 mm)发出,将患者分为分叉组(337例)和非分叉组(336例),年龄、血管直径等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M(Q1,Q3)表示。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基线特征、冠状动脉造影特点、介入治疗策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分叉组患者年龄为60(51,65)岁,男性占86.6%(292例);非分叉组患者年龄60(52,66)岁,男性占83.0%(279例)。CTO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以多支病变为主,其中三支病变占59.9%(403例),双支病变占25.4%(171例)。分叉组靶血管病变以前降支为主(62.3%,210例),非分叉组靶血管以右冠状动脉更多见(56%,188例)。分叉组靶血管直径为2.91(2.71,3.24) mm,大于非分叉组的2.80(2.55,3.13) mm(P<0.001)。88%(592例)的患者采用正向技术开通闭塞冠状动脉,而分叉组正向开通技术使用比例(91.9%,307例)比非分叉组(84.8%,285例)更高(P=0.012)。72.8%(490例)的患者取得CTO-PCI造影成功。共有10.8%(73例)患者出现了围手术期并发症,分叉组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5.9%(20例)高于非分叉组2.7%(9例)(P=0.038)。结论CTO合并分叉病变临床较常见,靶血管多见于前降支,且靶血管直径更大,介入开通更多采用正向策略,伴随更多围手术期心肌梗死。

  • 标签: 冠状血管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分叉病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coronary artery stent implantation,CASI)术后患者锻炼行动自我效能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5—8月在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门诊复诊的CASI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锻炼行动自我效能量表、锻炼阶段诊断量表、心脏病患者运动恐惧量表、锻炼社会支持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CASI术后患者的锻炼行动自我效能量表得分为(8.32±3.42)分,处于低等水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门诊随访频率、运动恐惧和锻炼社会支持是CASI术后患者锻炼行动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50.9%。结论CASI术后患者锻炼行动自我效能处于低等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建议临床医护人员加强针对性的锻炼指导,以提高患者锻炼行动自我效能,促进患者的锻炼行为。

  • 标签: 冠心病 支架植入术 锻炼行动自我效能 锻炼社会支持 运动恐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PCI术中采取拘禁球囊技术实际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于2019.4月-2020.11月内接收的68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PC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拘禁球囊技术,对照组进行传统边支血管保护,观察两组患者PCI相关心肌梗死、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等指标。结果:实验组进行拘禁球囊技术后hs-cTnl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不良心血管事件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脉动脉分叉病变患者PCI术中,拘禁球囊技术技术优于传统支血管保护技术,能够提供更安全有效的边支保护,降低边支丢失风险及临床不良心血管事件。

  • 标签: 拘禁球囊技术 冠状动脉分叉 PCI术 不良心血管事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84例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采用摸球法分组,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中42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术后并发症护理,分析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包括皮下血肿、冠状动脉痉挛、血栓栓塞、造影剂反应、低血压、假性动脉瘤)发生率为9.52%,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经桡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内支架植入术 术后并发症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