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总结肺栓塞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做好心理护理,加强病情观察,做好溶栓、抗凝治疗的护理及呼吸道的管理,密切监测用药不良反应以及做好基础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通过及时诊断、规范治疗及精心护理以减少肺栓塞的复发,促进肺栓塞患者的康复,有效降低死亡率。结论一般护理及心理护理是治疗的基础,遵医嘱规范治疗及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是治疗的关键,治疗过程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是促进患者痊愈的保证。

  • 标签: 肺栓塞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栓塞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在2006-2010年间收治的77例肺栓塞患者,其中,男性47例,年龄在27-68岁之间,女性30例,年龄在31-74岁之间,所有的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肺栓塞。将7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37例,对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溶栓加抗凝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仅采用单纯的抗凝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40例患者,显效21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死亡2例,有效率为87.5%,对照组37例患者,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死亡4例,有效率为73%。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结论在治疗肺栓塞疾病时,采用溶栓加抗凝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有较大帮助,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栓塞 溶栓治疗 抗凝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PE的诊治,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分析PE病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各种检查对PE的疗效指标。并分析多种治疗方式对PE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方式分为一般治疗、抗凝治疗、溶栓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肺动脉取栓术。针对PE临床表现的不同,各治疗方式疗效不同,各有利弊。结论临床医生应熟练掌握PE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提高诊断意识及诊断水平。

  • 标签: 肺栓塞 PE 诊治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资料,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急性肺栓塞的诱发危险因素、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肺部CT和肺核素扫描特点。结果急性肺栓塞以中老年人多见。主要表现为急性呼吸功能衰竭和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可有D-D二聚体和血肌钙蛋白水平增高。心电图表现包括Ⅱ、Ⅲ、avF导联q波,Ⅱ、Ⅲ、avF导联T波倒置,窦性心动过速,SⅠQⅢTⅢ征,胸前导联T波倒置。心脏彩超可见右心室功能不全的征象。肺螺CT检查和放射性核素肺通气和灌注显像是确诊肺栓塞的主要手段。结论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可协助确立初步诊断,确诊需行肺螺CT检查和放射性核素显像。

  • 标签: 肺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栓塞的临床特点与护理方法,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对收治的92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92例患者中有74例(80.43%)康复,18例(19.57%)死亡。结论肺栓塞早期无特异性表现,提高护理人员识别和防护该疾病的能力,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以提高其生存率和治疗效果。

  • 标签: 肺栓塞 临床分析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电图改变在临床肺栓塞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确诊的27例肺栓塞心电图特征。结果出现心电图改变为95.45%,最多见的为窦性心动过速,占50.72%,T波改变占42.85%,ST段改变占35.72%,房性心律失常占32.14%,肺型P波占17.85%,顺钟向转位占10.71%,右束支传导阻滞占17.85%,SⅠQⅢTⅢ占14.25%,肢体导联低电压及正常心电图各占7.1%。结论肺栓塞的心电图表现虽然缺乏特异性,且为非诊断性,但有些特征在诊断中仍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肺栓塞 心电图
  • 简介:摘要肺栓塞是肺动脉床阻塞的一种疾患,团块——例如流动的血栓——聚集在肺动脉分支处,进而部分或全部堵塞肺动脉分支。这会致使通气与血流的比例失调,造成低氧血症和肺内分流。目的讨论肺栓塞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遵医嘱给予肝素,静脉推注或者持续性静脉滴注。经常性监测血凝状况。有效的肝素治疗会将部分凝血致活酶时间提高至正常水平的2~2.5倍。

  • 标签: 肺栓塞 护理
  • 简介:摘要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但缺乏特异性,漏诊、误诊率高,病死率高,本文就各种临床诊断方法,尤其是合理的选择进行简单阐述。

  • 标签: 肺栓塞 诊断 病死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患者心电图特征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确诊的21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特征。结果21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心电图出现改变者19例(90.5%),其中窦性心动过速者9例(42.9%),SⅠ>0.1mV者11例(52.4%),TⅢ倒置者10例(47.6%),QⅢ-TⅢ者9例(42.9%),SⅠ-QⅢ-TⅢ者7例(33.3%),TV1倒置者16例(76.2%),TV1~V2倒置者9例(42.9%),TV1~V3倒置者6例(28.6%),TV1~V4倒置者5例(23.8%),TV1~V5倒置者3例(14.3%),CRBBB者2例(9.5%),ICRBBB者4例(19.0%),顺钟向转位者7例(33.3%),电轴右偏者3例(14.3%)。结论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具有非特异性和多性的特点,熟悉常见的心电图征象有助于病情的评估和判断,应仔细观察并密切结合其它辅助检查早期识别。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肺栓塞(PE)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治体会,减少误诊率,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PE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栓塞患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及时溶栓和抗凝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肺栓塞的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误诊率高,应提高对肺栓塞的警惕性,早诊断、早治疗是当务之急。

  • 标签: 肺栓塞诊断溶栓治疗
  • 简介:摘要肺栓塞是临床常见急症,发病率、病死率高,而且误诊、漏诊率高,不少患者由于未能得到及时的诊治而死亡或致残,因此及时确诊肺栓塞并进行有效的治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

  • 标签: 肺栓塞 高危因素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总结烧伤合并肺栓塞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做好烧伤病房的管理,加强心理护理及病情观察,密切监测呼吸道及用药不良反应,做好饮食指导及出院后的宣教工作。结果通过及时诊断、规范治疗和精心护理促进烧伤合并肺栓塞患者的康复,有效降低死亡率。结论精细的护理对烧伤合并肺栓塞患者的治疗成功和患者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 标签: 烧伤 肺栓塞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肺栓塞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1年10月5例骨科术后发生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要点。结果5例骨科术后发生肺栓塞患者3例治愈,1例抢救无效死亡,1例自动出院。结论肺栓塞关键在于预防,护士要提高观察和判断急性肺栓塞的的能力,及时向医生汇报,及时抢救,才能减少或避免严重的后果。

  • 标签: 骨科术后肺栓塞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大鼠急性肺栓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72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肺栓塞模型组和辛伐他汀干预组,每组24只。在造模后2h,6h,24h分别测定各组大鼠的右心室收缩压(RVSP)和平均肺动脉压(mPAP),分离肺脏进行HE染色及肺脏病理学检查。在造模后6h测定各组大鼠的动脉血气和肺血管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表达。应用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Ⅱ(TNF-α)水平。结果肺栓塞模型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的mPAP,RVSP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辛伐他汀干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的mPAP、RVSP与肺栓塞模型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肺栓塞模型组大鼠6h氧分压(PaO2)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明显降低(P〈0.01);辛伐他汀干预组大鼠6hPaO2与肺栓塞模型组大鼠比较明显升高(P〈0.05)。肺栓塞模型组大鼠6h肺小动脉eNOS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降低(P〈0.01),辛伐他汀干预组组大鼠6h肺小动脉eNOS蛋白表达较肺栓塞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肺栓塞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血浆IL-6,TNF-α水平较假手术组有升高趋势(P〉0.05)。辛伐他汀干预组大鼠各时间点血浆IL.6、TNF—α水平较肺栓塞模型组大鼠略有降低(P〉0.05)。结论辛伐他汀干预可降低急性肺栓塞大鼠的mPAP和RvsP,减轻低氧血症,改善内皮细胞功能,但对血浆IL-6.TNF-α水平无影响。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肺动脉高压 辛伐他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栓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7年至2011收治的4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采取综合治疗和精心护理措施。结果3例治愈出院,1例好转出院。全部患者经精心护理,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急性肺栓塞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的溶栓治疗及精心护理可降低死亡率。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溶栓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