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机械瓣膜置换康复期患者华法林抗凝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心血管外科行机械瓣膜置换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康复期患者80例列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研究对象在院期间均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为期3个月的集束化护理干预。借助修订版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自行设计的华法林抗凝知识问卷对两组进行效果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华法林抗凝依从性优良率为92.1%,对照组为47.6%;观察组患者华法林抗凝知识合格率为78.9%,对照组为42.9%;观察组患者华法林抗凝依从性和抗凝知识认知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的抗凝管理模式可提高机械瓣膜置换康复期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依从性及华法林抗凝知识认知水平。

  • 标签: 集束化护理干预 机械瓣膜置换术 华法林 抗凝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预后置换关节脱位的护理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 2018.05至 2019.10时段内本科室诊疗的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共 116例,以抽签法划分为Ⅰ组( 58例)和Ⅱ组( 58例)。Ⅰ组为传统型护理模式,Ⅱ组为综合性护理模式,比较患者置换关节脱位总发生率、护理总满意度。结果:Ⅰ组置换关节脱位总发生率为 17.24%,Ⅱ组为 3.45%,数据比较有意义( P< 0.05)。Ⅱ组总满意度为 98.28%,Ⅰ组为 97.93%,数据比较有意义( P< 0.05)。结论:针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综合性护理模式既可预防置换关节脱位,还可增强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可推广。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关节脱位 护理模式 护理总满意度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来探究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的护理过程中应用常规护理和康复护理模式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我方医院在2022年全年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瓣膜治疗术患者共有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剩余40例为实验组应用康复护理。经过一段时间的不同护理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20天的护理过程中,心脏功能明显改善,并且焦虑评量评分以及抑郁评量表评分也有显著改善,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也是更高的(P

  • 标签: 心脏病瓣膜置换术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男34例,女19例,年龄(53.45±5.27)岁;观察组男31例,女22例,年龄(52.19±5.04)岁。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以康复手册、微信、电话随访、同伴支持的方式向患者提供院外持续健康照护。对比两组患者出院时与出院6个月后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遵医行为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6个月后的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为(146.48±7.15)分、生活质量评分为(72.90±5.33)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129.82±9.66)分、(64.66±6.0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出院6个月后遵医率高于对照组[94.34%(50/53)比81.13%(43/53)],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7%(2/53)比15.09%(8/5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增强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提升遵医率,减少抗凝并发症,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脏瓣膜 心脏瓣膜置换术 延续性护理 自我管理能力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心脏瓣膜置换是治疗心脏瓣膜疾病的主要方法。健康教育的效果对心脏瓣膜置换的成功率及预后起着重要作用。我科采用患者先观看多媒体课件再进行一对一指导的健康教育方式,不但节约了护±进行宣教的时间,还使患者更直观、更全面、更有效的了解疾病及手术相关知识,更好地配合手术。将出院指导的内容制作成光盘让病人带回家反复学习,提高了患者自我保健的知识和能力,大大减少患者因服华法林而导致的血栓、出血等并发症。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 标签: 多媒体 健康教育 心脏瓣膜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标探究并分析右美托咪定对实施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70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平均将患者分成两组,将手术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的35例患者视为对照组,将手术前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的35例患者视为观察组,且将注射时间控制在15分钟之内。探究并比对两组患者静脉注射前、后以及手术结束后的血液变学以及平均动脉压情况。结果实施静脉注射后,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均注射前高,观察组的血液流变学情况减慢较为显著,(P<0.05);当手术结束后,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情况同时加快,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能够使患者的体外循环前血压维持在稳定的水平上,并使患者术后心肌损伤的情况被有效降低,值得被广泛推广。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右美托咪定 心肌保护 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心脏瓣膜置换全麻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心脏瓣膜置换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术前给予舒芬太尼,对照组给予0.8%氯化钠溶液,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躁动发生率为2.79%,对照组躁动发生率为31.79%。观察组术后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可用于全身麻醉,能明显提高术后病人的恢复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躁动的发生。

  • 标签: 舒芬太尼 全身麻醉 心脏瓣膜置换术 应激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并分析阶段性康复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前往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治疗的84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数表分组法将84例患者分为传统组和试验组,每组42例。在围手术期中,传统组患者根据常规护理开展临床护理服务,试验组患者根据阶段性康复护理开展临床护理服务。详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脏射血分数与6 min步行距离等相关指标。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心脏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等指标均发生了明显变化,且试验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传统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实施阶段性康复护理,有助于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恢复患者的心功能,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阶段性康复护理 心脏瓣膜置换术 应用效果 心脏射血分数 心功能 研究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心脏瓣膜置换预防肺部感染中应用全方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进行心脏瓣膜置换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肺部感染发生率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心脏瓣膜置换肺部感染的预防中有效应用全方位护理,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还能减少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延续性 护理干预 心脏瓣膜 置换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老年患者心脏机械瓣膜置换(MHVR)后早期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心胸外科行心脏MHVR的老年患者210例进行前瞻性随访。调查时间为患者出院后6个月后,采用面对面问卷填写或电话随访的方式,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华法林抗凝知识水平、抗凝治疗依从性现状及社会支持情况,分析影响老年患者MHVR后早期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因素。结果老年患者MHVR后早期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总体水平较好,服药依从性好者占99.5%,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监测依从性好者占99.0%,均高于生活方式依从性好者92.1%。抗凝知识水平和年龄是影响患者依从性得分的主要因素。结论宁波地区老年患者MHVR后早期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较好,相关分析提示医护人员需加强对抗凝知识的宣教以及更加关注高龄老年人的抗凝依从性。

  • 标签: 心脏瓣膜 华法林 抗凝药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 改善风湿性心脏患者瓣膜置换生存质量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 2019 年 2 月至 2020 年 1 月到本医院接受瓣膜置换的 62 例风湿性心脏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 62 例患者划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1 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情况。 结果:观察组 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且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P<0.05 )。 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在临床上 卓有成效 ,可以通过加强有效的康复护理,增强患者的体能锻炼,利于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病情快速康复。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风湿性心脏病 瓣膜置换术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基于视觉分析脑电图的镇静管理对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CPB心脏瓣膜置换患者80例,年龄≥18岁,ASA分级Ⅲ或Ⅳ级,NYHA分级Ⅱ-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40):视觉分析脑电图指导镇静管理组(A组)和BIS指导镇静管理组(B组)。A组通过调节丙泊酚血浆靶浓度,维持麻醉深度于C或D级;B组通过调节丙泊酚血浆靶浓度,维持BIS值40~60。记录CPB期间丙泊酚用量及术中总用量、术中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和动脉血气指标。术后第1-7天采用CAM-ICU量表评定术后谵妄发生情况。记录气管拔管时间、ICU驻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中知晓发生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术后住院时间缩短,术后谵妄发生率较低(P<0.05),动脉血气指标、丙泊酚用量、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气管拔管时间、ICU驻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术中知晓发生。结论基于视觉分析脑电图的镇静管理有助于降低CPB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

  • 标签: 脑电描记术 苏醒谵妄 心肺转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巨大左心室瓣膜置换危险因素,提高术后监护护理水平。方法总结了36例巨大左心室瓣膜置换护理的经验。结果1例患者室颤死亡,其余35例患者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顺利出院。结论巨大左心室瓣膜置换全面、优质的护理能够有效保证手术成功。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巨大左心室 术后护理
  • 作者: 杨丛榕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5-31
  • 机构: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医院 北京 10002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衰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分析1例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衰患者的护理病案,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的效果,总结护理经验。结果:经过精心的护理患者的心衰症状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顺利出院。结论: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衰患者在接受高质量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特殊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以确保他们获得及时关怀。

  • 标签: 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心衰 护理分析
  • 简介:目的应用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法对心脏不停跳心脏瓣膜替换手术进行临床分析.方法行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的状态下完成.术中不使用心脏停跳液,经冠状静脉窦持续灌注机器血,灌注流量为0.2~0.5L/min,灌注压力为40~55mmHg,使心脏在术中持续得到氧合血供应.结果麻醉与灌注满意,阻断主动脉前后的血气酸碱分析、电解质的测定无明显变化,术后无多巴胺等正性肌力药物依赖和严重心律失常,病人恢复良好.结论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用于不停跳瓣膜置换,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措施,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 标签: 心脏不停跳 心肌再灌注 心肌保护 心内直视手术
  • 简介:心内直视手术病人的免疫功能在术前、术后均与正常人有明显差异,处于一种易感染的状态,同时心脏瓣膜置换还具有特殊的手术过程:体外循环、机械膜瓣异体植入、手术时间长及围术期各种侵入性操作多的特点,共同构成了术后潜在感染危险的病理基础。在院内获得性感染中,肺部感染居首位,它的发生和预后与护理工作质量直接相关。因此,重视易感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肺部感染 相关因素分析 护理对策 院内获得性感染 护理工作质量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抗凝治疗应用个体化家庭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84例心脏瓣膜置换抗凝治疗患者作为观察样本,依照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n=42)和实验组(n=42),对照组选择常规家庭护理,实验组选择个体化家庭护理模式,两组行比较的两项为护理效果、抗凝并发症。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对比抗凝治疗依从性、抗凝知识掌握程度、生活质量评分,其中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对比抗凝并发症发生率,其中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抗凝治疗中应用个体化家庭护理模式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抗凝治疗效果,控制病情发展,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具有在临床中推广的价值。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个体化家庭护理模式 抗凝治疗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