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6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创新创业教育已融入到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在于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本文首先通过对当前“高”建设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阐述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应从“强化创宣传,激发学生创业意识”、“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形成科学的教育体系”、“组建专业化的创师资队伍,夯实创业教育工作基础”、“拓展创业孵化基地,营造良好的创环境”等四个方面着手,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成效。

  • 标签: “双高”建设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能力 路径
  • 简介:摘要:智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中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是“智慧型教师”和“智慧型学生”共同构建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形成“智慧主体”。

  • 标签: 双智课堂 智慧型教师 智慧型学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当前大学英语教育不仅重视知识内容的传授,同时也很重视对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逐步向着“师型”的方向进行转换,大学教师在进行培养的过程中由于教师人数有限且培训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造成了师资力量的短缺,加之传统教育的模式传承时间较长,英语教师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师型”教师教育发展缓慢,跟不上教育改革的发展速度,因此高校就开始构建时间更加自由且不受时间、地区限制的在线学习共同体教育机制,在提升英语教师进行“师型”转型的过程中起到了强有力的推进作用,不仅能够提升英语教师参与培训的速率,还能有效提升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提升英语教学的互动性以及实践能力。

  • 标签: 在线学习共同体 高校英语 “双师型” 教师教育 技术素养 策略
  • 简介:摘要:在新时期,以前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学生已无法在旧的教学模式中获得个人素养的快速提升。语文是高中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对学生的人格完善和综合素质的构建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顺应时代潮流,更新教学理念,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以增强教与学的有效性。合作学习是当前大力提倡的教育手段,将其运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自身个性化的成长。

  • 标签: 高中语文 合作学习 应用 策略
  • 简介:摘要: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我国教育工作的创新理念,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艺术类院校的英语教学可以通过构建“英语+专业”两个课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引领,重新系统设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科学融入思政教学内容,寻求多种途径完成“课程思政”目标,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

  • 标签: “英语+专业” 艺术设计类院校 课程思政
  • 简介:摘要: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专业如何实现教学方向与内容的调整与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输送有思想、有技能的优秀人才,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和深入探讨与实践的重要问题。 创新创业能力的形成与提升,主要来源于实践经历和经验的持续积累。因此非常必要改革应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跨专业综合实习平台开设创新创业实训项目,将虚拟仿真实习平台资源应用到创新创业实践中,以实践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科学设计以“创”能力培养的实践内容体系,大力推进校内创新创业实践。

  • 标签: 创新创业 跨专业 虚拟仿真 教学改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在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体系中,创新创业培养是非常关键的部分。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学生日后的生活与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严重不足的背景下,组织开展高质量的专业课教学实践活动,落实“创”教学目标,就显得至关重要。但对于高职院校各专业课程的教师而言,如何基于“创”背景,组织开展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仍然是一大难题。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围绕“打造‘创’升级版背景下专业课高质量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方法及教育效果”这一主题展开具体的分析与研究。

  • 标签: 双创升级版背景 高质量课堂 创新创业能力 教学效果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收肌腱移位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PFL)联合全髌腱止点上移手术治疗骨骺尚未闭合且合并严重股四头肌挛缩的青少年习惯性髌骨脱位(HDP)患者的手术技术和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3例(37膝)骨骺尚未闭合的HDP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0例(12膝)合并严重股四头肌挛缩需要进行上述手术方式治疗,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10~14岁,平均(12.1±1.4)岁。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进行Lysholm评分、临床查体及膝关节影像学检查,通过X线平片的适合角及外侧髌骨角评估髌股关节对合关系。结果10例(12膝)患儿平均随访23个月(12~36个月)。所有患儿术后6个月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均恢复正常,均未出现感染及髌骨再次脱位等并发症,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77±9改善为末次随访时的96±6(t= −23.155,P<0.05)。髌股关节适合角由术前的72.4°±17.2°改善到末次随访的-7.5°±4.8°(t=21.392, P<0.01),外侧髌股角由-64.6°±9.4°改善为6.5°±3.7°(t=-22.874, P<0.01)。结论大收肌腱移位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联合全髌腱止点上移治疗骨骺尚未闭合且合并严重股四头肌挛缩的青少年习惯性髌骨脱位初期效果满意。

  • 标签: 青少年习惯性髌骨脱位 髌股韧带
  • 简介:摘要:“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法律知识必须要向实践技能转化。因此,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法律实务性专业人才,最根本的是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师型”教师队伍。本文以四川现代职业学院为例,分析法律类专业目前“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应该立足校企合作,从优化师资培养基地、完善教师队伍培养机制、健全教师队伍的评价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加强“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路径。

  • 标签: 高职院校 法律专业 “双师型”师资队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最长肌与髂肋肌间隙入路(LPA)与Wiltse肌间隙入路显微镜下单侧入路侧减压(MBDU)对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通过影像学测量及形态学解剖证明最长肌与髂肋肌间隙入路的可行性。回顾性分析2016年至2018年北京天坛医院骨科收治的共124例[男75例/女49例,年龄(55±14)岁]因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接受单节段MBDU病例。根据椎管形态分为A组LPA入路48例,B组Wiltse肌间隙入路76例。记录各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术后并发症。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入路侧、对侧下肢疼痛及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后患者主观满意度。术后通过X线、CT评估内固定及椎间融合情况。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最长肌与髂肋肌间隙稳定存在,套筒置放最大倾斜角度LPA入路为65°,Wiltse入路为40°。所有患者获得平均20个月的随访。A组手术时间(120±27) min、出血量(104±31) ml、引流量(50±15) ml,B组则分别为(115±32) min、(110±41) ml、(47±18) ml,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46、-1.917、1.730,均P>0.05)。术中硬膜撕裂各1例和3例;术后脑脊液漏各2例和3例。两组末次随访时入路侧、对侧下肢疼痛、腰痛VAS、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主观满意度优良率为89.6%(43/48),B组为86.8%(66/7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8,P>0.05)。结论经LPA行MBDU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安全有效,对于三叶草形椎管的对侧神经根管减压有优势。

  • 标签: 椎管狭窄 腰椎管狭窄 单侧入路 显微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和关键,四川省某高职院校开展了学前教育专业“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对“师型”教师认定标准、管理制度、队伍构成等方面进行了制定和建设。通过调研,发现该校开展“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校企合作关系不明朗、教师培养方案不完善、管理机制未形成等问题,由此提出理清校企合作关系,明确教师队伍改革发展方向;制定“师型”教师培养方案,逐步实现校企深度合作;调整“师型”教师的评聘标准,启动激励保障机制等解决措施。

  • 标签: 学前教育专业 “双师型”教师 产教融合
  • 简介:摘要:随着中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畜牧兽医专业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教学计划衔接不畅、培养目标不够明确等问题逐渐暴露。本文通过分析衔接过程中的问题本质,引入体验教育理念,探索畜牧兽医专业中高职衔接的有效实践路径,从打基础、统一教学方案、实现多方位共同发展三个角度展开分析。

  • 标签: 体验教育 畜牧兽医专业 中高职衔接
  • 简介:摘要:在当前互联网+的背景下,本文针对目前本校电子商务专业与服装专业在开展教研产销一体化过程中遇到的共建核心课程《网络营销》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当今社会网络营销岗位能力需要,提出对《网络营销》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探讨,以期能完善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网络营销技能,实现培养市场所需的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 标签: 网络营销,教学改革,教研产销
  • 简介:摘要:机械加工产业是辽宁省的支柱产业之一,加强校企深度融合、将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是现今中、高职教育产学结合的一种新模式,从专业与产业的关联点进行有效对接。通过遴选专业、重构课程体系、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等对策,构建了基于区域工程机械产业链的中职“一核多元”专业链体系,助推区域特色产业链转型升级和学校专业的协同发展。本校“以市场为依据”,将工程机械产业链与专业链及对应的人才培养联系在一起,实现“三位”共同体,为整个机械加工产业链输送了一大批专业性人才,本文围绕工程机械产业链“一核多元化”专业体系与校企“主体”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共同体构建的成效和特色展开研究。

  • 标签: 机械加工产业 高职专业链 构建 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