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继续教育是培养合格医务人员的必经途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医务人员更应不断的参加、开展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是提高医疗卫生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治本之策。本文通过总结和分析近年来组织的医学继续教育的课程实践,对学员的意见广泛搜集,结合继续教育的现状,浅谈在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继续教育的问题。

  • 标签: 医学 继续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务人员职业紧张状况及其心理健康情况。方法:借助回顾性方式展开,择我院2019.2-2019.6内80名医务人员展开研究,借助调查问卷对其职业紧张状况及其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调查,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受年龄、婚姻状况、工作年限单因素的影响,均会导致医务人员处于职业紧张状况;进一步分析多因素,以上年龄、婚姻状况等因素均会对医务人员心理健康产生直接影响,P<0.05。结论:针对存在职业紧张状况的医务人员,需对其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后进行针对性的干预,从而确保医务人员心理处于健康状态。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紧张状况 心理健康 多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医疗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是对医院感染进行有效预防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针对实践中的手卫生管理的现状,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临床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以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知和依从性,做到有效地预防控制医院感染。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手卫生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病区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的基本情况,探讨提高病区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合格率的有效干预方法和影响因素。方法由科室经过专门培训的质控员与科室领导协商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手卫生干预措施,进行6个月的监督和反馈。评价干预后6个月的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结果干预前与干预后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分别为21.4%和45.9%,有显著差异。结论综合的干预病区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形式多样,考虑周到,对手卫生执行率的提高效果明显,且同时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医务人员手卫生综合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医务人员对慢性乙肝患者服务能力。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成都市7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其中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就乙肝防治能力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卫生机构低学历和低职称,工作年限低者所占的比例比较高,60.00%的医务人员仅有中专或大专学历,72.14%的医务人员是初级职称,工作年限≤5年的医务人员占56.43%,肝病医生仅占2.86%;社区医务人员对乙肝诊断知识完全了解的占53.57%,大三阳的定义完全了解的占62.14.%,干扰素适应者完全了解的占11.43%,干扰素不良反应完全了解的占12.14%,乙肝传播途径完全了解的占72.65%,乙肝病人复查指征完全了解的占65.43%,乙肝抗病毒治疗适应症完全了解的占55.45%,《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完全了解的占37.36%。结论社区医务人员乙肝服务能力较低,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的乙肝服务能力,对乙肝的防控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社区医务人员 慢性乙肝 服务能力
  • 简介:目的:通过对我院医务人员体检,了解本院骨质疏松的流行病学情况,分析骨质疏松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7月~9月在我院体检的40岁以上在职和离退休医务人员1088例,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腰椎(L1-4)、股骨颈、Ward区、大转子区的骨密度。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结合性别、年龄、科室、体重指数(BMI)等因素进行研究。按年龄、性别进行分组,以10岁作为1个年龄段。结果1.骨质疏松总患病率27?8%(其中女性30.6%,男性21.1%)。2.脂代谢异常占60.11%,糖代谢异常占16.54%。3.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随年龄上升而增加。不同年龄组的OP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离退休医务人员骨质疏松患病率最高(38.8%),外科医生最低(16.9%)。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BMI值是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结论与普通人群相比,我院医务人员骨质疏松患病率较高,增龄和低BMI是骨质疏松的主要危险因素。

  • 标签: 医务人员 骨质疏松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卫生院医务人员的新生儿复苏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窒息4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全部接受急救复苏处理和精心护理,总结患儿急救的临床效果。结果40例患儿通过抢救和护理,其中,39例患儿抢救成功,1例患儿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卫生管理部门应加大扶持力度,帮助基层卫生院完善复苏器械,做好相关医护人员的新生儿复苏项目培训。基层卫生院医务人员也应继续医学教育,从而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围产期新生儿死亡率。

  • 标签: 基层卫生院 医务人员 窒息,新生儿 复苏技术
  • 简介:目的了解某三级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和依从性的情况,探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表和手卫生设施调查表,在调查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现场调查236名医生和247名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和临床科室手卫生设施配置情况。结果共观察到2560次手卫生指征。总体手卫生执行率为58.16%(1489/2560),总体手卫生依从率为32.50%(832/2560);手卫生依从性低主观归因率71.88%(1242/1728),客观归因率为28.13%(486/1728)。结论某三级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低,对手卫生重要性认识不足为主要原因,应采取以强化培训为主的综合措施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 标签: 洗手 依从性 医务人员 护理管理研究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市崇文区医务人员健康素养具备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崇文区随机抽取一级医院2家、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各1家,抽中的医院所有从事医学相关工作的18~59岁在职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情况、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健康基本技能等内容。使用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调查对象的健康素养具备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50份,获得有效问卷348份,有效率为99.4%。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36.29±9.81)岁;以女性为主,占81.6%(284/348);文化程度以本科为主,占36.5%(127/348);家庭年收入以10万~19万元为主,占56.6%(197/348)。调查对象中健康素养水平为66.1%,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基本技能素养水平分别为75.3%、32.2%和67.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越高(OR=1.554)、有慢性病(OR=2.472)的调查对象具备健康素养的可能性越大。结论崇文区医务人员健康素养具备率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 标签: 健康素养 医务人员 因素分析 统计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社会主义市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不是单纯的经济行为,要有一定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条件与之相适应、相配套。在全社会加强两个文明建设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时,对于广大医务人员来说,则应有与其特殊职业相适应的道德要求。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加强医务人员的医德建设是各级医院的一个重大的、紧迫的现实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共性,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讲求价值规律,追求物质利益,讲求商品交换原则,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必要的。其积极作用显而易见。但是,不能不看到,如果缺乏正确的态度,也会在思想道德领域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医务人员队伍内滋生的腐败现象,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及以医谋

  • 标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医务人员 医德建设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医德要求 社会主义市经济
  • 简介:【摘要】新冠肺炎引发的疫情给人们带来危机,针对当前疫情防控下医务人员行为表现与心理健康现状,结合心理学相关原理,探讨疫情防控下对医务人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困境所在,通过解决当前困境的路径以达到減轻其心理压力发生的目的,便于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开展医务工作,更加高效地抗击疫情。

  • 标签: 新冠肺类 心理危机干预 疫情防控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且分析医务人员发生血液性职业暴露的基本情况,分析有效、科学管理预防控制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6月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的52名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的所有数据。结果数据显示,52名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科室主要为手术科室,占65.38%,护士在职业暴露人员具有最高发生率,大约是69.23%,医生为26.92%,保洁人员3.85%,乙肝、梅毒、HIV、丙肝、不明暴露源占据职业暴露发生的前三位原因,分别占51.92%、15.38%、3.84、3.84%和1.92%,锐器伤是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的主要方式。结论职业暴露发生率降低的关键就是培训医务人员有关职业暴露的相关知识,提升医务人员防护意识。

  • 标签: 血源性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 监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及干预措施效果。方法通过观察法,对工作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干预前后手卫生依从率的变化。结果通过一系列的干预措施,手卫生正确率由干预前的45.8%提高到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卫生依从率由干预前的40.3%提高到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不同岗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均提高(P<0.05),手卫生指征中,除接触患者分泌后手卫生依从率无明显变化外,其余4个操作时机手卫生依从率均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 标签: 手卫生 依从性 干预措施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