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至关重要。良好的沟通不仅有助于医务人员了解患者的真实需求,还能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的风险。为此,探讨医务人员如何通过运用沟通策略,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 标签: 医务人员 沟通 服务策略
  • 简介:目的了解重庆市市级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为制定有效的手卫生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6年4—6月通过调查问卷、现场观察及手表面采样的方法,对24所市级医院的111名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所有被调查科室均设置有专门的洗手设施,且被调查者均采用流水洗手的方式进行手卫生。医务人员洗手使用消毒剂的比例(82名,73.87%)高于采用六步洗手(42名,37.84%);接触患者前手卫生执行率为99.10%(110名),高于接触患者后的89.19%(99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9.23、9.88,均P<0.01)。诊疗活动中手卫生前手最大菌落总数为475CFU/cm^2,手卫生后手最大菌落总数为85CFU/cm^2,洗手后手菌落计数低于洗手前(P<0.01)。年龄、性别、科室和职业是影响手卫生的重要因素。洗手前,护士手卫生合格率高于护士,女性、护士以及I类环境中医务人员手表面菌落总数分别低于男性、护士以及其他类型环境,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洗手后各组手卫生合格率均有提高,医务人员手表面菌落总数均有减少。结论重庆市市级医院洗手设施配置和手卫生效果均较好,但≥35岁年龄组、男性、III和IV类环境科室的医务人员,以及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 标签: 医务人员 手卫生 依从性 菌落总数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务人员的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予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行设计原因调查表对江苏省昆山市3所二级医院653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被调查医务人员中462人有焦虑症状,经分析得出对SAS影响较大的影响因素依次排序为害怕工作太疲劳而出差错、担心对患者处理不当而与病人、家属闹纠纷、常与工作伙伴争论、影响规律生活节奏、对周围事物烦躁不感兴趣。结论管理者应关注这些影响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给予有效的干预,有意识的维护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

  • 标签: 医务人员 焦虑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本课题主要研究我市周边地区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现状,分析基层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提出在基层医疗机构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策略,从而为改进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职业环境,保障医务人员职业安全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 标签: 基层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医务人员对汞外溢危害和处理方法的认知状态,为社区医务人员继续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05名社区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仅26%的被调查者能正确回答人体对汞的吸收途径,13%的被调查者能正确回答汞外溢的处理方法。结论医院应加强社区医务人员对汞危害知识和防护措施的宣传教育,提高社区医务人员对汞污染的重视程度,减少汞外溢污染及汞毒害的发生。

  • 标签: 社区医务人员 水银体温计 汞柱式血压计 汞危害 认知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已婚女医务人员的健康状况,对妇科和乳腺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并为妇女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367名已婚女职工进行常规妇科检查、宫颈涂片、妇科B超、乳腺红外线扫描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67名受检人员中,妇科检查正常的有239人,占总人数的65%。受检对象中,共查处16种妇科疾病。其中患病率最高的是宫颈炎占18.5%,宫颈糜烂占11.2%,其次阴道炎占9.3%,卵巢囊肿占2.2%,附件炎1.9%。接受乳腺检查的224名对象中,乳腺正常的120人,占总人数的53.6%。患乳腺增生症占42.4%。结论医务人员妇科和乳腺疾病发病率低于平均水平,定期体检是做好预防保健的关键。

  • 标签: 妇科体检 妇科疾病 乳腺疾病 女医务人员
  • 简介:目的了解医务人员针刺伤的现状及防护意识,促进其树立职业防护观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院577名临床医务人员进行有关针刺伤情况和防护知识调查。结果50.26%的医生、89.33%的护理人员有被针刺伤的经历;其中,66.67%的外科、妇产科医生发生过针刺伤,30.00%的感染病科医生发生过针刺伤。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最多的科室是急诊科和手术室,发生率分别为96.15%和93.33%。医护人员对于针刺伤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存在较大差异,45.54%的医生、34.84%的护士不知道自身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免疫状态;20.94%和42.70%的医生和护士不知道预防血源性感染疾病的措施。结论医务人员对于针刺伤的危害及相关预防知识不足,应加强对医务人员针刺伤相关知识的宣传与教育。

  • 标签: 医务人员 针刺伤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学术论文是科研的结晶,医学学术论文反映了学科科研的水平,也反映了学科发展的动态,撰写学术论文是科研成果表达的最高形式。因此基层医务人员需要在临床实践工作中不断地发现和总结,并以论文或报告的形式阐明其发现及发明,不断地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促进医学事业的延续和发展。

  • 标签: 基层医务人员 学术论文 书写水平
  • 简介: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每年新发结核病人145万例,其中传染性结核病人65万;每年新发结核病人数占全球的17%,位居世界第二。目前我国结核病控制工作现状与全球目标仍有较大的差距,我国已向世界庄严承诺:在中国迅速扩展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在世界卫生组织所推荐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改进并发展了DOTS策略,

  • 标签: 结核病人 知识知晓率 医务人员 综合医院 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 世界卫生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加强手卫生管理对急诊医务人员自身手卫生行为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15年10月~2016年3月期间对急诊科25名医务人员实施手卫生相关知识、行为的培训,并将其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将2015年10月前未进行手卫生培训的同科室25名医务人员作为对照组,调查比较两组人员的手卫生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六步洗手法的操作考核及手卫生学检测达标率。结果观察组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知识掌握程度及六步洗手法考核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手消毒卫生学菌落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卫生管理培训可以增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改变其手卫生行为,自觉养成手消毒的良好习惯,避免因手卫生而导致的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手卫生 急诊 医务人员 行为干预 手消毒 洗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郭小利 尹华英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07
  • 出处:《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21年第07期
  • 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病中心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14,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青少年生长发育与心理健康中心 400014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医务人员职业压力管理体系,为管理部门实施职业压力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以员工援助计划为基础,结合"评估-预防-控制-善后"组织压力管理模型,选择职业压力突出的儿科为切入点,通过查阅文献及对儿童医院管理岗位和临床一线医护人员的半结构式访谈,了解其职业压力管理现状,形成压力管理体系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儿科领域专家进行函询,最终确立医务人员职业压力管理体系。采用百分权重法确定权重。结果共对8名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及8名临床一线医护人员进行了访谈,提炼出4个主题。共有20名专家参与了两轮函询,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1%和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78和0.80,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7和0.14(均P<0.01)。最终形成的职业压力管理体系包含组织体系、压力评估、压力预防、压力控制和效果评价5个一级条目,21个二级条目和71个三级条目。结论构建的医务人员职业压力管理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与可靠性,内容全面,可为医院管理部门系统开展职业压力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卫生人力 员工援助计划 职业压力 管理体系 德尔菲法
  • 作者: 罗涵青 林洪义 贺渝淼 赵紫睿 王孜 杨睿哲 罗欣 吴南 龙笑 吴东 黄辉 赵潺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2年第11期
  • 机构:北京协和医院保健医疗部,北京 100730,北京协和医院医学工程处,北京 100730,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北京 100730,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一病房,北京 100730,北京协和医院血液内科,北京 100730,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北京 100730,北京协和医院党委办公室,北京 100730,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北京 100730,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北京 100730,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北京 100730,北京协和医院科研处,北京 100730,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疗机构青年医务人员对医学创新转化课程的需求,优化相关课程设置。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参与"协和医创课"的63名学员进行问卷调查,描述参与学习的人群构成、获取创新培训及资源对接的需求、创新培训课程的评价。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尚无知识产权授权者及已获知识产权授权者在创新需求和课程评价方面的差异。结果共有55人完成问卷,学员所参与的创新项目以医护器械类[54.5%(30/55)]和数字医疗类[21.8%(12/55)]居多,尚无知识产权授权者占43.6%(24/55)。"协和医创课"中对学员最有帮助的课程为"北京协和医院创新转化政策",其次为"临床医生如何主导医学创新"(尚无知识产权授权者)或"医疗器械成果转化全流程布局和管理"(已获知识产权授权者)。已获知识产权授权者对于学习"撰写商业计划、获得投资的方法"的需求更高,尚无知识产权授权者对于学习"申请专利的方法与流程"需求更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50.0%(12/24)比12.9%(4/31),P=0.001;87.1%(27/31)比45.8%(11/24),P=0.003]。尚无知识产权授权者与已获知识产权授权者在科研团队组建、专利申报服务、转化服务方面的资源对接需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1.7%(10/24)比12.9%(4/31),P=0.015);29.2%(7/24)比3.2%(1/31),P=0.007;8.3%(2/24)比48.4%(15/31),P=0.001]。结论医疗机构青年医务人员的医疗创新可考虑从医护器械类和数字医疗类项目转化为抓手。根据有无知识产权授权分类的差异化课程培训设置应在将来的培训中予以重视。

  • 标签: 继续教育 医院 科技 创新 课程建设 青年医务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关干预对策。方法于2020年6月,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2011至2019年上报的血源性职业暴露数据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31例血源性职业暴露人员中,护士占69.37%(299/431);工龄0~4年的医务人员占63.57%(274/431);职业暴露主要发生场所主要在病房[占47.56%(205/431)];职业暴露途径以锐器伤为主[占91.65%(395/431)];职业暴露科室以外科为主[占17.87%(77/431)];暴露源主要以乙型肝炎病毒(HBV)为主[占37.12%(160/431)],其次为梅毒螺旋体[占20.19%(87/431)]。不同职业岗位的暴露场所、血源性暴露源、暴露操作环节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693、43.585、126.726,P<0.01);暴露后的处理方式(挤血、冲洗、消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8.866、31.963、14.216,P<0.01)。结论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培训、规范操作流程,加强重点人群重点科室的监管,完善上报、监测和随访制度实现信息化,做好风险管控,是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

  • 标签: 血源性 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 职业防护 干预对策 统计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医务人员与社区居民的营养认知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寻找社区营养教育培训的切入点。方法在社区招募符合条件的医务工作人员及居民,采用一对一、面对面调查的方法,对351名社区医务人员及居民进行营养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社区人群营养知识得分9.93±3.12,医务人员营养知识得分11.43±1.99,显著高于居民8.49±3.33(F=50.66,p<0.001),及格率及优秀率也均高于社区居民(分别为30.65及24.40,p均小于0.001)。营养知识知晓率中食物加工时需要生熟分开知晓率最高95.7%,保健品是否对健康有益知晓率最低33.2%,其他食物提供的营养素、预防缺钙的主要食物知晓率也较低。社区居民的营养知识知晓率与社区医务人员趋势一致。结论社区医务人员营养知识水平尚有改进空间,社区居民营养知识的改善依赖于医务人员营养知识的提高,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营养知识培训,提高营养教育技能水平,从而提高社区居民营养知识知晓率,改善营养饮食行为习惯,达到饮食促进健康的目的。

  • 标签: 社区医务人员 居民 营养知识 知晓率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案例的统计分析,探讨加强医务人员的标准预防意识,以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方法对2011年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对发生职业暴露的人员分布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监测周期内发生血液体液暴露7人次;医生发生率71.4%;护士28.6%。针刺伤和锐器伤暴露40人次,护士发生率最高占55%。未采取标准预防占63.8%。结论规范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标准预防是最有效的控制职业暴露的手段。

  • 标签: 标准预防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 简介:目的分析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ICU病医务人员2300例作为调查对象,将全部ICU医务人员的手部以及眼镜、首饰以及其他私人物品等样本进行采集并进行细菌培养,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全部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进行调查,同时对该时间本医院发生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2300份样本中有1900份样本是合格的,合格率为82.61%。医务人员在诊疗之前的手卫生依从性为39.13%(900/2300),诊疗后手卫生依从性为60.87%(1400/2300),诊疗后的手卫生依从性明显优于诊疗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患者之前手卫生依从性为30.43%(700/2300),接触患者后手卫生依从性为69.57%(1600/23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本研究期间,我院收治ICU患者2300例,我院ICU病房发生医院感染率为4.00%(92/2300)。经过研究结果对比分析,我院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之间的关系呈负关系。结论根据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我院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相对来说较差,需要改善我院ICU医务人员的状况,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情况,以此来降低我医院感染率的发生情况,提高ICU病房的治疗效果。

  • 标签: ICU医务人员 手卫生依从性 医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