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分析了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干预方法。方法:本次研究时间选择2020年5月-2021年5月,并选择该时间段内我院各个临床科室内的(40例)医务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然后对影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评估,之后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并对医务人员干预前后对于手卫生相关知识的认识程度和手卫生依从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干预之后,医务人员对于手卫生的认识程度明显提升,同时也提高了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体液暴露前、无菌操作前以及接触环境后的手卫生依从率,数据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医务人员 手卫生 依从性 干预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和影响因素,总结些许医学经验,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按照编号法随机抽取我院的一些病房和诊室,规则为选择编号是偶数的病房和奇数的2个诊室,在医务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专门培训的调查员根据统一的方式和表格对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相关调查。然后收集其调查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是31%,同时科室、岗位和工作区域的不同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也不同;病房医师的手卫生依从性较门诊而言要高(P<0.05),但不同区域间的护士的差异是不明显的(P>0.05);医务人员在实施手术之后手卫生的依从性是41%,比实施手术之前的手卫生依从性还要高(P<0.05)。结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普遍不高,需要按照不同的情况给予相应的改善手段。

  • 标签: 医务人员 手卫生依从性 调查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加快,随着而来的是更大的社会压力,这些压力来自于家庭、学业、工作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压力的剧增,随之而来的就是很多人没有学会去正确化解压力,从而产生高度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处在崩溃的边缘,严重的甚至难以适应正常的生活,本文旨在总结目前的研究分析压力下的心理状态变化,以及相应的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

  • 标签: 医务人员,心理状态,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现状,以及研究相关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8年10月~2021年9月收集的职业暴露登记表,包括职业分布、暴露原因、暴露部位、暴露类型等,并针对暴露现状提出相应可行性防范措施。结果:我院2018年10月~2021年9月共发生58次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其中护士(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务人员职业紧张对其生命质量的影响,并执行对策。方法:随机择取大英县人民医院183名医务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职业紧张、生命质量等情况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职业紧张对其生命质量的影响。结果:医务人员职业任务紧张、个体紧张反应与生命质量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应对资源与生命质量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性分析发现,个体紧张反应、个体应对资源对生理健康评分、心理健康评分、生命质量评分具有预测作用(P<0.05)。结论:医务人员的职业紧张程度越高,生命质量越差,临床应针对具体情况分析并制定对策,以减轻医务人员的职业紧张,提高其生命质量。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紧张 生命质量 影响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严密隔离病区建制中对病房和医务人员管理遇到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为快速组建隔离病区提供建议。方法:本研为前瞻性研究,选取进入严密隔离病区工作的医务人员64人,进行三轮HAMD评估,通过医务人员心理状态评估隔离病房组建过程中的干预措施效果。结果:三轮HAMD评估总分均数分别为19.77分、6.06分、12.25分,第一轮评估中焦虑心境(2.42分)、紧张(2.28分)、害怕(2.34分)、失眠(1.66分)是;第三轮评估中失眠(1.70分)、认知功能(2.08分)、躯体性焦虑(2.14分)是医务人员焦虑状态中评分较高的项目。结论:隔离病区成立前,通过“以老带新”模式进入隔离病区,可明显消除医务人员的紧张害怕。但持续在隔离病房工作1个月后医务人员体力消耗严重,严重影响医务心理、生理健康。

  • 标签: 严密隔离病房 心理健康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防控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严密隔离病区建制中对病房和医务人员管理遇到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为快速组建隔离病区提供建议。方法:本研为前瞻性研究,选取进入严密隔离病区工作的医务人员64人,进行三轮HAMD评估,通过医务人员心理状态评估隔离病房组建过程中的干预措施效果。结果:三轮HAMD评估总分均数分别为19.77分、6.06分、12.25分,第一轮评估中焦虑心境(2.42分)、紧张(2.28分)、害怕(2.34分)、失眠(1.66分)是;第三轮评估中失眠(1.70分)、认知功能(2.08分)、躯体性焦虑(2.14分)是医务人员焦虑状态中评分较高的项目。结论:隔离病区成立前,通过“以老带新”模式进入隔离病区,可明显消除医务人员的紧张害怕。但持续在隔离病房工作1个月后医务人员体力消耗严重,严重影响医务心理、生理健康。

  • 标签: 严密隔离病房 心理健康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防控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医护工作中职业暴露的风险意识,完善职业暴露的防护措【1】,从而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几率和职业暴露的感染几率。方法:通过对我院职业暴露情况分析,不断完善、制定、确实实行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和处理流程,提高认识,大大降低职业暴露几率。结果:增强医护人员在执业中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的有效措施,可避免或者减少职业暴露的风险。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医患沟通中采取医务人员人文素养的效果。方法:参与此次研究的对象为我院收治的患者,其纳入起始时间在2020年1月,截至时间2021年1月,共有50例。按照信封抽签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一组设为对照组,本组接受常规医患沟通,另一组设为实验组,本组在医患沟通中采取医务人员人文素养,每组各25例。对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分析。 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可见实验组较高(P<0.05)。 结论:在医患沟通中施行医务人员人文素养,能够提升医务人员在患者眼中的地位,且能够促进医患关系,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可见,此种方法应用在医患沟通中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医务人员 医患沟通 人文素养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职业暴露是因为医院工作环境与服务对象具有的独特性,医务人员不断暴露在各类职业危害印度之中,致使医务人员感染血源性传染疾病,甚至会对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这也成为医疗行业中高度重视的职业问题。本文分析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造成医院感染因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以供参考。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医院感染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从培养优质医务人员的角度出发,阐述提高医务人员职业角色道德的重要性,剖析职业角色道德的作用与优质医务人才培养两者间的关系,提出培养优质医务人才的对策。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角色道德 优质医务人才
  • 简介:  [摘要] 目的 : 了解医务人员宽恕心理的状况及特点,探索医务人员宽恕水平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为缓解医患关系、提高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提出相关对策。方法 : 应用宽恕水平、宽恕态度和心理健康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相关问卷,对 409 名医生、护士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宽恕心理和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结果 : 在宽恕水平上,医务人员不存在统计性别差异 ; 在宽恕态度上,女性医务人员显著高于男性 ; 工作年限 10- 15 年和 20 年以上的医务人员比 10 年以下的医务人员的报复水平高 ; 儿科医务人员的报复水平显著高于内科、妇科和其他科室 ; 宽恕各变量与心理健康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变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结论 : 医务人员的宽恕心理有其自身的职业特点,并且与其心理健康显著相关,基于宽恕的视角可以从多个层面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医患紧张水平,保障医务人员心理健康。

  • 标签:   [] 医务人员 宽恕心理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的48名临床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在手卫生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包括开展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专项检查、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工作小组、分析存在问题、制定持续质量改进的目标、提出改进措施;对比持续质量改进前后2个月的洗手执行率和洗手合格率。结果经χ2检验,持续质量改进后2个月的洗手执行率、洗手合格率均显著大于持续质量改进前2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有利于提高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水平,对于改善手卫生依从性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临床医务人员 手卫生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我院药学部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要求,协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临床药理室及中国药学会武汉分会药物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对我院医务人员药物不良反应(ADR)认知度进行了调查。

  • 标签: 医务人员 药物不良反应 认知度 临床药理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逐步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干休所是军队团级以上老干部离休后的居住区,这些老干部具有较高的文化与素养,对社会都做出过重要贡献。他们退休后社会地位、人际关系等都发生了变化 ,进而引起心理改变。本文针对军队干休所医务人员与老干部沟通技巧的重要性做了阐述,从根本上分析了目前离休干部生活的现状及其生活习惯特点,并提出了积极的响应方法,希望能提升离休干部的生命质量。

  • 标签: 离休老干部心理健康沟通技巧医务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现状,为改善神经外科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应用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医务人员(共391人)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量表得分将其分为低心理压力组和高心理压力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受试者心理压力水平的影响因素;同时分析心理压力的来源及应对方式。结果共获得有效问卷385份,其中来自高心理压力组117人,低心理压力组268人。385人的知觉压力评分为(21.1±8.6)分。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工作年限(U=3.465,P=0.001)和年龄(U=2.007,P=0.045)的神经外科医务人员其心理压力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岗位、学历、职称、编制状况的医务人员其心理压力水平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更低的职称和更久的工作年限可能为神经外科医务人员处于高心理压力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工作压力(57.9%,223/385)为神经外科医务人员主要的心理压力来源。神经外科医生与护士的心理压力来源及类型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转移注意力(64.7%,249/385)为最常见的神经外科医务人员的缓解心理压力方式。结论神经外科医务人员的工作年限和职称对高心理压力状态的发生有一定影响,其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压力。

  • 标签: 神经外科(学) 医务人员,医院 心理压力 知觉压力量表 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