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了解和重视时间药理在高血压病中的应用,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方法参考国内外的有关文献,结合临床用药实际,从人体生物节律及药理的角度,分析和阐述给药时辰对高血压病治疗的重要性,选择最佳给药时间。结果药物具有最佳使用时间性。相同剂量、相同剂型、相同产地、相同批号的同一药物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给药,产生的效果不同,甚至相差数十倍。结论按照最佳给药时间来使用药物。既可提高药效,减少用药量。降低费用。又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生物节律 时间药理学 高血压 给用时间
  • 简介:药理实验教学进行积极的探索与研究,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药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教学效果,更好地培养适应科研、临床、药学服务工作所需的本科毕业生。

  • 标签: 药理学 实验教学 综合性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元化教学理念在药理实验课程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护理系的126名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药理实验课程教学方法的不同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63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多元化实验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综合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药理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医药院校药理实验课程中开展多元化教学模式效果显著,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及综合素质。

  • 标签: 多元化教学理念 药理学 实验课程 运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作为一门国际通用性语言,英语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护士作为直接面对病人的群体,无论是在国内日常工作中还是在其继续深造学习中,都需要应用到英语,特别是现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需要大量的护士,而对外的护士输出则更需要英语能力过硬的护理人才。因此在医学教育中实行双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药理教研室在英护班对药理进行双语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效果。本文就其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

  • 标签: 药理学 双语教学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文章以混合式教学在护理药理教学中的实施价值为研究对象,首先便对其具体的实施价值进行了系统的介绍,随后讨论了护理药理教学中应用混合式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最后对护理药理教学中应用混合式教学实践进行了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混合式教学 护理药理教学 实施价值
  • 简介:摘要葛根素属于一种中药药材,具有活血、通络、升阳、胃经等效果,因此被广泛应用在临床医学治疗工作中,豆科植物野葛可以提取出葛根素。本文首先分析了葛根素的药理作用,其次分析了葛根素的临床应用方式,旨在在结合葛根素药理作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实现对葛根素的规范合理临床应用。

  • 标签: 葛根素 药理学 临床应用
  • 简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呈现,帕金森病、阿尔采默病、脑卒中、抑郁症等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而迄今的研究仍未揭示这些疾病的发生机制,已经成为临床治疗学突破和研发理想药物的瓶颈。近年来基于神经一胶质网络系统研究的进展,使得传统神经药理的基础受到严峻挑战,高度集成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科学的系统生物学研究正在逐步揭示神经一胶质网络调控系统在重大脑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解密脑功能和神经精神疾病提供了契机。

  • 标签: 神经精神药物 神经精神疾病 神经药理学 网络调控 人口老龄化 阿尔采默病
  • 简介:基于网络药理研究补气中药人参、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靶点及作用于心脑疾病的分子机制。通过中药整合药理平台(TCMIP),筛选出人参和黄芪的成分、靶标信息,进行相关的GO基因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核心靶标网络图和“中药成分关键药靶通路”图。从人参、黄芪药对中筛选得到160个药物间共同靶标,463条药物疾病核心靶标信息,其中62条共同靶标、131条潜在药物靶标、25条已知疾病靶标,主要涉及在线粒体能量产生、转化及氧化代谢等多条生物学过程信号通路。阐释了人参、黄芪功效及应用的异同点,并从成分靶点疾病角度初步揭示了人参、黄芪治疗心脑疾病具有补气功效共同作用机制,为深入研究中药功效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示范和参考。

  • 标签: N94网络药理学 人参 黄芪 心脑疾病 机制
  • 简介:摘 要:目的 用计算机网络药理技术分析柴胡疏肝散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有效成分,并预测其作用机制。方法 从中药系统药理分析平台( TCMSP)中获取柴胡疏肝散的化学成分和靶点,同时利用 OMIM、 TTD 和 PharmGkb 数据库获取治疗卒中和抑郁的共有靶标。采用 Excel 筛选分子和靶标, Cytoscape 软件建立柴胡疏肝散的中药成分 -靶点网络图,通过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 DAVID)对基因功能及代谢通路进行分析。结果 从数据库筛选出柴胡疏肝散 122 个中药成分与卒中后抑郁的 42 个靶蛋白相互作用,其中雌激素受体( ESR1)、前列素内环氧化物合成酶 2( PTGS2)、糖原合成酶激酶 3β( GSK3β)、 SLC6A4 和白三烯 A4 水解酶( LTA4H)为柴胡疏肝散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作用靶点,主要涉及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 5-羟色胺能突触通路、催乳素信号通路和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通过调节炎症应答、突触合成、雌激素应答、记忆、生物合成、药物反应和昼夜节律从而治疗卒中后抑郁。结论 通过网络药理研究揭示了柴胡疏肝散治疗卒中后抑郁的可能机制,为进一步阐明其作用靶点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柴胡疏肝散 卒中后抑郁 雌激素受体 前列素内环氧化物合成酶 2 糖原合成酶激酶 3β 5-羟色胺 白三烯 A4水解酶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教学体系中已经产生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微课程在具体的应用中具有在线学习、移动学习、即时学习的特点,突破了传统教学中的时间以及空间限制,能够长期地、潜移默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障学生的学习成绩。本文主要分析微课程在中职药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及作用,希望为有关专业人士带来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 标签: 医学体系 药理学 微课程
  • 简介:通过对本院首届留学生《药理》实验教学进行分析和总结,为今后留学生实验教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药理学 留学生教学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气补血丸的制备工艺及其药理应用效果。方法首先对益气补血丸的制备工艺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药理应用效果进行探讨,选择肿瘤术后化疗血白细胞减少病例共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治疗组采用益气补血丸,口服,一日3次,一次2丸。对照组口服地榆升白片。结果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67%,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未有明显改变(P>0.01),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益气补血丸的制备工艺简便,质量易于控制,其药理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益气补血丸 制备工艺 药理学应用
  • 简介:目的:关注老有所医用药得当问题。方法:比较分析了老年人生理、病理和药理特点,提出了老年人用药得当的注意事项。结果:我国老年人多、老年人体弱病多、老年人对药物容易发生不良反应与中毒性反应多,这是不能回避的问题。结论:要进一步关注老龄化社会和关心老年人身体健康问题,提高生命质量,让老年人生活得更有尊严。

  • 标签: 老龄化社会 老年人特点 用药注意事项
  • 简介:药理主要任务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和机制,也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理论依据的科学。护理药理在阐述临床如何合理用药和护士在合理用药中的职责都起到重要作用。目前,高职高专护理药理实践教学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实践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传统的护理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 标签: 护理药理学 药理学教学 护理专业 合理用药 护理教育 实践教学质量
  • 简介:本文通过系统查阅以往文献资料,综合归纳了国内外专家在沙棘黄酮、沙棘油等主要营养成分的提取工艺,及其生物化学和药理研究进展.对今后生产中沙棘黄酮、沙棘油的提取和应用提出进行了初步讨论和建议.

  • 标签: 沙棘属 生物化学 药理学 综述
  • 简介:[摘要]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探讨何首乌药物性肝损伤机制。方法:检索TCMSP等获取化合物结构信息,用药效基团匹配法获得潜在药物靶点,进行GO、KEGG、REACTOME富集,蛋白PPI网络聚类和生物过程分析,运用构建化合物-靶点-生物过程-药理作用的网络并进行拓扑学分析。结果:获得化合物24个;靶点32个;GO富集BP 29条、MF 29条和CC 26条,KEGG 9条,REACTOME 86条;蛋白PPI网络聚类分5组和两相生物转化;HBSY网络节点70个、集中度0.358。结论:何首乌蒽醌、二苯乙烯、黄酮可能作用于生物转化一、二相反应相关靶点,导致药物性肝损伤。

  • 标签: [] 何首乌 网络药理学 药物性肝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