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4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经内镜放置胆管金属支架联合鼻胆管引流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5月恶性胆管梗阻患者52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1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内镜放置胆管金属支架联合鼻胆管引流术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相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时间相比较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经内镜放置胆管金属支架联合鼻胆管引流术应用于恶性胆管梗阻患者治疗中,其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与体征,并且该术式具有创伤小、对机体损伤程度轻,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等特点,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姑息手术切除 介入治疗 鼻胆管引流 恶性胆管梗阻
  • 简介:摘要目前胆管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临床对胆管肿瘤的治疗仍然疗效差,外科手术治疗风险大,费用高,并发症多,手术切除机会小,治疗非常棘手.经消化内科内镜下治疗结合外科或者放化疗,安全性明显提高,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等特点,尤其年老体弱不适合较大型手术的病人更是首选。

  • 标签:
  • 简介:回顾性分析52例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中应用输尿管联合胆道镜碎石术的临床资料,其中48例患者术后T管造影证实结石取净,4例有少量泥沙样结石残留,但术后经胆道镜处理后结石排出体外。提示输尿管镜联合胆道镜处理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是一种有效方法,可以明显提高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减少术后结石残留。

  • 标签: 输尿管镜 胆道镜 肝内胆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2011年9月至2013年10月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32例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出现2例结石残留(结石残留率6.25%),1例患者出现胆漏;术后随访中发现4例患者出现间断性发热、腹痛及轻度黄染症状,给予对症治疗后均治愈。结论通过长期临床实践证实,术前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精确诊断并根据病情评估结果合理选取手术术式,可降低术后结石复发率,提升临床手术治疗效果。

  • 标签: 肝胆管结石 胆管狭窄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胰胆管疾病的临床定性价值。方法对58例各种胰胆管疾病患者进行了常规MRI及MRCP检查,并经手术病理或(和)其他影像学检查证实。结果MRCP能清晰显示胰胆管的解剖结构,能较好显示胰胆管疾病的病变部位,对梗阻性黄疸梗阻程度和定位诊断准确率100%,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定性准确率94.7%。结论MRCP是一种安全、非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可以显示胰胆管的解剖和病理变化,结合原始图像和常规MRI扫描,提高胰胆管疾病诊断水平。

  • 标签: 胰胆管疾病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影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的胆管结石手术最好的护理措施。方法对98例胆管结石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总结护理经验。结果胆管结石手术患者临床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疼痛护理,高热护理,皮肤护理注意凝血机制障碍表现,预防并发急性胆管炎发生。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做好引流管、皮肤护理,观察有无腹腔内出血、胆道出血、胆瘘、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术前后护理措施有效落实,能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胆管结石病人尽早康复。

  • 标签: 胆管结石 手术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2015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接诊的胆结石合并胆管狭窄患者中选取4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肝方叶部分切除显露肝门胆管狭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92.7%,对照组优良率为70.7%,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患者,采用肝方叶切除方式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手术并发症和复发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 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38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的临床资料,采用单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管引流、胆总管切开取石加纤维胆道镜取石、行肝叶/段切除术,观察其疗效。结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管引流术一次取尽率73.33%,残石率26.67%;胆总管切开取石加纤维胆道镜取石术一次取尽率76.92%,残石率23.08%;肝叶/段切除术均未发生结石残留。结论根据患者临床指征合理地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是治疗关键,可有效提高其治愈率,降低结石残留及复发率。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胆管炎 纤维和电子胆道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外科行手术治疗的42例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行T管造影,发现残留结石5例(占11.9%)。6例(占14.3%)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均经药物对症处理后治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至今,其中优27例(占64.3%)、良12例(占28.6%)、差3例(占7.1%),优良率为92.9%。结论肝内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手术治疗原则是去除病灶、彻底清除结石、有效解除狭窄、通畅引流,术中要正确判断及处理解剖变异,根据患者情况合理的选择手术方式是降低术后结石复发的关键,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肝胆管结石 胆管狭窄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胆管蛔虫症的诊断。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鉴别。结论多见于儿童、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大多数患者有肠道蛔虫症、吐虫或排虫史。腹痛是本症的主要症状,常突然发生异常剧烈右上腹或上腹部钻顶样疼痛,常呈弯腰屈曲位,缓解后如常人。发作时向右肩胛部、右季肋腰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皮肤巩膜黄染,可有寒战和高热。

  • 标签: 胆管蛔虫症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胆管损伤的危险因素一般性因素:①认为胆囊切除简单。②基础知识不足,缺乏足够训练。③麻醉不满意,过短、过低、过分靠外的腹直肌切口,过斜、过短、过分偏外的肋缘下切口,暴露不良,肝十二指肠韧带伸张不够,采光照明不佳等等。

  • 标签: 医源性胆管损伤 肝十二指肠韧带 肋缘下切口 预防 危险因素 胆囊切除
  • 简介:摘要胆管蛔虫症(biliaryascariasis)是一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多见于青壮年和儿童,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蛔虫寄生于人体中下段小肠,当寄生环境发生变化时,有钻孔习性的蛔虫钻入胆管。目的讨论胆管蛔虫症临床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指导病人口服驱虫药,如哌嗪(驱蛔灵),同时服用利胆剂。指导病人定期复查,通过服药治疗后胆管内仍有蛔虫,则行内镜治疗。

  • 标签: 胆管蛔虫症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PTGCD)和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PTCD)治疗高龄胆管炎的体会。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的方法进行调查,并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间54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的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用数字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干预组患者采用手术切除治疗,对照组采用非切除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疗效评估有效率分别为96.3%、77.8%,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结石残留率分别为3.7%、29.6%,患者疾病复发率分别为7.4%、40.7%,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术切除能够彻底的治疗疾病,治疗效果更理想。

  • 标签: 肝胆管结石 胆管狭窄 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