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妊娠期内胆淤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0例妊娠期内胆淤积患者治疗结果,根据治疗方式设置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均为35例,对照组采用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化指标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对应生化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均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治疗组(31.11%)低于对照组(53.33%),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对妊娠期内胆淤积患者治疗期间,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利于改善患者病情和对妊娠结局影响。

  • 标签: 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 妊娠期 肝内胆汁淤积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熊去氧胆酸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妊娠期内胆淤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例妊娠期内胆淤积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熊去氧胆酸常规的治疗方式,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腺苷蛋氨酸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评分及瘙痒、血清总胆汁酸、谷丙转氨酶以及谷草转氨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妊娠期内胆淤积采用熊去氧胆酸联合抗胆淤汤治疗,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的消除瘙痒,降低患者的血清总胆汁酸、谷丙转氨酶以及谷草转氨酶等,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熊去氧胆酸 抗胆淤汤 妊娠期 肝内胆汁淤积症 腺苷蛋氨酸
  • 简介:目的:分析妊娠期内胆淤积(ICP)患者体内肝功能指标同胎盘形态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ICP晚期妊娠患者共80例为观察组,同期正常妊娠患者8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孕妇血胆汁酸、胆红素、转氨酶水平以及测量胎盘绒毛间隙面的密度以及合体结节面的密度大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胆汁酸、胆红素以及转氨酶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胎盘绒毛间隙面的密度方面显著小于对照组,在合体结节面的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内胆瘀积患者体内血清胆汁酸、胆红素以及转氨酶水平升高同胎盘的形态学变化有密切相关性,对于此类肝功能明显升高的ICP患者,应在住院期间加强监护,在适当时候可终止妊娠,防止发生胎死宫内。

  • 标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肝功能异常 胎盘形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妊娠期内胆淤积的疗效。方法:以2022.6到2023.6期间于本院收治的81例妊娠期内胆淤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口服熊去氧胆酸片,静脉注射甲硫胺,观察组的患者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比较两组胆汁淤积指标、皮肤瘙痒消失时间、黄疸消失时间及患者妊娠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总胆汁酸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皮肤瘙痒消失时间和黄疸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不良妊娠情况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研究揭示了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在改善妊娠期内胆淤积患者症状、减轻肝功能损害、降低不良妊娠结局风险等方面的潜在疗效。

  • 标签: 胆结石手术 个体化护理干预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对妊娠期内胆淤积患者皮肤瘙痒的护理效果。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60例妊娠期内胆淤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孕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内胆淤积(ICP)母婴围产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11—2022.11期间在我院收治的ICP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孕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母婴围产期结局。结果:观察组的母婴围产期结局比对照组更好,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ICP患者经过孕期护理干预后,母婴围产期结局显著较好,临床可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孕期护理干预 妊娠期 肝内胆汁淤积症(ICP) 母婴围产期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发型妊娠期内胆淤积(ICP)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和围产儿结局的关联性。方法抽取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早发型ICP患者78例,将血清TBA水平为10~40 μmol/L的45例患者作为低水平组,将血清TBA>40 μmol/L的33例患者作为高水平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比较两组分娩孕周、分娩方式、围产儿结局及新生儿并发发生率。结果低水平组AST、ALT、TBIL水平低于高水平组(t=41.66、37.71、32.65,P均<0.05)。低水平组分娩孕周长于高水平组,且分娩方式优于高水平组(P<0.05)。低水平组宫内发育迟缓、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6.67%(3/45)、15.56%(7/45)、13.33%(6/45),低于高水平组的30.30%(10/33)、45.45%(15/33)、39.39%(13/33),P<0.05。低水平组病理性黄疸、颅内出血、吸入性肺炎、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13.33%(6/45)、2.22%(1/45)、4.44%(2/45)、4.44%(2/45),低于高水平组的48.48%(16/33)、21.21%(7/33)、27.27%(9/33)、27.27%(9/33),P<0.05。结论早发型ICP患者血清TBA水平越高,肝功能越差,不良分娩结局、不良围产儿结局、新生儿并发发生率越高,临床应及时监测血清TBA水平,积极治疗并结合患者病情实际情况适时终止妊娠,以改善围产儿结局。

  • 标签: 妊娠 肝内胆汁淤积症 胆汁酸
  • 简介: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receptorα,ERα)对参与调节胆汁酸转运相关的基因,如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Xreceptor,FXR)、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sodiumtaurocholateco-transprortingpolypeptide,NTCP)、胆盐输出泵(bilesaltexportpump,BSEP)的调控作用及其对孕鼠内胆淤积发生的影响。方法将40只SPF级SD孕鼠随机均分为4组。自孕第15d起,对照组颈部皮下注射精制植物油2.0mL/kg·d;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皮下注射17α-乙炔雌二醇1.0mg/kg·d、1.25mg/kg·d、1.5mg/kg·d。于妊娠第21d采血2mL,后采用颈部脱臼法处死,提取母鼠肝脏行活体组织学检查。检测各组孕鼠血清中的生化指标及肝脏组织中各目的蛋白和mRNA表达量。结果生化指标:低、中、高剂量组孕鼠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表达及mRNA的表达水平:ER在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表达量依次升高,而FXR、NTCP、BSEP在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表达量依次降低,各组目的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雌激素剂量的增加,ERα表达水平升高,而FXR、NTCP、BSEP表达水平均降低,提示胆汁酸代谢转运功能降低,可能为雌激素诱导孕鼠内胆淤积的发生机制之一。

  • 标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 雌激素受体 胆汁酸转运相关基因 法尼醇X受体 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 胆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淤积的疗效。方法64例慢性乙型肝炎胆汁淤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给于综合保和抗病毒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于熊去氧胆酸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和茵栀黄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比较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连续治疗4周时,熊去氧胆酸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下降降幅较茵栀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组治疗乙型肝炎内胆淤积疗效优于茵栀黄组,可能与其改善胆道损伤、解除於胆、保护肝细胞功能有关。

  • 标签: 熊去氧胆酸 胆汁淤积 慢性乙型肝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例Citrin蛋白缺陷所致的婴儿内胆淤积(neonat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caused by citrin deficiency,NICCD) SLC25A13基因的变异特点。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法对目标基因的编码外显子和侧翼区域进行捕获,对变异位点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和致病性分析。结果在16例NICCD患儿中,共发现致病变异15种,其中6种既往未见报道,包括IVS14-9A>G、c.1640G>A、c.762T>A、c.736delG、c.1098delT、c.851G>A。结论通过高通量测序发现6种新变异,丰富了SLC25A13基因的变异谱,为患儿家系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了依据。

  • 标签: Citrin蛋白缺陷 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症 高通量基因测序 SLC25A13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合并妊娠期内胆淤积(ICP)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47例HDCP合并ICP患者及229例未合并ICP患者对照研究。结果HDCP合并ICP者的产后出血量、肝功受损程度、新生儿重度窒息率、围产儿死亡率均高于未合并ICP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DCP合并ICP者对母婴危害大,需高度重视并积极治疗。

  • 标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血小板参数、凝血指标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and lymphocyte ratio,PLR)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and lymphocyte ratio,NLR)对妊娠期内胆淤积(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孕妇的凝血障碍及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分娩的106例ICP患者(ICP组)和138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数、PLR、NLR以及产后出血量及围产儿结局在两组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根据血清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水平是否≥40 μmol/L将ICP组分为轻度ICP亚组和重度ICP亚组,分析差异指标在两亚组之间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MPV(t=4.929,P<0.001)、FIB(t=3.509,P<0.001)、D-D(t=7.834,P<0.001)及NLR(t=4.098,P<0.001)在ICP组中是显著升高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小板计数(t=4.367,P<0.001)和PLR(t=2.448,P=0.015)在ICP孕妇中是显著降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CP组产后出血量(t=10.003,P<0.001)、胎儿窘迫发生率(χ2=17.194,P<0.001)、早产率(χ2=13.938,P<0.001)和转入新生儿监护室率(NICU)(χ2=29.736,P<0.00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CP组Apgar评分(t=3.234,P=0.001)、新生儿出生体质量(t=6.509,P<0.00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ICP组分为重度ICP亚组和轻度ICP亚组进一步分析显示,两亚组在MPV(t=2.376,P=0.019)、FIB(t=2.174,P=0.032)、D-D(t=3.074,P=0.003)、WBC(t=2.021,P=0.046)、中性粒细胞计数(t=2.131,P=0.035)、NLR(t=2.864,P=0.005)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且产后出血量(t=3.257,P=0.002)、早产儿发生率(χ2=4.025,P=0.045)、出生体质量(t=3.126,P=0.002)、转入NICU率(χ2=5.518,P=0.019)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P孕妇体内存在异常凝血及纤溶状态,易导致产后出血,不良围生结局发生率高,应当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早期通过对ICP孕妇的凝血功能和炎症标志物的分析,评估ICP孕妇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 标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产后出血 妊娠结局 凝血 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炎性标志物对妊娠期内胆淤积(ICP)的诊断及预后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和妇产科确诊的130例ICP患者为研究对象,并纳入ICP组,其中,初产妇为86例,经产妇为44例。根据ICP严重程度,进一步将其分为重度ICP亚组(n=29)和轻度ICP亚组(n=101)。选择同期在本院就诊的80例健康孕妇纳入对照组。按照86例初产妇的分娩孕龄,进一步分为ICP早产亚组(n=37)和ICP足月亚组(n=49)。采集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年龄、孕龄等),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红蛋白(Hb)、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细胞比容(HCT)、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血清总胆汁酸(sTBA)等。本研究经过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2019076),与所有患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ICP组和对照组孕妇年龄、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MPV、ALP、AST、NLR和sTB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孕妇孕龄、白细胞计数、HCT、Hb、GGT、ALT和PL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轻度ICP亚组患者的孕龄大于重度ICP亚组,而轻度ICP亚组患者sTBA浓度低于重度ICP亚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2组患者年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MPV、HCT、血小板计数、Hb、GGT、ALP、ALT、AST、NLR和PL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NLR、血小板计数和MPV诊断IC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NLR、血小板计数和MPV诊断IC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2(95%CI:0.737~0.867,P<0.001), 0.642(95%CI:0.560~0.724,P<0.001)和0.947(95%CI:0.920~0.974,P<0.001);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NLR、血小板计数和MPV诊断ICP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831、254×109/L和9.662 fL,此时其诊断ICP的敏感度分别为71.4%、64.7%和72.2%,特异度分别为81.3%、71.2%和82.5%。④ICP早产亚组与ICP足月分娩亚组孕妇ALT、AST和sTB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孕妇年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MPV、PDW、NLR和PL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sTBA、ALT、AST预测ICP所致早产的ROC分析结果:sTBA、ALT和AST预测ICP所致早产的AUC分别为0.634(95%CI:0.513~0.751,P<0.05),0.672(95%CI:0.563~0.784,P<0.001)和0.692(95%CI:0.544~0.793,P<0.001);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sTBA、ALT和AST预测ICP所致早产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48 μmol/L、56 U/L和37 U/L,此时其预测ICP所致早产的敏感度分别为67.2%、62.2%和63.2%,特异度分别为59.6%、41.3%和49.6%。结论传统炎性标志物NLR、血小板计数、MPV对诊断ICP具有良好准确度,而目前发现的传统炎性标志物对ICP严重程度评估均无价值,sTBA、ALT和AST水平可能对ICP所致早产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 标签: 胆汁淤积,肝内 早产 足月分娩 总胆汁酸 ROC曲线 预测 孕妇
  • 简介:摘要目的对熊去氧胆酸联合思美泰治疗妊娠期内胆淤积的疗效进行观察评价。方法选取我院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所收治的80例妊娠期内胆淤积患者80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熊去氧胆酸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之上联合思美泰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显效治疗例数、有效例数以及总有效率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与思美泰在治疗妊娠期内胆淤积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予以推广。

  • 标签: 熊去氧胆酸 思美泰 肝内胆汁淤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40例妊娠期内胆淤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征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进行治疗,然后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性的比较和分析。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两组患者在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及总胆汁酸指标上比较观察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皮肤瘙痒评分、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和早产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妊娠期内胆淤积的临床治疗中,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腺苷蛋氨酸 熊去氧胆酸
  • 简介:目的报告1例18q21杂合缺失致ATP8B1缺陷病(婴儿内胆淤积)合并皮特-霍普金斯综合征(PHS)。方法总结患儿的临床特征、染色体芯片和基因检查结果。结果男,3个月2d,因皮肤巩膜黄染2月余就诊。

  • 标签: 染色体缺失 18q21 胆汁淤积 ATP8B1 TCF4
  • 简介:为探讨妊娠期内胆(ICP)孕妇血清甘胆酸(CG),胆红素,转氨酶等指标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分析了335例患IC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表明,血清CG值越高者皮肤瘙出现越早,早产率,羊水粪染率及剖宫产率显著增高(P<0.01),血清胆红素或转氨酶水平升高者,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也增加(P<0.01),研究提示,可根据皮肤瘙痒出现时间,血清CG,胆红素,转氨酶值的测定结果,综合判断病情的轻重程度,重度ICP孕妇适时剖宫产终止妊娠可大大降低围产儿病死率。

  • 标签: 围产期保健 肝内胆汁郁积症 血清甘胆碱 血清甘胆酸 胆红素 转氨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42例胆汁淤积临床分析,探讨治疗方胆汁淤积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内胆淤积的42例病例。结论内胆淤积总结治疗,认真总结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治愈效果。

  • 标签: 胆汁淤积症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