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7年05月—2018年05月收治的心脏瓣膜置换9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46例。常规组接受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化基础上开展延续性护理。结果研究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延续性护理之后,能够大大提高心脏瓣膜置换的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延续性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心脏瓣膜置换进行观察,利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之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n=40)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n=40)则在常规化护理的同时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的实施,能够进一步改善心脏瓣膜置换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心脏瓣膜置换 手术后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诊疗的90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45例、延续组45例。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延续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延续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常规组,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生存质量,提高患者预后恢复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心脏瓣膜置换术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通过对278例心脏瓣膜置换出院患者应用电话随访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护士启发性询问问题,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个性化健康指导,干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可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模式,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瓣膜置换术后 电话随访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在心脏瓣膜置换的治疗中辅助作用。方法选取80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常规给予强心、利尿、抗感染、吸氧治疗。治疗组加用盐酸溴己新注射液静脉滴注辅助治疗。结果治疗组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及ICU监护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可有效控制心脏瓣膜置换的肺部感染,缩短呼吸机辅助时间及ICU监护时间。

  • 标签: 盐酸溴己新 心脏瓣膜置换术 肺部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临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04年~2012年期间收治的心脏瓣膜置换216例出现肺部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脏瓣膜术后出现肺部并发症的42例患者中有气胸1例、胸腔积液7例、肺不张4例、肺水肿4例、肺部感染26例。术前心功能与术后肺部并发症有直接关联。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长≥24h的患者更易发生肺部并发症。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越长,则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越高。结论术前注重改善心功能、术中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规范使用呼吸机,是避免心脏瓣膜置换肺部并发症的关键所在。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肺部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瓣膜置换肺部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连续观察152例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寻找引起肺部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心脏瓣膜置换出现肺部并发症与术前左室射血分数(EF)低,术中体外循环及阻断主动脉时间长,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长有关。结论改善术前新功能,提高左室射血分数(EF),缩短体外循环及阻断主动脉时间,合理使用呼吸机等可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心脏手术 瓣膜置换术 肺部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脏人工瓣膜置换ICU监护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6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40例心脏人工瓣膜置换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精心的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39例患者术后顺利转出ICU,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给予心脏人工瓣膜置换精心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 ICU护理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低强度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施行心脏瓣膜置换的160例能定期随诊病人进行低强度抗凝治疗,观察并记录其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统计其抗凝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本组病例围手术期无抗凝并发症发生,随诊1年中,发生脑血栓者1例(发生率1.02%),1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1.02%),出血者9例(发生率3.06%)。结论口服华法林维持INR值1.5-2.0能有效降低抗凝并发症发生率,抗凝有效性及安全性良好。

  • 标签: 华法林 心脏瓣膜置换 低强度抗凝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灸治疗瓣膜心脏术后腹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瓣膜心脏术后腹胀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针灸治疗,治疗3次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能提高瓣膜心脏术后腹胀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术后肠胀气 针灸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妊娠患者的抗凝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抗凝治疗对胎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入住我院的12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妊娠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妊娠、分娩期抗凝治疗情况,胎儿发育情况。结果12例患者在整个孕期均采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瓣膜血栓和栓子栓塞并发症,其中足月正常妊娠8例,早产2例,产后大出血2例其中1例患者胎儿发育迟缓出生时体重偏低,无胎儿畸形发生。在妊娠过程中有2例患者发生阴道出血现象,经治疗后没有发生流产。结论对于心脏机械瓣膜置换妊娠患者采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效果显著且对孕妇及胎儿不会产生影响,安全方便,不会引发胎儿畸形,能够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 妊娠 抗凝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信干预对机械瓣膜置换出院患者抗凝治疗、并发症预防的效果。方法建立微信团队,由专业医护人员通过微信对出院患者抗凝治疗进行干预指导,对干预前后的抗凝知晓率、依从性、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对抗凝的知晓率、依从性、并发症发病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干预提高了机械瓣膜置换出院患者抗凝药物的服用依从性,并能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病率。

  • 标签: 机械瓣膜置换术 微信干预 抗凝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心脏机械瓣膜置换9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9例,对照组45例。观察组实施出院后延续护理包括健康教育、电话随访和上门访视的等。对照组出院后不实施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抗凝治疗相关知识知晓度、抗凝并发症和再次入院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在机械膜置换患者延续护理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6个月的定时查血、INR目标值、华法林影响、效果因素、立即就医症状优于对照组(P<0.05);延续护理观察组出院后抗凝相关并发症及再次入院情况、总国际比值治疗范围率、总体生存质量和健康状况比较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延续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抗凝治疗相关知识知晓度,减少术后抗凝治疗相关并发症和再次入院,值得在社区护理和家庭护理开展推广运用。

  • 标签: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 生存质量 护理 抗凝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脏瓣膜置换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对健康状况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心胸外科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研究组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行为模式采取护理干预;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采用自制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自我管理行为问卷、护理满意度与健康调查简表进行评分。结果研究组病人自我管理明显优于照组,两组病人的各项评分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对心脏瓣膜置换的自我管理行为进行干预,使患者各种不良生活习惯得到有效改善,病人因术后自我管理能力差而引发并发症的情况得到有效降低,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以及健康状况,提高病人满意度,对病人康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标签: 瓣膜置换术 自我管理行为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进行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自主拄拐行走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4~6周的行走率为67.5%,对照组仅为30%,观察组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0周及以上的自主扶拐行走率低至5%,而对照组为2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可缩短患者自主拄拐行走的时间,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路径式健康宣教对于心脏瓣膜置换患者临床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来我院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患者132例,依据其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增添路径式健康宣教干预。随后对两组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并发症发病情况进行对比,并探究两组患者的手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也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采用路径式健康宣教干预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对于手术操作的了解程度,并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路径式健康宣教 心脏瓣膜置换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中人文关怀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心脏瓣膜置换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于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接收的80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纳入本次研究观察范围,采用抽签的方式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400例)与观察组(40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式,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对两种护理下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及SDS量表得分均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行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促使其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围手术期 人文关怀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