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又称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免疫缺陷性疾病。HIV感染的诊断是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敏感实用的检测方法对于监测、诊断或血液筛查,控制艾滋病的流行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本文就HIV临床实验室常用检测技术的不足之处和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HIV 临床 不足之处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大多HIV初筛实验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定性检测,当检测标本的吸光度值大于试剂盒设定的临界值时为阳性,反之为阴性。对于强阳性和明显阴性的标本几乎不会错检,但是在检测临界值附近的弱显色反应的标本时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ELISA法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一部分影响因素会导致出现假阳性;同时也要慎重低于临界值的阴性若显色反应标本,即假阴性反应,以免阳性标本漏检。为此对ELISA测定抗-HIV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发生率和可能导致假阳性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方法,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人类免疫病毒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摘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发生活动性结核病(TB)称为HIV/TB合并感染。与HIV阴性结核病患者相比,HIV/TB合并感染者在胸部影像学表现上具有某些特殊表现,如(1)病变范围广泛,好发部位不典型;(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及肺外结核更常见;(3)以渗出、增殖、干酪样坏死等急性病灶为主,且常表现为两种以上形态;(4)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发生率高。熟悉HIV/TB合并感染者胸部影像学特征有助于做出及时、正确的诊断,进而有助于及时治疗和减少病死率。本文就HIV/TB合并感染的病理改变以及由此产生的胸部影像学(胸部X片、CT)特征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总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结核(TB)双重感染病人的心理护理经验,得出结论合理完善的心理护理技巧是HIV/TB双重感染患者治疗成功的有利保证。

  • 标签: HIV/TB 双重感染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及分布特征。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到我院就诊自愿检测HIV的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进行HIV抗体筛查,阳性者采血标本由县疾控中心送HIV确诊实验室进行HIV抗体确诊试验,本文对确诊阳性病人从病人年龄、性别、感染率等方面应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结果自愿检测HIV的27400份标本中,HIV抗体初筛阳性血清230份,经HIV确诊实验室确诊阳性206份。206例HIV阳性病例即HIV感染者中,其中青壮年占56%,男女比例为1.9∶1。结论HIV感染率以较大幅度逐年上升,且分布广。建议综合性医院对所有门诊及住院患者均进行HIV抗体筛查,同时提示需加强医务人员生物安全和自身防护意识,避免艾滋病职业暴露和院内感染的发生。

  • 标签: HIV抗体 医院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腾冲市2020 年HIV/AIDS流行情况,为全面巩固我市艾滋病防治3个90%成果、第五轮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终结艾滋病流行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0年网络直报腾冲市现住址HIV/AIDS疫情数据,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20年新报告腾冲现住址HIV/AIDS 88例,其中HIV占62.50%,AIDS病人占37.50%;年龄以25-49 岁青壮年为主,占72.73%;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占97.73%;样本来源以医疗机构检测为主,占75.00%。结论 腾冲市HIV/AIDS疫情稳中有降,防控形势出现新挑战,需要进一步采取有针对性措施,遏制我市艾滋病蔓延。

  • 标签: HIV/AIDS 疫情分析,腾冲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配合艾灸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112例HIV/AIDS患者(2020.09-2022.05),随机分为配合组(56例)和配合组(56例)。非中医组实施一线抗艾滋病治疗方案,配合组在非中医组基础上增加中药配合艾灸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和免疫指标变化,并监测用药安全性。结果 配合组总有效率(96.43%,54/56)显著高于非中医组(76.79%,43/56)(P

  • 标签: 中药 艾灸 配合治疗 HIV/AIDS 效果 免疫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研究不同HIV-1病毒载量检测方法之间的量化转换关系。方法:我们使用了Bland-Altman法和线性回归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与Taqman法的同源性达100%,国内方法测定结果的符合率达90%。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我们发现EasyQ、bDNA、M2000和国内试剂的测定值均能与Taqman值进行对应的转换(P<0.01)。结论:采用多种方法对国内HIV-1感染患者进行检测是可行的。此外,我们还可以将各种方法的结果相互转换,以便对疗效进行分析和评价。

  • 标签: 现代血清HIV检测技术 发展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反式转录激活因子Tat第41位赖氨酸(K41)在HIV-1转录活化过程中的作用进行探讨,并对B、C亚型HIV-1中Tat K41的作用进行比较。方法通过荧光素酶活性实验检测野生型Tat、突变型Tat K41A、Tat K41R对HIV-1转录活性的影响,并比较B、C亚型HIV-1中Tat K41作用的差异;通过免疫沉淀(immunoprecipitation, IP)实验检测B、C亚型HIV-1中Tat K41是否影响Tat与SIRT1的结合;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核内B、C亚型HIV-1的Tat K41是否影响p65 K310的乙酰化水平。结果与B亚型HIV-1不同,C亚型HIV-1的Tat K41突变后显著降低荧光素酶活性,减弱C亚型Tat与SIRT1的结合,降低细胞核内p65 K310ac的水平。结论C亚型Tat K41在HIV-1转录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人免疫缺陷病毒 反式转录激活因子 转录 B亚型 C亚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IV-1/HCV合并感染者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总HIV-1 DNA动态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未进行抗HCV治疗的30例HIV-1/HCV合并感染初治患者(合并感染组),以同期收治的42例HIV-1单一感染初治患者为单一感染组。观察两组HAART后12、24、48、72及96周的病毒学和免疫学应答情况,PBMC中总HIV-1 DNA变化规律及其与外周血HIV-1 RNA、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HAART后血浆HIV-1病毒抑制率、CD4+ T淋巴细胞计数及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均升高,PBMC中总HIV-1 DNA水平均降低。HIV-1/HCV合并感染组HAART 72周时的HIV-1病毒抑制率低于HIV-1单一感染组(χ2=7.93,P<0.01)。HIV-1/HCV合并感染组HAART 12、24、72、96周时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低于HIV-1单一感染组(U=313.50、329.00、286.00和204.50,P<0.05或<0.01)。HIV-1/HCV合并感染组HAART 48周时的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低于HIV-1单一感染组(U=294.50,P<0.05)。HIV-1/HCV合并感染者基线和HAART 12周时PBMC总HIV-1 DNA低于HIV-1单一感染者(U=362.00和359.00,P<0.01或<0.05)。两组患者PBMC总HIV-1 DNA与HIV-1 RNA、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均无相关性(P值均>0.05),HIV-1/HCV合并感染组患者PBMC中总HIV-1 DNA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无相关性(b=-0.001,P>0.05),而HIV-1单一感染组患者PBMC中总HIV-1 DNA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呈负相关(b=-0.001,P<0.05)。结论HIV-1/HCV合并感染者HAART后外周血总HIV-1 DNA水平下降,合并HCV感染延缓HIV-1感染者HAART后总HIV-1 DNA的下降。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丙型肝炎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DNA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两种不同HIV自我检测(自检)模式在促进MSM HIV检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两种HIV自检模式,一是以性健康促进网络平台为主体的线上HIV自检模式(常规自检模式);二是鼓励申请者申请多份自检试剂并将其传递给身边朋友的HIV自检模式(自检二次传递模式)。比较两种自检模式中,申请者与受赠者在人口学特征、使用数、阳性率等指标的差异。通过志愿者影响力的调查量表,分析志愿者影响力对派发或使用HIV自检试剂数量的影响。结果常规自检模式、自检二次传递模式的30 d内HIV自检结果回传率分别为94.7%(323/341)和99.2%(1 141/1 150);自检二次传递模式的受赠者检测比例(45.9%,281/612)明显高于常规自检模式(6.3%,20/318)。自检二次传递模式中,申请者与受赠者人数在年龄、婚姻状况、户籍、自报性取向、最近6个月发生同性肛交、曾经做过HIV检测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检验,均P<0.05)。MSM志愿者中有影响力的申请者能够促进HIV自检试剂派发(P<0.05)。结论常规自检模式和自检二次传递模式均能促进MSM的HIV自检、结果回传及HIV感染者发现。在扩大检测及HIV感染者发现方面,自检二次传递模式的优势明显,促进从未检测者参加HIV检测。申请者中有影响力的志愿者,能明显提高MSM的HIV检测率、扩大MSM的HIV检测覆盖面。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男男性行为者 自我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MSM的HIV检测率尤其是HIV自我检测(自检)率的变化趋势,初步评估HIV自检在扩大MSM的HIV检测方面的作用。方法通过Blued男性社交平台在全国范围内招募研究对象,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性行为、既往HIV检测与自检等,并对历年数据进行趋势性分析。结果2013-2016、2018年,分别招募1 342、1 424、1 173、2 105、699名MSM。2013年研究对象年龄(30.6±6.6)岁,之后年份的研究对象年龄较2013年更为年轻化。2013年MSM的HIV检测率为60.0%(805/1 342),并于2018年增至77.3%(540/699),2013-2016年与2018年MSM的HIV检测率呈现增长趋势(趋势检验Z=19.3,P<0.001)。2013、2018年MSM的HIV自检率分别为19.3%(259/1 342)和58.1%(406/699),2018年是2013年的3倍(χ2=237.5,P<0.001),在HIV检测者中HIV自检比例由2013年的32.2%(259/805)增至2018年的75.2%(406/540)(趋势检验Z=14.3,P<0.001)。结论基于男性社交平台的MSM的HIV检测率、HIV自检率、HIV检测者中HIV自检比例,2013-2016、2018年均呈明显上升趋势。提示HIV自检可提高MSM的HIV检测覆盖面,对我国MSM艾滋病防控有重大公共卫生意义。

  • 标签: 男男性行为人群 艾滋病病毒/艾滋病 自我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HIV合并肺结核患者中CD4、HIV-RNA对肺部肿大淋巴结的区域、个数、肿大程度上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性的方式对162名HIV合并肺结核的肺部影像学资料、CD4、HIV-RNA浓度进行数据相关性分析。并且以CD4、HIV-RNA浓度为基准,将患者分为CD4正常组和低下组,HIV-RNA正常组和升高组。探求其不同浓度与肺部结核病灶及肿大淋巴结的区域、淋巴结的个数、淋巴结肿大程度、结核病类型的关系。结果研究完成时我们发现治疗CD4低下组肺部肿大淋巴结的区域、淋巴结的个数、肿大程度均大于CD4正常组,而存在明显差异。HIV-RNA升高组肺部肿大淋巴结的区域、淋巴结的个数、肿大程度均大于正常组,而存在明显差异。肺结核性质与肺部病灶部位患者CD4、HIV-RNA浓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D4浓度越低或HIV-RNA浓度越高,淋巴结肿大的区域、淋巴结的个数、肿大程度越严重,但结核病灶部位与结核病发病的类型无关。

  • 标签: HIV 肺结核 淋巴结肿大 CD4 HIV-RNA
  • 简介:背景:对一例HIV感染者进行了三年多密切追踪调查,该HIV携带者在社会上倍受憎恶、排斥,此案例对所有HIV感染者普遍意义,且可成为社会问题。目的:调查HIV感染者"个人健康保护"的社会认知程度,确立公众健康道德天平的倾斜度。

  • 标签: HIV感染 态度分析 个人健康 追踪调查 携带者 社会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