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点明修辞手法,是以往注释书当中的传统做法之一。但有时只是点明属于何种修辞手法,是不够的,还必须结合修辞的特性.去认真揣摩古人行文中的修辞意图;否则,便无法真切地把握原文的意旨.下面,我想从《荀子》的两处比喻为例,试作一些说明。一、根据喻之多“边”来考察古人用比的含义.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周易正义·归妹》中提出了“喻之多边”的说法。他指出:“比喻有两柄而复具多边。盖事物一而已,然非止一性一能,遂不限于一功一放。取譬者用心或别,着眼因殊,指同而旨则异;故

  • 标签: 《荀子》 金石 比喻 训诂 修辞手法 《荀子集解》
  • 简介:“貌”与“状”是两个不同的术语,二者在训释对象、运用形式和使用功能上都有区别。“貌”的训释对象主要是单音节或双音节词,“状”的训释对象可以是词,但主要是语句或语段;“貌”的训释语句比较简洁,附加成分少,“状”的训释语句比较复杂,通常都会构成完整的主谓结构的句子;“貌”的主要使用功能是“揭示状态词的本质”,其中主要是“揭示状态形容词的本质”,“状”的主要使用功能是“揭示描写句的实质”和“揭示行为句的内在原因”。

  • 标签: 训诂术语
  • 简介:近年出土古车马的实例可以充分说明训诂与考古两者的互动关系:出土文物可以匡补古注训释、考证、校勘的讹阙,有助于解决因名物形制不明所造成的文献解读悬案,为判断作品的制作年代提供佐证;新出土文物的定名则离不开训诂,定名的准确与否与考古工作者是否熟悉训诂有极大的关系。因此训诂工作者和考古工作者应当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 标签: 考古工作 出土文物 形制 古注 年代 考证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Peirce把逻辑学视为对于各种科学推理方法的概括,Peirce把狭义上的逻辑学(logic exact)分成假设逻辑(abductive logic)、演绎逻辑和归纳逻辑三部分,Peirce把指号学视为经验科学、观察科学

  • 标签: 科学家逻辑学家
  • 简介:Peirce把逻辑学视为对于各种科学推理方法的概括,Peirce把狭义上的逻辑学(logic exact)分成假设逻辑(abductive logic)、演绎逻辑和归纳逻辑三部分,Peirce把指号学视为经验科学、观察科学

  • 标签: 科学家逻辑学家
  • 简介:语文特级教师韩军曾在中国教育报发表文章《没有文言文,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阐述学习文言文之重要性。文言文不仅聚集了华夏文明的精粹,也是华夏文化得以传承的载体。选人中学课本的文言文篇目符合中学生的阅读水平,读通这些古书最关键的方法是训诂。广义的训诂包括释字词、明句读、阐文意、陈语法、明修辞、考名物、引史实等内容。

  • 标签: 中学生 训诂 教学 中国教育 华夏文化 修辞
  • 简介:汉字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且至今仍在使用的文字。印欧语系文字最大的特点是表音,汉字最突出的特点则在于他的表意性。郭沫若在他的语言文字学研究中,通过汉字形体、构件及构件之间的联系探求所记录的词的本义;从形体分析初文、孳乳字本义;通过分析汉字造字理据分析字义;追溯文字形体的发展,校正文献文本;对汉字的用字现象与意义的关系也进行了深入研究。

  • 标签: 郭沫若 因形求义 形体构造 造字理据
  • 简介: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一曰"训诂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断析"一曰"真伪,阐明"一曰"存废之由;说明"一曰"的行文特点;辨明不同意义在音、形、字属方面的异同;揭示"一曰"在汉语发展史上的价值;剖析含有"一曰"的字所出引文的作用等。由此,可以看出段玉裁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贯通古今的历史眼光和普遍联系的哲学品质。

  • 标签: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一曰 训诂内容
  • 简介:中国历代产生的各种注解性书籍,即训诂著作,一般都有序,用以括举要意,帮助读者以简驭繁,正确理解原文及注文。训诂著作的序文类型比较多,概括起来讲,可分为训释原文的序与介绍注文的序两大类。前者包括两个小类,即统序与分篇序;后者也包括两个小类,即注者自序与他人序;共四小类。当然还可以继续往下细分。统序或统序全书,或统序一类诗文。统序全书,一般主要介绍原书作者、成书背景、全书结构、主要内容及历代学者的研究、评论情况等,以便

  • 标签: 历代学者 以简驭繁 李贺诗歌 子嗟 春秋经传集解 注释体例
  • 简介:继续举证说明《中国佛籍译论选辑评注》训诂方面的疏失。这些例证包括对“譣詖、则悦、大格、伤手、自无、妙度、牵课、一音、鹿轮、揩草鍼殳、故、绝、录、无得称焉、校广”等的误释或未释。

  • 标签: 误释或未释 则悦 大格 伤手 妙度 牵课
  • 简介:吴均(1913—2009),男。青海省循化县人,汉族,字志一,藏语名阿旺曲哲,我国著名藏学家、甘青地区“早期藏学开拓者之一”、青海省“格萨尔学”研究的先驱。吴均先生自小喜欢藏文,在青海省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便前往黄南州同仁县隆务寺,师从夏日仓活佛和经师罗藏华丹系统地学习藏文。在隆务寺苦学的4年,为吴均先生今后从事藏学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后。先生受聘担任中央政治学校西宁分校和青海蒙藏师范的藏文、藏族史教学工作.

  • 标签: 藏学家 师范学校 青海省 甘青地区 格萨尔学 藏学研究
  • 简介:这里的哲学家自然是谑号,并非名副其实.名副其实他该叫高登云,很有前程的一个名字.可惜他的前途却不怎么的飞黄腾达,三十来岁就疯了.疯了以后,村里人还是兴趣不减地喊他哲学家.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一边还抬头望着天空,他想研究世界,他们难道看不出我想研究世界吗

  • 标签:
  • 简介:我国对虚词的研究由来已久,元代出现了第一部研究汉语虚词的专著《助语辞》,清代的虚词研究更是达到高峰,先后出现了《虚字说》《助字辨略》《经传释词》等有影响的虚词著作。文章通过对比分析《助语辞》和《虚字说》,总结出修辞派的释词特点,并将其与训诂派代表作《经传释词》对比,探索训诂派的释词特点,并由此总结出两大虚词研究派剐在释词方式上的主要差异,为多角度、多层次研究汉语虚词提供一定的借鉴,同时也从历史经验继承的角度为汉语虚词词典的编纂提供借鉴。

  • 标签: 修辞派 训诂派 释词特点 对比
  • 简介:义训作为一种训诂方式,学者们并不陌生,然而作为一部训诂要籍的名字,《义训》却并不为人所熟知。我们考察后认为《义训》的作者当为东晋学者顾夷,该书又名《顾子义训》,全书10卷,是一部小学训诂类著作而非儒家思想类典籍。古代不少典籍都引用了该书的材料,一些书目中也有相关介绍。《义训》的编排体例可能类似于《尔雅》《广雅》,其释义方式主要采用义训。书中保留了不少有关名物的珍贵解释,应当引起古代文献学及辞书学等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视。

  • 标签: 《义训》 顾夷
  • 简介:"义读"是汉语经籍中以注音的方式说明注字和被注字义同或义通的一种特殊音注,是音义未能严格区分状态下产生的特殊的语言现象。术语是科学理论建设的基础,目前学界关于"义读"的称说纷歧,容易引起误解。对"义读"及相关术语"换读、训读、义借、同义替代、音随义转、叶音、读为"的关系进行梳理和辨析,以明确相关概念的联系和区别,使术语的定称更具科学性,促进训诂原理的进一步科学化,也有助于正确认识"义读"现象,更好地体现其研究价值。

  • 标签: 义读 特殊音注 换读 训读 术语定称
  • 简介:<正>我们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留下了记载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的丰富的古代典籍。训诂是阅读古代典籍,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的一门重要学科。“四人帮”及其御用文人,出于篡党夺权的卑鄙目的,歪曲训诂,践踏文化遗产,无所不用其极,流毒

  • 标签: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马克思主义 批判继承 古代文化遗产 少正卯 训诂学
  • 简介:摘要:古代医籍的语词和非医典籍的医学语词合称为药名。药名保存在医籍和多种非医学典籍之中。汉代医学经典著作的药名在构词材料、构词方式、历时袭用等方面对后世有着重要的奠基和示范作用。

  • 标签: 著名医药典籍 《药名训诂》 内容 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