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低钾血症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治疗的86例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CAPD患者中发生低钾血症25例(29.1%)。高血压肾病10例患者中发生低钾血症2例(20.0%),糖尿病肾病31例患者中发生低钾血症12例(38.7%),慢性肾小球肾炎38例患者中发生低钾血症10例(26.3%),痛风性肾病4例患者中发生低钾血症1例(25.0%)。低钾与非低钾血症患者比较,年龄、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血磷、血清白蛋白(AL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龄、尿量及腹透超滤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钾血症的发生与患者血磷、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呈正相关,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结论腹膜透析患者低钾血症发生率较高,尤其是糖尿病肾病CAPD患者;患者血钾水平与其年龄、营养状态密切相关,及时发现及纠正低钾血症可以提高CAPD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 标签: 腹膜透析 低钾血症 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腹膜透析导管是透析液在腹腔中持续双向流动的重要通路。保持导管的通畅是患者进行腹膜透析的前提。本文将目前长期腹膜透析导管的种类及导管功能的评价作一综述。

  • 标签: 腹膜透析 导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两种腹膜透析导管拔除术在老年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2010年8月至2020年5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腹膜透析中心移除腹膜透析导管的107例老年腹透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外科开放式拔管组(外科组)和"pull"技术拔管组(pull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原发病、透析龄、拔管原因及术前相关化验等指标,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等相关情况。结果外科组的手术时间[(71.2±13.4)min和(19.3±5.6)min,t=16.933,P<0.01]、术后住院时间[(9.5±1.8)d和(2.2±0.5)d,t=10.988,P<0.01]和术中疼痛评分[(4.4±1.6)分和(1.4±1.1)分,t=6.909,P<0.01]及术后24 h的疼痛评分[(3.7±1.4)分和(0.5±0.3)分,t=9.995,P<0.01]均高于pull组,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8%和5.0%,χ2=0.03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外科开放式手术法和"pull"技术拔管法均可安全有效的拔除老年腹透患者的腹透导管,其中"pull"技术拔管法的创伤小、手术快、易操作,有利于提高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拔管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腹膜透析患者转血透治疗的真实心理感受及需求,为此类血液透析患者提供更好的心理护理。方法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对10名转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深度访谈,并深度分析资料。结果将由腹透转血透的病人的心理历程归纳为五个主题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接受期。结论患者经历每一个时期时,均有自己独有的心理反应及行为表现,在治疗的同时,应给予正确的心理指导,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腹膜透析 血透 心理状况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膜透析患者转血液透析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8例腹膜透析转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访谈、分析资料,从医疗因素,个人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家庭因素等方面对腹膜透析患者转血液透析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腹膜透析转血液透析的原因有透析不充分、体内毒素清除率低、技术失败和腹膜透析相关感染等,在腹膜透析转血液透析中转期给予准确的疏导和护理干预,平稳过渡到血液透析治疗,延长患者的生命。

  • 标签: 腹透转血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北京医院肾内科近10年间死亡的老年血液透析(HD)患者和腹膜透析(PD)患者的死亡原因和生存时间。方法收集我中心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死亡的60岁以上的老年血液净化患者,详细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有无糖尿病、开始透析时间、死亡时间及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等。结果共有153例患者,平均年龄为(76.6±7.7)岁,中位透析时间为54.1(26.9,86.4)月,其中有83例患者合并糖尿病(54.2%)。根据透析方式将患者分成HD(114例)和PD(39例)两组,HD和PD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77.1±7.9)岁和(75.0±7.0)岁,中位透析时间分别为56.5(27.4,104.2)月和48.3(26.3,66.6)月。HD和PD患者的原发疾病均主要为糖尿病肾病(DN,32.5%和48.7%)、慢性肾小球肾炎(29.8%和17.9%)和高血压肾损害(21.1%和10.3%),HD和PD患者前三位的死亡原因均为心血管疾病(32.4%和43.6%)、感染(29.8%和28.2%)和脑血管疾病(11.4%和15.4%),两组患者间原发疾病和死亡原因的构成相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曲线分析发现合并糖尿病的透析患者存活时间短于不合并糖尿病的患者(χ2=12.829,Log Rank P<0.001),HD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长于PD患者(χ2=8.161,Log Rank P=0.004)。在不合并糖尿病的透析患者中,HD患者的生存时间长于PD患者(Z=-2.716,P=0.007);在合并糖尿病的透析患者中,HD和PD患者的生存时间相当(Z=-0.581,P=0.561)。结论老年透析患者中糖尿病肾病的占比高,老年透析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是心、脑血管疾病和感染;老年HD患者总体生存时间优于PD患者。

  • 标签: 死亡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终末期肾病患者通过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终末期患者80例,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治疗方法为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为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从甲状旁素、肾素改善及生存质量状况三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在甲状旁素及肾素改善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生存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得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终末期肾病患者通过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同时,使甲状旁素及肾素水平明显降低,存在推广价值。

  • 标签: 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 终末期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式透析方式及不同的透析通路合并肺动脉压的比例以及其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住院及门诊透析病人,透析后第2天行心脏超声检查测肺动脉收缩压(SPAP),以SPAP大于35mmHg为肺动脉高压(PAH)。结果入选血透患者40名,其中动静脉内瘘患者25名,长期中心静脉置管病人15名。入选腹透患者14名;血透组平均SPAP为38.8±13.5mmHg,腹透组平均SPAP为30.9±7.8mmHg,P值为0.02,具有统计学意义,血透组PAH比例为55%,腹透组PAH比例为14.3%,其P值为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透患者较血透患者发生PAH低,其平均SPAP较血透患者低,血透患者中行动静脉内瘘与静脉置管患者相较无明显差异。

  • 标签: 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肺动脉高压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存治疗状况进行分析比较,结合相关统计因素的方法,得出相关结论。方法分析回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在慢性肾病方面接受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情况的状况,结合慢性肾病的临床研究资料,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对生存健康状况的影响水平,结合相关因素进行细节分析探讨。结果对治疗之后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情绪状况进行统计分析,评价躯体疼痛程度等,结合患者家庭情况、认知能力等因素,分析显示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影响患者透析治疗效果的因素为患者家庭支持、血浆蛋白水平、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结论腹膜透析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血液透析治疗相比,更适宜采用腹膜透析。影响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因素有多种,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干预,保证患者选用的是正确的治疗方法,减少不良因素对患者治疗工作的影响程度。

  • 标签: 腹膜透析 生存质量 血液透析 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终末期肾病是威胁人类生存的重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腹膜透析是有效的治疗 终末期肾病 患者常用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目前在国际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接受腹膜透析的患者逐年增多。

  • 标签: 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 肾病 终末期 生活质量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肾衰竭患者接受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实验总计纳入病例数为126,筛选于本院2019年12月一2021年11月阶段内确诊为肾衰竭并接受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的患者。电脑随机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63例。参照组接受腹膜透析,实验组接受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评价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对比两者的治疗效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23%,参照组为84.13%,实验组较参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肾衰竭 腹膜透析+血液透析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膜透析患者对腹膜透析相关培训的依从性,探讨患者依从性与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关系,为降低腹膜透析的并发症,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的预后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60例透析超过半年的腹膜透析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患者依从性与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关系。结果通过系统的腹膜透析透析前培训,患者能配备透析相关设备,但操作过程存在不规范行为,尤其以年纪大、合并基础疾病患者明显。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与患者依从性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腹膜透析患者依从性与其并发症的发生有关,提高患者对透析培训的依从性,有助改善患者透析预后。

  • 标签: 腹膜透析 心理调节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于终末期肾衰竭患者采用全自动腹膜透析机和人工腹膜透析进行治疗效果对比。方法 实验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终末期肾衰竭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共计选取4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人工腹膜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全自动腹膜透析机。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由数据可知,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之后其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胸闷以及水肿的改善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结果可知,自动化腹膜透析机能够有效的提高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效果,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治疗。

  • 标签: 终末期肾病 自动化腹膜透析 人工腹膜透析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的相关因素,为腹膜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分析2013年07月至2014年07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72例,其中19例患者发生腹膜炎症状。分别按年龄、发病季节、文化程度、基础疾病等分组,比较腹膜炎发生率的组间差异。结果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腹膜炎的几率呈上升趋势;每年5~10月患者发生腹膜炎的几率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发病者(P<0.05);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者发生腹膜炎的几率明显高于初中及以上文化者(P<0.05);基础疾病为糖尿病的患者在腹膜透析过程中发生腹膜炎的几率明显高于其他非糖尿病患者(P<0.05)。结论经过统计分析后,获得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的相关因素有年龄、发病季节、患者的文化程度以及是否伴有糖尿病等。在临床工作中,针对上述相关因素,我们应在透析早期即制定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积极预防腹膜炎的发生,尽可能的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 腹膜炎 相关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腹膜超滤衰竭是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PD技术失败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常见原因。基于三孔模型的血管内皮细胞间小孔和跨内皮细胞超小孔(水孔蛋白1)是腹膜水转运的主要通道。随着PD的进行,小孔和超小孔依赖水(自由水)转运均降低,其中以自由水转运下降更为显著,导致腹膜超滤衰竭。自由水转运下降与腹膜溶质快速转运、间质葡萄糖吸收增加导致的晶体渗透压下降及水孔蛋白1功能异常和腹膜间质纤维化导致的葡萄糖渗透传导率下降等因素相关。而小孔依赖水转运降低受PD液晶体渗透压的快速丢失、腹膜毛细血管病变介导的静水压下降和小孔数量减少等因素影响。本文主要综述长期PD中继发性腹膜超滤衰竭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腹膜透析 超滤 水孔蛋白质类 自由水 小孔水 葡萄糖腹膜透析液
  • 简介:摘要布鲁氏菌(Brucella)导致的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相关性腹膜炎(PD-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在全球范围内都比较罕见,目前国内外相关的病例报道极少。本文对本中心成功治愈的5例PD并发布鲁氏菌相关性腹膜炎患者进行分析汇报,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

  • 标签: 腹膜透析 布鲁氏菌 诊断 治疗 腹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干预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腹膜炎的影响。方法收集60例居家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患者的日常护理资料,详细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和家庭环境,以及患者的操作,分析腹膜炎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护理干预,降低腹膜炎的发生率。结果在60例患者中因操作不规范引起腹膜炎31例,占51.67%,出口处感染8例,占13.33%,重复使用碘伏帽12例,占20%,短管脱落处理不当8例,占13.33%,使用浑浊、污染腹膜透析液1例,占1.67%。结论外源性感染时发生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的重要原因,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降低腹膜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居家腹膜透析 腹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的病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44例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的发病原因及治疗结果,41例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继续PD治疗。3例真菌性腹膜炎患者拔出腹透管,改为血液透析治疗。结论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受各种因素影响,加强透析前后患者的培训是减少腹膜炎发生的重要措施。

  • 标签: 腹膜透析 护理对策 腹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