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海绵护腕套对保护约束患者预防肢体皮肤损伤的护理分析。方法将我科行股动脉穿刺的18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海绵护腕套的约束带进行约束1小时后对皮肤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使用无海绵护腕套的约束带进行护理,约束护理中对两组患者的皮肤进行观察。结果使用海绵护腕套的患者在保护约束中皮肤损伤发生率低、疼痛程度减轻、舒适度提高。结论使用海绵护腕套对保护约束患者的皮肤损伤率明显降低。

  • 标签: 海绵护腕套 皮肤损伤 保护性约束 皮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放疗患者放射皮肤损伤的防治方法。方法对2009年10月~2010年10月的76例宫颈癌根治放疗患者从照射第10天开始对照射区皮肤进行分组治疗,治疗组用金黄散加蜂蜜调成糊状外敷于腹部照射野区,敷药范围大于照射野2—3cm,厚0.5cm,24小时更换一次;对照组用常规放射皮肤护理方法。结果皮肤反应发生率治疗组在用药第5天,第10天,第15天分别为34%,44%,47%;对照组第5天,第10天,第15天分别为52%,68%,81%;结论金黄散加蜂蜜能有效防治宫颈癌放射皮肤损伤的发生,对患者能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

  • 标签: 金黄散宫颈癌放射性皮肤损伤防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了1例甲基丙二酸血症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护理,护理要点为制定个体化的皮肤护理方案,促进皮损的快速愈合。通过3次换药,患儿皮损区域完全愈合,未出现皮肤挛缩及瘢痕。现将护理过程报道如下。

  • 标签: 新生儿 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MARSI)原因,并探讨有效防控措施。方法 选择2023年3月~2023年9月收治的32例新生儿,未实施相关防控措施,纳入对照组;选择2023年10月~2024年3月收治的32例新生儿,行有效防控措施,纳入观察组。比较防控措施应用前后MARSI发生情况,分析发生MARSI的原因。结果 观察组MARSI发生5例,对照组15例,观察组MARS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MARSI发生原因主要包括自身因素、医护人员因素、外部因素等三个方面,选择合适材料、提高护理技能、加强皮肤观察等针对防控措施可降低MARSI发生率。结论 新生儿发生MARSI与自身生理原因、医护人员护理不佳及外部因素有关,行有效防控措施能够降低新生儿MARSI发生率。

  • 标签: 新生儿 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永久肠造口患者潮湿相关皮肤损伤(MASD)的发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永久肠造口术的11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疾病因素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107例永久肠造口患者,其中MASD的发生率为39.25%(42/107)。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重指数、造口部位、造口高度、排泄物性状、排便规律情况、底盘渗漏次数是永久肠造口患者发生MASD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永久肠造口患者MASD发生率较高,年龄、造口部位、造口高度、排便情况等是永久肠造口患者MASD的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可根据影响因素制订针对预防措施,以降低MASD的发生风险。

  • 标签: 肠造口术 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贝优芬联合氦氖激光预防使用对治疗放射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放射治疗的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单纯氦氖激光照射,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贝优芬外用涂抹。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中,观察组患者放射皮肤损伤0级4例,Ⅰ级16例,Ⅱ级7例,Ⅲ级3例,Ⅳ级0例;对照组患者放射皮肤损伤0级0例,Ⅰ级2例,Ⅱ级16例,Ⅲ级8例,Ⅳ级4例,观察组患者皮肤损伤程度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67%明显好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患者,采用贝优芬联合氦氖激光预防使用,可有效降低放射皮肤损伤程度,有效预防了放射性皮炎的发生,临床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贝优芬 氦氖激光 放射性皮肤损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链式管理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压力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本院 134例老年住院患者。抽签法分组:对照组( 67例)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 67例)给予链式管理。比较两组实施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压力损伤率低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患者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老年住院患者中应用链式管理可以减少患者的压力损伤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 标签: 老年住院患者 链式管理 压力性损伤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重症患者实施压疮风险预警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入院观察的90例重症患者进行分析,样本收取在2021年4月-2023年4月,计算机分组后各占45例患者,实验组经压疮风险预警护理,对照组经常规护理,研究数据有压疮愈合周期、换药次数、压疮发生率以及血清指标变化。结果:IL-6以及IL-10均以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愈合周期以及换药次数均以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压疮发生率对照组较高,P<0.05。结论:重症患者压力损伤中实施压疮风险预警护理后有利于减少压疮风险,提升患者的愈合效率,减少换药次数,保证患者的躯体状态。

  • 标签: 重症患者 压力性损伤 压疮风险预警 压疮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伤口专科护理小组对晚期肿瘤患者发生压力损伤的预防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70例晚期肿瘤患者,以随机抽签法,把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法,观察组实施伤口专科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了一定改善,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评分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压力损伤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肿瘤患者发生压力损伤的几率比较高,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痛苦。对晚期肿瘤患者实施伤口专科护理,可以加深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减少压力损伤的发生几率。同时,科学地护理干预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临床治疗及护理的认可度及满意度,这对优化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伤口专科护理 晚期肿瘤患者 压力性损伤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Norton评估表与OH压疮评估表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压力损伤的预测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12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68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Norton评估表与OH压疮评估表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压力损伤风险评估,计算各量表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采用Kappa值评价量表间一致。结果共发放问卷168例,回收有效问卷160例,有效回收率为95.24%。16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中压力损伤发生率为9.38%(15/160)。Norton评估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05,当总分为12.5分时,压疮预测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分别为0.933、0.559、0.492,预测效能最大;OH压疮评估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03,当总分为5.5分时,压疮预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0.933、0.379、0.312,预测效能最大;两个量表之间的Kappa值为0.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rton评估表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压力损伤的预测效能优于OH压疮评估表。

  • 标签: 卒中 老年人 压力性损伤 Norton评估量表 OH压疮评估表
  • 简介:摘要本文对手术患者压力损伤的高危因素和国内外常用的手术患者压力损伤评估量表进行综述,分析压力损伤的高危因素和评估量表的应用效果,为手术室护理人员选择合适的压力损伤评估量表为具有压力损伤高危因素的患者采取针对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评估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三甲综合医院护士压力损伤知识的培训现状及需求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压力损伤知识培训现状及需求调查问卷对上海市4家三甲综合医院的604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对压力损伤治疗知识的需求度最高,对于定义和基础知识的需求度最低;491(81.3%)名护士曾接受过压力损伤知识的教育培训;451名(91.6%)护士的培训地点为所在工作单位;347名(57.5%)护士认为培训应以每年一次为周期;310名(51.3%)护士偏向选择中午培训;410名(67.9%)护士认为临床实践训练是最佳学习方式;培训时长是参加培训最关键的影响因素。结论护士对压力损伤治疗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教育需求,医院应根据调研结果调整培训内容及方案,以提高培训效果。

  • 标签: 护士 压力性损伤 教育培训
  • 简介:目的评价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AUS)治疗骶髓损伤压力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泌尿外科全军泌尿外科中心收治了2例男性骶髓损伤压力尿失禁患者,术前采用影像尿流动力学检查、自由尿流率、脊髓磁共振、静脉肾盂造影检查、中段尿细菌培养、尿常规进行评估。行经会阴尿道球部人工尿道括约肌(AMS800)植入术,并从术前开始口服抗胆碱能药物;术后第3、6个月行尿常规、超声、残余尿和尿流率检查。结果2例患者随访9-12个月,术后完全控尿,未出现感染、侵蚀、尿道萎缩、装置机械故障等并发症。结论AUS治疗骶髓损伤压力尿失禁,需要精确评估其膀胱及尿道功能,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术后可获得满意控尿效果,同时需要长期密切随访。

  • 标签: 压力性尿失禁 人工尿道括约肌 脊髓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压力损伤防治中重视动态评估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 2019年 1月 -12月收治的有压力损伤风险的 21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回顾的将 2018年 1月 -12月收治的有压力损伤风险的 19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压力损伤管理规范,观察组在压力损伤管理规范同时重视动态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申报难免压力损伤例数、院内发生压力损伤例数、院外带入压力损伤例数和压力损伤治疗转归情况。结果:两组申报难免压力损伤例数和压力损伤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院内发生压力损伤 /申报难免压力损伤例数、院内发生压力损伤 /压力损伤危险患者例数的比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心血管内科患者压力损伤防治中重视动态评估可降低院内压力损伤发生率,提高压力损伤的治愈率。

  • 标签: 动态评估 防治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早期干预对预防老年患者足跟压力损伤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进入医院诊治的155例老年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有77例患者,给予其急诊评估(神志,精神状态,生命体征,双足跟部皮肤情况)+常规护理,观察组中有78例患者,则对高危患者双足跟部垫软枕处理+早期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研究效果。结果护理满意度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1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4.02%。实验组对护理满意度显著好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在入院后1、3、5天之后,患者根部压力损伤发生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预防老年患者足跟压力损伤工作中,应用急诊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大大提升其效果,并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急诊早期干预 老年患者足跟压力性损伤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成人主动脉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损伤的Nomogram预测模型,并检验模型的有效。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3月在北京安贞医院手术室进行主动脉手术的患者400例,应用主动脉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损伤危险因素调查表收集资料。主动脉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损伤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Nomogram模型,并采用ROC曲线验证模型预测的准确。结果研究共收集样本400例,发生术中压力损伤167例,发生率为41.75%。术前绝对卧床、术中深低温停循环、术中使用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术中受压部位浸湿是主动脉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以此建立Nomogram模型,C-index值为0.786,ROC曲线下面积为0.785,灵敏度为73.65%,特异度为68.67%。结论主动脉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损伤的Nomogram模型可以准确预测此类患者术中压力损伤的发生风险,预测方法便捷、可操作强、结果直观,便于临床护士快速、准确判断主动脉手术患者发生术中压力损伤的风险。

  • 标签: 主动脉疾病 监测,手术中 危险因素 压力性损伤 Nomogram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集束化护理在 ICU 患者护理管理中的运用价值。 方法: 将 163 例 ICU 长期卧床患者分为对照组、集束组,予以常规护理、集束化护理。 结果: 集束组压力损伤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 P < 0.05 );集束组 ICU 停留时间及焦虑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集束化护理用于 ICU 长期卧床患者,可减少压力损伤的形成,并为 ICU 患者的病情及不良情绪控制提供助力。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ICU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骨科护理中压力损伤护理质量指标的构建与应用。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11 月期间收治的骨科病房患者 94 例进行研究分析,将 94 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我院构建压力损伤护理质量指标采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压疮发生率、护理知识了解度和护理态度评分等。 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构建压力损伤护理质量指标下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两组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相关指标评分,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知识了解度评分、护理态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差异, P 〈 0.05 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后护理质量指标的改善情况,实验组护理后的风险评估准确度、护理有效率、记录合格率以及压疮风险管理合格率等均高于对照组, P 〈 0.05 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对比有价值。 结论: 在骨科患者的住院护理中,构建压力损伤护理质量指标后实施的会方案,不仅能够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也能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有效率,有利于促进患者机体的康复。

  • 标签: 骨科护理 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指标 构建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