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脏内科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原因分析与对策。方法对我院肾脏内科2014年7月—2015年7月出现血源性职业暴露的23例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其暴露的原因,总结出职业暴露的预防对策。结果发生锐器伤是最常见的暴露途径,暴露人员的分布主要是集中在护士,暴露源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暴露后的处理方式主要是冲洗、消毒以及挤压伤口。结论造成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是锐器所伤,可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降低患者的职业暴露,降低感染的机率。

  • 标签: 肾脏内科 血源性职业暴露 原因 对策 医务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务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江汉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1月10—3l日收治的感染新冠肺炎的30例该院医务人员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医务人员感染者分别是医生22例, 护士8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21~59岁,平均(35±8)岁;普通型26例,重症4例,均有近距离(1m内)接触新冠肺炎患者的直接接触史,平均接触次数12(7,16)次,平均累计接触时间2(1.5,2.7)h。30例患者临床症状包括发热23例(76.67%),头痛16例(53.33%),乏力或全身酸痛21例(70%),恶心、呕吐或腹泻9例(30%),咳嗽25例(83.33%),呼吸困难14例(46.67%)。血白细胞(WBC)<4.0×109/L者8例(26.67%),(4~10)×109/L者22例(73.33%),病程中出现WBC>4.0×109/L的患者4例(13.33%);淋巴细胞计数<1.0×109/L者12例(40%);肝功能异常者7例(23.33%);心肌受损者5例(16.67%),D-二聚体>0.5 mg/L者5例(16.67%)。与普通型患者相比,重症患者平均接触次数、累计接触时间、BMI值、平均热程、白细胞计数、肝酶、LDH、肌酶及D-二聚体显著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及白蛋白水平显著降低。胸部CT主要表现为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累及单肺者11例(36.67%),累及双肺者19例(63.33%),其中4例(13.33%)表现为典型的双肺弥漫性磨玻璃样改变。与防护期感染者相比,未防护期感染者重症比例增加,病灶累及双肺者增多。结论医务人员具有感染新冠肺炎的高风险,感染几率与接触患者时间、吸入病毒量相关,重症患者的BMI增高、平均热程长、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D-二聚体、白蛋白水平明显改变,更易并发肝功能异常、心肌受损,加强防护是预防医务人员感染的重要措施。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医务人员
  • 简介:摘要:本文从职业中毒事件存在的职业安全危险因素,医务人员个体防护装备、职业安全教育与培训、管理等方面,就职业中毒事件医务人员所应采取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措施以及存在的危险因素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构建与验证一套规范化、系统化的职业安全防护管理体系,加强人员能力培训,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地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 标签: 急性职业中毒事件 医务人员 职业安全防护策略
  • 简介:摘要: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超声科医务人员作为一线抗疫人员,为防止职业接触和院内感染新冠病毒,各项有效防护措施十分重要,本文介绍了院内超声医务人员防护措施,为职业防护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冠肺炎防护 超声科 医务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持续质量改进在ICU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实施效果的探讨,来提高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从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的安全。方法成立CQI小组,培训组员,应用PDCA循环原理和持续质量改进措施,调查目前质量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然后设定目标值(80%),制定改进措施。结果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后,ICU医务人员总手卫生依从率和医生、护士手卫生执行率(94.3%,90.9%,95.6%)比改进前(76.3%,74.3%,79.5%)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能较好的掌握手卫生时间。结论在医院ICU科室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进行手卫生管理,不仅加强了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认识,而且提高了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手卫生 依从率 医院感染
  • 简介:目的:通过对医务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检测结果及手卫生现状的分析,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力。方法:对临床科室100例医务人员分为A、B两组,A组为未洗手者,B组为洗手者,对其手细菌菌落总数进行生物学采样抽查检测,结合实际工作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作出分析。结果:A组手细菌菌落总数达标率为20.69%,B组手细菌菌落总数达标率为83.33%。结论: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力亟待提高,通过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执行力的健康教育,帮助医务人员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的手卫生行为,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 标签: 手卫生 执行力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效提高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的方法。方法应用品管圈,针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采取一系列措施改进。结果医务人员手卫生认知率,医护人员工作前后洗手率和正确率均明显提高。结论应用品管圈能有效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 标签: 手卫生 品管圈 医院感染 医务人员
  • 简介:2008年11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继《刑法修正案(六)》后,对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的主体范围等突出问题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解释和界定。其中,明确了医生利用开处方的职务便利收受回扣的行为按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论处。本文就医务人员商业贿赂犯罪的相关问题试作一探讨。

  • 标签: 商业贿赂 医务人员 职务便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心理特点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诊患者和同期进行急诊工作的60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心理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出应对措施。结果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有焦躁、恐惧;怀疑;固执和否认;精神抑郁;脆弱、易激动;适应能力低;孤独和不安全感;暗示;敏感;依赖和被动性增加;侥幸。其中最明显的是焦躁和恐惧。应对措施提高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技巧性的沟通以及服务态度;合理安排急诊医护人员;加强对陪同者的心理疏导。医护人员的心里特点有疲劳综合征、潜意识的自卑和抑郁的消极态度、职业危险性与是否被尊重的心理冲突。应对措施及时更换急诊室医疗设备,不定期培训急诊医护人员的应急能力,学习心理康复训练。结论分析急诊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心理特点,并给予有效的应对措施,可以提高临床急诊的工作效率,减少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急诊患者 医务人员 心理特点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情绪智力干预对医务人员工作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62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样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人员进行心理辅导形式的情绪智力干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对比分析情绪智力干预对医务人员工作心理状况的影响。结果经干预后,干预组的情绪智力水平、工作倦怠水平、工作满意度水平均比干预前有所改善(P<0.05),干预后,干预组情绪智力水平,工作满意度水平得分比对照组高,工作倦怠水平得分比对照组低,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情绪智力干预在提高医务人员情绪智力水平、改善工作状况方面有一定的效果。

  • 标签: 情绪智力 医务人员 心理状况
  • 简介:[摘 要]: 目的:探讨干休所医务人员提高巡诊工作质量的经验与举措。方法:采用强化医护人员主动服务意识、充分落实巡诊工作责任制、重视巡诊过程中的沟通作用、完善软硬件建设、实现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等措施。结果:巡诊工作是对门诊保健的重要补充,能够有效提高干休所医疗保健质量。结论:做好老干部的巡诊工作,对保证其身心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 干休所 巡诊 医疗保健 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控制院内感染时对医务工作者实施手卫生管理的作用。方法 先选出本院内 23例医护人员,然后在 2019 年 1月份和 2月 份中选取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院神经外科病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并探讨相应的预防策略。方法对2009年-2012年我院神经外科病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2009年-2012年神经外科共登记报告的职业暴露为89人次,其中护士是发生职业暴露最多的人群,占51.69%;其次是医生、实习生和护工,分别占22.47%、16.85%和8.99%。讨论神经外科病手术很常见,针刺伤及手术器械伤的发生率要高于其他科室,因此要加强对神经外科病区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培训,提高其职业防护意识;同时要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过程的操作、完善职业安全防护监测制度。

  • 标签: 神经外科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