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整形美容技术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技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应用整形美容技术进行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修复的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精细清创法彻底清创,修整伤口,用整形技术修复错位损伤及深部组织断裂,无张力精细缝合。观察修复效果。结果180例,所有患者伤口均为Ⅰ期甲级愈合。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瘢痕纤细,呈暗红色线形,术后1年随访结果显示,全部患者瘢痕基本消褪,和正常皮肤无异。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满意度为100%。结论整形美容技术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可以获得良好的愈合,美学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整形美容技术 软组织损伤 面部皮肤
  • 简介:摘要为了了解磷酸肌酸钠外渗对新生儿皮肤的影响,临床用药中观察发现磷酸肌酸钠外渗对新生儿皮肤损伤,给同行提个醒,加强输液管理,提高输液安全。

  • 标签: 磷酸肌酸钠 外渗 新生儿 皮肤损害
  • 简介:目的观察三氧对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对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病人采用三氧包裹疗法,局部消毒后用三氧盐水冲洗,使患处皮肤湿润,进气端连接三氧气体,排气口连接负压吸引装置,治疗时间为10~30min。三氧浓度、流速及总量根据病情调整。结果20例病人均在3-10d痊愈,治愈率100%。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出现的皮肤红斑、水泡、坏死、溃疡均消失。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皮肤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坏死溃疡均消失。结论三氧对放射性皮肤损伤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 标签: 恶性肿瘤 放射性皮肤损伤 三氧疗法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剖宫产术后皮肤压力性损伤原因进行研究并探究其预防措施。 方法: 对 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9 月间在本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 98 名产妇进行观察研究,分成 2 组,每组 49 例,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进行日常的护理,对观察组实行对皮肤压力性损伤的防范措施,观察两组的压力损伤的产生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结果: 两组中发生压力损伤的孕妇都有多种并发症,有的是高龄孕妇,或是剖宫产再孕,部分孕妇为胎膜早破。骶尾部与臀部是发生压力损伤的较多位置。其中对照组的孕妇压力损伤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同时孕妇对护理感觉更为舒适。统计学意义成立, P<0.05 。 结论: 剖宫产术后皮肤压力损伤有众多原因,例如高龄、剖宫产再孕、产后出血、胎膜早破、贫血及病情严重等情况。同时应对剖宫产术后皮肤压力损伤予以重视,及时采用适当防范措施。

  • 标签: 剖宫产 皮肤压力损伤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放射性皮肤损伤是指放射线对皮肤照射所引起的急慢性皮肤损伤。核灾难、放射性事故、放射性治疗、职业暴露等都有可能造成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大约95%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最终会在治疗过程中或治疗过程后发展为辐射诱发性皮炎,因此如何正确防治放射性皮肤损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医认为,放射性皮肤损伤属于火热毒邪,阻滞气血,损伤肌表,影响体内气血津液布散,损伤脏腑机能。本文综述放射性皮肤损伤中医理论的认识与发展,及中医内治法和外治法的研究进展,为中医药防治放射性皮肤损伤研究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放射性皮肤损伤 中医理论 外治法 内治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护理。方法:将我院2020年内收治的相关疾病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本研究纳排标准的要求筛选出其中的42名患者,对其开展临床观察研究。将上述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一般组(在放疗中采用传统的方法和理念对患者进行护理)和控制组(根据相关的资料文献结合放疗规定对患者开展标准化护理)。结果:相对于一般组中的患者,控制组中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损伤的情况明显较好,护理人员对于放疗防护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也更高(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放疗对于人体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因此需要加强对患者的防护,通过标准化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对患者造成的皮肤损伤

  • 标签: 宫颈癌 放疗 皮肤损伤 标准化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中的效果。 方法 :我院在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 期间于 NICU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并抽取在此期间出生的新生儿 34 例,另外在抽取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6 月期间接受常规护理的新生儿 34 例,总计 68 例新生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在接受相应的护理后,实验组新生儿出现医源性皮肤损伤的概率明显较低,其家属满意率也明显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新生儿 风险事件 医源性皮肤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品管圈在减少电极片发生改变皮肤组织损伤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日-2019年12月31日安置心电监护的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品管圈十大手法,对住院患者因电极片导致的皮肤损伤进行质量改进。结果:骨科使用电极片导致的皮肤损伤发生率从5.19%降至2.48%。结论:通过品管圈的运用,可有效降低使用电极片引起皮肤损伤的发生率。

  • 标签: 品管圈 心电监护 电极片 皮肤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如何预防使用胺碘酮对血管及局部皮肤损伤。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房颤并发静脉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综合护理)和对照组(30例,实施一般常规护理),最后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与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使用胺碘酮治疗房颤过程中,对患者实施全面综合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应予以推广。

  • 标签: 全面护理 胺碘酮 房颤并发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策略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2020年1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75例老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患者,择掷骰子法分为甲组(n甲=38例)和乙组(n乙=37例),乙组采取一般护理干预,甲组实施综合策略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皮损痊愈时长。结果 甲组总体满意度为97.37%,乙组总体满意度的83.78%,差异显著(P

  • 标签: 综合策略 老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 护理成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不同护理方式在乳腺肿瘤术后中皮肤损伤的效果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128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予以针对性护理方法,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局部皮肤损伤状态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局部皮肤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乳腺肿瘤 术后 皮肤损伤 护理 皮肤防护剂
  • 简介:【摘要】探讨1例新生儿皮肤压力性损伤的护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护理要点:压力性损伤预防、局部皮肤清创、予赛肤润涂抹保护创面及更换体位等综合护理措施。通过精心的护理,患儿的局部皮肤好转、未留下瘢痕。现将1例新生儿皮肤压力性损伤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 标签: 新生儿 压力性损伤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