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医院就诊病人中被诊断为HIV感染者逐年上升,由此导致医务人员在日常诊疗护理活动中发生HIV职业暴露的危险也逐年增加。为对医务人员发生HIV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提供咨询和心理疏导、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确保职业安全,我们对云南某医院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医务人员 HIV职业暴露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讨论医务人员业务技术档案在收集、管理及开发利用等过程中,对医院医疗、科教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做好业务技术档案信息的管理和利用对提高医院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作用。

  • 标签: []医务人员 业务技术档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务人员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7年7—11月对全国102家三级公立医院的满意度调查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回归模型分析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探索医务人员满意度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医务人员满意度对患者满意度产生了显著影响(P<0.01),医务人员满意度每提高1个单位,会带来患者感知质量20.9个百分点的变化,并且这种影响在患者感知质量的完全中介作用下发生。结论医务人员会通过其与患者接触时的情绪、为患者提供的服务让患者产生不同的就医体验,并就此形成不同的满意度评价。因此,要提高患者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还应该着力提升医务人员内部的满意度水平。

  • 标签: 卫生服务管理 医务人员满意度 患者满意度 感知质量
  • 简介:摘要临床医务人员发生医疗锐器伤后,极易感染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血液传播疾病。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教育,规范操作流程,实施标准预防,降低锐器伤的发生率尤显重要。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降低锐器伤发生率,减少传染性疾病感染几率,可以更好地保证医护人员执业安全。

  • 标签: 锐器伤 预防 护理
  • 作者: 宋小舟 方旭 丁洁 金林 游晶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20年第05期
  • 机构:650032 昆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毒品依赖和戒治重点实验室 ,650032 昆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 ,650041 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一科 ,650032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呼吸一科 ,650032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毒品依赖和戒治重点实验室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研究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情况,探讨防护对策。方法于2019年4月,采用整群抽样法,调查某三级医院2014年7月至2018年7月登记的603例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案例作为调查对象,分析其接触人群、接触方式、接触源及预防用药情况。结果603例职业接触事件中,<30岁的年轻医务人员更容易发生职业接触(70.98%,428/603);护士最多(48.92%,295/603);职业接触多发生在外科(35.16%,212/603);锐器伤为最主要接触方式(86.90%,524/603);手部为主要接触部位(90.38%,545/603);高发地点为病房(53.57%,323/603)和手术室(22.72%,137/603);易发生职业接触的操作是拔针(34.83%,210/603)、手术(20.89%,126/603)和整理/清洁物品(19.73%,119/603);致伤锐器中最主要物品为头皮针(34.73%,182/524);接触源以乙型肝炎为主(39.30%,237/603);接触源主要来自含有血液的医疗器械(81.92%,494/603));预防用药前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HBsAb)分组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940,P<0.01);预防用药前后HBsAb滴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92,P<0.01)。结论综合采取有针对性的职业接触的防护教育、操作规范、疫苗接种和监测管理是行之有效的降低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的方法。

  • 标签: 医务人员 血源性病原体 职业接触 因素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院内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14年、2015年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同期医院感染率进行调查、对比分析,了解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情况对院内感染的影响。结果发现手卫生依从性差的年度内医院感染率高,手卫生依从性高的年度内医院感染率低,两者呈负相关,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可看出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可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医务人员 手卫生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临床医务人员针刺伤现状,分析其有效防护措施。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对全员医务人员进行现况调查,收集有关污染锐器处理情况、针刺伤发生率、与针刺伤有关的操作、针刺伤意外后的处理及心理反应。结果护士、医生是锐器伤发生的高危群体,大部分医务人员对职业防护认识不足。结论临床医务人员中护士针刺伤发生率高,污染锐器处理不安全。医院管理部门应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培训,规范医疗废物的处理等方面减低医护人员针刺伤,保障职业安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使医务人员更加认识到锐器刺伤的真实性和重要性,积极预防锐器刺伤感染发生。方法对全院临床医务人员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结果85例工作人员在33个月中锐器刺伤的发生率为64.7%,以针刺伤为主68.23%。结论应调动积极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防护,减少和杜绝医务人员医院感染。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锐器刺伤 医院感染
  • 简介:目的了解临床医务人员对临终关怀的认知、态度及行为,为临床开展临终关怀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某院136名肿瘤相关科室临床医务人员进行临终关怀认知、态度及行为现状调查。结果临床医务人员对临终关怀认知有限,对于临终关怀知识的概念、内容、宗旨完全了解的只有14.7%、9.6%、6.6%;知识来源渠道较多,但是知识不全面。态度方面,主张告知患者及家属真实病情的(4.18±0.68)分,对想象中患者死亡持积极处理态度(3.87±0.83)分;行为方面,最大限度控制患者疼痛(3.30±0.84)分;创造能满足临终患者的身心需要的医院环境(3.42±0.88)分;积极临终治疗和临终护理(3.75±0.85)分。结论临床医务人员对临终关怀的态度及行为比较积极,但知识有限。医院应加强临床医务人员临终关怀教育,采取措施推进临终关怀工作的开展。

  • 标签: 医务人员 临终关怀 认知
  • 简介:采用体质测试(按照《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进行11项指标抽样检测)、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方法对医务人员进行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医务系统群体健康现状与体育锻炼的特征。旨在为我国医务系统体质研究提供参考,也为全民健身提供依据。

  • 标签: 医务人员 健康状况 体育锻炼 调查分析 体质测试 全民健身计划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防护和医院感染知识的现状,以提高职业防护能力。方法2014年9月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别对我院500名医务人员进行艾滋病职业防护及医院感染预防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结果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知晓率较高(>85.0%),但对较深层的问题缺乏认识。结论应加强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和预防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与培训,提高职业防护能力,以保障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预防艾滋病医院感染。

  • 标签: 艾滋病 职业防护 医院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对2015年6月-2015年12月采取分组检查方式对本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医务人员1433人次手卫生依从率为72.29%,护士手依从率为75.38%,医生手依从率为70.52%。在洗手五个环节中接触患者后和接触患者体液、血液后高于接触患者前。无菌技术操作前医生手卫生率高于护士。结论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重视程度及防患意识,是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主要因素。

  • 标签: 手卫生 洗手 依从性 医务人员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经过、类型、危险程度进行分析,探讨相关危险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对我院11例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经过、类型、危险程度及暴露后的预防措施进行分析。结果11例医务人员在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后经过预防措施的实施,进行6个月的临床医学观察后,未发现一例感染。结论临床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易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我们应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防范措施,将职业暴露风险降到最低水平。

  • 标签: 血源性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强化基层医务人员院感防控的综合干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间于本基层医院履职的37名医务人员作为对照组研究主体,对其实行常规院感防控干预;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于本基层医院履职的37名医务人员(同对照组相同)作为观察组研究主体,对其实行综合性院感防控干预。对比医务人员的院感防控知识掌握度、手卫生依从性和手卫生知识掌握度。结果:观察组的院感防控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手卫生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手卫生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基层医务人员进行综合性院感防控干预可以提高其对于院感防控知识和手卫生知识的掌握度,且能提升其手卫生依从性。

  • 标签: 基层医务人员 院感防控 综合干预
  • 简介:摘要通过总结正负压手术室在降低职业暴露中的应用,得出正负压手术室在降低职业暴露中的正确应用措施。良好的规范能降低医护职业暴露,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

  • 标签: 正负压手术室 职业暴露 降低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为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8年11~12月,采用现况调查的研究设计,对某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193份,回收问卷939份,问卷回收率78.7%,其中有效问卷891份,有效回收率为94.9%。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估社会支持程度,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MBI-GS)评估职业倦怠情况,单因素分析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探究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结果平均年龄为(27.47±4.22)岁,女性占71.5%(637/891)。职业倦怠总体检出率为46.6%,情绪耗竭、玩世不恭、成就感降低的得分分别为(10.10±3.75)、(6.14±3.43)、(17.91±4.13)分。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未检出职业倦怠为对照,年龄小、工作1~3年、平均睡眠≤6 h、社会支持程度差者更易出现轻度职业倦怠(OR=0.91、0.40、2.25、2.38,P<0.05);女性、过去一年值夜班频率高、平均睡眠≤6 h、社会支持程度差者更易出现中重度职业倦怠(OR=1.59、2.94、4.01、2.40、3.66,P<0.05)。结论应针对不同因素制定相应的措施来降低职业倦怠状态,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倦怠 社会支持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