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将整体性、设计型教学理念引入药代动力学实验教学,即学生在系统掌握药代动力学实验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围绕特定课题,从实验设计、实验准备、实验内容、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的关键点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从而构建基于创新能力提升的药代动力学实验教学平台。

  • 标签: 药物代谢动力学 创新 综合设计型 实验教学平台
  • 简介:摘要:数学思维教学应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①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思维,提高数学思维能力;②从“数学型思考”到“学会思维”,力求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可以说是一种“螺旋上升”,与之相比较,我们可以看到,这两种观点的偏颇,一是“基础教育的去学科化”,二是只从学科的角度来看待数学教育的目的。

  • 标签: 高职数学 数学思考 教育战略
  • 简介:目的:研究瑞格列奈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方法:19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单剂量口服4mg瑞格列奈片,采用HPLC-MS-MS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瑞格列奈的血药浓度,用快速血糖仪测定不同时间指尖血的血糖。利用DAS2.0计算药动学参数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瑞格列奈体内过程符合一室开放模型,达峰浓度Cmax为(83.1±23.6)μg/L;达峰时间tmax为(0.71±0.21)h;AUC0-8为(97.1±37.8)μg·L^-1.h;t1/2为(1.6±0.7)h。给药后血药浓度水平升高,血糖随之下降,于给药后1h最低,达(3.0±0.65)mmol/L。结论:瑞格列奈起效迅速、作用持续时间短,适合餐后血糖调节,用于通过运动和控制饮食治疗无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

  • 标签: 瑞格列奈 药代动力学 药效动力学 血糖
  • 简介:完善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教材编写,积累长期的教学经验,结合药物动力学的相关文献报道和应用实践,提出提高教材编写质量的改进建议。

  • 标签: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教材编写 建议
  • 简介:提出仪器分析理论的开放式教学模式,通过观摩教学、现场实验教学方式,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 标签: 仪器分析 开放式 观摩教学 现场实验教学
  • 简介: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是抗菌药物开发中临床试验成败的关键。近十年来群体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的发展和在抗菌药新药开发上的应用,对抗菌药物合理给药方案的制定有了突破性进展,已基本上形成了抗菌药物新药开发的一个模式。这一模式以药动药效学理论指导下的体外动力学模型、动物体内感染模型和Ⅰ期临床药动学试验为基础,以随机化统计模型和蒙地卡罗模拟为手段对Ⅲ期临床试验的给药方案进行统计比较以确定最佳的给药剂量和频率。本文系统性地描述如何从临床前和临床试验中获得准确可靠的数据进而建立药动药效学数学模型,着重于阐述抗菌药物药效学的基本概念、试验方法学的基本原理并简单介绍药动药效学的计算方法.

  • 标签: 药动学 药效学 抗菌药物 体外动力学模型 蒙地卡罗模拟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在康复护理教学中多元实践—理论—实践教学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在本科进行实习的学生60名,根据入科时间分为对照组(2021年3月-2021年9月)和实验组(2021年10月-2022年3月),每组人数为30名,2组分别采取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和多元实践—理论—实践教学模式。利用评价考核的方式对学生的优良率进行评定。结果 通过实验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实验组中学生的优良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相关结果分析发现,康复护理临床教学中,多元实践—理论—实践教学模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而可以在后期康复护理教学过程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康复护理  临床教学 多元实践—理论—实践模式 
  • 简介:目的研究苯妥英钠在健康志愿者中时辰药物代谢动力学。方法单剂量口服苯妥英钠片200mg,第一次早晨7:00服药,两周后改为晚上7:00服药,用荧光偏振免疫法(TDX)测定血清中苯妥英钠的浓度。结果不同时间服用苯妥英钠,其主要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AUC、K、Tmax、T1/2等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晨和晚上服药剂量应考虑有所区别,使临床用药更趋于个体化、合理化。

  • 标签: 苯妥英钠 时辰药物代谢动力学 荧光偏振免疫法
  • 简介:文章从构建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工程实践环节的标准化管理体系、构建以工程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学科竞赛体系、构建涵盖专业知识、工程素质和创新实践的特色教材体系、建设规范性的制药工程产业链式校内外实践基地等五个方面阐述了以工程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制药工程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的体会。该文意在解决工程教育“工程性”不足和工程实践“规范化”不足的问题,努力为制药工程专业培养卓越制药工程师后备人才构建规范、可操作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 标签: 制药工程 工程能力 实践环节 教学体系
  • 简介:肠吸收动力学是决定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中药口服制剂的开发及评价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评价药物肠吸收动力学的方法大致可分为3类:①体外试验法;②在体试验法;③体内试验法。目前中药肠吸收研究常用的实验方法为大鼠原位肠灌注模型、Caco-2细胞模型和血药浓度法;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黄酮类、皂苷类及生物碱等单一活性成分,而中药整体或复方的研究甚少。现介绍中药肠吸收动力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中药肠吸收研究现状,并对存在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讨论。

  • 标签: CACO-2细胞 中药 肠吸收动力学 大鼠原位灌注模型
  • 简介:目的:对光敏剂福大赛因(ZnPcs2P2)进行光动力治疗肿瘤的药效学实验观察,以确定药物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四氮唑盐(MTT)还原法,对经福大赛因处理及670nm波长激光照射后的肿瘤细胞完成杀伤作用测定,计算半数有效浓度(IC50)。采用动物移植性肿瘤及人卵巢癌A2780裸鼠异种移植瘤进行光动力学治疗作用观察,以抑瘤率及相对肿瘤增殖率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体外实验证明,福大赛因在670nm激光照射下具有非常明显的体外光敏杀伤活性?其对人胃癌BGC-803、人口腔上皮癌KB、人黑色素瘤M14、MV3、人卵巢癌A2780、

  • 标签: 光动力学治疗 肿瘤细胞 实验观察 动物移植性肿瘤 A2780 半数有效浓度
  • 简介:目的进行健康志愿者单次和多次静脉给药后奥拉西坦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10名健康志愿者单次静脉输注2000mg奥拉西坦和每次2000mg,静脉输注7天后,HPLC法测得奥拉西坦血清浓度,DAS软件进行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单次给药,奥拉西坦AUC0~12,AUC0~∞,Ke,t1/2,MRT分别为256.26±16.84μg·mL-1·h-1,276.74±18.11μg·mL-1·h-1,0.18±0.03h-1,3.84±0.64h和4.39±0.39h;多次给药后AUC0~12,AUC0~∞,Ke,t1/2,MRT分别为259.36±25.43μg·mL-1·h-1,285.59±27.38μg·mL-1·h-1,0.17±0.04h-1,4.14±0.82h和4.87±0.69h.结论奥拉西坦单次和多次给药后药动学参数无明显差异,奥拉西坦多次给药后无蓄积.

  • 标签: 奥拉西坦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代动力学 健康人体
  • 简介:目的:冰片和薄荷脑是清咽滴丸中主要挥发性有效成分。本研究拟建立大鼠ig清咽滴丸后血浆中龙脑和薄荷脑同时测定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阐明清咽滴丸中龙脑、薄荷脑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血浆样品采用内标法并经液.液萃取处理,同时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龙脑和薄荷脑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结果:本法可同时测定龙脑、薄荷脑的大鼠血浆浓度,并采用DAS(Version1.0)软件拟合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龙脑和薄荷脑均符合开放性一室模型。龙脑在2.5~50.0ng/uL(r=0.9963),薄荷脑在8.7~62.2ng/uL(r=0.9994)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定量限分别为2.4、5.0ng/gL。结论:建立了灵敏、简便、准确的气相色谱法,该方法适用于清咽滴丸中冰片和薄荷脑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为清咽滴丸制剂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清咽滴丸 冰片 薄荷脑 药代动力学 气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通过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1113例听力筛查复筛未通过的转诊婴儿进行听力学评估,了解先天性听力损失的发生和听力损失程度构成情况。方法:检测人员、检测仪器符合卫生部《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要求。仪器为声导抗仪、听性脑干诱发电位仪、耳声发射仪。声导抗+TEOAE+短声听性脑干诱发电位。结果:1113例听力筛查复筛未通过的转诊婴儿中,检出听力损失243例,其中轻度190例,中度22例,重度13例,极重度18例。结论:1113例听力筛查复筛未通过的转诊婴儿中,2~3月龄先天性听力损失检出率2.4‰,轻、中度听力损失占87.3%,重度以上占12.7%,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先天性听力损失数据一致。

  • 标签: 新生儿 听力筛查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理论提高神经外科护理教学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神经外科实习的120例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组法分为对照组(n=60)与观察组(n=60),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观察组应用PDCA循环理论,对比不同教学模式下两组实习生的综合评分与教学评价。结果:(1)综合评分:对照组的综合评分为(80.83±3.26)分,观察组为(95.37±5.49)分,差异显著(P

  • 标签: PDCA循环理论 神经外科 护理教学
  • 简介:雷公藤甲素(TP)作为雷公藤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生育、抗囊肿和抗肿瘤等作用,但其治疗窗窄,对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血液系统等有较大的毒副作用,因此临床开发研究受到了一定限制。本文主要针对TP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进行整理和归纳,并概述了基于改善TP体内药动学特性所研发的新型TP衍生物和相关制剂,以期为TP的新药开发研究提供助益。

  • 标签: 雷公藤甲素 药代动力学 毒性 衍生物 制剂
  • 简介:加替沙星(gatifloxacin),是日本杏林制药公司中央制药研究所研制的新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系在喹啉羧酸的1位有环丙基、6位有氟、7位有3-甲基哌嗪、8位有甲氧基的新化合物.现将其专利权转让给美国施贵宝制药公司,有口服与静脉注射两种规格,已在美国、墨西哥、波多黎等国获得许可上市.

  • 标签: 加替沙星药 动力学研究进展 药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