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治疗冠心病伴左心功能不全疾病中应用介入的临床效果。方法:对 80例冠心病伴左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组,每组均 40例。对比组患者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恢复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后心功能指标变化好于对比组,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好于对比组, P< 0.05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左心功能不全 冠脉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支架介入治疗冠心病的预后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 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4例,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随访中,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为17.86%,不良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包括残余狭隘、心绞痛复发、糖尿病、再狭窄者、新发病变、非致命性心肌梗以及其他危险因素等。结论 了解并掌握影响冠心病支架介入治疗的相关因素,能够及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预防并应对危险因素,使得预后被有效改善。

  • 标签: 冠心病 冠状支架介入治疗 预后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及对症状改善情况。方法:分析2021年2月~2022年5月期间纳入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资料52例,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组,对照组接受药物溶栓治疗,观察组接受急诊介入术,每组各26例,分析各组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结果:方案实施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评定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意义(P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急诊冠脉介入 疗效 症状改善作用
  • 作者: 寇文丽石运生苟晓丽(包头市铁路医院心内科内蒙古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5期
  • 机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s,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及心源性猝死。ACS的主要发病机制是斑块破裂诱发急性血栓形成,次要机制是斑块破裂和内膜损伤诱发血管收缩和痉挛,可以与血栓形成并存也可以单独存在,约占ACS发生率的10%~20%。近年随着人们对ACS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不断深人,尤其是循证医学的发展,使ACS的治疗手段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介入术后应用介入上肢垫联合压迫止血器的效果及护理。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66例行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压迫止血器,在此操作下,观察组结合介入上肢垫止血,比较两组术后6h术侧指端动脉血氧饱和度、疼痛、肿胀、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氧饱和度波动值、疼痛评分及术侧指围分别为(0.27±0.10)、(1.03±0.21)分、(0.16±0.04)cm,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上肢垫联合压迫止血器应用于介入术后,效果显著,可有效止血,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改善预后效果。

  • 标签: 冠脉介入术后 介入上肢垫 压迫止血器
  • 简介: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当前人们对于自身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关注,而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一些疾病也已经得到了控制,对于人们的健康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仍然有很多疾病难以根治,例如冠心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对于介入手术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 标签: 冠脉介入手术 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 发展与展望。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当前人们对于自身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关注,而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一些疾病也已经得到了控制,对于人们的健康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仍然有很多疾病难以根治,例如冠心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对于介入手术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 标签: 冠脉介入手术 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 发展与展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在急诊介入手术中的配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2例急诊介入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护士在介入手术中给予护理配合与观察,总结护士在急诊介入手术中的配合方法,对患者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32例急诊介入手术患者有29例顺利进行介入治疗,2例患者由于病情不稳定,无法实施急诊介入手术选择择期手术治疗。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有1例患者出现室速室颤,1例患者发生血压下降,经过医护人员积极抢救,均得到有效控制,转危为安,顺利完成手术。结论护士在急诊介入手术中的配合直接关系着手术成功率,其对于缩短急诊手术时间、提升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有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护士 急诊冠脉介入手术 配合方法 心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Wellens综合征患者经介入术救治效果。方法本院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Wellens综合征的1例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治疗依据。结果术后3小时心电图(图3)图形改变不明显;因患者术后第2天要求出院,未能复查心电图。结论Wellens综合征患者经介入术救治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Wellens综合征 冠脉介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冠心病介入治疗(PCI)术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将优质护理服务运用于50例急诊PCI术中。结果50例病人在来院100min之内全部开通血管梗死相关动脉(IRA),介入治疗成功率100%。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PCI术中的应用具有很多优越性。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急诊 PCI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肌血流储备分数(简称FFR)与IVUS在介入对临界病变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3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冠心病患者,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9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造影剂用量及支架植入数目。全部病例均回访一年。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造影剂用量及支架植入数目分别为(53+20)min、(185+87)ml、(1.5+0.7)个,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4+22)min、(256+101)ml、(2.0+0.6)个,且两组差异性明显,因而有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全部病例均回访一年。结论对于冠状动脉临界病变,FFR对下一步临床介入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并优于IVUS,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肌血流储备分数 IVUS 冠状动脉狭窄 指导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探析相应的护理干预,提高介入手术成功率。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3年6月入住我院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的冠心病120例患者。结果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术后出现血管路径并发症、迷走神经反射性低血压、心律失常、尿潴留、造影剂肾病、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护理干预可以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护理人员对病人进行观察和做好相应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冠脉介入手术 术后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流储备分数(FFR)测定用于介入术中的循证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于武汉市第一医院行介入(PCI)手术治疗的患者106例,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配合冠状动脉造影(CAG)后进行PCI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模式配合FFR后行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人均支架数量、人均住院费用、人均材料费用及人均对比剂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循证护理配合FFR可更直观准确评估拟行介入术患者心供血状况,增强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

  • 标签: 血流储备分数 冠脉介入术 循证护理 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对介入术后桡动脉及股动脉压迫器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舒适性进行比较分析。将介入术后使用动脉压迫器中遇到的常见问题,更好的针对性采取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分析2012年1月到2012年6月在我科住院行造影或支架置入术的急性综合征患者87例患者使用动脉压迫器的情况,对两种压迫器使用的止血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患者舒适度进行比较。结果桡动脉及股动脉压迫器的止血有效率无差异;股动脉压迫器皮损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桡动脉压迫器;桡动脉压迫器的舒适度优于股动脉压迫器。结论对使用股动脉压迫器的患者应针对性采取预防及应对措施较少皮损发生率,减轻皮损程度,提高患者舒适度。

  • 标签: 冠脉介入术 动脉压迫器 皮肤损坏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介入诊疗过程中并发造影剂肾病(CIN)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收集265例行介入造影诊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CIN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与护理方法。结果265例行介入造影诊疗的患者中合并糖尿病5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12例,高血压11例,慢性心功能不全3例。有11例有不同程度的造影剂肾损害,其中患糖尿病者3例,患慢性肾功能不全者6例,患高血压者1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功能者1例,经积极治疗10例痊愈,1例好转。结论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慢性心功能不全、高血压及造影剂剂量和种类是介入造影剂诊疗过程中造影剂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充分的水疗方法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手段;重视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从术前评估危险因素,监测血糖、血压,水化治疗以及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做好个性化、系统化的护理,对减少造影剂肾病的发生、改善预后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冠脉介入诊疗 造影剂肾病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介入治疗的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行介入术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介入术并发症几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冠脉介入术 并发症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替格瑞洛在介入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在我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8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使用的抗血小板药物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氯吡格雷)和研究组(替格瑞洛)各43组。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1周、1个月研究组患者ADP诱导的IP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对照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95%,明显高于研究组的2.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在冠状介入治疗中的血小板抑制作用更强,且术后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

  • 标签: 替格瑞洛 冠脉介入治疗 治疗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与经皮急诊及延迟介入(PCI)治疗近期疗效。方法本次研究所选病例均为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共120例,病例选取时间是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使用随机分组法分为A、B、C三组,A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B组采用即刻PCI治疗,C组采用延迟PCI治疗,对比三组疗效。结果A组的再通率为57.50%,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C组的再通率为95.00%,(P<0.05),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CI治疗法在急性心肌梗塞治疗中疗效明显,而延迟PCI治疗法的疗效更为显著,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溶栓治疗 经皮急诊及延迟冠脉介入治疗 近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替格瑞洛治疗急性综合征(ACS)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01月至2020年01月期间收治的ACS患者70例,全部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术后药物干预中,一组(n=35)给予氯吡格雷药物干预,设为研究A组,一组(n=35)给予替格瑞洛药物干预,设为研究B组。展开为期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随访期限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血小板聚集率。结果:随访期限内,研究B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研究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干预后2h、8h,研究B组血小板聚集率低于研究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干预后24h、1个月、6个月,两组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患者行介入治疗,术后给予替格瑞洛药物干预,能够减少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降低血小板聚集率,药物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介入治疗 替格瑞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