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强化医务人员防护对预防控制新冠肺炎感染的效果。方法:将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新冠肺炎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50例)和对照组(n=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防护措施。观察组实施强化医务人员防护措施。结果:在两组防护方式下发生感染情况的几率方面,观察组感染率为2.00%,对照组感染率为16.00%,观察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强化医务人员防护的措施在新冠肺炎感染患者的护理中,医务人员安全性更高,防护质量更好,感染几率较低,值得参考。

  • 标签: 强化医务人员防护 预防控制 新冠肺炎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喉罩全麻复合下肢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抽取实施TKA的60例老年病例,患者均于2021.05~2022.05期间就诊,将60例病例在研究前以双盲法分为甲乙组,对比时各纳入30例。乙组为喉罩全麻复合下肢神经阻滞,甲组为全麻复合气管插管静吸麻醉。对比甲乙组不良反应及麻醉效果等情况。结果:经对甲乙组不良反应做出比较统计,乙组各项统计值均低于甲组(P<0.05)。经对甲乙组麻醉优良率做出比较统计,乙组统计值为96.67%高于甲组76.67%(P<0.05)。结论:在老年TKA中喉罩全麻复合下肢神经阻滞的效果优良,可减少各种不良反应,麻醉可靠、安全,可推广借鉴。

  • 标签: 老年 喉罩全麻 下肢神经阻滞 全膝关节置换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高分辨率二维超声联合煊影成像技术研究孕7~13周+6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正常和异常胚胎/胎儿的超声图像特征,为CNS异常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早孕期(7~13周+6)超声筛查CNS正常胚胎/胎儿80例,早孕期(孕11~13周+6)CNS畸形胎儿41例,经阴道高分辨率二维超声联合煊影成像技术观察CNS正常及异常图像特征。对结果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自孕7周起,高分辨率二维超声联合煊影成像技术可清晰立体地显示前、中和菱脑泡,脑胚胎发育菱脑泡的变化最大;9周时可见明显的脑桥曲、第四脑室和后颅窝池;10周时可见发育中的小脑和原始Blake陷窝囊肿;11~13周+6时较10周变化最明显的第四脑室脉络丛由垂直于神经管的长轴变为与神经管长轴平行。41例CNS畸形胎儿中,16例(39.0%)露脑畸形,11例(26.8%)全前脑,5例(12.2%)脑膨出,4例(9.7%)无脑畸形,3例(7.3%)第四脑室扩张,2例(4.9%)开放性脊柱裂。结论高分辨率二维超声联合煊影成像技术可清晰立体地显示孕7~13周+6CNS正常胚胎/胎儿发育形态学变化,有助于更好地理解CNS胚胎异常起源,为CNS异常的早期发现提供诊断线索。

  • 标签: 超声检查,产前 中枢神经系统 胚胎发育 神经系统畸形 妊娠初期 图像增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10—2017年中国胆囊癌临床流行病学特征、诊断、治疗与预后情况。方法采用单病种回顾性登记队列研究方法。基于“真实世界研究”理念,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胆囊癌研究小组(CRGGC)建立的中国胆囊癌多中心回顾性临床资料数据库中42家医院收治的6 159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指标:(1)病例来源情况。(2)年龄与性别分布情况。(3)诊断情况。(4)外科治疗与预后情况。(5)综合治疗与预后情况。随访数据由CRGGC对各协作中心的临床随访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主要结局指标为手术治疗患者手术之日或未手术患者确诊之日起,至结局事件发生或随访截至时间的总体生存时间。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或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和(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强迫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将P<0.1的因素引入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逐步后退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病例来源情况:42家医院中,三级甲等医院35家,三级乙等医院7家;胆囊癌收治高流量医院16家,非高流量医院26家。42家医院地域分布:中部地区9家,东北地区5家,东部地区22家,西部地区6家。6 159例患者地域分布:2 154例(34.973%)来自中部地区,705例(11.447%)来自东北地区,1 969例(31.969%)来自东部地区,1 331例(21.611%)来自西部地区。6 159例患者总体院均诊断与治疗数为(18.3±4.5)例/年;其中4 974例(80.760%)来源于高流量医院,院均诊断与治疗患者数为(38.8±8.9)例/年;1 185例(19.240%)来源于非高流量医院,院均诊断与治疗患者数为(5.7±1.9)例/年。(2)年龄与性别分布情况:6 159例患者确诊年龄为64(56,71)岁;其中男性2 247例(36.483%),确诊年龄为64(58,71)岁;女性3 912例(63.517%),确诊年龄为63(55,71)岁。性别比例为女性:男性=1.74∶1。3 886例(63.095%)患者确诊年龄为56~75岁。不同性别患者确诊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9,P<0.001)。(3)诊断情况:6 159例患者中,初步诊断为胆囊癌2 503例(40.640%),初步诊断非胆囊癌3 656例(59.360%)。未手术患者2 110例(34.259%),其中初步诊断为胆囊癌200例(9.479%),初步诊断为非胆囊癌1 910例(90.521%)。手术患者4 049例(65.741%),其中初步诊断为胆囊癌2 303例(56.878%),初步诊断为非胆囊癌1 746例(43.122%)[术中诊断为胆囊癌774例(19.116%)、术后诊断为胆囊癌972例(24.006%)]。6 159例患者中,初步诊断前行超声、C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分别为2 521例(40.932%)、2 335例(37.912%)、1 114例(18.087%),行血清癌胚抗原(CEA)、CA19-9、CA125检测分别为3 259例(52.914%)、3 172例(51.502%)、4 016例(65.205%)。同一例患者可行多种检查。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来源医院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年龄(≥72岁),收治医院胆囊癌患者流量,初步诊断前超声检查,初步诊断前CT检查,初步诊断前MRI检查,初步诊断前CEA检测,初步诊断前血清CA19-9检测,初步诊断前血清CA125检测均是影响胆囊癌患者初步诊断为胆囊癌的相关因素(优势比=1.45、1.98,0.69,0.68,2.43,0.41,1.63,0.41,0.39,0.42,95%可信区间为1.21~1.74、1.64~2.40,0.59~0.80,0.60~0.78,2.19~2.70,0.37~0.45,1.43~1.86,0.37~0.45,0.35~0.43,0.38~0.47,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来源医院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性别,年龄(≥72岁),收治医院胆囊癌患者流量,初步诊断前超声检查,初步诊断前CT检查,初步诊断前血清CA19-9检测是影响胆囊癌患者初步诊断为胆囊癌的独立影响因素(优势比=1.36、1.42,0.89,0.67,1.85,1.56,1.57,0.39,95%可信区间为1.13~1.64、1.16~1.73,0.79~0.99,0.57~0.78,1.60~2.14,1.38~1.77,1.38~1.79,0.35~0.43,P<0.05)。(4)外科治疗与预后情况:4 049例手术治疗患者中,2 447例(60.435%)分期资料和随访资料完整,0期、Ⅰ期、Ⅱ期、Ⅲa期、Ⅲb期、Ⅳa期、Ⅳb期分别为85例(3.474%)、201例(8.214%)、71例(2.902%)、890例(36.371%)、382例(15.611%)、33例(1.348%)、785例(32.080%)。2 447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55.75个月(95%可信区间为52.78~58.35),术后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23.46个月(95%可信区间为21.23~25.71)。0期、Ⅰ期、Ⅱ期、Ⅲa期、Ⅲb期、Ⅳa期、Ⅳb期患者总体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512.47,P<0.001)。4 049例手术治疗患者中,可切除性肿瘤2 988例(73.796%),不可切除性肿瘤177例(4.371%),可切除性无法评估884例(21.833%)。2 988例可切除性肿瘤患者中,根治性切除2 036例(68.139%),非根治性切除504例(16.867%),手术根治性无法评估448例(14.994%)。2 447例分期和随访资料完整的手术治疗患者中,不可切除性肿瘤53例(2.166%),可切除性肿瘤非根治性切除300例(12.260%),可切除性肿瘤根治性切除1 441例(58.888%),无法评估653例(26.686%)。733例未手术患者随访资料完整。未手术、不可切除性肿瘤手术治疗、可切除性肿瘤非根治性切除、可切除性肿瘤根治性切除患者总体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21.04,P<0.001)。(5)综合治疗与预后情况:6 159例患者中,541例(8.784%)行术后辅助化疗和晚期化疗,76例(1.234%)行放疗。1 170例进展期(Ⅲa期及以上)行根治性切除手术患者中,联合术后辅助化疗126例(10.769%),未联合术后辅助化疗1 044例(89.231%),两者总体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23,P=0.629)。658例Ⅲa期行根治性切除手术患者中,联合术后辅助化疗66例(10.030%),未联合术后辅助化疗592例(89.970%),两者总体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05,P=0.817)。512例≥Ⅲb期行根治性切除手术患者中,联合术后辅助化疗60例(11.719%),未联合术后辅助化疗452例(88.281%),两者总体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1.50,P=0.220)。结论我国胆囊癌患者女性多于男性,超过半数确诊年龄为56~75岁。初步诊断前行超声和CT检查、血清CA19-9检测是初步诊断胆囊癌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术前可切除性评估可改进治疗决策、改善患者预后。我国胆囊癌辅助化疗尚不规范且比例较低。

  • 标签: 胆道肿瘤 术前诊断 外科治疗 辅助治疗 流行病学 影响因素 预后
  • 简介:摘要: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下,仿制药品市场逐渐兴起。由于仿制药品较为特殊,可对人体造成直接影响,所以食药局对仿制药品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基于此,相关企业需将仿制药品研发过程中的工艺质量控制提上日程,借助其保障药品研发工序质量,为仿制药品的最终质量、安全性提供保障。鉴于其涉及到较多内容和环节,且具有一定难度,所以本文就仿制药研发过程中的工艺质量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相关企业及相关工作人员带来一定启发,将仿制药研发中的工艺质量提高,为仿制药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 标签: 仿制药 研发 工艺质量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S)-(-)- N,N-二甲基-3-羟基-3-(2-噻吩基)丙胺(CAS号:116817-84-6)合成工艺中用到多聚甲醛,导致最终生产的产品中有甲醛残留,甲醛在贮存过程中,易被氧化成甲酸,甲酸在《2020版中国药典四部0861残留溶剂测定法》中属于3类溶剂,需要控制残留量低于0.5%,且(S)-(-)- N,N-二甲基-3-羟基-3-(2-噻吩基)丙胺用于生产合成原料药,残留的甲醛容易发生反应,产生其他杂质,故(S)-(-)- N,N-二甲基-3-羟基-3-(2-噻吩基)丙胺中需要严格控制甲醛残留量。甲醛限度低,普通的滴定法受基质(样品)影响,无法准确定量,其次,甲醛在气相和液相上响应偏低,为提高方法灵敏度,考虑将甲醛用2.4-二硝基苯肼衍生成2,4-二硝基苯腙,通过HPLC检测方法测2,4-二硝基苯腙来检测甲醛含量,并对方法做全面方法学验证。

  • 标签: 甲醛 2.4-二硝基苯肼衍生 HPLC检测方法 分析方法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锻炼专项护理在肺癌患者手术前及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4月-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86例肺癌择期手术患者,通过随机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n=43),常规组给予患者常规术前术中护理;而实验组则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增加呼吸锻炼专项护理;给两组患者均进行7w的护理干预,观察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水平,包括FVC、FEV1、FEV1/FVC指标。结果:护理7w后,实验组FVC、FEV1、FEV1/FVC各项指标均高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锻炼专项护理运用于肺癌患者手术前及手术中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水平,降低术后心率失常、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从而缩短患者疾病康复时间,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呼吸锻炼 专项护理 肺癌 手术前 手术中
  • 简介:摘要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是共产党人的“心学”;我们党历来重视加强党性教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深入开展党史国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深入开展道德品行教育、法治思维教育、反腐倡廉教育,把党章和党规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

  • 标签: 党性 党性教育 必修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