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ICU患者病情危重,且随着医疗器械在ICU的广泛应用,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损伤的发生率逐渐升高。目前关于ICU患者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损伤的研究逐渐受到临床关注,

  • 标签: []  ICU 医疗器械 压力性损伤 综述
  • 简介:摘要:目前国内外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难题之一即压力损伤,既往已有许多研究指出在压力损伤患者的伤口护理中应用湿愈合理论可取得十分明显的临床效果。本文重点就湿愈合理论在压力损伤伤口护理中的应用进展,包括敷料优势以及湿愈合理论在各期压力损伤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相关综述。

  • 标签: 湿性愈合理论 压力性损伤 伤口护理
  • 简介:摘要:现如今,我国医疗行业快速发展,医疗器械引起重视。医疗器械的广泛使用导致器械相关压力损伤日益频发,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增加医疗保健系统的负担,器械相关压力损伤也越来越受关注。器械相关压力损伤的管理模式为器械相关压力损伤的预防提供新的思路。该文综述了预防器械相关压力损伤中的应用现状,并根据不同管理模式的特点给出实施的关键步骤,旨在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器械相关压力损伤预防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 标签: 医疗器械 压力性损伤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老年压力损伤是指由于体位改变不当、长时间持续压力或摩擦力等因素导致老年人皮肤组织损伤的情况。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压力损伤已成为面临的重要健康问题之一。基础的护理措施往往缺乏个体化和连续,对于老年压力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有限。因此,引入延续护理模式,无缝隙的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充分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实现治疗过程的连续,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延续性护理模式 老年压力性损伤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对重症患者皮肤压力损伤的发生原因,并采用针对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分析护理效果。方法 纳入实验研究的118例患者均为重症病症,均出现压力皮肤损伤 ,入组时间为2018年8月-2020年8月,分组方式以随机双盲方式开展,分别采用针对护理(实验组,n=59)及常规护理(对照组,n=59)开展临床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及家属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分析重症患者皮肤压力损伤产生的原因并采用针对护理措施干预,可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

  • 标签: 重症 皮肤压力性损伤 原因分析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出院后老年患者压力损伤的预防以及管理。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6.1~2017.12收入80例老年卧床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医护一体化延续管理模式,并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出院后12个月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有意义(P<0.05)。结论老年卧床患者出院后针对予以护理措施干预,能够减少压力损伤发生,提高后期整体生活质量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卧床患者 压力性损伤 预防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专项培训对提升内科病区低年资护士压力损伤防控能力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4月在宜兴市某二级甲等医院内科病区工作的40名低年资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培训,比较培训前后理论考核、实践考核成绩。结果干预后的理论考核成绩为(92.88±4.65)分,高于干预前的(80.25±8.69)分,干预后实践考核成绩(91.63±4.14)分,高于干预前的(79.25±8.74)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内科病区低年资护士进行压力损伤防控的专项能力培训,提高了低年资护士压力损伤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提升了其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患者满意度,也增强了护士的职业认同感,稳定了护理队伍。

  • 标签: 护士 压力性损伤 在职培训 护理安全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究 主动干预对俯卧位手术压力损伤的预防效果。 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6 月在我院接受俯卧位手术的患者 46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 23 例 )和对照组( 23 例 ),给予观察组主动干预措施进行护理,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皮肤受压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皮肤受压情况相比,观察组皮肤受压率( 8.70% )显著低于对照组( 30.43% )( P < 0.05 )。 结论: 对俯卧位手术患者采用主动干预护理措施的压力损伤预防效果较好,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皮肤受压率,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主动干预 俯卧位手术 压力性损伤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心脏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损伤的护理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心脏手术的成功率大大提高,但术中压力损伤仍然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护理策略。

  • 标签: 心脏手术,压力性损伤,护理研究,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存在压力损伤风险出院患者的现况,并分析压力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的54家医联体单位进行横断面调查,将2019年8月—2020年6月出院时存在压力损伤风险的患者及其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表、临床检验资料表、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Barthel指数、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FCTI)进行调查。本研究共发放问卷409份,回收有效问卷409份,有效回收率为100%。结果压力损伤轻度危险患者224例(54.8%),中度危险患者74例(18.1%),高度危险患者89例(21.8%),极度危险患者22例(5.4%)。409例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检验资料、自理能力等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风险等级患者照顾者的FCTI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OR=1.103,95%CI:1.006~1.209,P=0.035)、照顾者照顾能力(OR=1.060,95%CI:1.017~1.104,P=0.005)、大便失禁(OR=14.112,95%CI:2.505~79.497,P=0.003)、留置导尿管(OR=3.111,95%CI:1.332~7.269,P=0.009)、重度依赖(OR=15.705,95%CI:2.655~92.918,P=0.002)是出院患者压力损伤风险的危险因素。结论Braden评分≤18分的出院患者中,压力损伤中度危险及以上者占45.2%(185/409)。应重点关注白细胞水平高、照顾者照顾能力弱、留置导尿管和自理能力等级为重度依赖的出院患者,以预防压力损伤发生。

  • 标签: 压力性溃疡 压力性损伤 出院患者 风险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国内移动医疗在压力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对移动医疗在压力损伤患者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其应用形式主要包括微信平台、互联网、移动应用程序等服务内容,分析其在应用、法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以期为移动医疗在我国压力损伤患者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 标签: 综述 压力性损伤 移动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卧床患者出院后压力损伤的预防及管理。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39例压力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奇偶数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分析组,其中研究组20例,分析组19例,对研究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在分析组患者的常规护理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压力损伤预防护理模式,比较分析研究组和分析组的疗效。结果分析组患者压力损伤发生率低于研究组(P

  • 标签: 老年卧床患者 出院 压力性损伤 预防及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保健与健康管理模式在预防老年卧床病人出院后家庭压力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卧床患者按出院时间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由医护康组成的外展小组在出院前两天对患者进行评估,并制定家庭康复计划。实验组按照医护康一体化的延伸管理模式,采用由医疗保健组成的外展小组,对压力损伤的高危因素进行评估,制定针对的预防压力损伤康复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教育和电话随访。采用压力损伤管理和生活质量量表,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出院后12个月的生活质量及1年内压力损伤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压力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和12个月的生活质量生理、心理各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环境和社会领域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健康护理一体化管理能有效降低老年卧床患者压力损伤的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病人医护连续性 老年人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对发生手术压力损伤的患者进行护理,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8月1日—2020年1月1日到医院治疗的手术压力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患者,试验组患者通过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情况,来评价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影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来护理手术压力损伤患者,影响效果极佳,安全高。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手术压力性损伤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了解护生对压力损伤知识的认知及压力损伤教育情况。采用自制问卷对200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护生压力损伤认知程度较低;各高校无压力损伤专科教育课程,教材内容陈旧,更新不及时,实习带教过程中未重视压力损伤教育及护理。护生的压力损伤认知不足,对各期压力损伤准确识别率低,学校教育和实习带教存在重视度不够、教材陈旧、教育方式单一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

  • 标签: 护生 压力性损伤 认知 教育
  • 作者: 张纯 吴倩如 张頔 王宁利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眼科杂志》 2020年第07期
  • 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 眼部神经损伤的保护重建保护与康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19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100730
  • 简介:摘要青光眼是由于视神经病变导致视野缺损的一种不可逆的神经退行性病变,其典型的病理表现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丢失。病理性眼压升高为青光眼的主要危险因素。然而在许多正常眼压青光眼中,即使眼压正常,患者仍出现进展性视神经损伤及视野缺损,说明除了高眼压因素外,非眼压因素在青光眼发病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微循环障碍、自由基、跨筛板压力梯度变化、兴奋毒性反应、神经营养因子剥夺、轴浆断流、免疫失衡、胶质细胞活化这些非眼压因素在青光眼视神经损伤过程中的作用。(中华眼科杂志,2020,56:549-556)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循证护理对预防脑卒中瘫痪患者压力损伤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110例脑卒中合并瘫痪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中医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压力损伤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运用FMA量表评估患者干预前后肢体运动功能,选用SF-36量表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压力损伤发生率为12.73%,明显低于对照组30.91%,压力损伤严重程度整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1个月后,试验组上肢、下肢评分分别为(45.41±4.30)分、(20.46±2.48)分,均高于对照组(33.46±3.75)分、(14.43±2.5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1个月后,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运用中医循证护理对脑卒中瘫痪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压力损伤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瘫痪 中医循证护理 压力性损伤