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回馈教学式健康教育对机械瓣膜置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5月本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符合标准的110例行机械瓣膜置换患者,根据入院顺序编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研究期间对照组失访3例,观察组失访1例,配合完成研究的对照组52例,观察组54例。观察组男24例,女30例,年龄(60.03±7.52)岁;对照组男24例,女28例,年龄(59.36±8.31)岁。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采用回馈教学式健康教育指导干预,患者出院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抗凝认知水平、服药依从性、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率及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抗凝认知水平良好率为64.81%(35/54),高于对照组23.08%(1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服药依从性评分为(7.12±1.41)分,高于对照组(4.37±1.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2,P<0.001)。观察组护理干预后出血发生率为9.26%(5/54),低于对照组30.76%(16/52),INR达标率为79.18%(194/245),高于对照组59.23%(93/1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回馈教学式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抗凝认知水平,增强机械瓣膜置换口服华法林的依从性,明显减少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机械瓣膜置换术 回馈教学 健康教育 依从性
  • 简介:摘要回顾性总结62例心脏瓣膜置换的护理资料,发现心脏瓣膜置换主要并发症有出血、心律失常、感染、低心排综合征等,一般出现在手术后早期。认为完善术前准备、加强术后监护,可预防或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挽救患者生命。

  • 标签: 瓣膜置换术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同期心脏瓣膜置换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我院进行冠状动脉搭桥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对所有患者在临床上的术后护理进行相应的分析。结果对患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并细致以及密切的对患者进行相应的监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同时在术后的早期康复训练也是保证患者能够快速康复的重要手段。结论在对冠状动脉搭桥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实施高质量的术后护理时保证患者能够尽快恢复的前提条件。

  • 标签: 冠状动脉搭桥 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 术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心脏瓣膜置换ICU(重症监护室)监护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8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2例接受析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31例,应用ICU临床护理)和对照组(31例,应用常规护理)。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的总满意度评分、机械通气时间、ICU使用费用。结果实验组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的总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的ICU使用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ICU监护的临床护理措施能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费用,提高患者总满意度评分。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ICU监护 临床护理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心脏瓣膜术后机械瓣膜急性功能障碍、人工瓣膜心内膜炎、人工瓣膜瓣周漏及生物瓣衰败再次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及手术治疗要点.方法选风湿性心脏瓣膜替换术后49例,扩张性心肌病左室减容术同时行二、三尖瓣替换术后1例.人工瓣膜急性失功9例中,术后菌落样赘生物和心内膜炎2例,左室腔内残留腱索卡住碟片2例,破裂的左心室后壁卡住后瓣叶1例,碟片边缘缺损1例,碟瓣瓣钩断裂1例,陈旧及机化血栓形成2例,均急症行再次换瓣手术,其中4例急症手术行股动脉插管灌注.术后瓣周漏2例,限期手术,采用带垫片直接褥式缝合修补.生物瓣衰败39例中,二尖瓣位19只猪瓣及18只牛心包瓣多为不同程度的瓣叶增厚、钙化,同时合并不同程度瓣叶撕裂、穿孔,择期行再次瓣膜替换术及附加手术.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出现并发症4例,晚期死亡1例.47例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结论换瓣术后病人多是处于心功能已损害至严重程度或急症时期,手术死亡率高,掌握好再次换瓣手术指征、时机及方法,可大大降低死亡率.

  • 标签: 心脏瓣膜 人工瓣膜 再次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临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04年~2012年期间收治的心脏瓣膜置换216例出现肺部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脏瓣膜术后出现肺部并发症的42例患者中有气胸1例、胸腔积液7例、肺不张4例、肺水肿4例、肺部感染26例。术前心功能与术后肺部并发症有直接关联。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长≥24h的患者更易发生肺部并发症。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越长,则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越高。结论术前注重改善心功能、术中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规范使用呼吸机,是避免心脏瓣膜置换肺部并发症的关键所在。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肺部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瓣膜置换肺部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连续观察152例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寻找引起肺部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心脏瓣膜置换出现肺部并发症与术前左室射血分数(EF)低,术中体外循环及阻断主动脉时间长,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长有关。结论改善术前新功能,提高左室射血分数(EF),缩短体外循环及阻断主动脉时间,合理使用呼吸机等可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心脏手术 瓣膜置换术 肺部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脏人工瓣膜置换ICU监护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6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40例心脏人工瓣膜置换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精心的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39例患者术后顺利转出ICU,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给予心脏人工瓣膜置换精心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 ICU护理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作用。方法:将我院自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62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纳入研究。采用盲摸双色球法均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各31例。参照组行一般护理,实验组加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生活质量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能够改善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 心脏瓣膜置换术 生活质量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心脏瓣膜置换临床麻醉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9例心脏瓣膜置换临床麻醉资料。采用术前肌注吗啡、东莨菪碱,以马来酸咪达唑仑、依托咪酯、维库溴铵和芬太尼为麻醉诱导;以芬太尼和维库溴铵为麻醉维持。结果全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经过综合治疗均康复出院。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由于心脏及重要脏器功能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要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掌握好麻醉深度,减轻机体的应激反应,防止麻醉过深导致血压下降、心率紊乱而加重心肌损害。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65例巨大心脏瓣膜疾病患者瓣膜置换的治疗经验。方法巨大心脏瓣膜疾病患者65例,均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采用透析型人工肾超滤技术,心肌保护采用温氧合血停跳液诱导停搏及终末再灌注,4℃冷晶体间断灌注维持停搏技术。单纯二尖瓣置换45例,均保留瓣下结构(MVR/SVP),主动脉瓣置换7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联合置换13例,同时行三尖瓣Devega环缩术20例。结果全组患者中54例心脏自动复跳,11例电击除颤复跳。3例死亡,2例出现顽固性低心排综合征死亡,1例因凝血功能障碍致创面广泛出血死亡,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治疗经验:①充分术前准备;②采用超滤技术;③采用温氧合血停跳液诱导停搏及终末再灌注,4℃冷晶体间断灌注维持停搏心肌保护技术;④采用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MVR/SVP)。

  • 标签: 心脏瓣膜疾病/外科学 心脏瓣膜 瓣下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脏瓣膜术后康复护理措施。方法:以本医院80例心脏瓣膜术后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心脏瓣膜术后及时采取有效的康复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康复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很重要价值。

  • 标签: 心脏瓣膜术 康复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现状,并分析其术前衰弱与术后谵妄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8月—2021年8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珠海市金湾中心医院)心血管科接受心脏瓣膜置换的156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衰弱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术后第3天采用意识错乱评估法对患者进行评估。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共发放156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11份,最终收集有效问卷145份,有效回收率为92.95%(145/156)。结果145例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发生谵妄42例(28.97%),术后未发生谵妄103例(71.03%);术前处于衰弱状态76例(52.41%),术前处于非衰弱状态69例(47.59%),其中术前衰弱患者术后发生谵妄31例(40.79%,31/76),术前非衰弱患者术后发生谵妄11例(15.94%,11/69)。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衰弱及术前心功能不全是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较高,年龄>75岁、术前处于衰弱状态、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易发生术后谵妄。

  • 标签: 老年人 心脏瓣膜置换术 术后谵妄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心脏瓣膜患者瓣膜置换ICU综合护理对患者心肺功能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本院ICU收治的重症心脏瓣膜患者,抽选出80例,80例患者均接受瓣膜置换治疗,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一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ICU重症心脏瓣膜患者临床疗效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差异性对比: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重症心脏瓣膜患者瓣膜置换采取ICU综合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改善心肺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心脏瓣膜病 瓣膜置换术 ICU 综合护理 心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早期生存质量的积极影响。方法:8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摸球分对照、观察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40例行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在早期生存质量评分、负面情绪评分、护理措施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康复护理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 早期生存质量 护理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行心脏瓣膜置换病人实施中医情志护理联合阶段性康复护理后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接收的15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75例。参照组病人选择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实验组选择中医情志护理联合阶段性康复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病人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将中医情志护理联合阶段性康复护理的护理方式应用到行心脏瓣膜置换病人的护理中,能有效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中医情志护理 阶段性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康复护理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的积极影响,并以早期生存质量作为判断标准。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风湿性心脏患者128例,并将其等分为两组,一组为A组(常规护理),一组为B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下的生存质量。结果:B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A组,P

  • 标签: 康复护理 风湿性心脏病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翻译心脏症状调查量表并分析其在心脏瓣膜置换症状调查中的信度与效度,为临床应用该量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心脏症状调查量表对2019年1—10月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233例心脏瓣膜置换的不适症状进行调查,通过Cronbach α系数和折半系数评价量表的信度,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和内容效度指数评价量表的效度。结果中文版心脏症状调查量表中每个症状条目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75~0.968,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70;折半系数为0.699;每个症状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4~1.00;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提取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8.133%。结论中文版心脏症状调查量在心脏瓣膜置换症状调查中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可用于心脏瓣膜置换的症状调查与管理。

  • 标签: 心脏症状调查量表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症状 信度 效度
  • 简介:摘要目的翻译心脏症状调查量表并分析其在心脏瓣膜置换症状调查中的信度与效度,为临床应用该量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心脏症状调查量表对2019年1—10月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233例心脏瓣膜置换的不适症状进行调查,通过Cronbach α系数和折半系数评价量表的信度,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和内容效度指数评价量表的效度。结果中文版心脏症状调查量表中每个症状条目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75~0.968,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70;折半系数为0.699;每个症状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4~1.00;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提取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8.133%。结论中文版心脏症状调查量在心脏瓣膜置换症状调查中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可用于心脏瓣膜置换的症状调查与管理。

  • 标签: 心脏症状调查量表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症状 信度 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