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地塞米松在早产孕妇产前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分析1。方法按照产妇入院编号,随机选取2014年4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早产孕妇患者共180例,将早产孕妇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地塞米松治疗时间,治疗时间>24h;对照组使用地塞米松治疗,治疗时间<24h。观察对比两组早产孕妇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90例早产孕妇在接受24h以上的地塞米松治疗后,明显降低了早产儿RDS的发生率,同时改善了胎龄小于34周早产儿的Apger评分。两组早产孕妇组间治疗效果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在为早产孕妇产前应用地塞米松治疗过程中2,能够有效改善胎儿换气功能,促进胎肺成熟,尤其是对孕周小于34周的早产儿其临床疗效更加明显,因此,在临床早产孕妇产前,值得大力推广地塞米松的应用。

  • 标签: 地塞米松 早产孕妇产前 疗效 RDS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本文归纳、总结地塞米送在恶性肿瘤化疗过程中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为临床中使用地塞米松,起到指导与参考的作用。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分析地塞米松在化疗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有哪些方面,消极作用有哪些方面,最终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地塞米松是化疗过程中重要佐剂,发挥着积极作用,能够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或增加化疗效果。同时地塞米具有不可规避的消极作用,在使用过程中需进一步甄别利弊,做出合理抉择。结论:地塞米是化疗过程中与不同药物配伍,发挥不同的作用,具有两面性,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充分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尽量避免或减少副作用的发生,为患者带来最大获益。

  • 标签: 地塞米松 化疗 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接受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治疗(AA+P)出现进展后,更改为阿比特龙联合地塞米松(AA+D)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AA+P治疗出现进展、改为AA+D治疗的46例mCRPC患者的临床资料。中位年龄72岁(50~89岁),雄激素剥夺治疗(ADT)敏感中位时间14.6个月(2.1~168.5个月)。初诊时、开始AA+P治疗时、皮质激素转换时患者的中位PSA水平分别为258.9 ng/ml (10.0~11 640.0 ng/ml)、56.6 ng/ml (3.6~1 348.0 ng/ml)、25.1 ng/ml (2.2~933.6 ng/ml)。伴骨转移42例,淋巴结转移12例,内脏转移7例。28例Gleason评分≥8分,11例Gleason评分<8分,7例Gleason评分不详。主要研究终点为肿瘤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次要研究终点包括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下降≥50%和30%的反应率以及安全性。根据患者接受AA+P治疗的PFS和皮质激素转换时的PSA水平对患者进行风险分层。结果46例接受AA+D治疗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4.9个月(2.0~24.1个月),至末次随访时40例出现进展,1例因脑梗死停止治疗,5例仍在接受AA+D治疗。所有患者治疗耐受性良好,无3级和4级不良反应。中位PFS为3.7个月(1.6~24.1个月)。12例(26.1%)接受AA+D治疗后PSA下降≥50%,21例(45.7%)PSA下降≥30%。PSA下降≥50%和PSA未下降≥50%的患者中位PFS分别为8.5个月(2.7~24.1个月)和3.0个月(1.6~17.8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以下4个指标与皮质激素转换后AA+D治疗较长的PFS有关:皮质激素转换时较低的PSA水平(<30 ng/ml, HR=0.30, 95%CI 0.14~0.64,P=0.002), ADT敏感时间(≥18个月,HR=0.55, 95%CI 0.28~1.06,P=0.045),较长的AA+P治疗PFS(≥8个月,HR=0.36, 95%CI 0.18~0.72, P=0.004),AA+D治疗PSA较大的下降幅度(≥50%, HR=0.30, 95%CI 0.17~0.75,P=0.007)。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上述4个指标是AA+D治疗PFS预后良好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mCRPC患者接受AA+P治疗出现进展后,泼尼松转换为地塞米松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的PFS,无3级和4级不良反应。ADT敏感时间较长、AA+P治疗PFS较长、转换时PSA水平较低、AA+D治疗PSA下降幅度较大的患者疗效可能更好。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转移性 去势抵抗性 阿比特龙 泼尼松 地塞米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地塞米松对膈肌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有的患者用过了之后是会引起膈肌痉挛的。膈肌痉挛最主要的症状就是呃逆,有时会连续几日不止出现顽固性呃逆,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现就30例应用地塞米松引起呃逆病例的治疗及护理展述如下。

  • 标签: 地塞米松呃逆临床治疗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本文归纳、总结地塞米送在恶性肿瘤化疗过程中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为临床中使用地塞米松,起到指导与参考的作用。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分析地塞米松在化疗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有哪些方面,消极作用有哪些方面,最终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地塞米松是化疗过程中重要佐剂,发挥着积极作用,能够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或增加化疗效果。同时地塞米具有不可规避的消极作用,在使用过程中需进一步甄别利弊,做出合理抉择。结论地塞米是化疗过程中与不同药物配伍,发挥不同的作用,具有两面性,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充分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尽量避免或减少副作用的发生,为患者带来最大获益。

  • 标签: 地塞米松 化疗 恶性肿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术后硬膜外腔一次性吗啡镇痛的效果确切,经济方便,但镇痛时效有限,副作用较多。为增强吗啡的镇痛时效,我们在小剂量吗啡中加入地塞米松,作一次性硬膜外腔注射以施行术后镇痛,同期取单纯吗啡硬膜外腔注射组病人进行比较,以验证吗啡加用地塞米松是否具有强化效果问题。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地塞米松 术后 硬膜外腔镇痛 吗啡镇痛 临床研究 病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塞米松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择取本院2019.03至2019.10时期内收治的输血治疗患者共75例,随机划分为常规组(37例)和预防组(38例)。常规组输血前未使用任何药物,但预防组输血前使用地塞米松,比较患者输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凝血指标。结果:常规组输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7.03%,预防组为7.89%,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预防组凝血指标较优于常规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输血治疗患者,输血前地塞米松药物的使用,既可降低输血不良反应,还可保证凝血指标的稳定性,可推广。

  • 标签: 地塞米松 输血不良反应 凝血指标 效果
  • 简介:摘要翼状胬肉的发生与复发与肥大细胞反应有关,手术治疗复发丰高过20~30%。平阳霉素、丝裂霉素等治疗,局部刺激大,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本文采用手术后局部点色甘酸钠、地塞米松治疗288例,取得满意效果,未发现毒副作用。治疗设治疗组与对照组,前者常规治疗加用色甘酸钠,治愈率达100%,后者常规治疗(抗菌、消炎)。复发半达21.21%。色甘酸钠属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可抑制致敏的肥大细胞释放活行物质,地塞米松可抑制创伤部毛细血管新生,减轻术后反应和肉芽组织形成。因此,色甘酸钠、地塞米松联合应用可防止胬肉的发生与复发。

  • 标签: 色甘酸钠 地塞米忪 翼状胬肉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氧氟沙星+地塞米松治疗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22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70例中耳炎患者进行本次研究,使用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进行氧氟沙星+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对比,研究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明显(P

  • 标签: 氧氟沙星 地塞米松 中耳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ELLP综合征患者采用地塞米松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法将2019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HELLP综合征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外源性血小板输入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地塞米松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子痫发生率、胎儿存活率。结果:研究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水平均较参照组更低,且血小板计数更高,子痫发生率更低,胎儿存活率更高(P<0.05)。结论:HELLP综合征患者采用地塞米松治疗可有效纠正生化指标,改善血小板减少症状,降低子痫风险,提高胎儿存活率,值得推广借鉴。

  • 标签: 地塞米松 HELLP综合征 临床指标 子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内毒素(ET)所致急性肺损伤(ALI)中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的影响,为临床ALI的药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4只3个月龄雄性白兔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A组),ET组(B组),地塞米松+ET组(C组)。用静脉注射ET700μg·kg-1方法制作ALI模型,C组在ET注射前给予地塞米松(5mg·kg-1)干预,在实验0、0.5、1、2、4h行血氧饱和度(PaO2/FiO2)和血清ACE检测。结果:B组PaO2/FiO2在0.5h降至最低为(265.4±70.2)mmHg,随后逐渐升高,血清ACE活性在0.5h升高至(68.39±6.29)u·mL-1,在1h达到峰值(80.13±12.97)u·mL-1,2h开始逐渐下降。C组PaO2/FiO2也呈现下降趋势,血清ACE活性呈现升高趋势,与B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塞米松可通过对血清ACE活性的抑制,对ET所致ALI产生一定的保护性作用。

  • 标签: 急性肺损伤 内毒素类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地塞米松
  • 简介:摘要目的是探讨在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治疗下胆源性腹痛疗效观察。方法将胆源性腹痛患者通过单盲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抗生素头孢唑啉钠4-6/d,分2次,替硝唑1g/d,解痉剂山莨菪碱10~30mg/d及亚硫酸氢钠甲奈醌注射液8mg/d。观察组40例,显效34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同样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1次/d,必要时6h后可重复1次。2组均连用4d,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40例,显效4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38例,显效16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6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10.0%,对照组26.3%,但均能耐受,不影响治疗。结论地塞米松的应用在胆源性腹痛治疗中具有止痛迅速,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 标签: 急性胆源性腹痛 地塞米松
  • 简介:摘要目的为提高治疗急性腹泻的效果。方法治疗组采用口服诺氟沙星与地塞米松相结合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口服诺氟沙星或加黄连素的方法。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病情比较,P>0.05;经1-3次治疗,治愈率比较,P<0.01。结论治疗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口服诺氟沙星与地塞米松相结合的方法是治疗急性腹泻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诺氟沙星 地塞米松 急性腹泻 效果显著
  • 简介: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体外培养的人牙髓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收集拔除的无龋坏、无牙周疾病的健康前磨牙及第三磨牙,获得牙髓,酶消化联合组织块法体外培养人牙髓细胞(Humandentalpulpcells,hDPCs),扩增后取第4代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用于实验。分为两组,实验组hDPCs在含2%胎牛血清(Fetalbovineserum,FBS)的aMEM培养基中加入10^-8mol/L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培养,对照组单纯使用含2%FBS的aMEM培养基培养。在细胞培养第1、3、5天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培养的第1、5、10天分别进行AIP染色及ALP定量分析检测细胞分化情况:细胞培养第10天进行茜素红染色观察钙化结节形成情况。结果细胞增殖活性检测显示,实验组培养第3天及第5天可见hDPCs增殖活性得到显著抑制,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AIP染色及定量测定:培养10d后,地塞米松实验组ALP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茜素红染色结果:培养10d后两组细胞茜素红染色均为阳性。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有钙化结节形成.但是实验组钙化结节形成数量较多。结论酶消化联合组织块法可以成功体外培养hDPCs。10^-8mol/L地塞米松可显著抑制hDPCs的增殖活性,提高hDPCs的ALP活性及矿化能力。

  • 标签: 人牙髓细胞 地塞米松 增殖 分化 碱性磷酸酶活性
  • 简介:目的探讨地塞米松甲唑明胶海绵对复杂牙拔除术中干槽症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门诊复杂牙拔除术115例,牙拔除术后牙槽窝内置入地塞米松甲唑明胶海绵,咬棉球30分钟。结果115例患者中1例发生干槽症,发病率为百分之0.86。结论复杂牙拔除后,牙槽窝内置入地塞米松甲唑明胶海绵预防干槽症疗效好。

  • 标签: 地塞米松 甲硝唑 复杂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