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脏瓣膜置换后的观察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在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强化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0人。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并发症低(P<0.05)。结论:对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强化护理干预可以获得更为理想的护理效果。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实施瓣膜置换以及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在 2018年 10月至 2019年 10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重症心脏瓣膜患者中选取 58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 29例。对参照组行基础护理,对实验组行针对性护理。计算 2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心理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相比于参照组较高,组间差异明显( p< 0.05);实验组患者的心理情绪评分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参照组, 2组数据差异明显( p< 0.05)。结论: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实施瓣膜置换以及护理干预,心理状况明显改善,将护理质量提升,控制并发症发生。

  • 标签: 重症心脏瓣膜病 瓣膜置换术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后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心脏瓣膜病行瓣膜置换的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全面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相应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更少,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后行全面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心脏瓣膜病 瓣膜置换术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中人文关怀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心脏瓣膜置换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于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接收的80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纳入本次研究观察范围,采用抽签的方式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400例)与观察组(40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式,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对两种护理下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及SDS量表得分均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行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促使其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围手术期 人文关怀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心脏机械瓣膜置换9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9例,对照组45例。观察组实施出院后延续护理包括健康教育、电话随访和上门访视的等。对照组出院后不实施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抗凝治疗相关知识知晓度、抗凝并发症和再次入院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在机械膜置换患者延续护理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6个月的定时查血、INR目标值、华法林影响、效果因素、立即就医症状优于对照组(P<0.05);延续护理观察组出院后抗凝相关并发症及再次入院情况、总国际比值治疗范围率、总体生存质量和健康状况比较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延续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抗凝治疗相关知识知晓度,减少术后抗凝治疗相关并发症和再次入院,值得在社区护理和家庭护理开展推广运用。

  • 标签: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 生存质量 护理 抗凝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现状,并分析其术前衰弱与术后谵妄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8月—2021年8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珠海市金湾中心医院)心血管科接受心脏瓣膜置换的156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衰弱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术后第3天采用意识错乱评估法对患者进行评估。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共发放156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11份,最终收集有效问卷145份,有效回收率为92.95%(145/156)。结果145例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发生谵妄42例(28.97%),术后未发生谵妄103例(71.03%);术前处于衰弱状态76例(52.41%),术前处于非衰弱状态69例(47.59%),其中术前衰弱患者中术后发生谵妄31例(40.79%,31/76),术前非衰弱患者中术后发生谵妄11例(15.94%,11/69)。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衰弱及术前心功能不全是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较高,年龄>75岁、术前处于衰弱状态、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易发生术后谵妄。

  • 标签: 老年人 心脏瓣膜置换术 术后谵妄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4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康复护理,术后20天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第20天心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20天生活质量比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80.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后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与使用。

  • 标签: 心脏病瓣膜置换术 康复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体外循环心瓣膜置换对血浆IL-6、IL-8、IL-10释放及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风湿性心脏病择期心瓣膜置换患者,分别在麻醉前、腔静脉插管时、主动脉阻断30min、主动脉开放后10min、1h、2h、4h、14h时采集桡动脉血,测定Hct、IL-6、IL-8、IL-10。结果:PCB心瓣膜置换期间的IL-6、IL-8、IL-10变化基本一致;与麻醉前比较,主动脉阻断30min时虽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脉开放10min时显著升高(P<0.01),高峰期位于主动脉开放1-2h时,然后逐渐回降,主动脉开放24h时已接近基础值(P>0.05)。主动脉开放2h、4h时的IL-6值与主动脉阻断时间有关;主动脉开放2h时的IL-6值与CPB时间相关;主动脉开放10min时的IL-10值与主动脉阻断时间和CPB时间相关。IL-6、IL-8、IL-10三者存在相关性。结论:术后无并发症的CPB心瓣膜置换可促发抗炎症细胞因子反应和促炎症细胞因子反应;独发细胞因子反应的因素虽然较多,但其中以缺血再灌损伤为最重要的独发因素。

  • 标签: 体外循环心瓣膜置换术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10 缺血再灌注损伤
  • 简介:目的总结亚高原地区(1800M)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置换的临床经验。进一步降低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方法对17例亚高原地区体外循环下心脏双瓣膜置换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手术死亡2例,术后一周内死亡2例,手术死亡率23.5%。结论亚高原地区心脏瓣膜置换要考虑到环境缺氧所致心肺血管的影响,手术中有效的保护心肌年口三尖瓣成形,术后补足血容量,最适血球比积是45%-50%,可提高血液携氧能力,纠正代谢性酸中毒,适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 标签: 亚高原 风心病 双瓣置换术 围手术期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心脏瓣膜置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将我院在2020年1-12月收治的76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8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38例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方法,进一步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护理后,观察组躯体状态、心理状态、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四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26%,与对照组的23.68%比较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延续性护理干预 心脏瓣膜置换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析系统护理配合在心脏瓣膜置换中的实施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心脏瓣膜置换患者60例(2021.03~2023.07期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系统护理,各30例。结果:对比对照组,实验组不良情绪改善好,护理满意度改善好,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好,(P<0.05)。结论:给予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系统护理配合,效果积极,值得借鉴。

  • 标签: []系统护理配合 心脏瓣膜置换术 实施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后ICU的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我院接受瓣膜置换的52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治疗时间的不同分为干预组(26例患者ICU治疗期间接受全面、综合性护理干预)和对照组(26例患者ICU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有效率96.2%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6.9%,且并发症发生率7.8%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30.8%,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瓣膜置换后ICU治疗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更确切。

  • 标签: 重症心脏瓣膜病 瓣膜置换术 ICU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肺动脉高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期的护理经验总结进行研究。方法收集我科室的肺动脉高压并需行心脏瓣膜置换的病人共92例进行研究。然后把他们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病人给予通常的护理措施,实验组则给予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均大大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别(P<0.05),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于肺动脉高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巨大心脏 肺动脉高压 心脏瓣膜置换术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总结70例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体会。从心理、饮食、服药、睡眠、运动等方面进行早期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认为心脏瓣膜置换后的早期康复护理能减少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康复 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机械瓣膜置换后抗凝治疗经验。方法本组176例行机械瓣膜置换的患者,术后待胸部引流管的引流量〈20ml/h,开始予肝素300-400u/h,拔除气管插管后开始予华法林5mg/d口服,待PT〉22.5s,APTT〉60S,PTINR〉1.6时停用肝素,口服华法林(2.5±0.8)mg/d,单一主动脉瓣置换者PT-INR(1.8±0.3),其余PT-INR(2.2±0.4)。结果本组应用肝素(52±8)h,出院前97%的患者达到低强度的抗凝要求,在术后3个月的随访中,除3例PT-INR〉6.0(未出现并发症),再次入院调整剂量外,其余患者均达到抗凝治疗的要求。结论机械瓣膜置换后抗凝剂的应用先给予饱和量,再用维持量的低强度的抗凝方法是安全的,术后出凝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很低。

  • 标签: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华法林 肝素 手术后医护 国际标准化比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