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内胆淤积临床特点及其治疗分析。方法对自2009年6月~2012年6月于我院住院分娩的120例妊娠期内胆淤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产前是否进行检查分为产检组和未检组,对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早产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均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早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做好产前检查及孕期保健,对妊娠期内胆淤积进行早期诊断及治疗、做好胎儿监护、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对于改善围生儿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妊娠期 肝内胆汁淤积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内胆淤积(ICP)的发病原因及对母儿的不良影响和护理。方法对我院56例ICP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加强孕期保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做好产前监护及产时、产后观察,加强皮肤护理、饮食指导及心理疏导,必要时终止妊娠。结果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围生儿死亡率及产科并发明显降低。

  • 标签: 妊娠并发症 胆汁淤积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内胆淤积(ICP)对围生儿的影响及降低围生儿病死率的对策。方法对我院124例ICP孕妇进行临床分析,包括全身出现瘙痒的时间,ICP患者治疗前的ALT、AST水平的分布特点及妊娠结局三个方面。结果三组ICP患者瘙痒起始时间无显著性差异;ALT、AST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ICP患者剖宫产的百分比为35.5%。结论瘙痒是ICP显著而且首发的症状,血清胆汁酸和肝脏转氨酶升高可用于该病的诊断。加强产前监护,早期诊断,早治疗,对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妊娠 肝内胆汁淤积症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儿内胆淤积患儿的体格发育状况,为临床营养支持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于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儿科初次就诊的129例婴儿内胆淤积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病因分为Alagille综合征(AGS)组,Citrin缺陷导致的新生儿内胆淤积(NICCD)组,进行性家族性内胆淤积(PFIC)组,先天性胆汁酸合成缺陷(CBAS)组,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组,不明病因(UE)组;收集所有患儿的身高、体重,定义年龄别身高、年龄别体重、身高别体重Z评分低于2个标准差为生长迟缓、低体重和消瘦。结果129例患儿中生长迟缓37例(28.7%),低体重37例(28.7%),消瘦84例(65.1%)。UE组生长迟缓者发生率与PFIC组、PNA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GS组和PFIC组低体重发生率分别与NICCD组、UE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NAC组消瘦发生率分别与NICCD组、UE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内胆淤积患儿中常伴有生长迟缓、低体重、消瘦,三者所占百分比与病因有显著相关性。

  • 标签: 肝内胆汁淤积 儿童 体格发育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内胆淤积(intrahepaticcholestasisofpregnancy,ICP)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6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接受治疗的161例ICP患者为研究组,根据患者的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将其分为轻度组(116例)与重度组(45例),观察两组患者母婴结局的差异。结果重度组总胆汁酸(totalbileacid,TBA)谷丙转氨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以及谷草转氨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终止妊娠时间和阴道分娩比例显著低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与重度组的产后出血比列、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无明显差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ICP是导致不良母婴结局的一项重要原因,应加强对产妇的产前检查以及围生期的胎儿监护护理。

  • 标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母婴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75例妊娠期内胆淤积患者的临床病例进行分析探讨该病对母婴的临床危害。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共收治ICP患者共计75例,对所有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产妇经治疗后生产发生的相关不良预后的情况。结果75例孕妇中早产12例,胎儿窘迫发生7例,胎儿生长受限5例,羊水过少4例,产后出血2例。75例产妇中16例阴道分娩,占21.33%,剖宫产59例,占78.67%,7例婴儿为低体重儿,5例发生新生儿窒息,经过治疗后产妇及婴儿均健康出院,无死亡以及不良预后病例。结论内胆淤积对胎儿有较大的危害,能够引起早产、胎儿窘迫等情况发生,但经过积极治疗,其预后较好。

  • 标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探讨妊娠合并内胆淤积对母儿的危害及护理。对3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认为加强孕期指导,产前监护,进行皮肤护理及给予心理护理,正确指导饮食。做好分娩期护理,产褥期护理。适时终止妊娠对降低围产儿死亡和减少妊娠期并发十分重要。

  • 标签: 肝内胆汁淤积 妊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内胆淤积对胎儿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患妊娠期内胆淤积孕妇23例胎儿娩出后的Apgar’s评分与随机抽取未患妊娠期内胆淤积孕妇23例胎儿娩出后的Apgar’s评分(对照组)比较,根据胎儿娩出后的Apgar’s1分钟评分,分析妊娠期内胆淤积对胎儿的影响。结果患妊娠期内胆淤积孕妇胎儿娩出后Apgar’s1分钟评分低于7分的5例,占21.7%,其中1例Apgar’s1分钟评分低于4分,1例胎死宫内,而对照组未患妊娠期内胆淤积孕妇胎儿娩出后Apgar’s1分钟评分低于7分的1例,占4.3%,无Apgar’s1分钟评分低于4分,无胎死宫内,两组对比用t检验来判定结果,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母亲患妊娠期内胆淤积,对胎儿有影响,孕期需密切监测胎儿情况,适时终止妊娠,警惕发生胎儿死亡。

  • 标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新生儿出生后Apgar&rsquo s1分钟评分
  • 简介:摘要严重妊娠期内胆淤积时胎儿宫内死亡率明显增加,目前认为心脏因素可能是引起胎儿宫内死亡的重要原因。而妊娠期内胆淤积引起胎儿心脏损害的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其焦点仍然集中在胎盘的急性缺氧学说和胆汁酸的毒性作用。本文对妊娠期内胆淤积导致胎儿心脏损害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妊娠并发症 胆汁淤积,肝内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心性 胎儿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内胆淤积(ICP)的发生率,诊断及处理。方法对本院近2年发生的53例ICP病例分治疗组和未治疗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围产儿死亡率,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明显少于未治疗组。结论对ICP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适时终止妊娠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也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 标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因产儿 窒息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内胆淤积(ICP)分度诊断与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自2000年10月~2006年10月在我院产前检查并诊断ICP的265例患者,根据ICP分为轻度与重度ICP。观察其妊娠结局与分度诊断前后围产儿死亡率。结果(1)重度组和轻度组ICP患者终止妊娠的平均孕周分别(35.6±1.7)周和(37.6±2.0)周,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重度组ICP患者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转入重症监护室、剖宫产的发生率分别39.02%、12.20%、30.49%、97.56%,明显高于轻度组的9.30%、4.37%、9.29%、51.91%。(3)分度诊疗前后围产儿死亡率分别为6.08%、0.75%,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ICP分度诊疗有助于改善围产儿预后,降低死亡率。

  • 标签: 胆汁淤积 肝内 围产儿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女妊娠期内胆淤积(ICP)对胎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期间至我院住院治疗并生产的妊娠期内胆淤积患者188例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来我院生产的健康孕妇200例为对照组,通过观察两组APgar评分、胎儿宫内窘迫情况、新生儿窒息率、早产率和低体重儿情况,比较围生儿的结局。结果观察组的APga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产率、胎儿宫内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和低体重儿率上,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P能导致胎儿APgar评分降低,增加了临床新生儿并发,降低了围生儿生存率和健康率,所以ICP对胎儿危害性较大,宜尽早诊断,加强监护,积极治疗,适时终止妊娠,提高围生儿生存率和健康率。

  • 标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APgar评分 胎儿宫内窘迫率 新生儿窒息率 早产率 低体重儿率 影响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妊娠期内胆淤积(ICP)是妊娠特有的并发,根据大量文献报导,ICP容易导致羊水粪染、胎儿宫内窘迫、围生儿死亡、早产、产后出血等不良妊娠结局。因此对孕妇应加强健康教育,加强产前检查和自我监护,对确诊患者给予早期干预,做好胎儿宫内监护,以及产前、产中、产后的观察护理,是降低ICP不良妊娠结局、确保母婴安全的关键。

  • 标签: 妊娠期肝胆内汁淤积症 妊娠结局 护理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内胆淤积产妇在围产期的临床特点与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分娩的妊娠期内胆淤积产妇62例,将其设为研究组,另60例分娩正常产妇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围产期的并发发生率与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产妇进行剖宫产46例(74.19%)、羊水污染23例(37.10%)、胎儿窘迫14例(22.58%)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21例(35.00%)、羊水污染10例(16.67%)、胎儿窘迫5例(8.33%),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12例(19.35%)、新生儿窒息7例(11.29%)与对照组产后出血7例(11.67%)、新生儿窒息4例(6.67%)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并发发生率66.13%,明显高于对照组33.33%,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妊娠期患有内胆淤积对母婴的危害极大,只有对产妇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改善产妇的妊娠结局。

  • 标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并发症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于妊娠期内胆淤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妊娠期内胆淤积的67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患者予以常规的产前检查和预防性教育,研究组37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直到分娩,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对内胆淤积疾病知识的知晓情况预防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内胆淤积疾病知识的知晓情况、预防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期内胆淤积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能提高疾病知识的知晓率,提高人们的预防依从性,效果明显。

  • 标签: 护理干预 妊娠期 肝内胆汁淤积症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