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手术并发电风暴的抢救及护理方法,以提高临床救治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脉介入术术中并发电风暴的患者中选取2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方法,观察其预后。结果本组患者发生电风暴的时间为(19.8±1.5)h,电风暴持续时间为(89.6±12.5)min,电击次数为(9.6±3.2)次。经抢救及护理后,患者24 h成功率为80.0%,患者死亡原因主要为频繁室颤;1个月内存活率为60.0%,1年内存活率为50.0%。结论对急诊冠脉介入术中并发电风暴的急性心肌梗死实施有效全面抢救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抢救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冠脉介入手术 急性心肌梗死 电风暴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MRI技术连续采集头颈部肿瘤患者吞咽图像,观察并测量软腭、舌、喉的运动规律及最大活动度。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7月-10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调强放疗的原发头颈部恶性肿瘤20例患者,其中男17例、女3例,中位年龄58.5岁(28~78岁)。20例患者中鼻咽癌7例,口腔癌3例,口咽癌5例,下咽癌3例,鼻腔鼻旁窦2例。根据AJCC第八版分期Ⅰ-Ⅱ期患者2例,Ⅲ期8例,Ⅳ期10例。结果吞咽软腭向上移动移动距离为(1.06±0.31) cm且服从正态分布,向后移动距离为(0.83±0.24) cm且近似正态分布。舌体向后移动距离为(0.77±0.22) cm,且服从正态分布。含压舌板行图像采集患者舌上移位移为0,无压舌板患者舌体中位上移距离为1.23 cm (0.59~1.41 cm)。喉向上移动距离为(1.14±0.22) cm且服从正态分布,向前移动的中位距离为0.4 cm (0.27~0.90 cm)。结论吞咽运动有可能发生于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过程中,并引起大体肿瘤体积(GTV)及周围正常组织移动;因此在制定放疗计划应注意GTV至PGTV的个体化外放距离,以保证肿瘤处方剂量。

  • 标签: 动态磁共振图像 吞咽 器官动度 头颈部肿瘤/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各地医疗机构不同程度出现了防护物资不足情况,而疫情高发区尤为明显。海外捐赠是缓解防护物资紧张的有效途径之一。作者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工作实践为基础,探讨了公立医院接受海外捐赠管理的难点与风险,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供其他公立医院及相关部门借鉴参考。

  • 标签: 医院,公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护物资 海外捐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不同基线血他克莫司谷浓度(C0)的受者,将他克莫司普通剂型转换为他克莫司缓释胶囊后C0的变化情况及效果。方法根据肾移植受者术后基线C0,将130例受者分为两组,A组受者转换前基线C0≥6 μg/L,普通剂型与缓释剂型他克莫司剂量按1∶1转换,B组受者基线C0<6 μg/L,普通剂型与缓释剂型他克莫司剂量按1∶1.1转换。比较两组在药物转换前后C0的变化情况及相关肾脏指标的变化。结果与转换前相比,转换后两组间他克莫司日平均用量和单位体重平均用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转换前相比,两组受者在转换后第7天的C0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转换4周(第28天)B组受者C0波动范围较小,与转换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6);而未调整初始剂量的A组受者转换第28天的C0仍明显下降,与转换前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当受者基线C0低于6 μg/L,在将他克莫司普通剂型转换成他克莫司缓释制剂增加10%~20%左右的用药剂量,以维持C0的稳定,避免C0出现大范围波动。

  • 标签: 肾移植 他克莫司 血药浓度 免疫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大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程(APD)的影响及KATP通道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酶解法急性分离SD大鼠心室肌细胞(n=6)。采用给药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先给予单纯台式液灌流2 min,随后依次给予含CGRP 10-10 mol/L、CGRP8-37 10-9 mol/L和Glibenclamide 10-5 mol/L的台式液灌流2 min,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APD和确定KATP通道电流密度,并计算APD90。结果与单独台式液灌流比较,给予CGRP后心室肌细胞APD90缩短,KATP通道电流密度升高(P<0.05);与给予CGRP后比较,给予CGRP8-37或Glibenclamide后APD90延长,KATP通道电流密度降低(P<0.05)。结论CGRP可通过其特异性受体缩短大鼠心室肌细胞APD,KATP通道激活参与了这一过程。

  • 标签: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肌细胞,心脏 动作电位 KATP通道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LPS攻击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ECⅡ)血红素氧合酶-1/一氧化碳(HO-1/CO)信号通路与线粒体分裂的关系。方法大鼠AECⅡ进行传代培养,待其分裂至合适浓度(约2×105个/ml)接种于96孔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细胞分为7组(n=12):空白对照组(C组)继续培养,不做任何处理;LPS组(L组)采用10 μg/ml LPS孵育;一氧化碳释放分子-2(CORM-2)+LPS组(CL组)、HO-1诱导剂Hemin+LPS组(HL组)、HO-1抑制剂ZnPP-Ⅸ+LPS组(ZL组)分别采用100 μmol/L CORM-2孵育1 h、20 μmol/L Hemin孵育1 h以及10 μmol/L ZnPP-Ⅸ孵育0.5 h,而后用10 μg/ml LPS孵育;CORM-2+ZnPP-Ⅸ+LPS组(CZL组):采用100 μmol/L CORM-2孵育1 h,而后用10 μmol/L ZnPP-Ⅸ孵育0.5 h,最后用10 μg/ml LPS孵育;Hemin+ ZnPP-Ⅸ+LPS组(HZL组)采用20 μmol/L Hemin孵育1 h,而后用10 μmol/L ZnPP-Ⅸ孵育0.5 h,最后用10 μg/ml LPS孵育。各组于培养或LPS孵育48 h采用MTT检测细胞活力,采用Western bolt法检测HO-1、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rp1)和线粒体分裂蛋白1(Fis1)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其余6组细胞活力降低,HO-1、Drp1及Fis1表达上调(P<0.05)。与L组比较,CL组和HL组细胞活力升高,HO-1表达上调,Drp1及Fis1表达下调,ZL组细胞活力降低,HO-1表达下调,Drp1及Fis1表达上调(P<0.05),CZL组和HZL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L组和HL组比较,ZL组细胞活力降低,HO-1表达下调,Drp1及Fis1表达上调(P<0.05)。结论HO-1/CO信号通路可抑制线粒体分裂,在LPS诱导大鼠AECⅡ损伤发挥内源性保护作用。

  • 标签: 血红素加氧酶-1 一氧化碳 上皮细胞 肺泡 线粒体 脂多糖类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胃肠道手术致大鼠肠黏膜屏障损伤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45只,7~8周龄,体重220~26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5):对照组(C组)、胃肠手术组(S组)和TEAS组(T组)。大鼠行幽门切除+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制备胃肠道手术模型,C组不做处理。T组于术前30 min行双侧足三里和合谷穴经皮电刺激,以疏密波,电流强度5 mA,频率2 Hz刺激至术毕。S组仅贴敷电极贴片,不刺激。于术后12、24和48 h(T1-3)每组随机处死5只大鼠,取回肠组织。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并行Chiu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IL-6、TNF-α二胺氧化酶(DAO)和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occludin、claudin-3和ZO-1表达,免疫组化法确定occludin、claudin和ZO-1阳性细胞百分比。结果与C组比较,S组和T组T1-3Chiu评分、回肠IL-6、TNF-α、DAO和I-FABP含量升高,occludin、claudin-3和ZO-1阳性细胞百分比降低,occludin、claudin-3和ZO-1表达下调(P<0.05);与S组比较,T组T1-3Chiu评分、回肠IL-6、TNF-α、DAO和I-FABP含量降低,occludin、claudin-3和ZO-1阳性细胞百分比升高,occludin、claudin-3和ZO-1表达上调(P<0.05)。结论TEAS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胃肠道手术致大鼠肠黏膜屏障损伤。

  • 标签: 电刺激疗法 肠黏膜 炎症 胃肠道
  • 简介:摘要回顾性收集2016年11月至2019年1月本院胸科手术患者资料。记录双肺通气前末次的潮气量和驱动压。根据驱动压分为驱动压升高(>15 cmH2O)组和驱动压正常组。记录患者一般情况、肺功能指标、左肺通气和保护性通气策略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驱动压升高的危险因素。理想体重和用力肺活量与肺总量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判断潮气量/校正用力肺活量比值预测驱动压升高的准确性。最终纳入62例患者。体重指数、左肺通气、潮气量/校正用力肺活量比值是驱动压升高的危险因素(P<0.05或0.01)。理想体重与肺总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6,P<0.01),用力肺活量与肺总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5,P<0.01),相关系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潮气量/校正用力肺活量比值预测驱动压升高的曲线下面积为0.846(95%可信区间0.749~0.943)(P<0.01),诊断阈值为0.312,该阈值敏感度为0.800,特异度为0.781,潮气量界值为用力肺活量×0.149(左侧)或×0.163(右侧)。综上所述,潮气量/校正用力肺活量比值对单肺通气驱动压升高有较高的预测价值,潮气量计算可参考用力肺活量。

  • 标签: 单肺通气 潮气量 肺活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与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的关系。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6~8周龄,体重200~220 g,腹腔注射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柠檬酸盐缓冲液60 mg/kg制备1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继续饲养8周。取1型糖尿病大鼠4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糖尿病假手术组(DS组,n=6)、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组(DIR组,n=12)、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SIRT1激动剂SRT1720组(DIR+SR组,n=12)和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SIRT1抑制剂EX-527组(DIR+EX组,n=12)。取非糖尿病大鼠1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非糖尿病假手术组(NS组,n=6)和非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组(NIR组,n=12)。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后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结束即刻采集颈动脉血样,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TnI、CK-MB和LDH水平,然后处死大鼠,取心肌组织,采用TTC法检测心肌梗死体积,计算心肌梗死体积百分比;HE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结果;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SIRT1、NLRP3和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与NS组比较,NIR组血清cTnI、CK-MB和LDH水平升高,心肌组织SIRT1表达下调,NLRP3和IL-1β表达上调(P<0.05);与DS组比较,DIR组血清cTnI、CK-MB和LDH水平升高,心肌组织SIRT1表达下调,NLRP3和IL-1β表达上调(P<0.05);与NIR组比较,DIR组心肌梗死体积百分比、血清cTnI、CK-MB和LDH水平升高,心肌组织SIRT1表达下调,NLRP3和IL-1β表达上调(P<0.05),病理学损伤加重;与DIR组比较,DIR+SR组心肌梗死体积百分比、血清cTnI、CK-MB和LDH水平降低,心肌组织SIRT1表达上调,NLRP3和IL-1β表达下调(P<0.05),病理学损伤减轻,DIR+EX组心肌梗死体积百分比、血清cTnI、CK-MB和LDH水平升高,心肌组织SIRT1表达下调,NLRP3和IL-1β表达上调(P<0.05),病理学损伤加重。结论SIRT1表达上调,可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产生内源性保护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心肌再灌注损伤 抗衰老酶1 NLR家族,热蛋白结构域包含蛋白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枸橼酸抗凝不同采血点监测的离子钙浓度与抗凝有效性的靶浓度之间的差异,为临床提供最佳采血点的科学依据。方法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中采用4%枸橼酸抗凝方式的CRRT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CRRT治疗的患者均采用Prisma-FlexV8CRRT机型及科室自配无钙配方的置换液和透析液进行治疗。根据患者实际病情治疗需求,将患者分为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组10例和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CVVHD)组30例。2组患者分别在CRRT治疗开始后2、4、8、14、20 h同时在滤器前和滤器后的专用体外离子钙浓度监测的采血点进行采血进行离子钙的浓度检测。为了枸橼酸抗凝的有效性,体外离子钙靶浓度目标值为0.2~0.4 mmol/L。结果纳入的4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共收集了400个检测结果,CVVH组共收集100个检测结果,CRRT治疗后2、4、8、14、20 h,滤器前和滤器后离子钙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VVHD组共收集300个检测结果,CRRT治疗后2、4、8、14、20 h,滤器前离子钙浓度分别为(0.53 ± 0.01)、(0.50 ± 0.01)、(0.52 ± 0.01)、(0.53 ± 0.01)、(0.53 ± 0.02) mmol/L,滤器后分别为(0.41 ± 0.01)、(0.40 ± 0.01)、(0.39 ± 0.02)、(0.41 ± 0.01)、(0.40 ± 0.01)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75.24~103.41,P<0.01)。结论CRRT治疗患者在采用枸橼酸抗凝方式,不同的CRRT治疗模式,滤器前和滤器后的采血点采集的标本结果并不能同时准确反映枸橼酸抗凝有效性来保证体外循环管路及滤器安全使用。在CVVH治疗模式下,滤器前和滤器后的采血点所采得血检测出的钙离子浓度均可以准确反映枸橼酸的抗凝有效性;在CVVHD治疗模式下,建议在滤器前的采血点进行采血检测,有利于临床上对枸橼酸抗凝有效性的判断。

  • 标签: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枸橼酸抗凝 离子钙浓度 最佳采血点
  • 简介:摘要估作业成本法改进了作业成本法的固有缺陷而在医疗卫生行业受到关注。作者构建了基于估作业成本法的医疗服务项目二级分层成本核算模型,一级分层成本按照医院财务制度要求核算到科室,二级分层成本以"时间"为基本分摊要素,以作业内容及流程为载体归集分配到医疗服务项目。通过引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分别计算医疗服务项目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为准确衡量医疗服务项目效益、加强成本管控以及实现医院运营管理精细化提供相对科学可行的管理方法和工具。

  • 标签: 财务管理,医院 估时作业成本法 医疗服务项目 效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前BMI、妊娠期糖尿病(GDM)与儿童4岁肥胖相关指标的关联。方法基于已经建立的"马鞍山市优生优育队列",对2013年10月至2015年4月出生的单胎活产儿,随访至4岁。在孕期首次填写问卷调查孕前身高、体重,在24~28周接受75 g口服糖耐量试验进行GDM诊断。在儿童4岁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体成分。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方差分析或t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与广义线性模型分析孕前超重/肥胖、孕前患有GDM与儿童肥胖相关特征的关系。结果儿童4岁超重、肥胖率分别为13.08%、6.03%。控制孕期和儿童人口统计学变量后,孕前母亲超重/肥胖者儿童在4岁发生肥胖、腰围超标、腰围身高比超标的风险要高,其OR值(95%CI)分别为3.27(2.15~4.98)、2.32(1.72~3.14)和2.29(1.73~3.02);且与体成分指标(骨骼肌、体脂肪、体脂百分比)相关(P<0.05)。孕期母亲患有GDM者,儿童4岁肥胖发生风险要比母亲未患有GDM者高1.78倍(OR=1.78,95%CI:1.14~2.79);但是孕期母亲患有GDM对4岁儿童腰围超标、腰围身高比超标发生风险并无影响,与体成分指标(骨骼肌、体脂肪、体脂百分比)无统计学关联。结论孕前母亲超重/肥胖、孕期患有GDM是4岁儿童肥胖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孕前BMI与儿童体成分的各项指标相关。

  • 标签: 体质指数 妊娠期糖尿病 儿童 肥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supra ventricular tachycardia,SVT)患儿发作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变化及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256例SVT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发作年龄分0~3岁、>3~6岁、>6岁组;根据发作不同心率分<180次/min、180~260次/min、>260次/min组;根据患儿的治疗方法分物理治疗组、药物治疗组和射频消融组。收集患儿SVT发作频次,发作心率,发作终止后2 h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脑利钠肽(brain natiuretic peptide,BNP)指标;统计各治疗组的转复率。结果256例患儿中,男135例,女121例;年龄1个月~18岁,平均年龄(10.2±2.2)岁,SVT发作1~8次。SVT发作心率越快,CK-MB、cTnI和BNP越高(P<0.05)。物理治疗组转复率27.6%,药物治疗组转复率98.0%,射频消融组根治率100%。ATP成功复律34例(47.2%),普罗帕酮成功复律109例(71.7%),西地兰成功复律64例(67.3%),异搏定成功复律31例(59.6%),索他洛尔成功复律24例(61.5%),胺碘酮成功复律29例(54.7%)。应用2种药物转律成功82例(32.7%);应用3种药物转律成功38例(15.1%)。结论SVT发作对多数患儿有心肌损伤;心率越快,心肌的损伤就越重;儿童SVT的治疗临床上大龄儿童仍应首选物理治疗,无效则应选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转复率高。射频消融是目前临床上根治快速性心律失常最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肌肌钙蛋白 脑利钠肽 心肌损害 肌酸激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电针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律失常微小RNA-1(miRNA-1)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2~3月龄,体重280~3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电针后处理组(EP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再灌注30 min的方法制备大鼠心肌再灌注心律失常模型。开胸后S组只穿线不结扎;EP组于再灌注即刻电针持续刺激双侧内关穴30 min进行后处理。记录再灌注期间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于再灌注30 min处死大鼠取心脏,观察心肌病理学结果,采用qRT-PCR法测定miRNA-1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Kir2.1和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结果与S组比较,I/R组和EP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升高,心肌miRNA-1表达上调,Kir2.1和Cx43表达下调(P<0.05);与I/R组比较,EP组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心肌miRNA-1表达下调,Kir2.1和Cx43表达上调(P<0.05)。I/R组和EP组心肌组织病理学损伤较S组加重,EP组病理学损伤较I/R组减轻。结论电针后处理减少大鼠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与其下调miRNA-1表达后Kir2.1和Cx43表达上调有关。

  • 标签: 电针 缺血后处理 心肌再灌注损伤 心律失常,心性 微RNA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LEV)对癫痫患儿骨代谢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部首发初诊的癫痫患儿20例为治疗组,另取同期来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儿童2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LEV单药治疗满12个月。记录对照组及治疗组用药前、用药后6及12个月的各项骨代谢指标(血钙、血磷、血碱性磷酸酶、骨钙素、甲状旁腺素、25-羟维生素D)、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血清甲状腺激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1)对照组及治疗组用药前各种骨代谢指标及BM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6及12个月各种骨代谢指标及BMD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及治疗组用药前甲状腺激素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治疗组患儿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V治疗1年对癫痫患儿的骨代谢、甲状腺激素水平无明显影响。

  • 标签: 左乙拉西坦 癫痫 甲状腺激素 骨代谢 骨密度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五感六觉理念的多模态引导对肠肿瘤术后患者睡眠相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普外科治疗的110例肠肿瘤术后患者,并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日常护理指导,试验组在日常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基于五感六觉理念的多模态引导训练,连续干预3周,采用多导睡眠监测(PSG)比较干预前后睡眠相差异。结果2组患者干预后在非快动眼睡眠(NREM)占总睡眠时间比例、1期睡眠时间占总睡眠时间比例、3期睡眠时间占总睡眠时间比例、4期睡眠时间占总睡眠时间比例、快动眼睡眠(REM)占总睡眠时间比例、NREM微醒觉次数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5.178~-2.157,均P<0.05)。试验组干预后在NREM占总睡眠时间比例、1期睡眠时间占总睡眠时间比例、NREM微醒觉次数、REM微醒觉次数较干预前减少;在3期睡眠时间占总睡眠时间比例、4期睡眠时间占总睡眠时间比例、REM占总睡眠时间比例较干预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6.029~-4.064,均P<0.05)。对照组干预后在4期睡眠时间占总睡眠时间比例方面较干预前有所增加;在NREM微醒觉次数、REM微醒觉次数较干预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2.948、-5.632、-2.475,均P<0.05)。结论基于五感六觉理念的多模态引导训练可有效改善调节肠肿瘤术后患者的睡眠结构,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 标签: 五感六觉 多模态 肠肿瘤 睡眠时相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雷帕霉素对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NOD样受体C4(NLRC4)炎症小体活性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6~8周龄,体重20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2):对照组(C组)、VILI组和雷帕霉素组(RAPA组)。RAPA组造模前连续3 d腹腔注射雷帕霉素4 mg·kg-1·d-1,C组和VILI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VILI组和RAPA组行机械通气4 h,通气参数设置:RR 80次/min,FiO2 21%,PEEP 0 cmH2O,I∶E 1∶1,VT 20 ml/kg。机械通气结束后采集股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记录PaO2;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和IL-18浓度。收集左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ELISA法测定中性粒细胞计数及IL-1β、IL-18浓度。取肺组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并进行肺损伤评分,测定湿重/干重(W/D)比值,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NLRC4和caspase-1的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NLRC4 mRNA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VILI组和RAPA组肺组织W/D比值、肺损伤评分、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血清、BALF IL-1β、IL-18浓度均升高,PaO2下降,肺组织mTOR、NLRC4、caspase-1及NLRC4 mRNA表达上调(P<0.01);与VILI组比较,RAPA组肺组织W/D比值、肺损伤评分、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血清、BALF IL-1β、IL-18浓度均降低,PaO2升高,肺组织mTOR、NLRC4、caspase-1及NLRC4 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雷帕霉素减轻大鼠VILI的机制可能与抑制mTOR信号通路激活,进而抑制NLRC4炎症小体活性有关。

  • 标签: 西罗莫司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NLR蛋白质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陕西省育龄妇女围孕期产前检查(检)次数与双胎新生儿小于胎龄儿(SGA)发生风险的关联。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3年7至12月在陕西省30个区(县)对30 027名2010年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怀孕且结局明确的育龄妇女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回顾性收集人口学信息、孕史、孕期生活方式、疾病史、营养素补充及孕期保健等资料。通过查阅出生证明获取新生儿的胎龄和出生体重等资料,按出生胎次登记为双胎A和双胎B。最终将资料完整的356名育龄妇女及其双胎新生儿纳入分析。采用广义估计方程模型分析产检次数与SGA发生风险的关联。结果育龄妇女年龄为(27.44±4.68)岁;农村居民占79.49%(283名);检≥7次者占44.38% (158名)。新生儿胎龄和出生体重分别为(37.64±2.51)周和(2 510±497)g,双胎A和双胎B的SGA发生率分别为51.40%(183/356)和53.37%(190/356),其中产检≥7次者双胎A和双胎B的SGA发生率分别为44.30%(70/158)和42.41%(67/158),低于检<7次者[分别为57.07%(113/198)和62.12%(123/198)](P值分别为0.017和<0.001)。广义估计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以检<7次者为参照,调整次、出生胎次、居住地、母亲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财富指数、被动吸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围孕期服用叶酸和围孕期服用铁剂、新生儿性别等因素后,检≥7次者发生SGA的OR(95%CI)值为0.60(0.40~0.91)。结论检≥7次可降低陕西省双胎新生儿SGA的发生风险。

  • 标签: 怀孕期间 产前保健 出生体重 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