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酸与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及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根据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冠心病单支病变组和冠心病多支病变组。选择同期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作为对照组。分析三组尿酸与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及心功能。结果三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三组尿酸及心功能比较有差异(P<0.05);尿酸及射血分数与冠心病冠脉病变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54、0.965,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测定冠心病患者尿酸及心功能,可以较好的判断患者冠脉病变程度。

  • 标签: 尿酸 冠心病 冠脉病变
  • 简介: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牡丹江市某医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间收治的50例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用药1年后患者的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容积(LVEDV)、心胸比率及心肌缺血发作次数的变化。结果治疗1年后,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为4.0%,对照组为20.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其中,LVEF较治疗前增加,心胸比率、LVEDV及心肌缺血发作次数较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LVEF、心胸比率、LVEDV及心肌缺血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治疗后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在对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曲美他嗪联合其他治疗心功能不全的药物,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心功能不全 曲美他嗪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将80例合并不同程度心功能不全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40例与40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纠正贫血及降压、补钙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每次透析结束后卡尼汀1.0g,治疗6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压情况,定期心脏彩超测定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期内径(LVDd)、收缩末期内径(LVDs)、心缩力指数(HI)、每搏输出量(SV)、每分输出量(CO)。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心肌收缩力增强,心功能指数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的血压升高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卡尼汀可以显著改善维持性透析患者的心功能

  • 标签: 心功能 血液透析 左卡尼汀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分层应变技术评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及治疗后24 h内左心室心肌功能的变化,探索连续、定量评价患者心肌功能的新方法。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因急性前壁STEMI于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行急诊PCI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症状至球囊扩张时间(STB)分为STB≤6 h组(26例)及6 h<STB<12 h组(14例)。分别在PCI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 h、术后24 h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左心室各节段心内膜下心肌纵向应变(LS-endo)、全层心肌纵向应变(LS)及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计算梗死区域各节段平均LS-endo值(记为IALS-endo)及平均LS值(记为IALS);非梗死区域各节段平均LS-endo值(记为NIALS-endo)及平均LS值(记为NIALS)。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0例急性前壁STEMI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6例,年龄(62±10)岁。STB≤6 h组患者,术后24 h的IALS-endo值[(13.7±4.9)%比(10.0±2.7)%,P<0.05]及NIALS-endo值[(17.0±2.9)%比(14.6±2.9)%,P<0.05]均高于术前。6 h<STB<12 h组患者,术后即刻IALS-endo值较术前下降[(6.7±3.3)%比(11.9±6.5)%,P<0.05],术后3 h时呈回升趋势,但与术后即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 h时该指标较术后即刻升高[(13.6±8.4)%比(6.7±3.3)%,P<0.05];术后24 h的NIALS-endo值高于术前[(17.1±2.1)%比(14.5±3.2)%,P<0.05]。6 h<STB<12 h组中术后即刻IALS-endo下降比例高于STB≤6 h组[93%(13/14)比35%(9/26),P<0.001]。6 h<STB<12 h组的术后24 h NIALS值高于术前(P<0.05),其余各时点的IALS、NIALS及GL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分层LS对STEMI患者左心室心肌功能评估优于全层LS及GLS。超声心动图测得的LS可连续、定量评价STEMI患者PCI前后左心室心肌功能的变化。

  • 标签: 心肌梗死 左心室功能 纵向应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尼汀对尿毒症患者心功能不全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尿毒症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132例,以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82例,对照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卡尼汀药物。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心功能不全临床症状改善有显著优越性,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效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有显著优越性,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功能不全是尿毒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对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卡尼汀能够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且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尿毒症 左卡尼汀 心功能不全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急性心衰是尿毒症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该类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典型发作为突然严重气急、端坐呼吸、阵发性咳嗽、面色灰白、口唇发绀、大汗、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等,若不及时发现和抢救,可危及生命。笔者就本院近年来尿毒症并发急性心衰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该类病患的病因及寻找防治对策,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生命。

  • 标签: 尿素症 防治措施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前与术后半年心功能比较。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对32例冠状动脉造影确诊,至少存在一支病变狭窄程度大于80%或闭塞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术前与术后半年心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支架置入术后6个月心功能参数与支架置入前相比,实验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0.001)。结论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所致的急性心肌梗塞可导致心功能下降,冠脉支架置入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超声心动图是评价心功能简便可行的方法。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心肌梗塞 支架置入 左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功能评价中64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拟诊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实施心脏64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4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两种检查方法左心室基本功能参数数值相比较,差异较小,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心功能各指标有着较高的相关性。结论心功能评价中64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的应用效果显著,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且这两种方法各指标有着较高的相关性,均可以作为评价心功能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左心功能 64层螺旋CT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曲美他嗪对心衰患者心功能及其重构的影响。方法心衰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对照组39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曲美他嗪,对照组给予安慰剂。6个月后随访,用ELISA法分别检测两组血清BNP、IL-6、MMP-9水平,超声心动图分别探测两组射血分数(LVEF),以及舒张末期内径(LVEDD)、收缩末期内径(LVESD),并计算重量指数(LVMI),比较两组间参数指标并以协方差分析校正。结果治疗组LVEF高于对照组,血清BNP、IL-6、MMP-9及LVEDD、LVM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IL-6、MMP-9与LVEDD、LVMI呈正相关(r=0.441,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475,P<0.05)。结论在常规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可改善患者功能,且进一步减轻重构。

  • 标签: 曲美他嗪 心力衰竭 左室重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在静脉溶栓后再灌注致急性心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方法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选取符合溶栓再通标准且溶栓前心功能为killip分级1级的5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急性心功能衰竭8例,占16%,均发生于AMI4小时后获得再灌注者,其中,killip2级5例,占10%;killip3级2例,占4%;killip分级4级1例,占2%。经过及时救治8例中无死亡患者。结论1.AMI溶栓治疗中可出现再灌注损伤致一过性急性心功能衰竭,其可能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存在着凋亡机制,并且与细胞内钙超负荷、氧自由基生成等因素有关,2.一过性急性心功能衰竭可能是心肌再灌注的指标。3.使AMI患者3小时内获得再灌注、及时发现处理心功能衰竭是有效防治措施。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 再灌注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治疗冠心病伴心功能不全疾病中应用冠脉介入的临床效果。方法:对 80例冠心病伴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组,每组均 40例。对比组患者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冠脉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恢复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后心功能指标变化好于对比组,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好于对比组, P< 0.05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左心功能不全 冠脉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超声心动图多参数联合分析慢性心衰患者的右心功能,评估其在临床方面的使用效果。方法:择取二零二零年十二月至二零二一年九月期间我院开展诊治的慢性心衰病患90位为病例组,将其分为病例组A组(射血分数保留组,左心室射血分值高于50%)43位,而B组的(射血分数减低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50%)47位。此外,随机性的选取院内45位健康成员,予以对照。两个病例组和对照组都给予了超声心动图的检测支持,对比各组成员的及各组病患的右心功能指标,包括右心室游离壁三尖瓣环Tei指数、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VFAC以及右心射血分数RVEF等数据表现。结果:A/B两组的三尖瓣环位移TAPSE指标、三尖瓣运动速度S’指标、RVFAC指标以及RVEF指标均低于对照组,除此之外右心室游离壁三尖瓣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经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重构的影响。方法抽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患者2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随机分组,对照组(硝酸甘油治疗;14例)和研究组(rhBNP治疗;14例),治疗后,比较两组的心功能重构情况。结果在心功能上,研究组出院时、出院1个月后的LVEF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左心室重构上,出院时,两组的LVEDV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个月后,研究组的LVEDV低于对照组,△LVEDE%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hBNP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 静脉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 左心功能 左室重构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评价肺结核肺高压病人右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选取了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里我院的85例因长期肺结核致肺动脉高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在51±10.5岁,按肺动脉高压程度分为轻、中、重度3组;正常对照组30例,平均年龄为50±11岁。结果肺动脉高压患者右舒张功能,随着肺动脉压力的增高逐渐减低,和肺高压程度呈负相关。随着肺动脉压力的增加,舒张时间明显延长。TDI法对轻、中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右舒张功能异常的检出率较血流多普勒及常规则超声更高,在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中,两者无差别。结论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具有准确而简便,重复性强的特点,为肺结核肺高压病人的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资料,适合作为评价肺结核肺高压病人右功能变化程度的指标。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右室舒张功能 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 三尖瓣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青年频发右流出道室性早搏对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8—2019年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就诊的有心悸、乏力、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心脏结构及收缩功能正常、24 h动态心电图显示频发右流出道室性早搏(≥1 000次/24 h)的50例青年患者作为室性早搏组,50名青年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静态和24 h心电图作为频发右流出道室性早搏的诊断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脉冲多普勒及多普勒组织成像模式测量舒张功能指标,并进行相关影响因素与多普勒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舒张功能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室性早搏组E峰减速时间较长[(203.2±22.9)ms比(192.4±16.1)ms,t=-2.730,P=0.008],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Ea)较低[(10.3±2.8)cm/s比(11.9±2.9)cm/s,t=0.748,P=0.010],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与Ea的比值(E/Ea)较高(6.6±0.8比6.0±0.4,t=-0.775,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室性早搏组Ea与舒张晚期运动峰值速度(Aa)的比值(Ea/Aa)较低(1.02±0.33比1.11±0.30,t=1.466,P=0.14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二尖瓣环收缩期运动峰值速度(Sa)未见统计学差异。相关性分析发现,24 h室性早搏总搏数与Ea(R=-0.686)和Ea/Aa(R=-0.654)呈负相关,与Aa呈正相关(R=0.431)。进一步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频发右流出道室性早搏[Exp(B)=2.070,P=0.002]是舒张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之一,即频发室性早搏患者发生舒张功能减退的危险是健康受试者的2.07倍。结论频发(≥1 000次/24 h)的右流出道室性早搏可导致青年舒张功能下降。

  • 标签: 青年人 室性早搏复合征 心室功能,左 超声检查,多普勒
  • 简介:目的:比较纽约心功能分级和超声心功能评价在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病人32例,按纽约心功能分级Ⅰ~Ⅱ级和Ⅲ~Ⅳ级分为二组,比较二组间LVEF的差异性。结果:二组间LVEF差异性t检验p=0.32,显示纽约心功能评价和超声心功能评价间缺乏相关性。结论:纽约心功能分级和超声心功能评价均为临床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判定的有效指标。但二者间缺乏临床相关性,二者互相参照使用,有助于提高对患者心功能判定的准确性。

  • 标签: 纽约心功能分级 超声心功能评价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 诊断 心室重构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在静息状态下,组织多普勒(TDI)联合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价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绞痛(ANOCA)患者微循环功能障碍(CMD)及心功能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7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就诊的78例ANOCA患者,所有受试者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使用TDI检查、2D-STI检查评价心功能,使用经胸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SE)测定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储备(CFVR)评价微循环功能。根据CFVR将ANOCA患者分为CMD组(CFVR<2)和对照组(CFVR≥2),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TDI参数包括等容收缩时间(IVCT)、等容舒张时间(IVRT)、射血时间(ET)以及Tei指数,2D-STI参数包括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达峰时间(TTP)、达峰时间离散度(PSD)。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TDI和2D-STI参数对CMD的预测价值,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构建CMD的联合预测模型。结果共纳入78例患者,年龄(55.5±11.2)岁,女性43例(55%),CMD组38例(49%),对照组40例(51%)。与对照组相比,CMD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比例高,Tei指数高、IVCT长、TTP长、PSD高、ET短、GLS绝对值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VCT延长、Tei指数增高、PSD增高、GLS绝对值降低是CMD的正相关因素。ROC曲线显示,联合以上预测因子对CMD有较高的诊断价值,AUC=0.884,敏感度为82%,特异度为80%。结论TDI联合2D-STI在评价ANOCA患者CMD及心功能损伤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此类患者诊断、预测以及进一步危险分层。

  • 标签: 负荷超声心动图 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 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储备 组织多普勒成像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