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先天性主动脉狭窄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14例先天性主动脉狭窄(subvalvularaorticstenosis,SAS),单纯作隔膜或肌纤维环切除10例,隔膜或肌纤维环切除加流出道肌肉部分切削或切开2例.常规方法矫治合并的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合并主动脉病变者行主动脉替换.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临床症状均明显减轻或消失.UCG检查无狭窄复发.结论:SAS是较少见的先天畸形,外科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 外科治疗 aortic 动脉导管未闭 主动脉瓣替换 主动脉瓣病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应用CT检测术后咽后壁宽的收缩率。方法:20例腭裂术后腭咽闭合功能不全患者行改良咽后壁转移修复术,术前测量宽,术后6~12个月应用CT及其Aw4.1重建软件测量宽,计算宽的收缩率。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20例患者术后咽后壁整体宽的收缩率为36.7%~67.2%.平均52.3%;前段宽的收缩率为29.2%~62.3%,平均44.4%;中段宽的收缩率为47.5%~72.5%.平均62.7%;后段宽的收缩率为29.2%-64.2%,平均45.9%。前后两段宽的收缩率小于中段宽的收缩率(P〈0.01)。结论:应用CT及其重建软件能精确测量咽后壁宽,并计算宽术后的收缩率,可以辅助术前咽后壁的设计,提高手术疗效,弥补了其他检测方法的不足。

  • 标签: 腭裂手术 CT 咽后壁瓣 宽度 收缩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颏岛状皮(SAIF)和游离股前外侧皮(ALTF)在舌癌根治术后舌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及优、缺点。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2月,共收治舌癌根治后舌缺损修复40例,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1岁。18例用SAIF进行舌修复重建,22例用ALTF修复重建。术后均门诊随访,对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二种修复方式术后吞咽功能、语言功能及舌体柔软度以及手术时间、出血量等进行对比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组18例SAIF和22例ALTF术后全部成活,其中1例ALTF术后出现静脉血管危象,清除吻合部位血栓后再次手术皮成活。术后随访12~48个月,二组患者术后舌功能恢复情况为语言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AIF和ALTF组分别为13例、15例,P=0.206),但是吞咽功能障碍SAIF组明显高于ALTF组(SAIF和ALTF组分别为15例、7例,P=0.014),而且SAIF组手术平均时间(3.5 h)明显低于ALTF组(6.8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IF和ALTF均是舌癌术后缺损修复重建的理想方法:SAIF手术操作简单,制取时间短;ALTF可提供足够的组织量,术后可隐匿瘢痕,减少供区并发症,有利于吞咽及语言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舌癌 颏下岛状皮瓣 股前外侧皮瓣 修复 重建
  • 简介:摘要腹壁动脉穿支(DIEP)皮是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的首选,但手术时间较长、技术要求较高、限制DIEP皮推广。DIEP皮在提高手术效率、减少并发症、皮设计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是乳房重建的研究热点。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需要乳腺外科及整形外科等多学科合作,DIEP皮乳房重建技术发展较快有望广泛推广,手术规范尚未形成,有较大的探索空间。

  • 标签: 乳腺癌 乳房重建 腹壁下动脉穿支 皮瓣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肿瘤术后缺损舌骨肌皮修补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60例口腔肿瘤术后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其他部位肌皮修补)和观察组(舌骨肌皮修补),各30,比较治疗存活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成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其他部位肌皮修补,口腔肿瘤术后缺损患者应用舌骨肌皮修补有着更高的成活率,具有应用意义。

  • 标签: 口腔肿瘤 术后缺损 其他部位肌皮瓣修补 舌骨下肌皮瓣修补
  • 简介:目的探讨去大骨减压术后并发硬膜积液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例大骨减压术后并发硬膜积液病例.对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处理进行讨论。结论硬膜积液大多愈后良好,在手术治疗的选择上,应用钻孔引流、腰大池置管引流、或两者兼用的治疗方法简易、安全、有效,更宜于基层医院神经外科的应用。结果本组9例手术治疗中,5例行钻孔外引流术,2例治愈,1例好转;2例积液复发;4例(包括复发2例)行钻孔引流+腰大池池置管引流,2例治愈,2例好转;1例单独行腰大池池置管引流后治愈;1例演变为慢性硬膜血肿行钻孔引流术治愈。

  • 标签: 去大骨瓣减压 硬膜下积液 钻孔引流 腰大池置管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壁动脉穿支皮的应用解剖学基本特征,为临床中开展腹壁动脉穿支皮结构的应用活动构筑和提供解剖学基础支持条件。方法选取和运用新鲜获取的来源于自愿捐献渠道的12具成人整尸标本作为基本性研究对象,针对其中的8具整尸标本实施改良性明胶-氧化铅造影处理,针对其中的4具整尸标本实施聚乙烯醇-氧化铋全身动脉血管造影。结果经由实施3D图像重建技术处理环节可以知道,腹壁上动脉血管组织的穿支主要呈现出纵向分布的基础空间特点,其左侧部分与右侧部分之间分布的横行吻合支结构的数量规模相对较少,腹壁动脉血管穿支呈现纵向分布特点。且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之间分布有数量充足的具备不减口径特点的跨越膜前正中线位置的横行吻合支结构。结论腹壁动脉内侧穿支为优势血管组织结构,开展DIEP皮设计工作环节过程中应当优先选取近脐部位的穿支结构

  • 标签: 腹壁下侧动脉穿支 皮瓣 应用解剖学
  • 简介:目的探讨横行腹直肌肌皮(TRAM)行乳房再造的方法与效果。方法自2000年3月至2006年5月,应用腹壁动脉穿支(DIEP)皮对44位患者再造乳房,其中3例为双侧再造,17例为乳癌切除术后Ⅰ期即刻再造,27例为Ⅱ期延迟再造。所有患者都分别参加研究,没有患者退出。术后随访患者的腹壁功能、腹部供区满意度和再造乳房满意度,以及再造乳房自发感觉的恢复情况。结果患者的平均年龄38.6岁(28~50岁)。皮的大小平均为11cm×26cm(其长10~12cm,宽15~33cm)。皮血管蒂长度为9.3cm(7~12cm)。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3~30个月)。皮全部失活2例,皮部分失活2例。腹部切缘坏死4例。腋窝血肿1例。术后腹壁检查未发现腹壁疝和腹膨出。所有患者日常活动均恢复。腹壁瘢痕直接影响患者对腹部供区的满意度。患者对再造乳房的满意度评分较高。95%的再造乳房有白发神经恢复,但是都未达到或接近正常。结论DIEP皮游离移植是自体组织乳房再造的一种可靠方法。DIEP皮具有和TRAM相同的优点,同时通过保留腹直肌的完整性,又避免肌皮的缺点。虽然解剖DIEP皮技术难度更大,但是DIEP皮减轻受区损伤,同时能再造更美的乳房。

  • 标签: 乳房再造 穿支皮瓣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去骨减压术后硬膜积液的成因及治疗。方法32例去骨减压术后硬膜积液患者中行保守治疗20例,经皮穿刺引流9例,钻孔引流2例,颅骨修补及引流术1例。结果硬膜积液消失24例,好转8例。结论依据硬膜积液不同的特征采取相应保守及手术治疗方案。

  • 标签: 去骨瓣减压术 硬膜下积液 引流术
  • 简介:目的为乳腺癌切除术后,乳房缺失的病人建立一种供区隐蔽、损伤小,形态逼真,多数病人愿意接受的自体组织移植乳房再造的方法。方法在以腹直肌为蒂的横型腹直肌肌皮TRAM的基础上,保留腹直肌及其前鞘,形成以腹壁动脉及其肌肉穿支直接供血的横行下腹部游离皮进行乳房再造。受区血管选择同侧或对侧胸廓内动、静脉。根据再造乳房的水平高度,血管吻合点定位在不同肋间。皮移植后供区直接缝合。结果本组用腹壁动脉穿支(deepinferiorepigastricperforator,DIEP)皮游离移植乳房再造,共46例,41例双蒂穿支皮的病例全部成活;5例单侧穿支供血的皮其中2例远端出现缺血现象。随访5个月-3年,再造乳房外形、质地满意,未见腹壁薄弱、腹疝等腹部并发症发生。下腹供区瘢痕隐蔽,同时也达到了腹壁整形减肥的效果。结论横行下腹部DIEP乳房再造,供区损伤小、组织量充足、血供丰富,是目前最为理想的手术方法。DIEP也能根据需要修复多种软组织缺损,本方法在满足受区需要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供区的损伤。这种皮的应用代表了整形外科皮移植的发展方向。

  • 标签: 外科皮瓣 乳房再造 缺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在神经导航指导,小骨切除脑肿瘤的定位和治疗效果。方法应用Steahh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显微手术切除23例脑肿瘤,总结其治疗效果及定位的准确性。结果23例脑肿瘤中全切除21例(91.3%),次全切除2例(8.7%);未出现症状加重及死亡病例。结论使用神经导航系统,手术定位准确、可靠,有助于肿瘤全切除及降低手术并发症,并且使手术切口个体化,不仅有利于头皮切口的愈合、疤痕小,而且使脑组织达到最小程度的暴露,有利于保护脑组织免受损害。

  • 标签: 神经导航 脑肿瘤 小骨瓣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非钙化单纯主动脉关闭不全(noncalcified pure aortic insufficiency,NPAI)是老龄化社会中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常见类型之一。大多数NAPI患者可见其主动脉环明显扩大且其病变主动脉缺少钙化灶支撑,故对于这类患者难以常规行经导管主动脉置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进行治疗。本中心回顾性总结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共12例老年NPAI合并环扩大(noncalcified pure aortic insufficiency with aortic annulus dilatation,NPAI-AAD)患者使用介入瓣膜支架外加宽和/或人工腱索外辅助锚定技术进行治疗的随访结果。患者术前常规进行门控全心动周期增强CT检查,环直径大于29 mm(J-Valve最大型号为直径29 mm)的NPAI-AAD患者入选。术前CT评估收缩期环直径29.2~32.6 mm,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系统评分(Society of Throacic Surgeons,STS)4~15分,年龄73~85岁。术中介入瓣膜常规冲洗后,裁剪医用涤纶片合适大小,使用4/12带针涤纶缝线分别在介入瓣膜纵向3个长矩形支架外缝合6~8针,固定3个涤纶片以增宽介入瓣膜支架外周直径3~4 mm。对于主动脉环直径大于30.5 mm的患者在介入瓣膜支架下缘分别穿入4-0 prolene滑线以协助瓣膜锚定。后将经处理的介入瓣膜于冰水中压载至输送鞘中。常规左侧肋间小切口经心尖穿刺途径心脏搏动下完成TAVI手术。12例患者均成功置入介入瓣膜,均使用J-Valve介入瓣膜支架外加宽技术,6例联合使用人工腱索锚定技术。其中1例使用介入瓣膜支架外加宽技术时,术中瓣膜移位,拖放至降主动脉锚定,然后取第2个介入瓣膜,使用介入瓣膜支架外加宽联合人工腱索锚定技术顺利完成TAVI手术。围手术期因多器官衰竭死亡1例,但其瓣膜位置及功能良好。余患者均顺利恢复出院,术后复查未见主动脉中度及以上关闭不全、轻度关闭不全5例、余均为微量关闭不全。随访6~24个月,11例均无轻度以上周漏和主动脉关闭不全,未见瓣膜明显移位,无感染性心内膜炎、血栓形成、卒中及死亡等严重不良事件。对于老年NPAI-AAD患者,创新性使用介入瓣膜支架外加宽和/或人工腱索外辅助锚定技术TAVI手术效果满意,值得继续观察随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了耳内镜经翻耳道鼓膜与无翻入路鼓膜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效果。方法:专门选取从2021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所收治的100例耳内镜经翻耳道鼓膜与无翻入路鼓膜成形术鼓膜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计算法划分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50例,实验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耳内镜经翻耳道鼓膜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实验组患者采用无翻入路鼓膜成形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情况。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h VAS评分、术后3个月听力数据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两种手术,无翻入路鼓膜成形术在手术时间上更短,手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疼痛感更轻,术后患者听力恢复良好,疗效显著,非常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无翻瓣入路鼓膜成形术 耳内镜下经翻耳道鼓膜瓣手术 鼓膜穿孔
  • 简介:与演员而言,人生经验是一大武器,所谓功不唐捐。然而,反过来说,如果试图精明的只选择对将来有用的经验的话,那事情又瞬间变得困难起来。费经周折学习英语,最后却演的是俄语老师,好容易锻炼了肌肉,没想到来了个病人的角色。最终,我们能够提前做准备的范围极其有限,与其感慨经验不足,但不如匆匆开始准备更为有效。

  • 标签: 人生经验 学习英语 老师
  • 简介:大蒜除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外,还含有一种叫做大蒜素或蒜辣素的物质,这种物质有杀死细菌和增进食欲的功效,食用后对人体很有益处。通常一个大蒜中含有四五个,甚至十来个蒜瓣。但也有一个蒜仅含一个蒜瓣,这就叫做独蒜。怎么会形成独蒜呢?正常情况,大蒜一般都在秋天种,到冬天已经长成小小的蒜苗,春

  • 标签: 大蒜素 蒜瓣 营养物质 气生鳞茎 辣素 蒜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