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失眠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的影响,评价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失眠患者分为rTMS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每晚口服安定5mg,rTMS组行经颅磁刺激治疗,疗程均为14d,通过PSQI进行治疗前后的自身以及组间比较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后rTMS组与对照组相比,睡眠时间增加,睡眠结构趋于正常。结论经颅磁刺激对失眠患者有明显疗效,不仅能够提高失眠患者的夜间睡眠质量,而且能够改善失眠患者白昼的机能状态,从而提高失眠患者的昼间生活工作质量。

  • 标签: 原发性失眠 重复经颅磁刺激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评价中Blatchford和Rockall评分对应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1月至12月我科收治的49例完成胃镜检查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分别采用Blatchford评分以及Rockall评分进行评价,比较分析两种不同评价方法评价的危险度以及临床救治结果。结果在危险性评分2分以下的患者数量方面,Blatchford评分少于Rockall评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49例患者在临床救治过程中的难易程度和两种评分分类方法基本保持一致。49例患者中再出血3例,死亡1例。结论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评价中采用Blatchford评分或者Rockall评分都符合患者临床急救分类,在实际应用中,可将Blatchford评分标准和Rockall评分标准结合起来,这样可保证不同危险程度的患者及时得到救治,提高救治的针对性。

  • 标签: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Blatchford评价方法 Rockall评分方法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护理工作中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ICU收治的40例重症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20例)。对照组患者在ICU护理中对常规护理加以采用,观察组在ICU护理中对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加以应用,根据患者护理需求对护理工作进行针对性安排。对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及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住ICU时间为分别为(6.1±2.8)d、(10.3±3.4)d,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时间短(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2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住院费用分别为(1.8±0.5)万、(3.3±0.6)万,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满意度分为别(42.5±3.4)分、(30.6±5.1)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护理中对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应用进行针对性护理,能够明显降低患者住ICU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 标签: 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 ICU 护理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护理工作中的医疗风险日夜明显1,护理人员肩负的责任更加艰巨及重大,临床上更是将危重患者的护理工作提到首要位置,脊柱外科患者大多是多发性损伤,病情重、变化快而复杂,我们怎样才能在繁忙的护理工作中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警惕潜在的危重患者,以何种标准来评估呢?特别是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护士,存在工作经验不足、业务水平低、随机应变能力差等因素,导致其不能及时发现和预测危重患者的病情变化。为了帮助临床护士掌握评估危重患者的能力,提高护理质量,江苏省扬州市苏北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共有1872例危重患者,由于使用了MEWS评估表来规范护士对危重患者的评估方法,取得了满意效果。

  • 标签: MEWS评估表 危重患者 病情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诊危重症患者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急诊科于2017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64例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急诊室后,动态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意识状态等生命体征。选用MEWS评分对危重症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赋值,观察患者的MEWS评分、MEWS评分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及相关性。结果本组64例危重症患者的MEWS评分为(4.68±1.82)分。患者共6例死亡,死亡率9.38%。MEWS评分0~3分组别1例死亡;MEWS评分4~7分组别2例死亡;MEWS评分8~14分组别4例死亡。死亡组MEWS评分高于存活组MEWS评分(P<0.05)。患者MEWS评分与预后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MEWS评分用于急诊危重症患者,可为患者的预后改善提供良好的参照依据。

  • 标签: MEWS评分 急诊危重症患者 临床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Karnofsky活动状态评分在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50例肿瘤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完全根据医嘱实施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KPS评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75例患者中,仅1例投诉,不良事件发生率是1.3%;对照组75例患者中,跌倒2例,压疮1例,自杀1例,投诉3例,不良事件发生率是7例,不良事件发生率是9.3%。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754,P=0.029)。结论在肿瘤患者护理中应用Karnofsky活动状态评分能够获得显著应用效果,可明显减少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Karnofsky活动状态评分 肿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鼻出血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并探讨和分析心理护理对改善这一现象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于2011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80例鼻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统计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实施心理护理疏导的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再出血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鼻出血患者焦虑抑郁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鼻出血 焦虑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泗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妊娠风险预警筛查、评估情况,尽早对重点孕妇有效的社区干预措施,不断完善“妊娠风险预警评估”工作。方法对2013年1月01日~2013年12月31日在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回收的1771例上海市孕产妇保健手册的妊娠风险预警筛查情况、重点孕妇确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使用《妊娠风险预警评估分类表》后,疾病确诊827人,重点孕妇发生率46.7%,其中高风险(红、橙、紫色)孕妇占4%,流动人口的重点孕妇发生率明显高于上海市户籍和外地常住人口,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筛查阳性的前5位是“瘢痕子宫”,占12%,“体重指数(BMI)>24”,占8.64%,“妊娠期糖尿病”,占7.62%,“年龄≥35”,占7.17%,“不良孕产史”,占6.21%。结论利用《妊娠风险预警评估分类表》后进行社区干预措施,能有效地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重点孕妇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利用网络资源优势,信息进行快速共享和联动,保障上下级医疗机构在信息沟通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简化转诊流程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避免延误和遗漏,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重点孕妇管理工作中的枢纽作用;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宣教,降低重点孕妇不良结局的发生。

  • 标签: 重点孕妇 妊娠风险预警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健康体检,了解正高职称教授及正处级干部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健康因素,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从而促进教职工身心健康。方法对我校2011年具有正高职称教授及正处级干部93人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具有正高职称教授及正处级干部发病率高的前五位疾病是血脂异常、慢性咽炎、体重超重、高血压。结论教工健康体检是有利于发现疾病,学校要重视教职工的健康状况,加强健康宣教,提高教职工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教工体检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途径在基层医院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我院从2011年4月到2012年8月进行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患者84例,对其给予手术前、中、后的护理,观察患者术后效果,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将2组护理结果相比较。结果2组的84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治愈并顺利出院,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是(2.1±0.3)天,观察组术后平均角膜散光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有效应用临床护理,可以确保手术的成功性,且有助于患者视力的及早康复,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 非超声乳化手术 校正术前散光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对SEMAC(层间编码金属伪影校正)技术在脊柱金属植入物磁共振成像(MRI)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究。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28例行脊柱内固定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TSE序列进行MRI的应用,观察组则使用SEMAC进行MRI。与此用时,将针对两组患者进行轴位T2WI图像金属伪影导致信号缺失区域面积的计算,以及矢状位T2WI、T1WI脊椎被金属伪影所遮盖的长度分析。结果观察组图像上金属伪影导致信息缺失面积为(9.8±2.5)cm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6±7.4)cm2,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脊柱被遮蔽的长度显现为(1.3±0.4)cm,对照组则为(5.3±2.1)cm。就评分结果而言,观察组的图像显现能力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SEMAC技术能够减少脊椎内固定术后金属伪影的区域面积,为术后的评估提供了可靠地依据,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层间编码金属伪影校正 常规TSE序列 磁共振成像 脊柱内固定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超声定量评分对乳腺结节性质鉴定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乳腺疾病的患者40例,对乳腺结节进行超声评分,并与手术完成后的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超声评分法乳腺结节诊断为良性的有30个,其中,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为良性的有27个,显示为恶性的有3个;超声评分法诊断为恶性的有20个,其中,病理检查显示为良性的有5个,诊断为恶性的有15个。超声评分法诊断乳腺结节恶性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80%,准确性为80%。结论通过超声定量评分能提高乳腺结节良恶的准确率,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标签: 超声定量评分 乳腺结节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对人工肝治疗衰竭预后的预测效果,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并进行MELD评分,对治疗组进行人工肝后评分,观察三个月后的死亡率。结果治疗组中治疗前MELD评分大于40分的患者有8例,3个月后死亡率为100%,评分为30-40分的患者34例,3个月后死亡率为53%,对照组中MELD评分大于40分的患者12例,3个月后死亡率为100%,评分在30-40分的患者32例,3个月后死亡率为87%,与治疗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MELD评分可在临床推广中应用,一般人工肝治疗MELD评分在30-40分之间的肝衰竭是安全的。

  • 标签: MELD 评分 人工肝 肝衰竭 预后
  • 简介:摘要胸腰椎骨折在脊柱外科中十分常见,对其治疗方案的研究也一直是脊柱外科的热点。随着对胸腰椎骨折损伤程度的不断研究,提出了多种损伤分型及对应治疗方案,其中胸腰椎损伤分型和严重评分系统(TLICS)作为临床中最重要的指导方式之一。该文就胸腰椎损伤分型和严重评分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评分系统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是探究Morse评分表在眼科患者预防跌倒坠床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眼科2016年1—12月581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未使用Morse评分表,采取常规的跌倒坠床预防措施;选择我院眼科2017年1—12月593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Morse评分表作为评估工具,依据评分的分值,采取对应的预防措施,然后对两组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共发生了9例跌倒坠床,简单计算得出1.55%发生率。然而观察组仅仅发生1例跌倒坠床,发生率只有0.17%。由数据对比发现使用Morse评分表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眼科跌倒坠床的发生率的结论。

  • 标签: Morse评分表 预防 跌倒坠床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炎症因子和危重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12年6月-2013年6月就诊于我院儿科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诊断的患儿78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危重评分法将全部入选患儿分为极危重组、危重组和非危重组。对入选患儿进行炎症因子检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炎症因子和危重症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经研究显示,WBC计数及PCT随病情加重升高,差异显著,P<0.05;PLT计数随危重症评分降低而降低,非危重组合和危重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RP随危重症评分降低而升高,非危重组和危重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PCT和WBC计数与危重评分呈正相关,而PLT计数与危重症评分则呈负相关,CRP则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炎症因子指标中WBC计数、PCT及PLT计数水平与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的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标签: 重症肺炎 脓毒症 危重评分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评分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36例骨科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急诊救治的诊断方式不同将其中15例根据创伤评分作出诊断的患者标记为观察组,另21例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体征作出诊断标记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急诊救治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现场明确诊断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伤情知晓率为93.33%、可预见率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61.91%和47.62%(P<0.05)。结论使用创伤评分能有效提高病情诊断的准确性,有利于救治人员了解病情和评估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创伤评分 急诊救治 创伤
  • 简介:摘要经口气管插管在临床抢救危重症患者中是一个重要手段。气管插管脱出是临床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妥善固定气管插管是防止气管导管意外脱出的重要方法。通过介绍医用脱脂绷带双套结在牙垫固定翼前后将气管导管和牙垫并列固定法,说明对使用插管过程中造成的牙龈和口腔黏膜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且固定更加牢靠。

  • 标签: 气管插管 牙垫 胶布 医用脱脂绷带 固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