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偏瘫下肢静脉形成的护理举措。方法筛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52例脑卒中偏瘫合并下肢静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硬币法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26例,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治疗与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2.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9.2%,组间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脑卒中偏瘫伴下肢静脉形成患者的综合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预防严重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深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激酶治疗下肢静脉形成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间采用尿激酶治疗的80例下肢静脉形成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其临床护理经验。结果治疗后患者痊愈37例,显效34例,无效9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75%。结论采用尿激酶治疗下肢静脉具有良好的效果,而完善的护理工作可以确保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形成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5年1月我院诊断为下肢静脉的患者,临床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曲张。患者平均年龄(52.5±13.5)岁,男性35例,女性15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手术。分析(1)50例下肢静脉患者的病变部位。(2)对比正常及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声像图。(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的正确率。结果(1)50例患者中下肢静脉位于左侧27例,右侧21例,双侧2例。主要位于下肢近端静脉(40例),下肢远端静脉10例。急性者36例,慢性者14例。(2)正常及下肢静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存在明显差异。(3)以手术为金标准,彩超诊断出49例下肢静脉患者,1例诊断为股静脉,手术显示为左髂外及股静脉,诊断正确率为98%。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形成有独特的优越性,可早期发现、诊断急慢性下肢静脉,对制定治疗方案、评价治疗效果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超声 下肢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下肢静脉形成综合介入治疗疗效。方法选择本院自2016年3月—2018年8月收治的120例急性下肢静脉患者作为对象,对照组60例患者应用临床经外周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应用综合介入导管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临床急性下肢静脉的患者给予综合介入导管溶栓治疗,效果好,临床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综合介入 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骨科卧床患者静脉形成不同预防对策的临床分析。方法针对我院1998年9月—2006年1月的骨科卧床患者(n=985例)作为对照组,2006年2月—2016年6月的骨科卧床患者(n=1065例)作为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预防措施(加强护理、指导功能锻炼等)。治疗组根据2006年1月份预防骨科大手术后静脉形成的专家建议采取综合预防策略。通过对比分析两组病例在静脉形成(DVT)的发生率、肺动脉栓塞症(PTE)的发生率、死亡率。结果对照组采用基本预防措施后(手术操作规范、正确使用止血带、术后抬高患肢、指导早期康复锻炼、卧床期间适度补液、避免血液浓缩等)发生下肢静脉形成52例(5.27%),肺动脉栓塞症5例(0.51%),死亡3例(0.30%)。治疗组采用综合预防(基本、物理、药物)后发生下肢静脉形成12例(1.13%),肺动脉栓塞症1例(0.09%),死亡1例(0.09%)。两组病例在DVT的发生率、PTE的发生率、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仅仅采用基本预防措施在DVT的发生率、PTE的发生率、死亡率明显高于综合预防组。

  • 标签: 骨科 卧床 深静脉血栓 基本 综合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气压治疗仪预防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下肢静脉(deepvenousthrombosis,DVT)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2例,予传统常规护理;治疗组53例,除传统常规护理外加用气压治疗仪。观察对两组患者下肢神经静脉的预防效果。结果治疗组53例中仅2例(3.77%)发生下肢静脉形成。对照组52例中有10例(19.23%)发生下肢静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气压治疗仪治疗能够有效的预防下肢静脉形成,该方法简单易行,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脑出血 气压治疗 预防 深静脉血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介入治疗急性下肢静脉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急性下肢静脉形成(DVT)患者79例,按照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9例,采取血管腔内介入治疗,观察组40例,采取导管接触性溶栓术治疗。对比两组的膝上、下15cm处健、患肢周径差与小腿和大腿周径差及消肿率、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急性下肢DVT患者治疗后的膝上、下15cm处健、患肢周径差以及小腿和大腿周径差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小腿和大腿消肿率、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并发症发生率差别不大(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下肢DVT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导管接触性溶栓术进行介入治疗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介入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患者术后下肢静脉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针对我科2014年10月—2015年12月89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术后下肢静脉形成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结果术后患者下肢静脉形成与遗传、肢体制动、恶性肿瘤、肥胖、高龄、麻醉、术后卧床时间过久等因素有关,针对相关因素采取预防和护理措施,有效地预防了DVT的发生。结论加强对患者DVT的评估及健康宣教,指导卧床患者床上科学合理地活动、药物治疗等护理对策,可有效防止下肢静脉形成的发生。

  • 标签: 术后 下肢 深静脉 血栓 危险因素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针药联合治疗下肢静脉形成(LE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LEDVT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电针组各60例,西药组采用单纯的西药治疗,电针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电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电针组总有效率为96.7%,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9,P〈0.01)。电针组治疗后3、7、14d双侧肢体周径差与同期西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出血事件。结论:电针配合西药治疗LEDVT,患肢肿胀消退更快,静脉通畅率明显提高,出血事件无明显增多,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 滤器 电针 尿激酶 华法林
  • 简介:摘要目的在创伤致死人群中,创伤性颅脑损伤占到将近一半。在合并多系统损伤致死病人中,75%存在颅脑创伤。下肢静脉形成(LDVT)是指下肢筋膜内静脉形成,包括小腿静脉以及腘静脉、股静脉、股浅静脉、股总静脉、髂静脉。我科一名急性重型颅脑创伤患者于2013年3月11日并发左下肢静脉形成,现将其病因、治疗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颅脑创伤 深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静脉形成(DVT)是因为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好发部位为下肢,常见于骨科大手术后,DVT是肺栓塞栓子的主要来源。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对19例股骨骨折术后病人彩取一系列护理措施,效果满意,无1例下肢静脉形成,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下肢静脉(DVT)形成的机理,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方法针对静脉发生的原因,进行相对应的预防、治疗及护理。结果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相对应的综合治疗和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下肢静脉的发生概率。结论向DVT病人提供有效的护理及健康宣教,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及病人的生活质量,可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再栓塞。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栓塞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预防产后下肢静脉 措施以及相关护理 。方法: 筛取 于 2017 年 10 月~ 2019 年 10 月 在 我院生产 的产妇 60 例,将其分为两组,各 30 例。对照组 进行常规护理 ,实验组 给予综合性护理 ,对两组产妇 的静脉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下肢静脉的发生率分别为 33.3% 和 6.7% , P < 0.05 。结果: 综合性 护理的方法 对于产后术后静脉形成的预防有着积极的效果 ,可以广泛 实践 应用。

  • 标签: 产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下肢静脉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方法,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60例骨科手术后静脉形成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60例患者例中5例发生下肢静脉发生率为0.83%。针对患者术后下肢静脉形成发生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对应的护理方案,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预后。对于已经形成静脉的患者经过专科护理,溶栓,抗凝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未发生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 标签: 骨科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下肢静脉形成是骨科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极高,如预防治疗不当会造成严重后果,严重者会引发肺栓塞造成患者死亡。因此结合我院骨科近年来在预防下肢静脉形成的一些体会,找到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的预防方法,减少骨科手术后下肢静脉形成发生率。

  • 标签: 骨科术后 深静脉血栓 预防
  • 简介:静脉形成是由于静脉填塞导致回流障碍而酿成的静脉高压和瘀血,静脉是骨折后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与其相关的肺梗死是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现对其形成原因及预防和护理介绍如下。

  • 标签: 护理 创伤后 后下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并发症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