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最凶险的并发症之一,防治食管胃底静脉出血对于延长肝硬化患宇的生存期至关重要。现简述近年来介入治疗新进展如下。

  • 标签: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介入治疗
  • 简介:脑动静脉畸形(AVM)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畸形,亦是临床不明原因脑出血的常见病之一。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后会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实质内血肿。在脑发育过程中,当原始血管网分化成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时,动、静脉间毛细血管发育障碍,致动脉与静脉直接相通,残留血管网形成畸形血管丛。本文收集我院1992年6

  • 标签: 脑动静脉畸形 DSA影像 血管网 脑血管畸形 影像诊断 脑实质内血肿
  • 简介: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同时随着临床医学与临床护理研究的深入,静脉内溶栓治疗方法的普及,使AMI的疗效有了显著的提高。我院自2001年5月~2004年7月,采用静脉输注尿激酶(UK)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40例,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静脉溶栓治疗 临床护理研究 疗效显著 静脉内溶栓 临床医学
  • 简介:【摘要】下肢静脉曲张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周围血管疾病,大多发病于长期从事站立或体力劳动的工作人员,其发病后患者通常会表现为下肢大隐静脉的扩张、伸长以及迂曲等状况,进而引发患者出现患者酸胀,疼痛、色素沉着乏力以及沉重等临床症状,部分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小腿溃疡状况,对患者的生活及工作产生极大的影响。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治疗方法逐渐在下肢静脉曲张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静脉曲张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本文就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微创治疗的进展状况进行探究。

  • 标签: 下肢静脉曲张 术后复发 微创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提高CT增强扫描检查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20年4月到2020年 10月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5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一次性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对照组患者采用一次性蝶翼头皮静脉针。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例数、造影剂渗漏发生情况及扫描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高压注射过程中对比剂外渗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 C T 增强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能显著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避免其产生造影剂外渗情况,防止对患者血管造成损伤,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蝶翼针头 CT 增强护理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浅谈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并研究延长留置时间的方法。方法 分析实施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的60例患儿的穿刺操作方法及护理方法,观察首次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和并发症。结果 首次次穿刺成功率95.00%,留置时间3-5d,并发症发生率为6.67%。结论 充足的事前准备,熟练的穿刺技巧可提高穿刺成功率,避免穿刺失败,在通过完善的穿刺后护理可尽可能的延长留置时间,避免重复穿刺,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小儿静脉留置针 穿刺技巧 留置时间
  • 简介:摘要:在国家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带动下,我国医疗领域也随之得到快速发展进步,尤其是在护理科学方面有了显著提高。静脉治疗是一种存在一定风险性但是应用非常广泛的治疗方式,一旦出现静脉治疗护理安全事件,极易导致护患纠纷,进而对科室及医院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医院各个科室都对静脉治疗护理风险防范给予了高度重视,基于此,笔者就以细节管理在防范静脉治疗护理风险中的作用展开相关分析,以期助力静脉治疗护理水平的提升。

  • 标签: 细节管理 防范静脉治疗护理风险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儿科差错原因,优化工作流程,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儿科成品输液质量。方法:总结2021年1-6月儿科差错,对差错类型进行分析并针对不同错误采取不同改进措施,比较改进前和改进后的差错率。结果:儿科差错涉及审方、排药、贴签和调配等全过程,采取相应改进措施后,各环节差错率呈下降趋势。结论:对儿科差错进行分类总结,优化工作流程,采取精细化管理,可显著降低儿科差错率,提高工作率和确保儿科成品输液质量。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儿科差错率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各环节工作差错原因,优化工作流程,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成品输液质量。方法:总结2021年1-6月各环节工作差错,对差错类型进行分析并针对不同错误采取不同改进措施,比较改进前和改进后的差错率。结果:科室工作差错涉及审方、排药、贴签和调配等全过程,采取相应改进措施后,各环节差错率呈下降趋势。结论:对科室工作差错进行分类总结,优化工作流程,采取精细化管理,可显著降低各环节工作差错率,提高工作率和确保成品输液质量。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工作差错率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妇科静脉留置针在护理使用中的问题并总结措施。方法:回顾本院自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之间收治的妇科疾患70例展开研究。以挂号前后顺序分组,35例先入院患者为对照组,施行静脉留置针的常规护理,后入院35例为观察组,施行静脉留置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发生外渗/脱针、堵塞、静脉炎、皮肤过敏/肿痛、静脉的案例数与占比;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外渗/脱针、堵塞、静脉炎、皮肤过敏/肿痛、静脉的占比偏低,患者满意度偏高,(P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妇科 护理 问题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护理。方法:选取2022年1月到2022年9月的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其中20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动静脉内瘘护理,20例为观察组,给予专科优质动静脉内瘘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对护士临床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内瘘并发症(渗血、堵塞、感染)的概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士临床工作更为满意,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专科优质动静脉内瘘护理措施,能提高患者对动静脉内瘘的重视与保护,从而延缓内瘘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血液透析的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能使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更为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情景游戏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共计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小儿静脉输液200例患者,对全部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后分别接受情景游戏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护理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的输液依从率和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指标均明显更好。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情景游戏护理干预 小儿静脉输液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妇科静脉留置针在护理使用中的问题并总结措施。方法:回顾本院自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之间收治的妇科疾患70例展开研究。以挂号前后顺序分组,35例先入院患者为对照组,施行静脉留置针的常规护理,后入院35例为观察组,施行静脉留置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发生外渗/脱针、堵塞、静脉炎、皮肤过敏/肿痛、静脉的案例数与占比;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外渗/脱针、堵塞、静脉炎、皮肤过敏/肿痛、静脉的占比偏低,患者满意度偏高,(P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妇科 护理 问题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延伸护理干预在肿瘤患者静脉治疗中的具体实施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期间的300例进行静脉治疗的肿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取计算机表法对其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患者,对照组肿瘤患者在静脉治疗中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取延伸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肿瘤患者在静脉治疗中出现导管感染、导管堵塞、非计划性脱管以及血栓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2.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0.00%);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67%,对照组患者为86.00%,两组患者相比较,研究组较高,组间差异显著。结论:将延伸护理干预用于肿瘤患者的静脉治疗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安全性较高,并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在目前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延伸护理 肿瘤 静脉治疗 构建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破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干预对策。方法 记录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20年每季度药品破损情况,包括破损药品的种类、数量以及占比。用Excel表对数据进行总结,分析造成药品破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结果 研究数据表明,药品破损由于运输操作、领药计划不规范,人员培训不到位及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多种原因引起。本院药品破损率从第一季度的0.075%下降至第四季度的0.03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药品破损问题,确保药品安全,提高调配效率。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药品破损 干预对策 药品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普萘洛尔、卡维地洛降低肝硬化性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肝静脉压力梯度的差异。方法收集64例肝硬化性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普萘洛尔组及卡维地洛组,治疗7d后,评价2组患者肝静脉压力梯度降低幅度、药物不良反应、再出血发生率等方面差异。结果与服药前相比,卡维地洛组患者在服药后,心率减慢、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P<0.05),普萘洛尔组患者心率减慢、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维地洛组治疗后WHVP、HVPG明显下降(P<0.05)。卡维地洛组HVPG降低幅度显著高于普萘洛尔组。生存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的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7,P=0.673)。结论短期内卡维地洛能有效降低患者HVPG,效果更为显著。但两者在远期预防上消化道出血,提高患者生存率方面,效果无明显差异。

  • 标签: 肝硬化 门脉高压症 普萘洛尔 卡维地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联合DSA引导下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20年7月至2022年3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84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研究。研究人员在本次实验中对所选研究对象实施超声联合DSA引导下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记录所选患者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植入导管的情况、一次性成功情况、胃冠状静脉栓塞成功情况。结果:本次实验所选84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完成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植入导管操作,占比为100.00%,其中一次性成功人数为78人,占比为92.86%;所选84例患者均完成胃冠状静脉栓塞操作,占比为100.00%,且术后患者未出现黑便、呕血等情况;在术后随访中,共计11例患者接受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占比为13.10%,有效缓解了门静脉压力。结论:超声联合DSA引导下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显著,应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 标签: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超声引导;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Ca2+浓度对凝血相关参数及血栓弹力图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0月来我院体检的志愿者静脉118例作为标本,加入不同剂量的氯化钙,采用血浆比浊法、凝固法进行血小板聚集率凝血指标的和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加钙量在0-120μl之间,血浆Ca2+浓度在0.1-33.7mmol/L时,血小板聚集率Ca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达到最大聚集率的时间也在缩短,加钙量在150μl之间,血浆Ca2+浓度在39.0mmol/L时,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不同浓度对健康人的影响Ca2+浓度在0.4~27.3mmol/L时,反应时间和凝固时间的变化呈“V”型趋势,且Ca2+数值浓度为2.1mmol/L时接近最小,α角此时数据最大。各项参数在Ca2+浓度2.1-4.0mmol/L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Ca2+浓度对凝血相关参数及血栓弹力图检验结果的影响明显,低于2.1mmol/L,血小板聚集率随着Ca2+浓度的降低而降低,血浆Ca2+浓度在39.0mmol时,最有助于血小板聚集。

  • 标签: 血浆比浊法 氯化钙 血小板聚集率 血栓弹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