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抢救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录入180名冠心病患者进行两组均分,记名为对照组(n=90)与实验组(n=90)。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以及冠内支架植入手术;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优质抢救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内患者的护理质量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应用优质抢救护理,可以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优质抢救护理 冠状动脉造影 冠脉内支架植入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行急诊介入治疗后,对患者的事件发生率影响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12月份到2016年12月份期间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常规组和介入组,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介入组患者采取急诊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介入组患者总的事件发生率与常规组患者相比,明显比常规组低,组间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行急诊介入治疗后,可以降低患者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应用。

  • 标签: 冠脉事件 急诊冠脉介入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介入治疗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收取时间(2017年1月2日-2018年2月10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一组(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实施急诊介入治疗以及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P<0.05);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事件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患者20.00%(P<0.05);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内径(48.01±4.05)mm、左室射血分数(49.15±8.95)%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介入治疗后,取得显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急诊冠脉介入 急性心肌梗死 冠脉事件发生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3年9月~2014年12月入住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88例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单纯药物保守治疗治疗组接受介入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和1年内患者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5%及患者1年生存率97.7%(43/4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0.5%、79.5%(35/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高龄 心绞痛 冠脉介入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动脉穿刺在介入治疗中的一些特殊患者应用的意义以及经肱动脉行介入治疗中可行性及安全性,同时观察肱动脉穿刺行介入治疗中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的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6例肱动脉穿刺在介入治疗介入路径选择,患者平卧位,右手掌心向上,穿刺点在肘部肱动脉分支前,选择动脉搏动最强处,先在穿刺点用利多卡因局麻,用桡动脉穿刺针取45°角穿刺进入肱动脉,送入导丝,拔除穿刺针,送入6F桡动脉血管鞘,术后拔除鞘管,压迫止血10min,再用绷带加压包扎。6~8h后可解开绷带,术后无须严格卧床休息。结果26例患者均成功地进行肱动脉穿刺并完成介入手术,无一例并发症发生,肱动脉穿刺成功率为100%。结论熟悉肱动脉穿刺部位的解剖特点,掌握相应的操作技巧并对其并发症有足够的认识和处理对策的充分准备,可以减少并发症及其不良后果的发生,因此在介入治疗中,对部分桡动脉、股动脉穿刺有禁忌的患者,肱动脉穿刺的介入路径,不失为一较理想的选择。

  • 标签: 肱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治疗,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桡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术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10月—2018年4月收治的行经桡动脉造影、介入治疗术的患者300例,均实施细心的护理,总结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结果本组经桡动脉造影、介入治疗术的患者300例,均顺利出院,其中行支架植入术患者93例,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患者4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并发症发生率0.00%。结论冠状动脉造影以及介入术需精心的临床护理配合,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经桡动脉冠脉造影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介入治疗术后合并心脏损伤后综合征的诊治方法。方法以98例冠冕介入治疗术后合并心脏损伤后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介入治疗术后合并心脏损伤后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结果术后8d床边心超提示积液明显吸收,复查心电图无明显变化,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介入治疗术可引起心脏损伤后综合征,临床医生应提高对心脏损伤后综合症的认识,避免漏诊和误诊,及早诊断和对症治疗

  • 标签: 冠脉介入治疗 心脏损伤后综合征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 目的 本文深入的对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17年一整年期间所救治的高龄冠心病心绞痛病例 100例,为研究对象展开此次研究。将 100例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运用随机数字法对其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组 50例患者。对照组的 50名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以往的保守药物治疗方式,治疗组采用新型的介入治疗方式,分别对组内的患者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和 1年内患者生存率,和患者治疗后的总体感觉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6%( 48/50),患者 1年生存率为 98%( 49/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 82 %( 41 /50),患者 1年内生存率为 74%( 37/50)。对于治疗后的患者总体满意度来说,治疗组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后满意度。结论 对于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介入手术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从当前的研究来看,介入治疗对提高治疗总效率,患者 1年内生存率,患者治疗后满意度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

  • 标签: 高龄冠心病心绞痛 冠脉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心肌梗死成功率明显提高且并发症下降,心肌梗死发生后最短的时间内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心肌得到再灌注,使濒临死亡的心肌得以存活或使坏死范围缩小,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使患者不但能躲过危险期而且康复后还能保持尽可能多的有功能心肌,对梗死后心肌重塑及预后极为有利。介入治疗是目前最积极的治疗措施,具有危险小、手术简单、效果肯定的优点。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冠脉介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探讨血管缝合器在介入术后病人的舒适度及临床效果,得出结论通过使用血管缝合器能明显减少迷走神经反射,局部血肿,假性动脉瘤,尿潴留等并发症。血管缝合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动脉止血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血管缝合器 压迫止血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股动脉穿刺口血肿特种电磁波辐射(TDP)治疗、护理的效果.方法:以血肿自然吸收为对照组,TDP照射血肿为治疗组,进行疗效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穿刺口血肿消散比对照组快,平均提前5~7天(P<0.05).结论:TDP照射治疗穿刺口血肿,可加速血肿吸收,促进愈合,缩短卧床、住院时间.

  • 标签: 术后 穿刺口血肿 TDP 治疗 护理 冠状动脉介入术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