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以急救安全屋为载体的线上+线下培训模式对公众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效果。方法  以2022年1月~2022年3月为时限,从宜兴市30个社区中随机抽取385名民众作为受试者,以分层抽样法分为两组。试验组195例,以急救安全屋为载体,采用线上观看教学视频+线下小课堂实操培训对受试者进行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培训;对照组190例,采用线下小课堂实操对受试者进行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培训培训前后,采用反馈设备检测成绩,基于《急救知信行调查问卷》和《2022年单人成人心肺复苏操作评分表》评价两组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效果。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心肺复苏理论知识成绩为(95.37±14.16)分高于对照组的(89.49±17.03)分,现场心肺复苏操作成绩为(19.20±0.68)分高于对照组的(16.77±0.94)分,心肺复苏系统反馈分数为(79.94±8.52)分,高于对照组的(71.47±9.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急救安全屋为载体,采用线上+线下的培训模式对公众开展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培训效果确切,可以更好地提升公众心肺复苏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肺复苏 知识 技能 急救安全屋 线上+线下培训模式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运用“七字歌”教学法在警院学生心肺复苏培训中的教学效果。 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某警院 172 名大三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86 例,对照组采用理论讲授和现场操作演示进行教学,试验组根据指南标准,将心肺复苏流程及注意事项汇编成七字歌, 2 名 导师 配合, 1 名详解 七字歌 , 1 名同时操作带教。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与技能考核,评价操作质量。 结果 培训后,试验组理论、技能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操作指标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七字歌”教学法显著提高警院学生心肺复苏 急救能力 。

  • 标签: [ ] 七字歌 心肺复苏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2018-2020年医院临床实习生进行心肺复苏培训前后抢救成效的差异性。方法:应用多媒体教学和心肺复苏培训设备对院前急救、急诊科医护人员进行为期3天的心肺复苏理论知识和双人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操作的封闭式训练。根据培训前检测发现不足采取针对性培训,同时记录全部检测项目符合数、按压部位、幅度、频率和释放压力情况,以及心肺复苏操作总时间,每组按压周期和吹气周期时间,再进行培训效果检测。结果:培训心肺复苏操作总体合格率较低,尤其以按压部位不准、过快为显,培训后明显提高合格率。结论:培训人员培训前操作整体水平不高, 经培训后明显改善。

  • 标签: 临床实习生 心肺复苏 培训 成效 探讨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对“情景模拟法”进行讨论,同时分析其对护士实习生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本次研究的护士选自2019年实习生男生14人,女生56人及2020年实习生,男生6人,女生24人,共100人,将所有护士不分年龄及性别均分两组,组别为研究组、参照组,分别实施情景模拟法教学、常规方法教学,同时对比两组实习生考核成绩以及CPR操作考核中存在问题。结果 研究组实习生的心肺复苏技能考核成绩更优异,CPR操作考核中存在问题较少,而参照组考核成绩、CPR操作指标劣于研究组,统计学结果有意义P<0.05 。结论 心肺复苏技能培训采用情景模拟法教学,更具直接性,能够在操作中帮助实习生巩固理论知识,并提升其实践能力,更能激发实习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故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情景模拟法 护士实习生 心肺复苏 技能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心肺复苏机和徒手心肺复苏应用在急诊科的疗效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急救的呼吸心跳骤停患者98例,均无心肺复苏的禁忌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徒手心肺复苏,观察组予以心肺复苏机,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有效率。统计每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的比较。结果研究中显示,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观察组患者急救成功率83.67%,对照组患者急救有效率为65.31%,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心肺复苏机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徒手心肺复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状态,提高心肺复苏的有效率及成功率。

  • 标签: 心肺复苏机 徒手心肺复苏 急诊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如何做好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急救配合与心肺复苏护理的措施。方法在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所开展的心肺复苏急救病例中,随机选取30例患者的临床急救与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心肺复苏成功20例,无效10例。结论护士熟练掌握CPCR操作技术,做好与医生的配合工作,采取有效的抢救与护理措施是提升复苏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心肺脑复苏 急救配合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洛酮用于心肺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所有患者予胸外心脏按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同时快速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肾上腺素静推。对照组按上述方案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纳洛酮治疗。抢救终止后评价复苏成功情况及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7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0%。结论心肺复苏中同时应用纳洛酮可明显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心肺脑复苏纳洛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科急诊心肺复苏临床特点和预后,为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方案。方法抽取我院儿科2012年1月-2013年1月急诊收治心肺复苏患儿98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患儿病情分为,心跳停止组和呼吸停止组,每组49例。所有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统计两组患儿发病类型以及临床复苏结果。结果呼吸停止组救治成功率75.51%,心跳停止组救治成功率46.94%。呼吸停止组患儿的心肺复苏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心跳停止组(P<0.05)。急诊心肺复苏患儿高发的疾病类型意外伤害、心血管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结论儿科急诊心肺复苏抢救中,呼吸停止患儿救治成功率高,需要提高临床儿科急诊救治方案。

  • 标签: 儿科 急诊 心肺复苏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心肺复苏术后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方法。结果8例患者中,2例患者可以正常生活,重返社会。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全系统的复苏和治疗,提高复苏成功率,指导临床工作。

  • 标签: 心肺脑复苏 护理
  • 简介:摘要从心肺复苏的起源到标准化的形成,以及新版指南对心肺复苏的一些改进,半个世纪的心肺复苏技术有了许多发展,但出院存活率仍远远地停滞在人们期望之外。作为从事心肺复苏实践的主力,急诊医学专业的同仁们更应视其为己任,从临床实践到理论努力探讨。

  • 标签: 心肺复苏 发展
  • 简介:摘要目前国内对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抢救成功率并不高。如何做好心肺复苏术的临床教学工作和提高教学质量,是广大医学院校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通过对16级临床专科59名学生的考核卷进行了分析,得出考核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改进心肺复苏教学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 标签: 心肺复苏考核卷分析教学方法
  • 简介:心肺复苏是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急救技能。运用序化的英文字母理解、记忆和掌握心肺复苏的方法,旨在使学生更加容易、高效地学好心肺复苏的知识和技能,且能在抢救的紧急时刻保持思路清晰,减少差错。

  • 标签: 心肺脑复苏 心搏骤停 英文字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综合分析了心肺复苏的抢救措施,包括复苏的顺序、电除颤治疗,常规应用肾上腺素,胸外持续按压,不推荐常规使用阿托品、碳酸氢钠的应用及呼吸兴奋剂、纳洛酮的应用,头部亚低温治疗与冬眠疗法,有效的提高了心肺复苏的抢救成功率。

  • 标签: 心肺脑复苏 抢救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讨论抢救心脏骤停的经验和教训。方法选取1990年6月至2007年6月抢救心脏骤停104例,心脏骤停5分钟后开始抢救54例,5分钟内50例,采取畅通气道,人工吹气胸外按压等措施抢救。结果复苏成功6例,成功率5.8%,成功病历均为5分钟内抢救病历。失败病历抢救中并胃内容物咽反流70例。并多发肋骨骨折30例。结论徒手心肺复苏要迅速及时,保证呼吸道通畅,快速连续胸外按压是复苏成功的关键,反复人工吹气可致胃内容物咽反流阻塞气道,如呼吸通畅不必反复大量人工吹气。

  • 标签: 心脏骤停 人工吹气 胸外按压 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