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和心脏瓣膜置换术对于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病患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段为2018.1月~2019.1月,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病患,研究对象选取例数为80例。根据治疗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方法进行治疗)和研究组(40例,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心脏瓣膜置换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在住院时间对比上,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较短;在呼吸机使用时间对比上,观察组所使用的时间较短;在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对比上,观察组的改善效果较为显著;在治疗满意度对比上,观察组对治疗的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病患,使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心脏瓣膜置换术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心脏瓣膜置换术 冠心病 心脏瓣膜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脏瓣膜病实施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中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效果。方法:笔者选择40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均实施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比较对照组患者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依从性、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心脏瓣膜病实施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中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心脏瓣膜病 瓣膜置换术 围手术期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服用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强化健康教育,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由此得出结论经过强化健康教育,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影响治疗效果,护士应关注患者的抗凝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抗凝治疗 依从性 强化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来探究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在术后的护理过程中应用常规护理和康复护理模式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我方医院在2022年全年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瓣膜治疗术患者共有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剩余40例为实验组应用康复护理。经过一段时间的不同护理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后20天的护理过程中,心脏功能明显改善,并且焦虑评量评分以及抑郁评量表评分也有显著改善,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也是更高的(P

  • 标签: 心脏病瓣膜置换术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1年12月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300例,从患者入院到术后转出重症监护室期间进行同步跟踪随访。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ARDS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80例和病例组20例。搜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心脏手术史、脑血管疾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分级Ⅲ~Ⅳ级、手术时间、手术方式、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CPB)时间等基线资料,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发生ARDS的高危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心脏手术史、CPB时间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发生ARDS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心脏手术史、CPB时间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ARD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8.496、19.500、6.980,P均<0.05)。结论年龄、心脏手术史及CPB时间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ARDS发生的独立高危因素。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脏手术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男34例,女19例,年龄(53.45±5.27)岁;观察组男31例,女22例,年龄(52.19±5.04)岁。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以康复手册、微信、电话随访、同伴支持的方式向患者提供院外持续健康照护。对比两组患者出院时与出院6个月后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遵医行为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6个月后的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为(146.48±7.15)分、生活质量评分为(72.90±5.33)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129.82±9.66)分、(64.66±6.0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出院6个月后遵医率高于对照组[94.34%(50/53)比81.13%(43/53)],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7%(2/53)比15.09%(8/5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增强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提升遵医率,减少抗凝并发症,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脏瓣膜 心脏瓣膜置换术 延续性护理 自我管理能力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法(DCA)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共619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术后发生AKI 74例(11.9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OR=3.826,95%CI 2.267~6.458)、合并高血压(OR=2.376,95%CI 1.162~4.861)、体外循环时间延长(OR=1.049,95%CI 1.024~1.074)、血白细胞计数升高(OR=1.066,95%CI 1.027~1.106)、血小板计数降低(OR=0.994,95%CI 0.990~0.997)及淋巴细胞比例降低(OR=0.873,95%CI 0.774~0.985)是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内部及外部验证,ROC曲线结果显示,建模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8(95%CI 0.817 ~ 0.919),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95%CI 0.773 ~ 0.941),预测模型区分度良好;校准曲线结果提示建模组和验证组P值分别为0.932和0.424,预测模型校准度较高;决策曲线提示预测模型具有临床有效性。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AKI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可有效评估AKI的风险。

  • 标签: 心脏外科手术 心脏瓣膜 急性肾损伤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心脏瓣膜置换是治疗心脏瓣膜疾病的主要方法。健康教育的效果对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成功率及预后起着重要作用。我科采用患者先观看多媒体课件再进行一对一指导的健康教育方式,不但节约了护±进行宣教的时间,还使患者更直观、更全面、更有效的了解疾病及手术相关知识,更好地配合手术。将出院指导的内容制作成光盘让病人带回家反复学习,提高了患者自我保健的知识和能力,大大减少患者因服华法林而导致的血栓、出血等并发症。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 标签: 多媒体 健康教育 心脏瓣膜置换术
  • 简介: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应用“患者自我管理本”在抗凝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9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行机械瓣膜置换术的患者12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记录和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患者自我管理本”;两组患者出院前1d填写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知识问卷,出院6个月复诊时,采用修订版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测量服药依从性;出院1周后至出院1年后复诊,统计期间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normalizedratio,INR)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抗凝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口服华法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观察组INR值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应用“患者自我管理本”,有利于掌握抗凝知识,提高口服华法林依从性,控制INR值在正常范围;有助于医护人员掌握患者抗凝治疗情况。

  • 标签: 机械瓣膜置换术 抗凝治疗 自我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使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心房颤动对左心瓣膜置换术后心脏结构和功能重构的影响。方法100例行左心瓣膜置换术的二尖瓣或双瓣(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于术前1周、术后1周、术后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随访,93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38例为窦性心律,55例为心房颤动。超声测量并计算左、右心房容积(LAV、RAV)、左、右心室射血分数(LVEF、RVEF),按照测量时间进行分组比较。结果术后窦性心律组(SR组)和心房颤动组(AF组)患者左、右心房容积均较术前减小(P〈0.05);手术前后AF组的左、右心房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均大于sR组(P〈0.05)。结论二尖瓣或双瓣病变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受损较窦性心律患者重,术后左心功能和双房大小的恢复较窦性心律患者差。

  • 标签: 心房颤动 心室复建 心房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 简介:摘要目标探究并分析右美托咪定对实施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7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平均将患者分成两组,将手术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的35例患者视为对照组,将手术前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的35例患者视为观察组,且将注射时间控制在15分钟之内。探究并比对两组患者静脉注射前、后以及手术结束后的血液变学以及平均动脉压情况。结果实施静脉注射后,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均注射前高,观察组的血液流变学情况减慢较为显著,(P<0.05);当手术结束后,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情况同时加快,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能够使患者的体外循环前血压维持在稳定的水平上,并使患者手术后心肌损伤的情况被有效降低,值得被广泛推广。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右美托咪定 心肌保护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阶段性康复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南京市中医院接受瓣膜置换手术治疗且具备完整住院信息资料的心脏瓣膜病患者27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实施交替分组,分为对照组136例和试验组1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阶段性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术后卧床及住院时间、抗凝药物用药依从性及预后。结果对照组术后卧床时间为(72.63±7.75)h,试验组为(41.10±7.76)h;对照组术后ICU住院时间为(54.58±2.75)h,试验组为(44.11±1.89)h;对照组抗凝药物用药依从性(7.05±1.17)分,试验组为(10.03±1.19)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91.18%,试验组为9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实施阶段性康复护理,有利于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阶段性康复护理 卧床时间 用药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在ICU使用微量注射泵经中心静脉高浓度补钾纠正低钾血症的护理体会。方法对66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出现低钾血症患者采用微量泵以1.0g~2.0g/h速度经中心静脉输入10%氯化钾溶液,以纠正低钾血症,对补钾过程严密监测和护理。结果采用微量注射泵经中心静脉高浓度补钾,使血钾在短期内回升到正常范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采用微量泵经中心静脉高浓度补钾纠正低钾血症的方法在ICU是安全、有效的,但需要严密的监测和护理。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 低钾血症 微量注射泵 中心静脉补钾 监测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以及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择取我院一年内进行了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经过不同护理方式,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护理中,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方式能够明显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意义。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索心脏瓣膜置换的汉族患者中华法林相关基因SNPs的分布。方法:人选2012年至2013年上海市在中山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需长期服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的汉族患者110例.通过『蒯读文献筛选得到华法林相关基因及相应SNPs位点(CYP2C9rs1799853C/T、CYP2C9rsl057910A/C、VKORClrs9923231G/A、VKORClrs9934438C/T、CYP4F2rs2108622C/T、GGCXrsl2714145A/G、EPHXlrsl877724C/T、EPHXlrS2292566A/G、EPHXlrs4653436A/G)。使用直接测序法检测SNPs,采用Hardy-Weinbe职遗传平衡检验验证群体代表性。结果:CYP2C9基因rsl799853、rs1057910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45%、5.00%;VKORCl基因rs9923231、rs9934438等位基因频率均为91.36%;CYP4F2基因rs2108622等位基因频率为28.64%:GGCX基因rsl2714145等位基因频率为33.18%;EPHXl基因rs1877724、rs2292566和rs4653436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0.00%、24.55%、26-36%。结论:探索华法林相关基因CYP2C9、VKORCl、CYP4F2、GGCX、EPHXl的9个SNPs的频率在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人群中的分布.对建立和实施华法林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华法林 单核苷酸多态性 心脏瓣膜置换 中国汉族人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因病程长,病情重,心理压力大,手术中体外循环转流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护理难度大。我科从1997年8月至2001年7月共实施此种手术8例。现将手术前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冠状动脉搭桥 瓣膜置换术 手术前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