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伤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力性损伤预防与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科室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例数合计为120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21年5月到2022年5月,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60例为一组。一组给予患者常规压力性损伤护理治疗干预(称为:对照组),另一组对患者应用伤口护理小组(称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后的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压力性损伤治愈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以及压力性损伤治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采用伤口护理小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对提高患者的压力性损伤治愈率也具有重要帮助,对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以及治疗工作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对其进行推广。

  • 标签: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 压力性损伤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伤口小组在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皮肤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70例,使用奇偶数交替法分组,对照组35例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3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组建伤口小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与疼痛感。结果:观察组经过伤口小组干预后,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压力性损伤患者护理中,使用伤口小组的价值较高,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疼痛感,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伤口造口小组 压力性损伤 高危患者 皮肤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伤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力性损伤预防与治疗的应用价值体会。方法:将2021年2月-2022年2月到我院接受护理的76例压力性损伤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38例),采取常规护理,另一组为研究组(38例)实施伤口护理干预组。之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心理状态(SAS与SDS)评分值更高(P<0.05),说明对照组患者心理状态更差;研究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伤口护理应用于临床压力性损伤预防与治疗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评价,临床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伤口造口护理 压力性损伤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压力性损伤患者护理期间采用伤口护理小组护理的效果。方法:在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伤口护理小组护理,对比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经护理后对于护理知识的掌握水平更高;研究组经护理后的VAS评分更低;研究组不良事件率更低,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 VAS评分 不良事件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压力性损伤患者组建伤口护理小组后,能否在提高压力性损伤治疗效果方面产生积极影响。方法:将本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80例压力性损伤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差异性,分成观察(40)、对照两组(40),分别接受伤口护理小组专项护理和常规护理。比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1个月后的压力性损伤治疗效果及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1个月后,压力性损伤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2.50%,高于对照组的67.50%,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率达到97.50%,高于对照组的55.00%,P<0.05。结论:针对伤口患者成立专项护理小组后,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伤口造口 专项护理小组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患者实例了解伤口护理小组工作模式对于压力性损伤的防治效果。方法:以护理方案差异将114例具有压力性损伤风险的住院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接受伤口护理小组针对性压力性损伤防治护理。结果:对照组(Routine basic care)压力性损伤风险发生率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压力性损伤治疗成功率分别为42.11%、26.32%、53.33%,观察组(Stoma wound care team)压力性损伤风险发生率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压力性损伤治疗成功率分别为15.79%、8.77%、80.00%(P<0.05)。结论:伤口护理小组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压力性损伤预防以及治疗护理效果。

  • 标签: 造口伤口护理小组 压力性损伤 预防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以伤口专科护士为主导的 MDT模式在泌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5月期间收治的 147例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 74例和对照组 73例。试验组采用以伤口专科护士主导,由主管医师、责任护士、营养师、院伤口治疗师( ET)组成的 MDT团队,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并建立病历资料及档案。对照组按照常规流程进行护理干预。 2组均建立患者病历资料及个人档案。于术后 3个月来院复查时对 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对比试验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得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以伤口专科护士为主导的 MDT模式能够为患者提供不同的个性化指导,通过多种形式对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能使医患、护患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沟通关系,深化了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效果良好,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伤口造口专科护士 MDT模式 泌尿造口
  • 简介:【摘要】总结了1例新生儿伤口裂开伴脱垂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术后严密观察及评估患儿的情况,实施正确伤口处理,选择合适的产品,同时行整体护理,干预后。患儿伤口恢复效果良好。经过个体化的护理,患儿伤口恢复良好,并于术后第32天好转出院。

  • 标签: 新生儿肠造口 伤口裂开 脱垂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伤口失禁专科护士的使用及管理现状,为进一步完善专科护士的使用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8年12月—2019年1月对全国21个省级护理学会及12所国际治疗师学校培养的1 020名伤口失禁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伤口失禁专科护士工作现状调查问卷,该问卷分为一般资料、工作现状和医院管理情况3个部分,共33个条目。课题组通过与全国12所国际治疗师学校负责人及全国21个省级护理学会伤口失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进行沟通,获得知情同意后,推送电子问卷链接,由各学校负责人及主任委员将电子问卷发至相应专科护士。结果本次调查收回问卷1 020份,剔除无效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885份。81.5%(721/885)的护士兼职从事专科工作,其中临床专科护理、护理会诊、疑难病例讨论、护理查房是专科护士主要承担的工作。在教育方面,专科护士主要承担了患者健康教育、继续教育项目授课、院内专科护士培训授课等工作。在科研方面,承担科研课题者占40.8%(361/885),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者占41.2%(365/885)。在专科咨询方面,主要有其他护理人员、患者或家属、医生向专科护士咨询专科问题。在专业促进方面,专科护士组织专科学习、参与标准制定并在专业委员会任职。伤口失禁专科护士在工作中存在管理层面支持以及知识技能不足等方面的困难。37.1%(328/885)的专科护士所在医院无伤口失禁专科护士相关规章制度。结论伤口失禁专科护士在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角色发展受到制约,应给予专科护士更多时间、空间、培训及管理层面的支持,亟需完善专科护士岗位管理,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促进伤口失禁专科护士的职业发展。

  • 标签: 造口术 横断面研究 护理管理研究 伤口造口失禁 专科护士 工作现状
  • 简介:总结13例肠黏膜皮肤分离伤口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全面评估黏膜皮肤分离伤口,正确选择伤口清洗液和敷料,深伤口放置负压吸引管引流,保证口袋粘贴牢固,以有效收集粪便,同时加强排便管理,防止粪便污染伤口。13例伤口均在7~14d愈合。

  • 标签: 直肠癌 肠造口 黏膜皮肤分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伤口护理中延续护理效果如何。方法 挑取 2019年 3月至 2020年 2月本院 90例伤口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 4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延续性护理,对 2组并发症、生活质量对比。结果 观察组总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 P< 0.05;观察组中生理状态、生理功能、日常生活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 P< 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护理,延续性护理在伤口护理更科学,更能反应出其护理意义,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延续护理 伤口 造口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对伤口患者护理过程中将心理护理干预进行运用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11月本院伤口患者74例,随机划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额外开展心理护理。评估护理效果。结果 对患者在治疗期间心理状态,护理干预前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心理护理 伤口造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伤口失禁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研究和实践。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3月-2023年3月为研究时段,抽选在该时段内在我院就诊的伤口、失禁的患者10例,进行循证护理,观察10例患者的皮肤恢复情况。结果:本研究所有的患者均接受了循证护理,对患者进行护理后,皮肤恢复正常,无红肿压疮、溃疡、损伤者有8例。皮肤基本正常,红肿和压疮发生危险性较高者仅有1人,护理质量高达90%。结论:伤口、失禁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的管理皮肤,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患者的躯体舒适,减少患者的身体损伤。

  • 标签: 伤口 造口 失禁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是创建和运营一个用于伤口护理和医疗服务的微信公众平台,这是伤口康复医生的核心。方法:由15名伤口修复专家组成的精英团队将建立一个用于伤口护理和治疗的微信公众平台,并建立压疮护理(预防和治疗),伤口护理(基础知识和医疗敷料)以及护理3控件推送消息内容的模块。结果,一年内推送新闻43次,客户年增长率达到466.82%,覆盖31个省市,有180个客户与该服务平台进行了交互。结果微创伤口护理的公共平台是伤口修复专家的核心,它充分利用了伤口护理技术专业人才的优势,向客户展示了伤口护理的技术专长和专业技能。

  • 标签: 伤口造口 治疗师 主导 伤口护理 微信平台 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是创建和运营一个用于伤口护理和医疗服务的微信公众平台,这是伤口康复医生的核心。方法:由15名伤口修复专家组成的精英团队将建立一个用于伤口护理和治疗的微信公众平台,并建立压疮护理(预防和治疗),伤口护理(基础知识和医疗敷料)以及护理3控件推送消息内容的模块。结果,一年内推送新闻43次,客户年增长率达到466.82%,覆盖31个省市,有180个客户与该服务平台进行了交互。结果微创伤口护理的公共平台是伤口修复专家的核心,它充分利用了伤口护理技术专业人才的优势,向客户展示了伤口护理的技术专长和专业技能。

  • 标签: 伤口造口 治疗师 主导 伤口护理 微信平台 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肠患者接受伤口护理门诊延续护理的意义。方法:研究时间起始于2020.10月,终止于2022.1月,针对该阶段我院收治的肠患者56例。依据入院顺序实施区分,施治期间予以常规干预的2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予以伤口护理门诊延续护理的28例患者纳入观察组。研究重点为两种模式下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GQOLI-74评分对比。结果:观察心理情绪变化,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伤口造口护理门诊延续护理 肠造口患者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伤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力性损伤预防与治疗效果的提升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0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符合压力性损伤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26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进行平均分组,其中13例接受常规护理的设为对照组,其余13例接受伤口护理小组专案护理的设为实验组,分析这两组的治护效果。结果 对比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伤口造口护理 压力性损伤 预防效果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伤口护理小组干预预防高龄危重症患者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方法:从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龄危重症患者中抽选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5例,接受伤口护理小组干预,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5例,结合搜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危重症患者中采取伤口护理小组干预可以很好的预防高龄危重症患者压力性损伤,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伤口造口护理 高龄危重症 压力性损伤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以小组为主的 延续护理在 肠护理中 的应用 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7 年 3 月 -2019 年 2 月收治的 84 例 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延续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 42 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出院指导措施,延续组患者实施 以 小组为主的延续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 肠周围皮肤损伤发生时间,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 延续组发生肠周围皮肤损伤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延续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7.62%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9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以 小组为主的 延续护理措施可以显著延长 肠周围皮肤损伤的 发生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

  • 标签: 肠造口 皮肤损伤 造口小组 延续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中慢性伤口管理中伤口治疗师发挥的作用。方法:将我院在2021.1月至2022.1月收治的200例慢性伤口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干预,即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中伤口治疗师参与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慢性伤口管理方法,对两组分别干预后的伤口愈合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伤口治疗师在临床慢性伤口管理工作中,可帮助患者快速愈合伤口,使整体的护理服务水平提升,值得运用。

  • 标签: 伤口造口治疗师 临床 慢性伤口管理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