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 心房纤颤是持续的心律失常,常见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心房纤颤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伴随而来的便是合并症脑卒中的发病率增高,导致病患的身体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危害。有研究表明, 50 岁以下的人出现心房纤颤的几率低于 2% , 70 岁以上的人出现心房纤颤的几率则为 13% ,可见,老年人心房纤颤的发病率较高。老年人出现心房纤颤伴发栓塞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风湿性瓣膜心房纤颤的病患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会增加 17 倍。为了预防老年心房纤颤,经过医务人员的多年研究,发现治疗对于预防脑卒和降低其发病率中具有良好的作用,本文就其在药物选择、适应证、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 标签: 老年人 心房纤颤 抗凝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系统的检测。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系统主要由一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组成,通过抑制血液凝固过程中产生的活化凝血因子(丝氨酸蛋白酶活性物质)来调节凝血活性,从而限制凝血的发生。人体的系统主要有三种途径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途径、蛋白C(PC)途径、组织因子抑制物(TFPI)途径。

  • 标签: 抗凝系统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华法林治疗中受影响的因素,剂量调整和INR监测,进一步推广华法林治疗临床应用。方法观察66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华法林治疗剂量与体重关系,个体敏感性及INR监测,随访1年,观察出血及血栓栓塞并发症。结果本研究66例患者中47例患者华法林维持量与体重(kg)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O.545,P=0.001,华法林平均维持量与体重(kg)乘以0.05非常接近,根据个体对华法林的敏感性不同以1mg调整剂量,使INR维持在1.6-2.5之间,华法林维持量在1.25~3.25mg,随访1年,有1例小脑出血,3例齿龈出血,无缺血性脑卒中及其它部位的血栓栓塞发生。结论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在合理有效INR强度(1.6~2.5)监测下,根据体重及个体敏感性调整华法林维持量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进一步临床探讨。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治疗脑栓塞的临床应用。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溶栓、、介入、手术治疗等,治疗是脑栓塞的基本方法,其治疗目的是预防形成新的血栓、杜绝栓子来源、促使血栓溶解。正确掌握脑栓塞的治疗,观察与预防是提高康复。

  • 标签: 抗凝 治疗 脑栓塞
  • 简介: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卒巾是心房颤动的主要并发症.既往临床试验显示,华法林能够显著降低心房颤动患者的卒巾风险,但华法林用药复杂,需要频繁监测,并且增加出血风险。达比加群是一种新型的口服直接凝血酶抑制剂,RE—LY(TheRandomizedEvaluationofLong-TermAnticoagulationTherapy)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比较心房颤动患者中药物达比加群和华法林在预防卒中方面的疗效差异,其研究结果显示,达比加群在心房颤动患者预防卒中方面较华法林更为有效?

  • 标签: 抗凝疗法 心房颤动患者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随机 华法林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 简称房颤,属于心律失常类型中的一种,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介绍房颤患者的常用药物,对抗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综述,总结房颤治疗的护理,为房颤患者治疗和护理研究及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心房颤动 抗凝治疗 护理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液透析的技术与护理。方法配合血液透析治疗进行护理。结论使用肝素前需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或出血现象,认真了解患者病史及前1次的血液透析记录单,若患者最近有出血现象、手术或外伤史等,应立即通知医生并更改肝素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抗凝技术 护理
  • 简介:基于复合相变蓄能的原理,通过理论计算冰的相变分子合金组成,试验结果表明相变材料正十二烷和正十四烷的物质的量比为1:1时,可调整相变温度为0℃,当相变分子合金材料掺入沥青中会降低沥青胶结料的稠度,随着掺量的增加,沥青胶结料稠度降低越明显,红外试验结果表明无新官能团出现;为改善相变沥青胶结料的三大指标,采用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环氧大豆油作为复合改性剂改善相变沥青的流变性能,通过室内实验研究,确定了冰复合相变沥青材的组成配比:当相变材料掺量为4%,低密度聚乙烯掺量为10%,环氧大豆油掺量为3%时,能满足冰及基质沥青三大指标要求。

  • 标签: 抗凝冰 相变材料 相变焓 沥青胶结料 分子合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sm,VTE)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指南推荐是VTE的基础治疗,传统药物的使用疗效和安全性确切,但是存在诸多局限性。新型口服药物(noveloralanticoagulants,NOACs)的问世为VTE治疗提供了新选择,我们将从临床疗效、安全性、围手术期管理及服药依从性等方面评估新型:口服药是否可以取代华法林用于VTE治疗.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症 口服抗凝药 心血管疾病 抗凝药物 临床疗效 凝血酶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变化对治疗的作用。方法将96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94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抗凝血酶(AT)、纤溶酶原(PLG)、纤维蛋白原(Fib)等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且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的存在明显的凝血功能及纤溶机制的异常,且与肝硬化程度密切相关。在防治肝硬化患者出血时,不仅要纠正凝血因子改变,还应关注抗纤溶治疗的重要性。

  • 标签: 肝硬化 凝血功能 抗凝 纤溶指标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华法林用于持续性房颤患者预防脑卒中治疗临床观察及治疗不足原因分析。方法入选本研究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华法林组(治疗组)34例与阿司匹林组(对照组)34例。治疗组给予华法林初始剂量2.5mg/d晚饭后口服,依INR目标值(INR2.0~3.0)调整剂量。对照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100mg/d口服。观察脑卒中、外周动脉栓塞发生率,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脑出血出现1例(2.94%),因病人摔倒后出现,死亡。对照组脑梗死5例(14.70%),其中1例脑干梗死,1例小脑梗死,3例多发性基底节区腔隙梗死,2例致残,脑卒中发病率较治疗组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血尿1例,主要为留置尿管感染,服用左氧氟沙星,停药1~2d后好转。对照组上消化道出血2例,外周动脉栓塞1例。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法林在预防持续性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效果显著,安全性与阿司匹林无明显差异。我国持续性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治疗严重不足。

  • 标签: 房颤 华法林 抗凝 原因分析
  • 作者: 许伟伟 李明 崔广清 王瑞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1年第05期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危重病科,上海 201620 现在南通大学附属东台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东台 22420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危重病科,上海 201620,南通大学附属东台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东台 224200
  • 简介:摘要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反应失调而引起器官功能障碍,进而危及生命,而凝血功能紊乱在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脓毒症时机体的凝血系统被激活,血液高,而机制又受到明显抑制,引起大量微血栓形成,可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尽管国内外对脓毒症的治疗存在明显争议,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治疗在脓毒症中的意义,只有恰当的才会有效降低脓毒症DIC、脓毒性休克及高风险人群的病死率,最终有效减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而脓毒症相关凝血功能障碍(SIC)评分是目前国际上使用较多的用于指导抗的评分系统,该评分是在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ISTH)显性DIC评分系统及脓毒症3.0的基础上优化而来,包括血小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3项。SIC评分可以灵敏地监测到脓毒症相关的凝血功能障碍,建议SIC评分≥4分是启动治疗的最佳时机。目前国际上推荐的药物有抗凝血酶(AT)、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剂(TFPI)、肝素等,而国内推荐的药物只有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两种。在使用药物之前需详细评估患者出血和血栓发生的可能性,同时需关注患者的基础疾病,在无明显禁忌证的情况下尽量采取从普通肝素过渡到低分子肝素的治疗策略。

  • 标签: 脓毒症 脓毒症相关凝血功能障碍 抗凝治疗 肝素
  • 简介:目的冠心病治疗的策略选择始终是研究热点。虽然已有较多高质量的临床试验围绕不同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对比研究,但结果仍然不尽统一。本文针对目前临床常用的药物,包括普通肝索、低分子肝索、比伐卢定及磺达肝癸钠的作用机制,以及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及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中的临床获益及安全性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抗凝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征 稳定冠心病 PCI
  • 简介:合理用药就是在用药的任何环节都要做到正确的患者、正确的药品、正确的剂量、正确的给药途径和正确的给药时间,卒中患者应用药也要遵循这个原则。1卒中患者应用药要注意适应证

  • 标签: 临床应用 抗凝药 卒中 合理用药 给药时间 给药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