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心血管内科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方法将我院于2012年4月-2014年9月接收心血管患者100例作为对象,分成两组不同处理组,即对照组(心血管科常规治疗)、研究组(心血管内科介入治疗),治疗后对疾病效果进行统计.结果研究组患者预后病症缓解45例,缓解率为90.0%,和对照组68.0%的相比较高,两者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行介入疗法作用显著,可减轻疾病疼痛度,提高总体效果,值得借鉴.关键词心血管病;介入治疗;诊断;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5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335-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移植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2017年—2018年在我院心内科接受介入治疗的3例肾移植患者,对一般资料、造影、介入治疗治疗前后的肾功能及冠造影复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肾移植患者均经造影确诊为冠心病。3例患者造影前和造影后肾功能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未出现造影剂肾病。结论对肾移植患者进行造影及介入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可显著提高肾移植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肾移植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对比剂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经皮介入治疗(PCI)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PCI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54)接受常规干预研究,观察组(n=54)在常规干预研究基础上接受认知行为干预研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和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SAS评分为50.03±4.38分,对照组为55.27±4.59分,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SAS评分为39.45±6.23分,对照组为47.88±7.15分,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SDS评分为50.21±5.29分,对照组为54.06±6.12分,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SAS评分为43.76±5.93分,对照组为48.58±5.89分,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率为100.00%,对照组为90.91%,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PCI患者术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并提高患者疗效和对临床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认知行为干预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复杂病变的实际疗效以及临床预后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本院在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0例复杂病变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随机选择本院同期收治的100例有相似病变特征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实施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成功率相当,数据比较,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明显更短,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十分显著。结论在治疗复杂病变过程中应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发生与穿刺有关并发症,值得不断推广和运用。

  • 标签: 复杂冠脉病变 冠心病 经桡动脉介入 经股动脉介入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高龄不稳定型心绞痛(UA)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经皮介入治疗(PCI)的临床效果,探讨PCI在≥80岁UA患者中的合理应用策略。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0岁以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纳入共10例,年龄80至87岁。10例患者均按标准方法用非离子型等渗造影剂经桡动脉途径行造影,10日后行选择性支架植入术。结果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但肾功能均无恶化。结论超高龄病变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用非离子型等渗造影剂,造影与介入治疗分期进行,可防止肾功能恶化。

  • 标签: 非离子型等渗造影剂 超高龄老人 肾功能不全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经桡动脉介入是当前临床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手段,与传统的股动脉入路方法比较,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在具体操作中,由于桡动脉的内径相对较小,极易发生桡动脉痉挛,桡动脉痉挛是引发手术操作时间延长、桡动脉闭塞、动脉内膜损伤、患肢疼痛、穿刺失败的主要危险因素。本文主要从桡动脉痉挛的临床特征、发病原因、影响因素、治疗措施、预防措施等多方面展开研究。

  • 标签: 桡动脉冠脉介入 桡动脉痉挛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在 介入( PCI )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ACS )中 替格瑞洛的作用,提高心内科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方法:选取 2018年 2月 -2020年 1月我院实施介入手术的患者 48人,然后将其随机分为 创新 组与普通组,每组成员各 24人, 创新 组即在患者术后护理中使用替格瑞洛用药,普通组仍使用传统的药物,比如: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肠溶片等,分析患者在不同用药方式下的治疗成果、不良情况( MACE )和其他反应等。结果: 创新 组的治疗成果比普通组较高, 但是 不良 情况 ( MACE )和其他反应 发生概率与普通组相当, 以上 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替格瑞洛与其他常用药物对比上,在某些方面反映差异不大,但是整体成效要高,所以 在急 性心肌梗死介入中使用替格瑞洛是可行的,有助于提高治疗治疗效果和促进后期护理。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冠脉介入 替格瑞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于经桡动脉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实施护理措施对穿刺点渗血的影响。方法:2018年11月~2020年4月期间,从我院选取80例经桡动脉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展开研究分析,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行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穿刺点渗血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穿刺点渗血率为25.00%,观察组患者术后穿刺点渗血率为2.5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5.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于经桡动脉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发生穿刺点渗血,且得到了患者的满意认可,建议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 术后穿刺点渗血 护理满意度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介入性临床诊断与治疗的临床探讨。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月,医院共心血管内科共采用心血管内科介入性临床诊断与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对象56例,纳入观察组。同期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中度狭窄不稳定心绞痛并未采用手术处理对象171例,纳入对照组。结果末次随访,观察组急性心力衰竭、致死性心力衰竭、急性综合征、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BNP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在心血管内科具有较好的诊治价值,可以评估血流对远端心肌缺血的影响,评估病变严重程度,进行手术处理,可以改善预后,减轻心肌损伤。

  • 标签: 冠脉介入 心血管内科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LMWH)与普通肝素(uH)在经皮介入治疗(PCI)中的抗凝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适合PCI的冠心病患者分为三组:A组,LMWH组,即PCI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均应用LMWH;B组,UH组,即PCI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均应用UH;C组,交叉抗凝组,即PCI手术前用LMWH,手术中应用UH,手术后用LMWH。观察30d内三组临床效果及出血等不良事件。结果c组反复心绞痛发作患者较A组、B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心脏性死亡、中风、急性及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或急性再次血运重建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少量出血患者较A组、B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严重出血,特别是需要输血的患者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导管室使用LMWH的A组患者出现2例导管内血栓形成。结论LMWH和UH都各有优缺点。LMWH无需监测活化凝血时间,无需静脉持续输注,而UH用药期间需要监测APTT,有时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症(HIT)。应用LMWH的个别患者会出现导管内血栓形成,交叉抗凝临床效果,如反复心绞痛发作较高,在出血不良事件方面也有增加趋势。

  • 标签: 冠脉介入治疗 低分子肝素 普通肝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步长丹红联合脑心通对急性综合征(ACS)介入治疗患者近期心绞痛缓解和心电图改善的影响。方法选择进行介入治疗的91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步长组(n=48)和常规组(n=43),常规组患者PCI术后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步长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联合脑心通。观察术后3月患者心绞痛和心电图变化。结果两组在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等指标上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但是步长组在术后3月时患者心绞痛缓解有效率上(93.7%vs88.4%,p﹤0.05)、心电图改善上(93.7%vs83.8%,p﹤0.05)均较常规组明显增高。结论步长丹红联合脑心通对ACS介入治疗患者可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缺血表现,值的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脉成形术 心绞痛 心电图 丹红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替格瑞洛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40名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研究组介入前口服替格瑞洛180mg,对照组口服氯吡格雷300mg,观察两组术后术后6h、24h的血小板聚集率、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3级、ST段完全回落患者比例、术后一周患者左室射血分数。结果研究组PCI术后6h、24h的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3级、ST段完全回落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前给予180mg替格瑞洛,能显著改善心肌供血,减少无复流的临床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经皮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我科360例经皮介入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个180例,对照组按介入术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和健康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早期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介入术为一项有创手术,术前早期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是提高冠介入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早期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注在急性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急性中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在介入术前给予氯吡格雷和阿斯匹林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注射,比较两组术后心血管疾病、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实验血流分级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观察组术后30d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24.44%,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术后TIMI3级比例为86.67%,对照组为71.11%,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综合征介入治疗术前应用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注射可有效改善预后,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替罗非班 急性冠脉综合征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疗法用于急性综合征中的疗效。方法抽取2013年5月~2016年1月,我院接收的急性综合征者,共计74例。按照奇偶数字法,分组74例患者分成A组与B组,每组37例。两组都予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中A组采取桡动脉路径,B组采取股动脉路径。观察两组术中出血情况,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时间。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为(28.94±4.53)ml,B组为(36.01±6.04)ml。A组明显少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11%,B组为29.73%。A组明显低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手术时间,A、B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桡动脉路径对急性综合征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既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又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1月收治的22例急性综合征患者,并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果22例急性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手术成功率为95.45%,其中完全血运重建率为47.62%,部分血运重建率52.38%;并发症发生率为36.36%,死亡率为4.55%。结论急性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对高龄急性综合征患者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最佳方法,为提高冠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4年1月高龄急性综合征患者共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使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桡动脉组患者给予桡动脉路径,股动脉组患者给予股动脉路径,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桡动脉组患者的手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与股动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急性综合征的患者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较好,其中桡动脉途径安全有效,可以作为介入治疗的首选方法。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高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桡动脉 股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应用常规保守治疗,研究组应用介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冠心病心绞痛冠脉介入临床疗效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