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胫动脉穿支静脉回流障碍原因的分析,采用不同的处理对策,提高成活率。方法2013年6月~2015年6月,应用胫动脉穿支蒂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36例。其中足跟12例,足背15例,内踝9例。结果所有均完全存活,28例一期成活,8例出现静脉回流障碍,其中3例设计偏小、4例血管蒂过短、1例伤口包扎过紧发生静脉回流障碍,4例通过拆除部分缝线,3例通过切开放血,1例通过内静脉与受区静脉吻合缓解成活。结论术前在设计胫动脉穿支时大小要适度,术中一定要游离出一定长度的穿支血管,术后包扎松紧适当,以免组织反应性水肿导致纱布压迫,及时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才能提高成活率。

  • 标签: 胫后动脉 穿支皮瓣 静脉回流障碍
  • 简介:目的探寻乳房下部瘢痕挛缩的较佳治疗方法。方法对2000年7月-2007年7月笔者单位收治的9例乳房下部瘢痕挛缩女性患者,行乳房周围皮肤扩张术。扩张器埋置切口多选择在乳房下部瘢痕处,置入部位以乳房周围侧胸部、胸部中央剑突附近为佳,且侧胸部置入时尽量使扩张器位置向上,与乳房上级水平齐平。扩张器埋置层次在深筋膜下及腺体表面。Ⅱ期充分松解挛缩的瘢痕,使腺体及乳房恢复正常解剖位置,将扩张设计成直接推进或易位修复缺损,或直接拉拢缝合封闭创面。结果除1例患者尖端4.0cm×3.0am范围发生血运障碍,经植皮创面愈合外,其余8例均成活,创面愈合;所有患者乳晕、乳头均恢复正常解剖位置。其中3例6个月-2年复诊,效果满意。结论应用扩张修复乳房下部瘢痕挛缩,效果良好。

  • 标签: 扩张术 乳房 瘢痕 外科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尺动脉穿支接力修复前臂及手部创面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自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我科收治前臂或手部创面患者共9例,创面大小为4.5 cm×5.5 cm~6.5 cm×7.3 cm,仅根据术前彩超或便携式多普勒探测仪探查的创面周围尺动脉穿支血管情况,摆脱传统的上肢解剖标志及血管变异的束缚,更"自由"地设计二组尺动脉穿支,接力修复上肢创面。二组的面积为5.5 cm×6.5 cm~7.5 cm×8.3 cm。结果术中缝合张力适中,术后存活良好,创面及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4~15个月,平均11.2个月。外观满意,未见明显臃肿,肤色及质地与受区周围组织相近,且将植皮可能引起的面状瘢痕转变为线性瘢痕。结论尺动脉穿支接力修复上肢创面,未损伤前臂及手部主要血管,外观、质地等方面均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 标签: 外科皮瓣 尺动脉 上肢创面 接力修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指动脉逆行岛状与指动脉终末支岛状治疗指端软组织缺损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随访34例指端缺损患者,随访时间20-30个月。统计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测量面积;及其供区,以及对侧指相应区域的单丝触觉、两点辨别觉;患指及对侧指关节活动度。记录及其供区的疼痛情况。通过MHQ量表评价患者对外形的满意度。通过CISS量表评价患指冷不耐受的发生情况。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对于患者的性别,年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指动脉逆行岛状的两点辨别觉、MHQ(外观)结果优于指动脉终末支岛状。单丝触觉、关节活动度、疼痛并发症、冷不耐受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时,指动脉逆行岛状的感觉恢复及术后手指外观恢复优于指动脉终末支岛状

  • 标签: 回顾性研究,指端缺损修复,疗效比较,指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桡动脉掌浅支联合尺动脉腕上支同时修复同手多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8月至2019年8月,采用桡动脉掌浅支联合尺动脉腕上支同时修复同手多指软组织缺损28例65指。其中2指损伤19例38指,3指损伤9例27指。创面均伴不同程度污染,伴血管、神经损伤10例,伴肌腱、指骨外露18例。软组织缺损面积1.5 cm×2.0 cm~4.5 cm×5.6 cm,切取面积1.9 cm×2.3 cm~5.4 cm×6.6 cm。术后6个月内在门诊随访,6个月后电话或微信随访。结果28例65块均成活,有1例术后1 d出现动脉危象,经手术探查重新吻合动脉好转;有1例出现感染,经过换药愈合;有8例术后2 d出现张力性水疱,未经特殊处理,5~10 d自行消退。随访9~14个月,平均12个月。末次随访质地、色泽、外观及保护性感觉恢复良好,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25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96.4%。结论应用桡动脉掌浅支联合尺动脉腕上支修复同手多指软组织缺损伤,质地、色泽好且不臃肿;供、受区在同一肢体的邻近位置,组织结构接近;可同时修复多个创面,手术便捷,值得推广。

  • 标签: 桡动脉掌浅支皮瓣 尺动脉腕上支皮瓣 联合移植 多指损伤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手指软组织缺损应用指固有动脉侧方血管链和指固有动脉岛状修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04月-2021年05月收治的72例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研究组(n=36),对照组应用指固有动脉岛状修复术治疗,研究组应用指固有动脉侧方血管链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情况、感觉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淤紫、水泡、冬季发凉、肿胀、痛性瘢痕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感觉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指固有动脉侧方血管链手术治疗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更佳理想,更有助于感觉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指固有动脉 侧方血管链皮瓣 岛状皮瓣修复 手指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嵌合游离移植重建部分手指指体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7月-2020年1月,应用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嵌合游离转移重建手指复合组织缺损9例,术中切取以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腕横纹和桡骨远端,面积2.0 cm×4.0 cm~3.0 cm×6.5 cm,长度1.5~2.5 cm。术后半年内每月于门诊随访,半年后通过微信随访。结果本组9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嵌合均成活良好;平均愈合时间1.7个月;重建手指长度平均2.4(1.8~3.0)cm;患指外观恢复良好;供区瘢痕轻微;术后6个月TPD平均为6.6 (5.3~8.6) mm,末次随访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拇、手指再造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患指功能:优7例,良1例,中1例。结论以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游离嵌合,可同时重建手指软组织和缺损,恢复患指功能及长度,改善患指功能及外观,供区损伤较小,是手指指体重建的简便方法。

  • 标签: 桡动脉掌浅支 嵌合骨皮瓣 指损伤 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前动脉穿支桥接再植缺损性断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3月至2019年12月,东莞长安新安医院手足显微外科应用胫前动脉穿支桥接修复缺损性断指并再植6例。男5例,女1例,年龄16~55岁,平均35.8岁。冲压伤2例,绞压、热压、电锯及车祸伤各1例。其中,指骨中节缺损3例,近节缺损3例;拇、环指各1例,示、中指各2例;左手2例,右手4例。合并肌腱缺损6例,同时伴有其他指损伤3例。软组织缺损面积:5.5 cm×2.0 cm~6.0 cm× 3.0 cm,指骨缺损长度:1.5~2.2 cm。切取面积:6.5 cm×2.0 cm~7.0 cm×3.0 cm,切取大小:1.8 cm×1.0 cm×0.8 cm~2.2 cm×1.0 cm×1.0 cm。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或局部转移覆盖。术后制定随访计划,所有病例采用门诊、电话、微信及登门拜访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伤指术后外观、功能、生活工作情况等,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及Michigan手功能评价标准评价。结果术后全部成活。随访9~24个月,少量色素沉着,质地良好,厚薄适中,两点辨距觉为8~11 mm。小腿供区无功能影响。移植愈合时间2.0~4.0个月,平均2.6个月。依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3指,良3指,优良率均为100%;采用Michigan手功能评价标准评定,6例(6指)评分71.5~91.8分,平均80.6分。结论应用胫前动脉穿支桥接缺损性断指并再植,能够较大程度恢复手指外观和功能,供区损害小,是缺损性断指再植中修复缺损、恢复手指长度的有效术式。

  • 标签: 外科皮瓣 再植术 胫前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度烧伤的治疗修复方法。方法通过对我科5年来收治的35例深度烧伤患者采用修复进行总结,介绍修复修复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35例中,5例部分坏死,30例全部成活,创面均一期修复封闭,功能恢复较理想,外形满意。结论具有血运丰富、好成活、不用吻合血管、抗感染力强等优点,是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理想方法。

  • 标签: 深度烧伤 皮瓣肌皮瓣 修复
  • 简介:目的:评价逆行面动脉-颏下动脉下颌修复Brown2A型上颌缺损的可靠性。方法:以逆行面动脉一颏下动脉下颌修复8例因切除良性肿瘤造成的上颌缺损。男5例,女3例,年龄16~33岁。其中,上颌牙源性黏液瘤3例,上颌纤维异常增殖症和成釉细胞瘤各2例,软骨黏液样纤维瘤1例。结果:应用逆行面动脉一颏下动脉下颌同期修复Brown2A型上颌缺损,所有均成活,未出现供区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美观效果及功能恢复。随访12~24个月,平均18.6个月,肿瘤均无复发。结论:逆行面动脉-颏下动脉下颌修复上颌缺损快速、简单、安全可靠。

  • 标签: 上颌骨 BROWN 2A型缺损 骨肌瓣 重建外科 义齿修复
  • 简介:摘要经动脉植入术(PPVI)在我国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开展相对较晚,但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临床对于右心室流出道梗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出现重度肺动脉反流的不断重视,PPVI在我国得到了飞速发展。近十几年来,欧美国家已在临床成熟应用PPVI,相对于传统外科手术而言其具有微创、可重复性、术后疗效好等优点。现对PPVI在肺动脉反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叙述。

  • 标签: 经皮肺动脉瓣植入术 右心室流出道 肺动脉瓣反流 超声心动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转移的临床应用及特点。方法对10例小腿内侧以胫动脉内踝上穿支蒂隐神经营养筋膜蒂设计岛状修复足及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皮成活率(9/10)90%,有1例远端坏死,其余质地满意,外形美观。结论该术式扩大了切取面积与修复范围,设计灵活,血供可靠,旋转弧度大,能满意地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缺损。

  • 标签: 隐神经 外科皮瓣 移植小腿 胫后动脉 皮肤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动脉穿支蒂螺旋桨修复足踝内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结果2014年2月至2018年12月,采用胫动脉穿支蒂螺旋桨修复足踝内侧软组织缺损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25~67岁,平均36.7岁;9例合并骨折,10例合并肌腱外露,7例合并外露;缺损面积为3.0 cm×2.0 cm~11.0 cm×6.0 cm;切取面积6.0 cm×4.0 cm~18.0 cm ×8.0 cm,其中8例携带大隐静脉及隐神经,3例切取深筋膜填塞腔隙,旋转160°~180°,供区直接缝合6例,中厚移植9例。术后随访记录的外形、颜色、质地及患者满意度。结果12例完全成活,3例远端出现部分表皮坏死,经换药愈合。术后随访5~38(平均16.1)个月,骨折均愈合,无慢性感染,踝关节有主动屈伸活动;色泽及血运良好,均无明显臃肿,质地与周围皮肤接近,无破溃。结论胫动脉穿支蒂螺旋桨具有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外观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修复足踝内侧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 螺旋桨皮瓣 足踝部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同指指动脉顺行岛状与邻指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2月-2013年12月期诊治的指端缺损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邻指修复,试验组患者采用同指指动脉顺行岛状修复,对两组患者患指指间关节活动度、指端耐寒性、外观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仅有1名患者关节活动度丧失10°,无指体萎缩,耐寒性良好,对照组中有3名患者关节活动度丧失10°,2例指体萎缩,3例耐寒性差,1例关节活动度丧失20°,试验组患指指间关节活动度、指端耐寒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两点辨别觉短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外观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指指动脉顺行岛状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邻指

  • 标签: 同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 邻指皮瓣 指端缺损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介绍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上行支和下行支的选择性应用。方法在13例手指皮肤缺损患者中,6例采用下行支、7例采用上行支为血管蒂的游离进行修复。结果术后12例成活,1例远端部分坏死,经植皮成活。随访6—18月,质地、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临床治疗应根据手部皮肤缺损的长度,选择性采用尺动脉腕上皮支上行支或下行支进行修复。

  • 标签: 指损伤 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腓骨与髂骨治疗对缺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感染和治愈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缺损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6),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腓骨联合髂骨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腓骨和髂骨可以有效修复皮肤软组织损伤,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

  • 标签: 腓骨皮瓣 髂骨皮瓣 骨缺损 临床疗效 治愈率
  • 简介:摘要采用游离移植胫前动脉穿支桥接再植是救治节段缺损型断指的新方法,此讨论评价了这一术式的优、缺点,认为此项技术更适合于拇指节段型缺损的断指再植。至于在其他断指的应用效果,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

  • 标签: 胫前动脉 外科皮瓣 再植术 讨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游离“M”形背分叶肌修复手指中末节脱套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收治的11例手指中末节脱套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给予患者行游离“M”形背分叶肌修复治疗,手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12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已成活,创面Ⅰ期愈合良好,患者色泽良好,质地柔软,无臃肿,无感染,患者两点辨别觉在4.0~6.0mm之间,术后恢复优8例,占72.73%;良2例,占18.18%;可1例,占9.09%,患者表现为末节指骨轻度吸收。结论对手指中末节脱套伤采用游离“M”形背分叶肌修复治疗,疗效显著,具有抗感染、恢复手指感觉、促进功能恢复以及质地良好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手指脱套伤 肌皮瓣 游离&ldquo M&rdquo 骨间背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