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标探究并分析对恶性血液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对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血液肿瘤研究所接受治疗的68例恶性血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与分析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采取常规护理服务的34例患者视为对照组,将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的34例患者视为观察组,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焦虑以及抑郁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与焦虑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恶性血液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被广泛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恶性血液病 优质护理 焦虑 抑郁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心理护理对血液患者输血恐惧以及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自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血液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输血恐惧变化以及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输血恐惧的患者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5%,对照组满意度为65%,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血液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对输血的恐惧,显著提升护理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进一步临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血液病 心理护理 输血恐惧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告之恶性血液患者病情对患者心理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恶性血液患者62例进行研究,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对患者告之病情,分为知晓组,同时抽取同期隐瞒病情的恶性血液患者62例作为隐瞒组。告知组于治疗前1周参考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方式进行逐步病情告知,并在治疗期间根据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隐瞒组不告之患者病情。患者刚确诊(知晓组患者告之前)及治疗第1周期、第2周期结束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评分,观察第1周期和第2周期患者依从性。结果刚确诊时两组的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周期开始前知晓组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高于隐瞒组(p<0.05),第二周期开始其知晓组SAS评分和SDS评分较第一周期下降,而隐瞒组持续升高至第二周期开始前已高于隐瞒组(p<0.05)。第一周期隐瞒组依从性好47例,可12例,差3例,知晓组依从性好11例,差39例,12例,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隐瞒组依从性显著高于知晓组。第二周期隐瞒组依从性下降,依从性好23例,依从性可25例,依从性差14例,而知晓组在经过第一周期后,表现为依从性升高,其中依从性好34例,可21例,差7例,第二周期知晓组依从性反而高于隐瞒组(p<0.05)。结论恶性血液患者知晓病情短期内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遵医行为,但会降低患者的远期不良心理情绪,提高远期遵医行为

  • 标签: 恶性血液病 知晓病情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化疗间歇期血液患者PICC导管堵塞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8例化疗间歇期血液PICC维护患者为研究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堵管发生率为7.6%,对照组的堵管发生率为30.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化疗间歇期血液PICC维护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化疗间歇期血液病 PICC导管堵塞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营养不良是儿童恶性血液不良预后因素之一,其患病率变化很大。恶性血液患者在化疗治疗期间会面临营养风险。他们的饮食问题会导致营养不良和体重减轻。而通过营养评估护理可以防止营养不良,并且对于阻止恶病质进展的多模式治疗很重要。目前,儿科肿瘤学中没有标准化的营养状况定义和评估方法。完整的营养评估包括人体测量学、生化、临床和饮食评估。评估后护士可以通过饮食问题,了解患者治疗期间身体营养的情况,从而帮助患者避免或减轻此类问题的发生。本文我们探讨了一些关于恶性血液患者治疗期间的营养的评估方法,并根据这些方法提出实用的儿科恶性血液护理对策,以便于患者积极应对恶性血液造成的营养不良和恶病质。

  • 标签: 恶性血液病 营养评估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风险评估干预护理措施的实施,对需要PICC静脉置管的血液患者所产生的作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之间接收的患者中,随机选出190例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然后对这些研究对象先进行分组处理,接着再为其提供各不相同的护理干预举措。要求围绕两组患者在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表现展开深入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风险系数明显比对照组更低(P<0.05),并且研究组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患有血液疾病的患者而言,在为其进行PICC静脉置管处理之后,再对其实施风险干预措施,这将有助于减少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出现风险,并增加其对临床治疗的信心以及护理满意度,从而增强护患关系的紧密性。

  • 标签: 血液病 PICC静脉置管 风险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血液患者PICC静脉置管风险和安全护理的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0年4月到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PICC静脉置管血液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操作,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风险评估干预等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PICC静脉置管后并发症的差异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产生静脉炎、导管堵塞、血栓、导管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血液病 PICC静脉置管 风险 安全护理
  • 作者: 马永秀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4-24
  • 机构:南京浦口区中心医院 21000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科临终患者开展护理干预对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本院收治的血液科临终患者2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例)后续搜集相关数据予以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恶性血液患者经过化疗并配合不同的护理方案,均无死亡率,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数据差异明显,观察组尽显优势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护理干预融入临床护理中,该护理措施不但在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达到了很高水准,而且可以使恶性血液患者的心理负性情绪得到较好的改善,大幅度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建议提倡。

  • 标签: 血液病 临终患者 心理护理 生活质量 临床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患者PICC静脉置管风险安全护理对策。方法:62名患者置入实验,时间2023.2-2024.2。将常规PICC静脉置管操作与常规护理运用在对照组,在基础护理之上为对照组提供安全护理等工作,将临床指标进行汇总。结果:护理后,观察组风险问题出现人数较低,患者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血液患者在通过PICC静脉置管期间,予以安全管理等工作后,能够有效保障患者置管的安全性,降低风险问题出现,同时令患者对护理满意的提高。

  • 标签: 血液病 PICC静脉置管 风险 安全护理 对策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德尔菲法构建恶性血液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旨在为评价恶性血液护理质量提供科学实用依据。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恶性血液护理质量相关文献,构建指标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34名专家进行咨询,确定恶性血液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结果第1轮发放问卷34份,回收31份,回收率为91.17%;第2轮发放问卷29份,回收29份,回收率为100.00%;2轮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5和0.92;2轮专家咨询的Kendall's W系数分别为0.239、0.214(P<0.05)。最终形成包括3项结构指标、3项过程指标及6项结果指标的恶性血液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结论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的恶性血液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具有科学性、代表性,且可信度高,能够为护理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 标签: 血液肿瘤 恶性血液病 德尔菲法 护理质量 指标构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端粒一端粒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成为近年来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端粒(Telomeres)是Muller根据黑腹果蝇染色体末端保护功能而于1938年首次定义。端粒酶(Telomerase)则于1984年为Greider和Blackbum所发现。现就端粒一端粒酶系统及其在造血干细胞及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表现综述如下。

  • 标签: 端粒-端粒酶系统 恶性血液病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造血干细胞 科学研究 保护功能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 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 目的探析循证护理在血液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17年 6月— 2018年 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 78例血液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中运用随机表达法的方式分组,对照组( n=39)和观察组( n=39)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循证护理,比较 2组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血糖指标及满意度。结果通过比较 2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发现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通过比较 2组患者干预后的血糖指标,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比较 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发现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血液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获得理想效果,一方面能够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另一方面能够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故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液病合并糖尿病 护理 循证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目的探析循证护理在血液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78例血液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中运用随机表达法的方式分组,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循证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血糖指标及满意度。结果通过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发现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通过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的血糖指标,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发现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获得理想效果,一方面能够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另一方面能够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故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液病合并糖尿病 护理 循证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间质性肺炎是由多种不同病因引起的导致限制性肺功能损害及气体交换障碍的肺间质增生性疾病,以急性和慢性侵犯肺间质为主,同时也可累及肺实质,病变多为弥漫性,故有弥漫性肺疾病之称。间质性肺炎的病因尚不很清楚,目前认为免疫与炎性反应在其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恶性血液患者因为常有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治疗期间输入多次血液,成为细菌、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同时接受大剂量化疗与放疗,防御屏障遭到破坏,造血及免疫功能极度低下,所以成为间质性肺炎的高危人群,其中粒细胞缺乏与真菌感染患者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分别达到了12.75%和40.00%,粒细胞缺乏和真菌感染是恶性血液患者发生间质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 标签: 恶性血液病患者 间质性肺炎 治疗期 免疫功能低下 弥漫性肺疾病 粒细胞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