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余春兰 张燕群 骆秀丽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乐山市中医医院  发热门诊  四川乐山  61400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压力性损伤预防与治疗中开展伤口小组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病例选取为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长期卧床患者50例,将入选的病例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25例,在预防压力性损伤管理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伤口小组管理,将两组最终获得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两组各指标结果比较发现,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患者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均得到显著提升,护理不良事件和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同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最终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临床长期卧床患者开展伤口小组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增强患者卧床期间的舒适度,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压力性损伤发生,减轻患者的病痛折磨,促进疾病治疗效率。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预防与治疗 伤口造口小组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伤口护理小组干预压力性损伤病患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63例压力性损伤病患进行分析与研究。将63例病患分为研究组(32例,伤口护理模式)、对照组(31例,传统护理),对比两组病患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研究发现,研究组病患护理效果(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77.42%),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 效果研究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伤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住院患者82例,使用随机表数法将82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1例。使用常规护理模式的为对照组,使用伤口护理小组干预的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对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患者使用伤口护理小组干预能够降低其压力性损伤,还能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使用和推广。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 预防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将伤口护理小组应用于压力性损伤预防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3月到2021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伤口患者进行此次研究,共计60例,按照双盲法对其分组,其中实接受常规护理的30例为参照组,实行伤口护理小组干预的30例为研究组,观察对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对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的护理满意率对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将伤口护理小组应用于压力性损伤预防中有着极为确切的效果,并能够大幅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 压力性损伤 预防效果 满意度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伤口护理小组干预压力性损伤病患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63例压力性损伤病患进行分析与研究。将63例病患分为研究组(32例,伤口护理模式)、对照组(31例,传统护理),对比两组病患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研究发现,研究组病患护理效果(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77.42%),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伤口护理小组对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治疗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接受治疗的80例压力性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通过请伤口护理小组进行院内会诊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专科护理,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SAS量表、SDS量表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62.13±2.25分高于对照组的61.57±2.14分,压疮发生率为30%低于对照组的57.5%,护理满意度为92.5%高于对照组患者70%,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伤口造口护理 小组护理 压力性损伤 治疗 住院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伤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在2022年08月-2023年08月期间选取本院94例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7,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47,伤口护理小组),比较两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伤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力性损伤进行监管和预防,利于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使患者的整体舒适度提高。

  • 标签: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 压力性损伤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伤口专科小组应用湿性愈合理论在慢性难愈合伤口(术后或外伤引起感染伤口、压疮、糖尿病足)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罗定市人民医院伤口门诊及住院部收治各种术后或外伤引起感染伤口、压疮、糖尿病足等患者1 200例,其中选择符合慢性难愈合伤口条件患者43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男27例、女16例,年龄(43.01±8.75)岁,给予湿性愈合理论对慢性难愈合伤口进行伤口换药处理。比较患者干预前与干预后1、2、4、6、8周的临床护理效果。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干预后1、2、4、6、8周慢性难愈合伤口患者压疮愈合计分量表(PUS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7.29±2.54)分、(5.02±1.92)分、(3.12±1.53)分、(0.75±0.32)分、(0.09±0.08)分及(1.51±0.35)分、(1.03±0.29)分、(0.76±0.27)分、(0.39±0.18)分、(0.13±0.12)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8.73±2.82)分、(2.35±0.8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1、2、4、6、8周慢性难愈合伤口患者伤口面积分别为(12.29±1.18)cm2、(11.75±4.03)cm2、(9.68±3.02)cm2、(5.18±2.04)cm2、(3.76±1.17)cm2,均显著低于干预前[(13.98±5.02)c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伤口专科小组应用湿性愈合理论能够有效提高慢性难愈合伤口的护理效果,显著促进患者伤口愈合,改善护理结局。

  • 标签: 慢性难愈合伤口 湿性愈合理论 伤口造口专科小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伤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疮预防与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压疮高危患者301例,采用便利抽样法分为对照组150例和观察组1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压疮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伤口护理小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压疮发生率(15.33%)明显高于观察组(2.65%),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压疮治疗有效率(100.0%)高于对照组(60.87%),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SOD、MDA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SOD低于对照组,MDA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压疮高危患者通过建立伤口护理小组的方式可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 压疮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伤口护理小组在压疮预防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有压疮风险患者220例,纳入时间2016年7月-2018年9月,将其分成2组110例对照组施以基础护理,110例实验组施以伤口护理小组护理,评定2组结果。结果实验组压疮发生率为17.3%,比对照组的39.1%低,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压疮治疗有效率为100%,护理满意率为98.2%,比对照组的74.4%、81.8%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压疮预防与治疗中采用伤口护理小组,可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压疮 伤口造口 护理小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在压疮预防及治疗中伤口护理小组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 50例研究对象是 2018年 4月~ 2019年 4月本院收治的压疮高危患者,以双盲法为准分组,观察组创建伤口护理小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压疮护理,比较两组预防和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有着更低的压疮发生率,分别为 20%和 52%,差异呈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愈率无差异,分别为 100%和 69.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伤口护理效果的应用能有效预防压疮形成,还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减轻严重程度,值得普及应用。

  • 标签: 伤口造口 护理小组 压疮 预防 治疗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伤口小组在临床中压疮的预防与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份收治的由压疮危重患者10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压疮护理,针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压疮护理的基础上建立伤口护理小组,并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更具专业化的护理,两组患者在进行不同方式的护理后,对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后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立伤口护理小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临床压疮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 预防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伤口护理小组在压力性损伤患者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压力性损伤患者共630例,将2017年收治的压力性损伤患者263例设置为对照组,2018年收治的压力性损伤患者367例设置为观察组,对比伤口护理小组管理前、后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压力性损伤的愈合率。结果管理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0.08%,明显低于管理前的0.19%,(P<0.05);压力性损伤愈合率为70%,明显高于管理前的40%(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开展伤口护理小组可降低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提高压力性损伤愈合率,其应用价值应予以肯定。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 发生率 愈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在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皮肤管理中应用伤口小组,探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从2018年5月开始到2018年9月结束,在我院选取100例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根据均匀分组的原则将其进行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压力性损伤高危化患者护理,观察组采用伤口小组实施皮肤管理,对两组患者的皮肤管理效果予以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显著较优,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在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皮肤管理中应用伤口小组的效果显著,在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同时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伤口造口小组 压力性损伤 高危患者 皮肤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伤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疮预防与治疗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 选取本院 2016 年 10 月 -2017 年 9 月期间接收的压疮患者 90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将患者分成研究 1 组与研究 2 组,每组患者的人数为 45 人。研究 1 组给予患者常规的护理方法,在研究 2 组中成立专业的伤口护理小组团队,对患者进行 24 小时的监护,并且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率。 结果: 从两组患者的比较结果上可以看出,研究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伤口护理小组在压疮预防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有压疮风险患者 220例,纳入时间 2016年 7月 -2018年 9月,将其分成 2组: 110例对照组施以基础护理, 110例实验组施以伤口护理小组护理,评定 2组结果。结果:实验组压疮发生率为 17.3%,比对照组的 39.1%低,差异显著( P

  • 标签: 压疮 伤口造口 护理小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伤口护理小组对临床患者压疮防治的研究进展。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期间324例高危压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伤口护理小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2.47%,明显低于对照组15.43%。结论应用伤口护理小组模式可显著降低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 压疮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伤口小组在临床中压疮的预防与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选取我院 2017 年 12 月 ~2018 年 12 月份收治的由压疮危重患者 100 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压疮护理,针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压疮护理的基础上建立伤口护理小组,并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更具专业化的护理,两组患者在进行不同方式的护理后,对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对比。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后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成立伤口护理小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临床压疮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 预防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了伤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疮预防以及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在2018.4-2019.4月份收治到的患者100例住院患者为这次的研究对象,然后将他们随机平均的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进行较为常规的压疮处理方式,而观察组则是专门成立了伤口护理小组,预防压疮且开展相关治疗。比较了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出现压疮的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压疮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其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差异有着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