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高灌注综合征(hyperperfusionsyndrome,HPS)是由于颅内外动脉狭窄被解除后,由于同侧脑血流量成倍增加超出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所致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1也可见于颅外或颅内动脉狭窄的血管成形术中。本文通过对HPS的危险因素、预防及护理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高灌注综合征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解放军海军第九七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3年1月至2019年7月行颈动脉CDFI和DSA检查的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172例,将患者按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6类:正常、轻度狭窄(狭窄程度<30%)、中度狭窄(狭窄程度为30%~69%)、重度狭窄(狭窄程度为70%~94%)、次全闭塞(狭窄程度为95%~99%)和完全闭塞(狭窄程度为100%),比较CDFI和DSA对颈动脉狭窄的检出率,并以DSA为金标准探讨CDFI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及采用Kappa分析评价2种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172例患者共计344条颈内动脉中,CDFI检查显示正常179条,轻度狭窄15条,中度狭窄66条,重度狭窄61条,次全闭塞13条,完全闭塞10条;DSA检查显示正常160条,轻度狭窄32条,中度狭窄84条,重度狭窄45条,次全闭塞14条,完全闭塞9条;CDFI和DSA对颈动脉狭窄的检出率(48.0% vs. 5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FI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度为94.5%,灵敏度为89.7%,特异度为100%。DSA检查和CDFI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FI检查无创、性价比高,与DSA检查结果一致性较好,可作为颈动脉狭窄术前筛查、术后随访的首选方法。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杂类型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病例特征及血管内支架治疗手术特点。方法总结2013年1月至2019年7月36例颈动脉狭窄程度大于90%的复杂病例,其中狭窄程度95%~99%次全闭塞22例,狭窄对侧颈内动脉闭塞6例,主动脉弓及颈动脉严重扭曲高龄患者4例,狭窄远端颈内动脉成角扭曲距离过近4例。分析以上4种类型复杂病例的病变特点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脑血流代偿情况,总结血管内治疗的手术技巧,注重个体化手术计划及围手术期处理、患者的耐受情况和血运重建结构的变化,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随访1年观察再狭窄及相关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次全闭塞患者全部采用近端血流保护装置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1例手术失败,2例二期支架植入;对侧闭塞患者采用术前镇静、适当升压以及缩短阻断时间的方法完成手术;路径扭曲支撑力不足患者采用同轴多导丝多次交换长鞘辅助技术操作;狭窄远端成角患者,支架近端释放2例,跨成角释放后血流无影响1例,跨成角释放后血流受影响而放弃手术1例。手术成功34例(94.4%),狭窄程度由术前(93.1±3.2)%降至术后(21.5±4.8)%;术中3例出现一过性失语、对侧肢体偏瘫缺血症状。随访1年无脑出血、脑梗死事件发生,无支架内再狭窄。结论CAS治疗复杂类型颈动脉重度狭窄的患者时需注意个体化细节管理及围手术期处理,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案,以确保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 标签: 颈动脉 重度狭窄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复杂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治疗颈动脉硬化粥样狭窄患者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11~2013年我院收治的58例颈动脉硬化粥样狭窄患者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29例,将其中实施常规西药(辛伐他汀)治疗者设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治疗的条件下施加丹黄通脉胶囊治疗者设为观察组,评估两组病例的临床治疗结局,总结治疗经验。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斑块面积是(0.13±0.04)cm2,较之治疗前、对照组更为理想,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及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LDL-C)均要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P<0.05),且除TC外,其余3项血脂指标均要较对照组有优越性(P<0.05)。结论为颈动脉硬化粥样狭窄患者提供丹黄通脉胶囊进行治疗,有利于缩小患者的斑块面积,改善其血脂水平,临床疗效相对理想、可靠,是今后医院单位提高本病治疗水平的关键,建议临床普及。

  • 标签: 颈动脉硬化粥样狭窄 临床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颈动脉狭窄疾病应用彩超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对患者采用彩超进行检查,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1例非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比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软斑发生率、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软斑发生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等明显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颈总动脉近分叉位置最容易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排名第二的为颈内动脉起始段位置。结论颈动脉狭窄临床通过彩超进行诊断可有效的了解斑块性质、狭窄程度等,具备可重复性好、直观、定位准确、无创、价格低廉、方便操作等优势,应全面推广应用。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彩超 诊断 临床效果
  • 作者: 黄乾海 刘前进 张华坤 马露 程兆云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国实用医刊》 2020年第05期
  • 机构:河南大学人民医院 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外科,郑州 450003,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 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心外科,郑州 451464,河南大学人民医院 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外科,郑州 450003;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 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心外科,郑州 451464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脑卒中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24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均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未同期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根据术前颈动脉彩超结果将纳入患者分为轻度狭窄组(单侧或双侧颈动脉狭窄<50%,97例)和中、重度狭窄组(单侧或双侧颈动脉狭窄≥50%,27例)。比较两组围术期脑卒中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围术期新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狭窄组围术期脑卒中发生率(18.5%,5/27)高于轻度狭窄组(3.01%,3/97),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发生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单侧或双侧颈动脉严重狭窄病变可增加冠心病围术期脑卒中发生风险。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同时应根据适应证积极行颈动脉血运重建,以降低围术期脑卒中发生率。

  • 标签: 冠心病 颈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并发症 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效果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照检查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分别进行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术、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颈动脉狭窄度。结果手术前,研究组的颈动脉狭窄度接近术中检查结果,且手术后研究组颈动脉狭窄度低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中能够准确诊断出颈动脉狭窄的情况,有助于手术的治疗效果,建议临床今后推广使用。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手术治疗 颈动脉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CTA)与DSA在诊断头颈动脉狭窄中应用价值。方法临床纳入怀疑颅、颈动脉疾病患者80例,分别进行头颈联合CTA以及DSA检查并进行对比,以DSA检查结果作为标准,评估CTA诊断头颈血管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结果头颈联合CTA检查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2.78±0.30、2.81±0.34;头颈联合CTA总体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2.96%、98.31%、97.04%。结论头颈联合CTA检查在头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诊断以及手术方案的制订方面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 头颈动脉狭窄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疑似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患者的二维声像图、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及声像图的特点。结果150例患者中诊断结果呈阳性145例,其中144例为颈动脉粥样硬化,1例为多发性大动脉炎,正常5例。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不仅能够为诊断提供可靠依据,而且方便快捷,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颈动脉狭窄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复合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血管内治疗)术后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8年7月在北京天坛医院经复合手术行颈动脉血运重建的53例患者临床资料,从病历系统中获取个人基本信息、手术时长、术中麻醉管理、术后并发症、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长、住院费用等相关信息;主要结局指标采用复合终点指标,即发生术后任何一种重要器官并发症,次要结局指标为住院时长、ICU停留时间、住院费用。应用易侕统计软件与R软件对术后并发症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颈动脉血运重建成功率94.3%。术后10例(18.87%)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4例(7.55%)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2例(3.77%)发生心脏并发症,1例(1.89%)出现肾脏并发症,合计13例(24.53%)患者发生术后重要器官并发症。术后并发症组患者年龄[中位数,67.0(63.0,76.0)岁]显著高于无术后并发症组[61.0(55.0,66.5)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对术后重要器官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可能影响患者术后重要器官并发症的发生率(P=0.010),比值比(odds ratio,OR)=1.13(95%CI 1.03~1.24)。调整混杂因素后,全凭静脉麻醉(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TIVA)组中年龄是术后重要器官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0,95%CI 1.02~1.42),而静吸复合麻醉组中年龄不影响术后重要器官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经复合手术平台行颈动脉血运重建具有较高的成功率,TIVA时年龄是术后重要器官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静吸复合麻醉时年龄不影响术后重要器官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长期护理及随访,观察支架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按血管病变和颅内外支架处理方式分为分为两组,甲组为单一支架置入组,共32例;乙组为多支架置入组,共18例。术后一年内每月随访一次。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易患因素、支架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较大年龄、有高血压病史,甲组患者明显多于乙组患者;而有糖尿病史、吸烟病史的患者,两组无显著差异。术后6-12个月随访再狭窄率为4.3%,术后1年随访单一支架组1例出现支架闭塞。结论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但仍需加强术后长期的随访及护理防止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血管成形术 颈动脉 狭窄 支架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梗死病变部位与患者颈动脉狭窄及程度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通过颅脑部CT及MRI检查结果确诊的患有皮质或皮质下的脑梗死患者120例,分为皮质组和皮质下组,两组各60例,采用HDI2500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的情况,确定其是否存在狭窄以及狭窄程度。结果经超声检查后,皮质组患者的颈动脉狭窄人数明显多于皮质下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皮质组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程度明显高于皮质下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外段颈动脉狭窄容易造成患者皮质脑梗死,而且狭窄程度越深,脑梗死的发病率越高,更易引发危险。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脑梗死 脑血管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视网膜静脉阻塞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并为其临床检测、治疗与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52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52只眼)为研究组,对其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眼压、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等检查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多普勒彩超检查,记录其颈动脉狭窄情况,并对两种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同时选取5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相关检查后,排除眼部相关疾病。结果经过相关检查后,研究组52例患者确诊为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其多普勒彩超结果显示,患者患侧与健侧劲动脉血流动力学各项差异不明显(P>0.05);其IMT值较之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其PSV与EDV值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大多存在颈动脉狭窄,因此检测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对于诊断与预防视网膜静脉阻塞有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视网膜静脉阻塞 颈动脉狭窄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同期行经皮颈动脉成形术(CAS)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同时合并严重颈动脉狭窄及冠状动脉狭窄的适合行介入治疗的患者42例。按是否同时行CAS及PTCA手术分为观察组(同时行CAS及PTCA)21例和对照组(PTCA术后1个月内行CAS)21例。进行为期10个月的随访。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随访期间未再发脑卒中事件。两组患者在术前与随访期间肾功能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同时进行CAS及PTCA安全可行,疗效满意:

  • 标签: 冠心病 颈动脉狭窄 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动脉狭窄患者早期的眼科临床表现 ,以减少漏诊和误诊。方法:研究分析了我院于 2014年 1月至 2015年 12月接收的首诊于眼科最终确诊为颈动脉狭窄的 72例 (93眼 )患者,发现在多项眼科门诊常规检查中均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结果: 72例 (93眼 )患者均为颈动脉狭窄。眼部表现为一过性黑曚 38例 38眼 ,视力下降伴视野缺损 15例 24眼 ,视力突然下降 13例 22眼 ,突然视物不见 6例 6眼。持续高眼压 2例 2眼。结论:颈动脉狭窄的前期表现以眼部症状最为突出,而颈动脉狭窄患者也最有可能因眼部不适首诊于眼科,此时医生应尤其注意,仔细排查,切勿漏诊。

  • 标签: 眼科 颈动脉狭窄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解除颈动脉狭窄对慢性低灌注大鼠认知功能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30只,将制模成功大鼠12只随机分为狭窄纽和狭窄解除组,每纽6只。另选6只大鼠为假手术纽。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狭窄组大鼠SOD活性明显下降,丙二醛的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狭窄组比较,狭窄解除组大鼠SOD活性明显升高,丙二醛含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氧化损伤参与了重度颈动脉狭窄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且解除颈动脉狭窄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脑血流、抗氧化作用有关。

  • 标签: 认知障碍 脑缺血 颈动脉狭窄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患者行脑血管造影与血管超声诊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9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其脑血管造影与血管超声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性。结果经诊断的结果显示,血管造影关于重度颅内动脉狭窄与总动脉狭窄的敏感性明显不及血管造影(P<0.05),但二者的准确性与特异性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颈动脉狭窄患者行血管超声的准确性明显高于脑血管造影,必要时可将二者联合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脑血管造影 血管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超声诊断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12月时间段内接收的42例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颈动脉采用超声诊断,可有效检测有无狭窄以及闭塞现象;观察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结果:所选取的42例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中,轻度狭窄13例(30.95%),中度狭窄18例(42.86%),重度狭窄5例(11.90%),闭塞6例(14.29%)。结论: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应用,可有效检测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借鉴及推广。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闭塞 超声诊断 价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