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NBC)中Fascin-1EGFR表达及其相关。方法根据ER、PR、HER2表达状态将病例分成TNBCnon—TNBC2个组,其中TNBC70例,non—TNBC37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70例TNBC370例non-TNBC组织中Fascin-1EGFR蛋白表达。结果①TNBC组织中Fascin-1蛋白阳性率为88.6%(62/70),EGFR蛋白阳性率为78.6%(55/70)。non-TNBC组织中Fascin-1蛋白阳性率为19.2%(71/370),EGFR蛋白阳性率为44.3%(164/370)。②在EGFR阳性non-TNBC病例中,Fascin-1蛋白阳性率(34.8%,57/164)较EGFR阴性病例(6.8%,14/206)显著增强(χ2=46.032,P=0.000)。在EGFR阳性TNBC病例中,Fascin-1蛋白阳性率(92.7%,51/55)较EGFR阴性病例(7313%,11/15)有增强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73,P=-0.102)。结论non—TNBC中EGFR信号通路可能参与正调控Fascin-1表达;TNBC中EGFRFascin-1关系有待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 标签: EGFR FASCIN-1 三阴性乳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探讨在ConA诱导肝细胞损伤过程中Fas抗原表达情况以及CsA干预对其损伤影响。方法尾静脉注射ConA(20mg·kg^-1)于BALB/c小鼠作为试验组;提前半小时予以CsA(25mg·kg^-1)后再按试验组处理作为CsA组。观察血清中ALT、AST含量动态变化及肝组织细胞Fas抗原表达。结果试验组血清中ALT、AST进行升高,在12h时与对照组、CsA组比较均P<0.01。试验组有大量Fas抗原表达肝细胞,且数量逐渐增多、信号逐步增强。对照组CsA组血清中ALT、AST变化不大,肝细胞Fas抗原表达不明显。结论Fas配体-抗原系统介导了ConA所致肝损伤,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激活是其肝细胞损伤重要机理。

  • 标签: FAS抗原 CONA 肝细胞损伤 T淋巴细胞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观察水通道蛋白4(AQP4)在磷脂酶A2诱导脑病(PE)大鼠脑组织中表达变化,探讨AQP4与胰脑病关系。方法25只健康成年Wistar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空白组(5只)、对照组(10只)PE组(10只),应用磷脂酶A2颈内动脉注射(0.1ml/100g体重)方法建立大鼠PE模型。对照组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空白组无任何处理。注射后1d处死大鼠,测脑湿/干重比值,常规行脑组织病理检查,采用免疫组化法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QP4表达。结果空白组、对照组大鼠脑组织无明显病理改变,PE组大鼠脑组织内神经元明显水肿,呈气球样变,炎细胞浸润、聚集,微血管内白细胞聚集及附壁。空白组、对照组、PE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分别为(61.44±0.36)%、(63.20±0.32)%(78.33±0.24)%,PE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增加(P〈0.05);脑组织AQP4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1±0.27、0.49±0.13、0.98±0.21,PE组大鼠脑组织AQP4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AQP4可能参与胰脑病发病机制。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胰性脑病 水通道蛋白4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白介素13(IL-13)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结节甲状腺肿(NG)中表达,研究诊断PTC辅助指标,并阐明两者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至2008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甲状腺手术标本160例(其中PTC80例,NG8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TC及NG中IL-13CXCR4表达情况。结果IL-13在PTC中表达率为93.75%,明显高于NG组表达(8.7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XCR4在PTC中表达率为82.50%,明显高于NG组表达(15.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TC中,IL-13CXCR4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IL-13CXCR4可做为PTC预判指标,其高表达提示甲状腺结节恶性倾向。

  • 标签: 甲状腺 白介素13 趋化因子受体
  • 简介:目的观察胰腺冷冻前后其血液生化指标组织变化,为胰腺癌冷冻疗法开展提供依据.方法将15只正常猪分为深度冷冻组(5头)、浅度冷冻组(5头)、不冷冻组(3头)正常组(2头).麻醉后开腹暴露猪胰腺,将氩氦冷冻治疗系统探针插入胰腺,深、浅冷冻组分别采用100%10%氩气输出功率,冷冻温度分别为-130~-140℃-110~120℃,形成直径15~20mm冰球,然后输入氦气,复温至10~20℃,维持3min,重复冷冻-复温一个循环.不冷冻组仅插入探针,正常组仅开腹、关腹.检测实验前后血淀粉酶、IL-6、C反应蛋白(CRP)含量,第7天处死动物取胰腺行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胰腺冷冻部位呈黑褐色坏死区,与未冷冻组织有明确界限;镜下见冷冻中心区及侧中心区有明显组织坏死,超微结构全部被破坏、消失,线粒体断嵴脱颗粒,粗面内质网脱颗粒.13头(86.7%)猪术后血淀粉酶增高,多数在第6天降至正常.5头猪(33.3%)血IL-6轻度增高.各组血清CRP水平均无明显改变.所有实验动物均健康存活直到被处死.结论冷冻对实验动物胰腺组织有明确致死性消融作用,该疗法安全良好,无严重并发症.

  • 标签: 胰腺肿瘤 冷冻疗法 动物实验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代谢高血压概念传统上高血压被分为原发性继发性高血压,前者占90%以上,后者约10%,而常见高血压继发因素有肾实质性疾病、肾血管病、心脏瓣膜病变、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先天性主动脉缩窄、贫血、内分泌疾病、颅脑病变、大动脉炎、妊娠、红细胞增多症某些药物因素等。一些代谢危险因素,

  • 标签: 高血压 代谢综合征 代谢性高血压
  • 简介:目的研究结节甲状腺肿中Pendrin基因(SLC26A4)及蛋白表达,探讨其与结节甲状腺肿关系。方法选取手术切除结节甲状腺肿40例(结节组),对应正常甲状腺组织40例(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realtime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检测2组SLC26A4基因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组Pendrin蛋白表达及分布情况。结果结节组SLC26A4基因mRNA水平较对照组mRNA水平表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63,P=0.011);Pendrin蛋白在结节组水平高于对照组(t=2.286,P=0.026)。结节组Pendrin蛋白阳性表达24例(60%),对照组阳性表达14例(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13,P=O.025)。结节组中Pendrin蛋白主要在细胞质中.对照组则主要在细胞膜上。结论结节组中SLC26A4mRNA及其编码Pendrin蛋白表达增强,且大部分蛋白表达分布在细胞质内,提示发生结节甲状腺肿时,甲状腺碘转运功能存在一定程度损害。

  • 标签: 结节性甲状腺肿 钠碘转运体 Pendrin蛋白
  • 简介:胰腺囊肿瘤(cysticneoplasmsofthepancreas,PCNs)是指一类因胰管或腺泡组织上皮细胞增生,致使分泌物潴留而发生肿瘤囊性病变.临床比较少见,仅占胰腺囊性病变10%~15%,占全部胰腺肿瘤1%左右.19世纪初Becourt等首次描述了PCNs特征,此后一个多世纪,基本都是病例报道,并无全面、系统阐述.直到1978年,Compagno等根据组织病理学特征对PCNs进行了最初分类,即分为浆液肿瘤(serouscysticneoplasm,SCN)黏液肿瘤(mutinouscysticneoplasm,MCN)两大类.

  • 标签: 胰腺囊性肿瘤 NEOPLASMS 分类 组织病理学特征 胰腺囊性病变 浆液性囊性肿瘤
  • 简介:目的评估乳腺癌患者Gli1表达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免疫化学法检测乳腺癌、癌旁组织、转移淋巴结组织中Gli1蛋白表达.结果①Glil蛋白在复发转移乳腺癌组织表达显著增加,在发生复发转移患者乳腺癌组织中,93.3%为Gli1高表达,没有发生转移癌组织标本中81.2%高表达;同时发现复发转移组原发癌间质Gli1过表达率为89.3%,而非复发转移组间质Gli1过表达率仅为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乳腺癌组织Gli1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早期复发转移密切相关,Gli1核过表达与无复发生存(relapse-freesurvival,RFS)呈明显相关(P=0.046).在癌组织Gli1核高表达组乳癌复发率为17.8%,而Gli1低表达组乳癌复发率仅为6.2%(P=0.046).癌间质Gli1高表达组乳癌复发率为31.2%,而Gli1低表达组乳腺癌复发率为11.1%(P<0.001).结论Gli1在乳腺癌原发癌、转移癌组织及癌间质中高表达与乳腺癌复发转移相关.

  • 标签: 乳腺癌 GLI1 复发转移
  • 简介:目的:评价白介素17E(IL-17E)对过敏哮喘患者嗜酸粒细胞作用。方法:以流式细胞检测方法检测14例过敏哮喘患者、15例过敏非哮喘患者、14名无过敏正常人嗜酸粒细胞IL-17E及受体表达,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IL-17E水平,并比较了不同组别间差异。结果:过敏哮喘患者血浆IL-17E水平[145(64~290)ng/L]显著高于无过敏正常人群[21(0~116)ng/L](P=0.012)。血浆IL-17E水平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呈显著负相关(r=-0.443,P=0.003)。嗜酸粒细胞表面IL-17E特异性受体IL-17RB表达在过敏哮喘患者中[43.08%(33.96%~59.98%)]显著高于过敏非哮喘患者[11.98%(6.33%~27.11%)](P=0.002)无过敏正常人群[17.70%(10.97%~38.9%)](P=0.01),IL-17RA表达也在过敏哮喘患者中[97.94%(94.25%~98.74%)]显著高于过敏非哮喘者[86.60%(27.48%~97.64%)](P=0.036)无过敏正常人群[93.24%(42.38%~97.36%)](P=0.027)。嗜酸粒细胞表面IL-17RB表达与IL-17RA表达相关(r=0.809,P=0.001)。过敏哮喘患者血浆IL-17E水平为145(64~290)ng/L,显著高于无过敏正常人群[21(0~116)ng/L](P=0.012),但与过敏非哮喘者[80(42~156)ng/L]比较无显著差异(P=0.275)。结论:过敏哮喘患者血浆IL-17E水平、嗜酸粒细胞表达其受体IL-17RAIL-17RB增高,提示IL-17E在过敏炎症中嗜酸粒细胞活化中发挥作用。

  • 标签: 过敏性哮喘 嗜酸粒细胞 白介素17E 白介素17受体A 白介素17受体B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CD4Cr细胞表达腺苷CD39CD73在过敏哮喘患者外周血中水平变化及与叉头蛋白3(FoxP3)、GATA结合蛋白3(GATA3)维A酸相关孤儿受体(ROR)-γtmRNA相关。方法:选择54例对屋尘螨过敏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间歇状态轻度持续哮喘组(间歇.轻度组)29例,中重度组25例]45名健康志愿者.通过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并比较研究对象外周血CD4+T细胞中CD39、CD73、FoxP3、GATA3ROR-γtmRNA水平。结果:CD39mRNA水平正常对照组明显高于间歇-轻度组(P=0.000),间歇.轻度组明显高于中重度组(P=0.001)。CD73mRNA水平正常对照组明显高于间歇-轻度组(P=0.001),哮喘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6)。哮喘组CD4+T细胞表达CD39mRNA与FoxP3mRN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07。P=0.000),与GATA3mRNA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505,P=-0.000),与ROR-γtmRNA无显著相关(r=-0.287,P=0.054)。哮喘组CD4+T细胞表达CD73mRNA与FoxP3ROR-γtmRNA水平无显著相关(r=0.110,P=0.450;r=-0.227,P=0.138),与GATA3mRNA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286,P=-0.040)。结论:CD4+T细胞表达CD39CD73在过敏哮喘免疫反应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过敏性哮喘 CD4+T细胞 CD39 CD73
  • 简介:瘙痒被定义为一种可以引发搔抓欲望不愉快皮肤黏膜感觉.这种感觉无论在性质、持续及定位上均不同于触觉痛觉。瘙痒是各种皮肤疾病主要症状,但亦可出现在其他疾病中.如胆汁淤积综合征、尿毒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干燥综合征等。瘙痒出现于70%~80%胆汁淤积患者,常为中度.瘙痒存在本身无预后价值,并不反映疾病内在严重程度.但10%患者可很严重并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引发自杀倾向行为。

  • 标签: 胆汁淤积 瘙痒 溶血磷脂酸 药物治疗
  • 简介: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细菌脑膜炎年发病率约为2/10万~3/10万,以婴幼儿青少年发病率为高。在英国,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免疫接种项目近来C组脑膜炎球菌疫苗应用,使这两种细菌脑膜炎病例数明显下降,且使细菌脑膜炎总发病率也显著下降。

  • 标签: 细菌性脑膜炎 脑脓肿 B型流感嗜血杆菌 脑膜炎球菌疫苗 年发病率 微生物学
  • 简介:腹水(pancreaticascites)为由良性胰腺疾病引起,能够被腹部超声、CT发现腹腔内游离液体。腹水呈渗出液,腹水淀粉酶浓度很高,通常≥1000U/L,并且腹水蛋白浓度〉30g/L。腹水是由于胰液从一个伴有破裂胰管假性囊肿(43%~80%)或无假性囊肿破裂胰管处(10%)渗漏引起,但有10%患者腹水原因不明。慢性胰腺炎患者,胰管旁炎症后纤维化组织较脆弱,易遭到破坏而导致胰腹水。除胰液外,胰腹水似乎还存在一种起因不详渗出成分。

  • 标签: 胰性腹水 内镜治疗 胸水 良性胰腺疾病 蛋白浓度 假性囊肿
  • 简介:气道疾病仍然在医院呼吸内科医师工作中占据了很重要地位,也在家庭医师所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占了很大一部分。关于哮喘慢性阻塞肺病(COPD)许多研究都涉及到基础病理生理学,其中也包括遗传学。本文仅向非专业人员介绍这两种疾病重要进展,包括现状展望。

  • 标签: 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病 气道疾病 治疗 COPD 呼吸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调节T细胞(Treg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17(IL-17)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对屋尘螨过敏哮喘患者27例作为研究对象,健康志愿者25名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IL-17Treg/Treg百分比,及其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结果:间歇一轻度哮喘组m=16)、中重度哮喘组m:11)、正常对照组(n=25)IL-17Treg/Treg百分比分别为(7.51±2.90)%、(19.13±9.80)%、(45.30±2.23)%,间歇.轻度哮喘组与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中重度哮喘组与正常对照组及间歇.轻度哮喘组之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分别P〈0.001、P〈0.01)。IL-1TTreg/Treg百分比与FEV,%呈显著负相关(r=-O.465,P〈O.01)。结论:过敏哮喘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可分泌IL-17,IL-1711reg细胞可能为Treg细胞向Thl7细胞转化中间态,IL-17CFreg细胞可能在炎症反应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从而影响了哮喘患者病情。

  • 标签: 过敏性哮喘 调节性T细胞 白细胞介素17 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
  • 简介:有资料表明,全球约有3.5亿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5%乙肝病毒感染者死于与之相关肝病肝癌。自1981年乙肝疫苗获准使用后,乙肝感染率较之前明显下降。疫苗免疫原性、保护、安全获得一致认可。但约5%-10%健康人在按照标准方案实施一个免疫程序乙肝疫苗接种后,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达不到保护水平(〈10mIU/ml),称为无/低应答者(抗-HBs水平低于2mIU/ml为无应答,低于10mIU/ml为低应答)。健康人群中即使控制了疫苗接种外部因素(疫苗抗原含量。注射途径,部位等),机体一般因素(年龄,性别,体重等)其他因素(如病毒变异)。

  • 标签: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乙肝疫苗 免疫应答
  • 简介:脉压(PP)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PP大小反映大动咏硬化程度,对心血管病人近期/或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是影响心血管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而脉压指数(PPI)能够更好地反映心血管事件危险大小。深入认识PP与PPI有助于识别已经存在亚临床心血管病变患者并进行早期干预。

  • 标签: 脉压 脉压指数
  • 简介:目的研究正常窦律(NSR)、风湿瓣膜病窦律(RSR)及风湿瓣膜病房颤(RAF)三组患者右房组织中L型钙离子通道α1CT型钙离子通道α1G、α1H亚基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方法术中获取各组患者(NSR=10,RSR=11,RAF=16)少量右房标本,实时荧光定量RT-PCR对各组α1C、α1G及α1H亚基mRNA丰度相对定量(2-ΔΔCt法);蛋白免疫印迹法比较三种α1亚基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NSR及RSR组相比,RAF组α1C及α1HmRNA丰度及蛋白水平显著上调(P〈0.05),α1G表达水平三组间差异不显著;三种α1亚基在NSR及RSR两组间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房颤时,α1C及α1H亚基表达水平上调,而α1G亚基表达水平不变;风湿因素对L及T型钙离子通道表达并无直接影响,但不能排除其对钙离子通道功能发生影响可能。

  • 标签: 风湿性心脏病 心房颤动 钙离子通道 心肌细胞 亚基 表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