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脑卒中一般可以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老年群体出现脑卒中的情况相对比较常见。如果老年人出现了缺血性脑卒中,一般是由于其大脑的供血中断,导致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并进一步导致坏死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下需要及时将患者送到医院进行溶栓治疗。还有部分老年人会出现出血性脑卒中,可能是因为血压上升较高所致,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医生的指导选择相应的降压药物治疗,如果出血量较大,则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 标签: 老年脑卒中患者 长期卧床 压力性损伤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就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发展历程、特点及管理现状进行综述,讨论临床实践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趋势,以期为我国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管理提供科学的证据和参考。

  • 标签: 综述 医用粘胶 皮肤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MARSI)危险因素,以期为制定儿科MARSI预防以及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该院儿科患者MARSI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儿456例,其中78例发生MARSI,占17.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皮肤干湿、皮肤弹性为MARSI发生率的影响因素。结论儿科MARSI发生率较高,护理人员应引起重视,积极探索有效预防和管理措施,尤其关注营养状况较差、皮肤潮湿以及皮肤弹性较差的患儿。

  • 标签: 儿科 医用粘胶 皮肤损伤 预防措施
  • 简介:放射皮肤损伤是放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易发生在皮肤较薄的颈、胸、腋窝、腹股沟等照射野部位,可造成正常组织细胞渐进变化、坏死,乃至广泛的纤维化损伤,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而且有可能影响治疗计划顺利实施,严重时导致放疗中断。

  • 标签: 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 中医中药治疗 组织细胞 治疗计划 并发症 照射野
  • 简介:摘要: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ACI)是指使用医用粘胶造成的皮肤损伤,通常会引起局部疼痛、瘙痒、灼热感,甚至水疱、糜烂及坏死等不良后果,是儿科医院最常见的感染并发症之一。该文回顾分析儿科医院2011~2021年发生的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共6例,探讨其发生危险因素,为减少或预防小儿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 简介:云南HIV/AIDS主要集中在静脉吸毒者、暗娼、男性接触者等高危人群中。然而,HIV从高危人群进入到一般人群中,桥梁人群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桥梁人群在HIV/AIDS传播中的作用愈来愈受到AIDS控制领域的重视,已成为HIV/AIDS流行病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 标签: 艾滋病病毒传播 高危/桥梁人群 情况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高危人群中氯胺酮相关膀胱炎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强制戒毒所在押人员及招募长期单一吸食氯胺酮人群,采用自行改良设计的“药物滥用调查表”,对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及相关下尿路症状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837人,其中单一吸食氯胺酮人群有效分析问卷199份,高危人群中氯胺酮相关膀胱炎的发病率25.63%。其中人口学特征如:年龄、婚姻、学历、收入等与发病率无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食时间、每次吸食量、每日吸食量和初次吸食年龄调查对象间的发病率比较发现,其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每日吸食≤2次vs.≥3次是氯胺酮相关膀胱炎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每日吸食的次数是患病的危险因素,选择合适的干预及治疗方案可以有效的控制氯胺酮相关膀胱炎的发生。

  • 标签: 氯胺酮 膀胱炎 下尿路症状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摘要阻塞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疾病,其可能的高危因素包括男性、年龄的增加、上气道及颌面结构异常、肥胖、不良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和使用镇静安眠类药物等。OSA与高血压、冠心病、卒中、糖尿病等全身多个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导致医疗费用及社会负担增加。由于公众缺乏对该病所致严重后果的认知,仅依靠患者主动就医的模式,远不能解决OSA高患病率、低诊治率的现状。因此,针对OSA高危人群开展筛查和规范管理,对降低OSA疾病负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使OSA这一疾病在不同场景和人群中得到充分认识和筛查,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睡眠呼吸障碍学组、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呼吸病学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睡眠呼吸设备学组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本共识。共识强调了OSA高危人群筛查的对象包括具有OSA患病危险因素、相关合并疾病、相关职业风险等人群。推荐基层医疗机构、体检中心和医院相关科室对OSA高危人群进行筛查。阐明了不同场景和人群中筛查OSA的工具、方法和流程。强调筛查出的OSA高危人群需由医疗机构采用医用级睡眠监测设备包括家庭睡眠呼吸暂停监测或多导睡眠图完成诊断。对OSA高危人群和确诊患者均强调全面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对明确诊断的OSA患者应进行规范化管理,包括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气道正压通气可作为优先选择,可选择的治疗还包括口腔矫治器、体位治疗,外科手术等。推荐建立规范的患者随访制度,及时发现OSA疾病进展,定期评估临床干预效果。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高危人群 筛查 管理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防治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统计的100例艾滋病高危场所干预对象(以下简称艾滋病高危人员)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均对其实施健康教育,并将艾滋病高危人员实施健康教育前后的应用保护措施情况进行对比。结果100例艾滋病高危场所干预对象经健康教育干预后的不参与有偿献血率为100.00%,避孕套使用率为88.00%,不共用注射器具率为99.00%及疾病认知率为100.00%,均高于健康教育干预前,P<0.05。结论对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防治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艾滋病高危人员推广实施。

  • 标签: 艾滋病 高危人群 干预 健康教育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损伤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某院182例患者行ICU手术,分为压力损伤组(22例)和非压力损伤(160例)。分析患者发生术中压力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手术时间>1h、存在术中体位移动、存在局部潮湿、受压皮肤状况异常为ICU手术患者发生术中压力损伤的影响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因素均有一定的对术中发生压力损伤的预测评估价值。结论:手术时间过长、术中体位移动、局部潮湿、受压皮肤状况异常是发生术中压力损伤的影响因素,应制定相应预防措施。

  • 标签: ICU手术术中压力性损伤影响因素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分析预防护理在ICU器械压力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7—2019年6月期间接收的52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n=26)和试验组(n=26)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预防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压力损伤发生率、愈合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压力扭伤发生率为3.85%(1/26),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3.08%(6/26)(P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ICU器械性 压力性 损伤 应用
  • 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预防护理在ICU器械压力损伤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于我院ICU病房2019年10月份-2020年10月份收治的患者中选取72例,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针对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针对3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预防护理,从愈合时间、护理满意度、总发生率指标予以分析。结果:患者伤处愈合时间(3.56±1.23)d,护理满意度23例(63.89%);ICU器械压力损伤发生率12例(33.34%);观察组患者伤处愈合时间(2.04±0.74)d,护理满意度35例(97.22%);ICU器械压力损伤发生率3例(8.3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预防护理的应用可降低ICU机械压力损伤的发生率,理应作为ICU护理首选方法予以重视。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ICU 器械性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无创呼吸机治疗阶段,为了预防面部皮肤压力损伤,总结相关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研究患者抽取后,共有50例符合入组条件,接收时间方面,跨越了2021年7月至2023年4月,而后分组,指导原则为:随机抽样法,组别包括:对照组、实验组,经调查发现,两个组别抽取患者均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该阶段内,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综合护理应用于实验组,每个组别统计后,纳入研究的样本数为25,总计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的最终疗效。结果:关于面部皮肤压力损伤发生率,实验组统计数值(8.00%)VS对照组统计数值(32.00%),展现出了更低水平,P<0.05;护理满意度中,两个组别予以比较,(76.00%)VS(96.00%),实验组有更高表现,P<0.05。结论:相较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的开展效果更佳,对于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而言,可有效降低面部皮肤压力损伤发生率,提高满意度,值得推行、应用。

  • 标签: 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 面部皮肤压力性损伤 综合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无创呼吸机面罩漏气及机械压力损伤开展个性化皮肤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以为院区2019年5月-2020年5月所收诊的60例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随机模式下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分得30例,前者予以无创呼吸机常规护理,后者行个性化皮肤护理,将60例入组干预后所得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舒适度分值予以比较。结果:测得60例患者入组干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组为30例观察组(P0.05);后续干预得出30例观察组入组干预后舒适度分值明显更高(P

  • 标签: 无创呼吸机治疗 面罩漏气 机械性压力损伤 个性化皮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保护约束患者床边皮肤交接流程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压力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2018年1月—2018年6月因患精神分裂症而至我院接受治疗并给予保护约束的患者60例按照我院2018年1月实施床边皮肤交接流程时间前后顺序平均分成两组,以30例为一组,以实施前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实施后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压力损伤发生率、家属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压力损伤发生率与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较低,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进行保护约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实施床边皮肤交接流程,不仅能降低压力损伤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而且还能提高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保护性约束 床边皮肤交接流程 精神分裂症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改善受压部位皮肤微环境的干预措施在骨科特殊体位患者术中获得压力损伤中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骨科特殊体位患者进行回顾研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接受改善受压部位皮肤微环境的干预措施。结果:实验组的术中获得压力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情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也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善受压部位皮肤微环境的干预措施在骨科特殊体位患者术中获得压力损伤中具有显著效果,能有效降低术中压力损伤的发生率,提高术后恢复情况和患者满意度。因此,这些干预措施可作为预防和管理术中获得压力损伤的重要手段。

  • 标签: 改善受压部位皮肤微环境的干预措施 骨科特殊体位患者 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文章对颅脑损伤患者枕部压力损伤的国内外的发生情况、发病机制、发生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等进行综述。对于压力损伤的发生在颅脑患者枕部压力损伤中的发生作用,以及患者自身因素、各疾病相关因素对该类患者枕部压力损伤发生的影响,以及怎样规避上述因素,预防枕部压力损伤进行解析,以期为从事颅脑损伤患者枕部压力损伤预防的护理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颅脑损伤 枕部压力性损伤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基于云平台对冠心病高危人群健康管理的有效和可行。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通过云平台持续管理2017年6月—2018年6月就诊于郑州市金水区两个社区门诊的冠心病高危人群280例,1年后评估入组人群的各项临床指标、冠心病预防知识掌握程度及药物依从性情况,最后通过问卷调查评估云平台管理的可行及接受程度。结果共入组冠心病高危人群272例,经云平台管理1年之后,入组人群血脂、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空腹血糖控制情况均较前明显改善(均P<0.05),但糖化血红蛋白并未明显降低[(6.4±1.2)%比(6.3±1.1)%,P>0.05]。入组人群冠心病预防相关知识掌握较前明显提高,药物依从未见明显改善[(5.0±1.6)分比(5.0±1.5)分,P>0.05]。问卷调查显示,228例(83.8%)患者对于云平台管理具有较高的接受度,208例(76.5%)的入组人群希望继续使用云平台进行健康管理。结论基于云平台的健康管理可以改善冠心病高危人群的临床指标控制情况,有助于高危人群掌握冠心病预防的相关知识,但云平台的部分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

  • 标签: 冠状动脉心脏病 健康管理 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