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应用常规保守治疗,研究组应用介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冠心病心绞痛冠脉介入临床疗效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经皮介入治疗已成为冠心病重要治疗手段,而冠状动脉分叉小血管病变在介入治疗中较常见,普通球囊扩张后易出现不良反应,会影响分支血管血流,急性闭塞仍会引起心源性休克、猝死等严重的心血管事件。药物涂层球囊作为新的介入技术适合于支架内再狭窄、小血管病变及分叉病变。然而,关于药物洗脱球囊与普通球囊在分叉小血管病变介入治疗的应用对比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对比研究药物球囊与普通球囊在分叉小血管病变介入治疗的近中期疗效和安全性,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另一重保障,为临床制定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提供依据。

  • 标签: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药物洗脱球囊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22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高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60例,按入院时的数字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拜阿司匹林100㎎+波立维75㎎+阿托伐他汀钙片20㎎),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介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血浆BNP值、LVEF、LESV、LEDV、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高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通过开展介入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可以极大地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与心梗再发生率,改善患者远期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冠脉介入治疗 高龄 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施以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2021年3月到2022年6月,选取确诊急性心肌梗死且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10例为对象,基于单双数法分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实施护理常规管理、护理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3.64%小于对照组16.36%,可见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且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护理安全性。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介入术 护理常规管理 护理风险管理 术后并发症率
  • 简介:【摘要】目的:经皮介入治疗已成为冠心病重要治疗手段,而冠状动脉分叉小血管病变在介入治疗中较常见,普通球囊扩张后易出现不良反应,会影响分支血管血流,急性闭塞仍会引起心源性休克、猝死等严重的心血管事件。药物涂层球囊作为新的介入技术适合于支架内再狭窄、小血管病变及分叉病变。然而,关于药物洗脱球囊与普通球囊在分叉小血管病变介入治疗的应用对比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对比研究药物球囊与普通球囊在分叉小血管病变介入治疗的近中期疗效和安全性,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另一重保障,为临床制定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提供依据。

  • 标签: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药物洗脱球囊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安全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护理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于我院通过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6例开展研究。将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2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护理安全管理,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观察组患者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有助于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急性心理梗死冠脉介入治疗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介入性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常规治疗)与实验组(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7.00%,高于参照组的86.00%,P<0.05;并发症发生率2.00%,低于参照组的10.00%,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冠脉介入 诊断与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介入性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常规治疗)与实验组(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7.00%,高于参照组的86.00%,P<0.05;并发症发生率2.00%,低于参照组的10.00%,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冠脉介入 诊断与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临床的应用价值,评估其预后。方法:2021年7月到2022年8月,选入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所有病人均接受介入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相关指标,评估其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随访1年中,有3例死亡,7例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患者心功能指标EF值、BNP、血压、心率与治疗前相比改善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疗法的应用,有助于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提高其预后效果。

  • 标签: 冠心病 老年患者 冠脉介入疗法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替格瑞洛在介入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2020年采取介入治疗的89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替格瑞洛治疗)45例与对照组(氯吡格雷治疗)44例,采用不同药物干预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梗患者在不同时间窗中实施介入治疗的能效。方法:48例急性心梗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均入院实施介入治疗,其中对照组治疗时间在发病3h内,研究组治疗时间在发病3h后。比较两组治疗成效、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5.83%(23/24),相较于对照组75%(18/24)更高,且在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方面的指标也优于对照组,差异P

  • 标签: 急性心梗 冠脉介入治疗 时间窗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经皮介入治疗(PCI)联合替罗非班内注射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NSTEMI患者80例,按照其入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使用PCI治疗,观察组使用PCI联合替罗非班内注射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CI联合替罗非班内注射治疗NSTEMI的疗效较好,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PCI 替罗非班 NSTEMI
  • 简介:摘要目的快速评估急性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经皮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效果是临床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学习的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分析方法。方法前瞻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科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诊断明确且接受成功PCI术的ACS患者203例。根据PCI术后是否存在70%及以上狭窄,分为术后不合并≥70%狭窄组(n=72)和术后合并70%以上狭窄组(n=131)。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并采用χ2检验分析计数资料,t检验和Mann-Whitney检验分析计量资料。记录患者PCI术前、术后2 h ECG,利用动态学习对其进行动力学分析生成心电动力学图(cardiodynamicsgram,CDG)。在术后不合并≥70%狭窄组中,以术前为心肌缺血,术后为非缺血,利用10次10折交叉验证训练支持向量机生成心肌缺血预测模型及CDG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不合并≥70%狭窄组中,支持向量机心肌缺血预测模型对心肌缺血的预测准确率73.61%、敏感度84.72%。患者CDG在PCI术后由散乱转变为规整,CDG指标显著降低(P<0.001):术后不合并≥70%狭窄组中90.28%(65例)患者,术后合并70%以上狭窄患者组中79.39%(104例)患者的术后CDG指标较术前降低。结论本研究利用动态学习获取的CDG可直观、较为有效评估PCI术前后的心肌缺血变化,这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电动力学图 动态学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介入术中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8例行介入术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44)与对照组(n=44)。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路径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比较并发症,观察组发生率为4.5%(2/44),对照组为15.9%(7/44),经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术中,实施护理路径干预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增加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冠脉介入术 护理路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手术治疗过程中,给予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7月-2016年07月收治的介入手术患者107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观察组52例以及对照组55例患者分组依据为介入手术治疗过程中有无进行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给予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未给予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通过对比护理风险发生率以突出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干预价值。结果在护理风险出现概率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介入手术患者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介入手术患者,有效开展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可以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显著提高,针对护理安全隐患可以进行有效明确,并且可以研究有效措施降低出现护理风险的概率,针对介入手术的治疗安全性做出有效保证。

  • 标签: 冠脉介入手术 导管室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急诊介入患者焦虑情绪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6例急诊介入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的SAS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分别是(43.6±5.7)分、(43.9±5.5)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分别是(40.3±6.3)分、(37.6±4.4)分,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介入患者大多处于焦虑状态,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 标签: 心理护理 焦虑 冠脉介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介入手术的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方法选择临床自2017年4月至2017年11月收取的60例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未给予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实施临床手术,而研究组患者给予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实施手术,分析临床两组患者之间所出现的护理风险。结果根据相关的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护理风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提升临床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也需要同时提升临床医院人员的责任感。将护理人员主动发现手术内的安全隐患,并且采用良好的对策解决,减少手术风险,提升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冠脉介入 护理风险 管理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实施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效果。方法 随机将82例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患者分成两组,41例对照组、41例研究组。将常规护理用于对照组,将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用于研究组。对比两组护理风险发生率、心理状态分数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比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

  • 标签: 冠脉介入手术 导管室 护理风险管理措施 护理风险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介入手术的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及其应用效果。方法:共计纳入76例研究对象,均被确诊为冠心病,需行介入手术治疗。在本次研究的具体实施中,将采取“随机数字法”对患者分组,将其中38例纳入至观察组中,护理期间实施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另外38例患者在纳入至对照组,对其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情绪状态评分。结果:经本次研究数据统计显示,观察组、对照组中分别出现2例、9例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26%、23.68%,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次,通过SAS、SDS评分评估了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据悉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情绪状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介入手术患者实施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减轻患者负面情绪,对提高护理质量有重要帮助。

  • 标签: 冠脉介入手术 导管室 护理风险 情绪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